甲秀廣場 氣象科普宣傳活動讓人「大開眼界」

2021-02-28 貴陽交通廣播

等不到雲開霧散、等不到3月23日世界氣象日,昨天,貴州省氣象局在貴陽市著名的景點甲秀廣場,為廣大公眾準備了一場盛大的氣象科普「大餐」。

可攜式風向風速儀,你可以鼓起「勇氣」,測測自己能「掀」起幾級風。你可以帶著自己拍得美美噠的雲圖,與志同道合的攝影者一起大比拼;也可以現成看看氣象專家們為你準備的各種雲圖,能認識哪幾種。還可以關注省氣象局官方微信「黔氣象」,免費獲取氣象資訊。還有遠道而來的機器人「小天」,現場將與你一起聊一聊有關天氣的那些事兒。

儘管昨天早上貴陽市一如既往的陰雨綿綿,但貴陽市民熱情不減,早上9點多,甲秀廣場氣象科普宣傳點已人頭攢動,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還在背上牙牙學語的1歲多小孩,或在科普展板前認真觀看,或在「吐氣如蘭」前一比高下,或在機器人前一探新奇。

現場最受歡迎的當數「新起之秀」——機器人「小天」。你可別看他個頭小,本領可大著呢,不但會跳「小蘋果」,還是氣象專家呢,各種有關氣象的小知識對他不過是「小兒科」,絕對難不倒他。「世界氣象日是哪一天? 3月23日」、「 冬天會不會打雷?會」、「貴州哪個季節為雷電高發季?夏季」、「出現大霧天氣時,能在戶外鍛鍊身體嗎? 不能」、「今年的世界氣象日主題是什麼?  觀雲識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多數來源於哪裡?西伯利亞與蒙古高原」、「對於我們來說以下哪一個是大霧多發的季節?秋冬」、「貴州全年各均有雷電產生,哪個季節為高發期?夏季」。 幾十個問題,小天對答哪流,「風華絕代」的小天,不但收服了一群小朋友,一些年青人、老年人也是敬佩之至。

本臺記者:小俊 聶亞亞(實習)

