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24日,Clutchpoint消息,在《最後之舞》紀錄片中,麥可-喬丹和活塞名宿伊塞亞-託馬斯的矛盾一直是焦點之一。託馬斯在喬丹第一次參加全明星時孤立他,而託馬斯落選92夢之隊時,據傳喬丹的態度起到了關鍵的作用。而在接受採訪時,喬丹表示,自己到現在仍然憎恨託馬斯。
參加Fox的《自辯》節目時,託馬斯表示自己跟喬丹並未在各自的巔峰期時相遇。託馬斯說:「當我們都很年輕而健康時,84-90年——數據說明一切,他真的不是我的對手。我的對手是伯德和魔術師,我在努力追上凱爾特人,追上湖人。而那時的公牛和喬丹——84-90年——在我手腕手術前,他並不是我的對手。」
80年代託馬斯的對手:「黑白雙煞」魔術師和伯德
1980-81賽季的活塞隊以21勝61負的糟糕戰績結束了賽季,全聯盟排名倒數第二。但幸運的是在1981年的選秀中,活塞隊選中了第二順位新秀託馬斯。這個選擇令活塞隊立即有了起色,在1981-82賽季取得39勝43負的戰績。在1981年11月一次人員更迭中,活塞隊用格雷格·凱斯換來了超音速的威尼·詹森。1982年2月還以費爾·胡巴德、保羅·莫科斯基和一些選秀權為交換,幸運地從騎士隊得到了中鋒比爾·蘭比爾和坎尼·卡爾。
1983-84賽季,當查克·戴利執教活塞隊時,活塞隊再次進入季後賽。在戴利執教的頭三年,他們只打進了一次東部半決賽。但是在1987年,活塞隊離NBA總決賽只有一步之遙。東部決賽對陣凱爾特人是那個時代最艱難的比賽之一。球場上充斥著相互挑釁的聲音,同時還夾雜著肘擊和咒罵。對託馬斯來說,這也是一次痛苦的經歷。第五場比賽還剩5秒,活塞以107-106領先,但伯德偷走了託馬斯的界外球,幫助丹尼斯·詹森上籃,波士頓最終以108-107獲勝。在第7場比賽中,戰爭達到了高潮,經過48分鐘的激戰,波士頓以117-114獲勝。
經歷了失敗,託馬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動力更渴望勝利。活塞現在有了聯盟中最有天賦和最強大的陣容,有託馬斯,萊姆比爾,詹森,阿德裡安·丹特利,裡克·馬洪,丹尼斯·羅德曼和喬·杜馬斯。
在託馬斯的帶領下,活塞隊在1987-88賽季以54-28的成績東決4-2淘汰凱爾特人進入總決賽。他還是那個無所不能的組織者,幾乎沒有弱點,能幫助每個球員發揮最大的才能。這也是活塞隊自1958年從韋恩堡搬到底特律以來首次進入NBA總決賽。在上個賽季輸給凱爾特人的慘痛教訓中,活塞隊又一次輸給了衛冕冠軍好朋友詹森所率領的洛杉磯湖人隊。
活塞以3-2的比分領先,以102-103輸掉了第6場比賽,儘管託馬斯腳踝嚴重扭傷,但還是砍下了43分(一節砍下25分,創造了NBA總決賽的記錄)。在詹姆斯·沃西拿下36分和16個籃板之後,湖人隊在第七場比賽中以108-105拿下最終勝利。
託馬斯和活塞隊在1988-89賽季達到頂峰,當時他們常規賽拿下了63勝19負的戰績排在聯盟第一。活塞隊在賽季中從達拉斯小牛隊買來了託馬斯的好友阿吉雷,這讓活塞隊獲得了更多的得分能力。
在NBA總決賽中與湖人相遇。儘管洛杉磯在這十年中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但它對這個系列賽準備不足。42歲的賈巴爾效率不高,魔術師詹森和拜倫·斯科特的腿筋受傷導致速度減慢。活塞壓倒性地橫掃湖人,贏得了他們的第一個NBA總冠軍。
活塞隊在1989-90賽季連續兩屆奪得NBA總冠軍,成為繼1968-69賽季凱爾特人隊之後第二支蟬聯總冠軍的球隊。託馬斯以場均27.6分和7.0次助攻的成績獲得總決賽MVP。
託馬斯的「壞孩子軍團」與喬丹的恩怨史
1988-91年,活塞和公牛連續4年在季後賽相遇。連續衝擊對手未果後,終於在1991年的東決裡,喬丹率領公牛橫掃了活塞。
提起八十年代後期的喬丹與公牛,就不得不提伊塞亞.託馬斯領軍的底特律活塞,外界稱他們是NBA的「壞孩子」軍團,喬丹則說他們沒有最基本的體育道德。而喬丹與託馬斯的恩怨也貫穿了飛人早年的職業生涯。
喬丹與託馬斯的個人恩怨最早要追溯到1985-1986年全明星賽,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對喬丹的「凍結」事件。有人說作為新人的喬丹在電梯裡沒有跟託馬斯打招呼,作為首發組織後衛的託馬斯聯合摩西.馬龍等老資歷球星故意不給喬丹傳球,想讓這個後備難堪。作為最佳新秀的喬丹上場22分鐘僅得7分。
託馬斯是喬丹最難以擊敗的對手,兩人第一次在季後賽中相遇,是1987-88賽季,那是喬丹第一次獲得常規賽MVP的賽季,那一賽季喬丹的表現可以說是無可挑剔,常規賽場均砍下35分5.5籃板5.9助攻3.2搶斷,那個賽季可以說是喬丹職業生涯表現最好的賽季,榮獲得分王、搶斷王、常規賽MVP,並獲得職業生涯唯一的一個最佳防守球員,但是在東部半決賽,喬丹遇到了託馬斯帶領的活塞隊,喬丹帶領的公牛隊被活塞隊4-1淘汰。
之後喬丹連續兩年在東部決賽遇到了老對手,但是喬丹終究還是沒有擊敗對手,活塞隊依然是喬丹不可逾越的高山,直到第四次相遇,喬丹才終於擊敗了活塞隊,殺進總決賽,奪得自己職業生涯第一個NBA總冠軍。
(更多資訊可關注:籃途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