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好的小說,須具備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引人入勝的情節和讓讀者欲罷不能的懸念、伏筆。當代網絡小說,故事情節已成為小說成敗的關鍵,為了讓小說能夠牢牢鎖定讀者,採用懸念、伏筆這種寫作技巧就是非常必要了。今天我們著重講講懸念的一些概念和設置方法及案例分析。
一、懸念、伏筆的概念
小說中的懸念,是指作者在情節上給讀者設置期待、驚喜等,讓讀者的心隨著情節、隨著主角的命運和未知的未來變化而感同身受,有種由心而發的急切,想要看下去的衝動。這種寫作技巧,直白的講,就是為了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伏筆指作者在文章前部設置為後續情節做的鋪墊、提示、暗示等,主要是為使後續情節順理成章,邏輯嚴謹,同時又使情節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給讀者以驚喜,增加文章的可閱讀性,使讀者欲罷不能。
二、懸念和伏筆的特性
小說情節講究曲折迂迴,高低起伏,平鋪直敘是無法激起讀者的興趣。
就如我們常見的玄幻升級流為例,若是一味的一級二級三級至最高級,逐級遞增,不斷升級,情節就未免顯得乏味。在創作過程中,我們可以在上下升級的中間穿插些其他情節,這個情節需與下一級產生某種偶然但又能推動情節的聯繫,使後面的升級變的更合理。
懸念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追文。那就得吊足他們的胃口,既要有懸念又得情節緊湊,促使他們不斷往下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留住更多的讀者。這裡,懸念與伏筆都非常重要。懸念的設置要難些,伏筆相較要簡單很多,我們這裡只著重介紹懸念的設置。
三、懸念分為哪些呢
新人常常把懸念理解為「謎底」,認為謎底需要最後才揭曉,遲遲不向讀者透露。我們要走出這個誤區,很多時候,懸念需要配合情節,要符合讀者「預期」。懸念,一定不是故弄玄虛,需要透露給讀者的信息,在恰當的時機透露,比特意製造的懸念要好很多,所謂「欲擒故縱」。
通常,懸念的設置方向,可以分為從主角的命運或者遭遇,又或是未來某件事件發展變化的不確定性來設置。
懸念也可以從讀者知道劇情的角度進行劃分:讀者知道主角知道的、讀者知道主角不知道的、讀者不知道主角知道的。
1.讀者知道主角知道
例如《誅仙》中,張小凡知道了「天書」的效用,佛道融合,可至大道。這個信息主角知道,讀者讀到這裡,也知道。這時,關於「天書」這個秘密,就成為了讓讀者牽掛的懸念,讀者迫切想知道「天書」集齊後,張小凡會有怎樣的成就,這就激發了讀者讀下去的欲望。
2.讀者知道主角不知道
我們還是以《誅仙》為例,文中關於張小凡的「燒火棍」,由世間至邪攝魂與嗜血珠構成,張小凡是不知道的,但是讀者知道。這裡的懸念則是這至邪寶物會不會為正道所容,若被正道發現,等待張小凡的將是什麼……這個懸念吸引著讀者繼續讀下去,同時,這類懸念,也是大部分小說常常採用的懸念。
3.讀者不知道主角知道什麼
這種情況,我們仍然以《誅仙》為例,張小凡復活碧瑤,在小說中後期成為了情節主線,相信大多數讀者都被這條貫穿全文的感情主線所吸引,期待有情人終成眷屬。最終是否能夠復活成功,始終牽動讀者的心。這類懸念讓讀者牽掛的是主角究竟會採取哪些行動,想到什麼辦法,結局究竟會是怎麼樣?讓人慾罷不能。