通訊員:省氣象臺

編輯:宋瑞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
    1.受中國氣象局委託負責全國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發展規劃和計劃的編制。   2.負責全國氣象宣傳與科普工作的業務指導。   3.負責中國氣象報(網)的業務和發展管理與規劃。
  • 全國氣象部門開展多種形式國家憲法日宣傳活動
    連日來,全國各地氣象部門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主題活動,在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12月3日,天津市氣象局圍繞憲法宣傳周主題,開展系列普法宣傳活動。
  • ...濟南氣象科普館開展《泉城科普》氣象科普研學行公益活動
    8月22日,由濟南市科協、濟南廣播電視臺主辦,山東濟南氣象科普館與濟南電視臺電視少兒頻道承辦的《泉城科普》氣象科普研學行公益活動,在濟南氣象科普館舉辦。《泉城科普》氣象科普研學行招募的隊員,懷著好奇而又興奮的心情,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濟南氣象科普館,開啟他們的探究「氣象萬千的寒暑秋冬」之旅。
  • 上海:氣象服務和防疫科普宣傳及時有效
    中國氣象報記者謝麗萍報導 2月18日,在上海市政府舉行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肯定氣象部門工作,及時提醒全市各應急聯動部門做好大風降溫防禦工作,並在天氣預報節目中進行防疫科普宣傳。
  • 如此精彩的青少年氣象科普直播你看了嗎?
    7月31日下午2點,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氣象科普智慧行」主題公益活動拉開帷幕,網友們通過央視頻、央視少兒、央視新聞、中國天氣的快手、新浪微博、騰訊新聞等平臺觀看了這場精彩紛呈的科普直播。
  •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藝術科普展 "天氣大戰"大開眼界
    ▲UV列印攝影作品——「鹽結晶1-6」原標題: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演藝術科普展 「天氣大戰」令人大開眼界如果科學和藝術在天氣中碰撞,會產生什麼樣的電光火石?正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上演的藝術科普展《天氣大戰》將讓你大開眼界。來自瑞典藝術家組合馬慈·貝格特、拉瑟·貝格斯特姆(簡稱B&B)的22組件科普藝術作品,全方位展示了藝術家對氣候問題的思考。兩位外國藝術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直關注氣候問題同人類生存的關係,他們以天氣為素材展開的具有科學態度和藝術想像的作品在針對環境問題反思的作品中獨樹一幟。
  • 河北張北縣氣象局創新形式開展線上科普知識宣傳
    河北新聞網3月22日訊(通訊員張亞軍、楊翠彥、陳繼英)今天上午,張家口市張北縣氣象局聯合張北縣師範路小學利用學校教育資源——騰訊課堂線上平臺開展2020年世界氣象日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本次科普活動圍繞「氣候與水」主題,通過騰訊課堂線上平臺採用播放科普宣傳片、線上現場講解、有獎搶答、學生製作手抄報評比等多種形式開展,內容涵蓋了氣象與生活、疫情防控、氣候與水等熱點話題,全方位、多角度的向學生宣傳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同時呼籲他們要愛護環境,保護生態,從小就做一個愛護家園的好孩子。
  • 【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恩施州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之啟動儀式
    其中在高樂山鎮新城小學開展氣象科普走進鄉村學校活動,向學校贈送氣象科普展牌及氣象防災減災科普讀物,並上一堂氣象科普課,帶領小學生一起探索氣象奧秘,提升應急避險以及自救互救、防災減災能力。另外在鹹豐最大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高樂山鎮白水壩社區廣場開展科普宣傳服務活動,為現場500餘名群眾義診及送醫送藥,還為當地群眾發放科普知識宣傳冊,內容涵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結核病防治、洪水災害後疾病預防等多方面,讓科普知識貼近居民日常活動,努力提升群眾健康意識,提高群眾科學素養。
  • 2020年全國科普日淄博主場活動周六開幕 10場活動將在淄舉行
    原標題:2020年全國科普日淄博主場活動周六開幕 10場活動將在淄舉行記者獲悉,2020年全國科普日山東省暨淄博市主場活動將於9月19日在淄博齊盛湖東廣場舉行。2020年全國科普日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
  • 氣象宣傳應牢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宣傳是防禦災害和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環節李澤椿認為,氣象宣傳工作是做好氣象服務不可缺少的環節,氣象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如目標方向、技術路線、執行環節等都應有氣象宣傳工作的深度參與。這時候,氣象宣傳工作應有敏銳性,傳達國家意志、民眾呼聲,宣傳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理念,反映各地應對極端自然災害的行動,並將國家和氣象部門應對災害決策傳遞至社會各界。一直以來,強對流天氣、山洪、颱風等自然災害對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造成較大威脅。做好氣象服務的同時應加強宣傳,引導輿論關注自然災害防禦機制的建立。
  • 「氣象科普講堂」第一期完美落幕!看看院士都講了什麼?
