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係,我們這兒沒有離婚,只有喪偶。」
當被人質疑,李娜一如既往攬過姜山宣示主權,雖然聽上去有點怪怪的,但卻也是他們愛情最好的詮釋。
在體壇,李娜和姜山的愛情一直被當作美談,兩人相識於微時,彼時的姜山是湖北對中意氣風發的少年,正是娜姐喜歡的「韓範兒」,而外表大大例咧的娜姐內心卻又小女生般的細膩,對這個沉穩的男人芳心暗許。
一開始的姜山對李娜只是兄妹之情,講她當作小妹,幸得娜姐大方勇敢的追求才得以修成正果。
在賽場上,觀眾看到的是娜姐的強勢,對姜山或是吼叫或是調侃,但是只有他們彼此知道,這就是他們最好的相處方式。
姜山懂李娜的外剛內柔,而李娜需要姜山的外柔內剛,兩人剛好互補。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裡李娜深情表白姜山:「我知道他不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最適合我的。」
所以在節目裡,兩個人一個憨憨,一個懟懟,實圈了一大波粉,這是真正的天生一對。
「有人說,愛有兩種:或者燃燒,或者持久。我覺得特別有道理,我想,我和姜山就是持久型的。」
這是李娜對她和姜山婚姻的解讀。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是他們愛情的終極目的,然而就這看起來的神仙眷侶在做了父母之後,生活也還是免不了有些許「雞毛」。
最近,李娜上節目與觀眾分享了育兒觀同時爆出了與姜山的相處模式引發熱議上了熱搜。
從賽場走入家庭,從球服變成圍裙,從冠軍到母親,李娜讓我們看到了生活中溫柔的一面。
作為媽媽,娜姐跟所有媽媽一樣,惟願孩子健康平安成長,堅強有責任即可,因為沒有什麼比身體更重要,只有活著才有話語權。
這個育兒觀念得到媽媽們的一致認可,隨即李娜的一席話更是引起了媽媽們的共鳴。
李娜說,在疫情期間自己在家像是養了三個孩子,人在廚房做飯本就是手忙腳亂,結果孩子們又在客廳不停地叫媽媽彼時的李娜正在切菜。
賽場上的娜姐大家都是見識過的,倘若是賽場上的她可能就提刀見了,始終是當了媽媽修為更高了。
於是她調整好自己去客廳,卻見姜山正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玩手機,才把火氣壓下去的她看到這一幕,火又立馬上頭了:
「有些事情媽媽可以幫忙的,其實爸爸也可以幫忙的。」
意思很明顯了,言外之意就是我在廚房做飯,你在客廳可以看孩子。
姜山倒也識趣,順著杆就往下爬「對,聽媽媽的話。」
在生活中,像姜山這樣的爸爸大有人在,回到家裡,孩子家務都是女人的,自己往沙發上一趟就跟一沒事人一樣玩手機,倘若被媽媽要求看孩子,好的便糊弄,不好的甚至根本不搭理。
很多人看了李娜的吐槽,都表示深有體會,表示很真實「連帶丈夫一起同時養了三個孩子,喪偶式育兒遍地皆是。」
甚至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是爸爸也可以幫忙?養孩子不是爸爸該做的嗎?」
深以為然。
孩子明明是兩個人的,憑什麼我一個人管?爸爸帶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是幫忙。
李娜說出了很多媽媽的心聲,夫妻本就是一體,相互扶持相互照應的,生的孩子也自然是夫妻共同承擔,何來幫忙一說。
只是大家感慨的是,以為只有普通家庭才有這種困擾,原來冠軍家庭也會有這種困擾。
這個困擾是共通的吧,無論你是什麼身份,是何家庭,只要當了母親就會面臨這些問題。
李娜與姜山這相處還算好的,李娜壓住火氣告訴姜山也可以幫忙帶孩子,姜山也順著就做了,並沒有充耳不聞,這樣的相處方式雖算不得完美,倒好在對方也配合,這樣的夫妻關係也挺好。
可是大多數時候,男人的心理就真的只是幫妻子帶孩子而已,倒也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孩子,而是有時候帶孩子的方式不符合媽媽們的期望,總是被責罵,長此以往便也懶得管了。
從這個層面上講的話,便是媽媽們自己作了。
記得之前看過謝麗爾•桑伯格的《向前一步》提到,社會心理學家把媽媽們的這種心態定義為「固守母職」。
意思就是「當媽的人,喜歡把家裡所有的事情都大包小攬,認為除了自己,其他人都做不好,亦或是不放心給別人做,所以萬事喜歡親力親為。」
這大概就是女人的天性之一吧,說好一切,卻總是在關鍵時刻被「固守母職」所代替。
之前看過一份調查報告,說爸爸管教方式不妥、餵養食物不合適、帶娃不關注孩子亦或是帶娃太糙都是被嚴重DISS的行為。
其實有些時候是媽媽們太過操心了,孩子需要的時候,爸爸是有能力分擔的,只不過是每個人的帶娃方式不同,要學會接受與放下,或許會收穫更多。
好的夫妻關係,需要共同經營。
孩子是夫妻共同的,所以也根本不存在幫忙一說。
記得之前看過一個短視頻,是一段男人的自述,他說:
其實我從來都不幫我老婆!其實,我老婆根本不需要幫忙——她需要的是夥伴。
我從不幫老婆打掃衛生,因為我也住這裡,我本來就應該打掃。
我從不幫老婆做飯,因為我也餓,所以就應該自己動手。
我從來不幫老婆洗碗,因為我也用了那些碗,所以我有洗碗的義務。
我從不幫老婆照顧孩子,因為那也是我的孩子,我本來就是孩子的父親,所以我就應該照顧孩子。
我不是「幫誰做家事」,因為我就是這個家庭的一部分。
希望每個男人都能有這樣的覺悟,多心疼一下你老婆,她們真的挺不容易。
End.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李娜與姜山的相處模式?
歡迎點讚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