四、懸念設置
前面講了這麼多關於懸念的案例,我們究竟應該怎樣設置懸念呢?關於懸念,其實就是關於預期。它既是要情理之中又要在意料之外,與我們期待的情節、結果有著必然的聯繫,但是又不一定完全左右全局。就如愛情小說,主角經歷千難萬苦走到了一起,這個時候,懸念就消失了;再如探秘寶藏,開啟寶藏,獲得收益,懸念也就消失了。我們將的懸念,本質上是為了吸引讀者、留住讀者,那我們就需要將懸念延長,將預期延長。
懸念應該怎樣設置呢?這是個比較玄的問題,但歸結本源,懸念是為劇情、情節服務的,設置要恰得其實,更具情節合理設置。這裡,我拋磚引玉,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1.製造矛盾
如角色自相矛盾的說法、半拉子話或一些異常的舉動等。這裡的目的是讓讀者感到好奇,覺得應該會發生些什麼。這裡的矛盾,建議不要太燒腦(懸疑小說除外),讀者不一定能記住或有時間去分析,一目十行的閱讀方式,是為了體驗爽點,而不是做思考題。
2.角色深處險境
將角色置於險境,這種手法是比較常用的,如角色在險境中如何險象環生、以弱勝強。但是這裡要注意,角色所處的險境要與角色目前的能力相適應。如角色在修煉的初級階段,作者設置的險境就要控制在稍做努力或是死裡逃生這個範疇,太低了,沒有預期,太高了,顯得不合邏輯。
同時,在設置險境時,要注意,在一個大的場景中,危險是寬泛的,角色不是獨立於情節中。要讓讀者關注點圍繞在主角身上,也就是說危險需是針對主角的,讓讀者根據代入感。這裡我們講的險境,相對較寬泛,不僅僅是指威脅生命的,它可以是感情上的、精神上的、心理、生理上的。同時,小說中的危險,不一定是實實在在發生的,它只需要存在於人的大腦中,可以是分析、可是想像。具體的,大家可以在日常看到的小說去體會其他作者的技巧。
3.懸念要環環相扣
小說懸念要環環相扣,層出不窮。例如《誅仙》開篇草廟村慘案是何人所為?青雲門的黑衣人是青雲中人還是另有其人,他為什麼要幫助魔教,有什麼企圖?普志的嗜血珠最終是否會被扔掉?他狂熱什麼?佛道雙修是怎麼回事?張小凡身懷佛門功法拜入青雲,是否會被人發現?會有多大的成就?等等懸念,環環相扣,在閱讀過程中,使讀者不自覺的緊張讀下去。
4.營造氣氛
懸念的目的是為了使劇情變的緊張,矛盾頻發,牢牢抓住讀者的心。
5.遙相呼應
製造懸念,要像個環,遙相呼應,有閉合。前文做的鋪墊、伏筆,是為了讓後文順理成章。前面挖了坑,後面得平上,這樣才不至於讓讀者感到困惑。例如:主角的師父告訴他,近日將有異寶出世,異寶對主角當前的修煉瓶頸突破非常重要,無論怎樣都要獲得。主角就去到異寶現世的地方,被其他派別聯合追殺,闖過了寶地神獸考驗和重重機關,終於獲得了寶物。當主角回到山門,在師父的幫助下,終於突破瓶頸,取得重大突破。
五、網絡小說都應該有懸念
網絡小說都應當有懸念,懸念不是懸疑類小說的專利。懸疑小說通常就是誰有罪,是怎樣犯的,為什麼要犯,哪裡發生了破綻,最後是怎樣被逮著的。武俠、仙俠的懸念就是進了哪個山、哪個洞,獲得了什麼寶藏、秘籍、丹藥而後又獲得什麼技能,練就絕世武功等等。都市言情的最大懸念就是男主喜歡女主,女主不喜歡他,最後男女主是否又走到了一起等等。
總之,小說中最大的懸念,就是主角的渴望。主角為了實現渴望得到的結果,衝破重重阻礙的過程,對讀者而言,就具有吸引力。主角遇到阻礙,會使用什麼方法?會有怎樣的結果?等等。作為作者,我們要善於製造懸念,有效的利用懸念,這樣才能寫出扣人心弦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