    8月27日下午,在全國科技活動周期間,第一期「氣象科普講堂」活動在北京舉行。活動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許健民做專題講座,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時進行。許健民院士與觀眾互動該活動由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主辦,中國氣象報社、中國氣象學會秘書處、中國氣象服務協會科普委員會協辦。活動將邀請院士、專家和科普達人同時開展線上線下系列科普講座,旨在向公眾普及氣象科學知識,弘揚氣象科學家精神,提升公眾的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
  • 廈門開展「全國放魚日」「全國海洋宣傳日」系列科普活動
    市民代表在下潭尾濱海溼地生態公園參加增殖放流活動。記者 陳理傑 攝 臺海網6月8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廈門市民將迎來海洋科普的盛宴。
  • 廣東:線上科普活動 累計觀看人數約17萬
    中國氣象報記者楊群娜 通訊員陳德康 朱怡穎報導 3月23日,廣東省氣象局、省氣象學會聯合,圍繞活動主題在微博客戶端等直播平臺開展全省多地聯合網絡直播活動,讓市民即使在家也能遠程參觀各地氣象局和科普館,累計觀看人數約17萬。
  • 九江市開展「11.26」瑞昌地震15周年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系列活動
    九江新聞網訊今年是九江—瑞昌「11.26」地震15周年,為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提升廣大群眾抵禦地震災害風險的能力,我市認真制定了「11.26」防震減災宣傳活動方案,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宣傳活動。
  • 廣西興賓區科協積極開展科普反邪教宣傳活動
    今年以來,廣西來賓市興賓區科協結合工作職能,把反邪教宣傳作為科學普及和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將「崇尚科學,反對邪教」宣傳納入到日常科普工作中,多渠道開展反邪教宣傳活動,取得較好的成效。 一是將反邪教知識納入科學普及主題宣傳活動中,進而打造「科普反邪教聯盟 共建和諧新家園」, 藉助科協系統雄厚的科普平臺基礎、優秀的人才隊伍和先進的創新工作體系,開展普及科技、反對邪教知識宣講活動,達到資源共建共享。在做好反邪教專題宣傳的同時,優化反邪教宣傳方法,將反邪教工作融入日常的科普活動中,實現科普資源共享,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開平市氣象科普園獲「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稱號
    近年,在江門、開平科協、國省市氣象局及氣象學會、中國氣象科技產業園北京雷特防雷檢測中心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開平市氣象局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防災減災和推進全域旅遊的工作部署,依託開平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中心與氣象現代化建設的豐碩成果,以防災減災科普和氣象業務、科技文化體驗為導向,建成了氣象科普園(一期)。 科普園佔地29.73畝,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
  • 全國氣象快手矩陣正式啟動 百家氣象快手號集體上線
    12月17日,全國氣象快手矩陣啟動活動在京舉行。由全國氣象部門百家快手號構成的宣傳矩陣集體上線。活動現場發布了《2020氣象短視頻影響力榜單》,並公布了第二屆全國氣象短視頻創作大賽評選結果。構建全國氣象快手矩陣,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中國氣象事業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國氣象局黨組關於加強氣象融媒體建設的部署要求,匯聚全國氣象融媒體創作力量,推動短視頻在氣象新聞宣傳科普中的應用,講好氣象故事。
  • 溱州中學摘得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兩個「國字號」榮譽
    12月18日,記者從區教育局獲悉,2020年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評選結果於日前揭曉,溱州中學榮獲「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優秀活動基地校」稱號,這也是我市今年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同時,該校學生魏子杭的航天科普講解作品《宇宙的大小》被評為「全國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動優秀作品」。
  • 臨泉:科普志願者來到長官鎮郭新莊村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吳志強報導  3月23日,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氣象局科普志願者來到長官鎮郭新莊村,開展以「氣候與水」為主題的世界氣象日宣傳科普活動。  科普志願者將《疫情防控春耕春播氣象信息專報》送到了種植大戶、農民手中,建議根據天氣變化,加強農作物的春季田間管理;分發《氣象知識》、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科普宣傳材料,講解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標準及防禦知識;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等。  通過此次宣傳,讓群眾對世界氣象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世界氣象日社會關注度,讓更多人關心氣象、認識氣象、了解氣象。
  • 疫苗科普公益宣傳地鐵今日上線 科普小貼士幫你了解兒童預防接種
    紅網時刻5月31日訊(通訊員 彭放)5月31日,「接種希望 呵護未來」兒童預防接種公益宣傳專列啟動儀式在長沙五一廣場地鐵站舉行,儀式結束後到場嘉賓和市民共同搭乘了這趟預防接種專列。本次活動由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長沙晚報社主辦。「哇,這一趟地鐵很特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