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病了,來家裡住兩個星期」「住宿費和生活費先付給我」

2020-12-27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妮夏,ID:nixia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在婚姻關係裡,夫妻能夠體諒對方、心疼對方,形成的家庭氛圍往往是溫馨的,也有利於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

相反,夫妻之間總是猜忌、懷疑,公婆仗著自己是長輩,喜歡插手管事,這樣很容易就造成女人對男人、對家的態度很冷漠。

倪樂以為自己努力賺錢買房,就可以擺脫婆婆的「幹擾」。

01

倪樂和何翔戀愛時,當時倆人的工資都是四千塊,如果約會都花何翔的錢,倪樂心裡過意不去。

倪樂心疼何翔,所以主動提出AA制,很多時候買奶茶、零食等這些小錢,彼此間都不會太計較,有時候,倪樂還會大方一點請何翔吃飯。

結婚後,夫妻倆賺的錢就合在一起了,婆婆卻插手了這件事。

婆婆說:「戀愛時你們AA制,結婚後為什麼也不繼續AA制?」

倪樂說:「我們的錢都放在一起,和AA制也沒差。」

婆婆強勢要求繼續回到AA制,倪樂很無奈,但為了婆媳之間的關係不僵持,於是答應了。

倪樂沒想到,自己懷孕生子那段時間,沒有收入,婆婆竟然還要她上交每個月生活費,並且坐月子、生孩子的花銷,婆婆還不讓兒子出。

倪樂想不明白,婆婆為什麼心狠做到如此地步,那段時間,倪樂都是在花自己的嫁妝錢。

很多婆婆至始至終都沒辦法把兒媳當做一家人,還喜歡幹涉兒子和兒媳的婚姻,以為有自己的參與,兒子的婚姻生活會變得更好,殊不知,婆婆是變相的給兒子施加壓力,一個家庭,真的容不下兩個女人。

02

倪樂受了委屈,本以為丈夫是站在自己這邊的,卻沒想到婆婆提出的無理要求,丈夫一聲不吭,做了縮頭烏龜。

從那之後,倪樂暗自下決心,自己要賺很多錢,有自己的房子,脫離婆婆的「管束」,離婚,她沒有想過,畢竟她對何翔還是有感情的。

通過倪樂的不懈努力,她實現了自己買房的計劃,雖然其中有父母的幫助,但她依舊很開心。

婆婆仍舊不斷在插手兒子的婚姻,看到倪樂賺錢後,還說取消AA制,甚至讓她把錢交出來給自己兒子管理。

倪樂還聽到婆婆背地裡慫恿何翔,讓他偷偷從自己的銀行卡轉帳。

倪樂強勢地說:「取消AA制,我就和你兒子離婚。」

夫妻倆搬出來,住到了倪樂買的房子,沒有婆婆的幹涉,不管是在帶孩子方面,還是夫妻感情,都比從前好了許多。

生活中,總有愚昧和奇葩的人,喜歡多管閒事,喜歡自作主張。作為女人,想要在家庭中有一點地位,就必須經濟獨立。當你經濟不獨立,就沒有辦法和丈夫提要求,也沒有辦法和婆婆「對抗」,依附一個人,不知不覺就會變得卑微。

03

前不久婆婆腿部骨折,需要躺在家裡休養,公公白天要幹活,沒辦法照顧婆婆。

何翔說:「我媽病了,來家裡住兩個星期,你做飯給她吃,等她好了再搬走,我們也去看過她了,她腿腳不方便。」

倪樂說:「住宿費和生活費先付給我,才能讓她過來。」

何翔說:「你有必要做到這一步嗎?」

倪樂說:「有必要。我坐月子時,生孩子時,你媽就是讓沒有收入的我去付這些錢的,你明知我受苦受委屈卻一直在裝。」

何翔說:可她是我媽,你讓我怎麼辦?」

倪樂說:「我是你老婆!我給你兩個選擇,1、這段時間你回家照顧你媽,2、你媽在家的費用要給我,反正你媽最喜歡把錢算得清清楚楚了。」

何翔聽完之後,左右為難,他一直在逃避婆媳矛盾,沒想到自己不參與婆媳「鬥爭」,事情反而變得更加嚴重。

很多已婚男士面對婆媳矛盾,習慣性躲在後面做一個縮頭烏龜,就算是妻子無理取鬧,也不會制止,就算是婆婆不講道理,也不會為維護妻子。這樣自私、沒有擔當的男人,最終都要付出代價,會迎來更棘手的婆媳問題。

作者的話:

倪樂變得冷漠、變得強勢,丈夫佔很大一部分責任。如果當初丈夫積極主動做一個調解員,婆媳關係就不會像如今這麼惡化。

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自古以來婆媳矛盾多,男人要是不當一回事,就會威脅到自己的婚姻幸福。

作為婆婆,想要兒子收穫真正的幸福,就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的生活上,不要總是操心兒子和兒媳的家事,既然要建立起一個家庭,就要讓他們擔起這個責任。

作為女人,也要對兒媳或者婆婆多一份寬容,不要什麼事情非要爭個輸贏,計較個沒完。都是一家人,只有和和睦睦,才能讓這個家變得更加和諧和美好。

這個故事的核心觀點是: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做人,不要太絕,否則,你對別人壞,別人也不會善待你。

文中的婆婆,在兒媳脆弱的時候,她強勢霸道,在兒媳心中播種了仇恨。現在,她晚年受傷,兒媳也斤斤計較,對她強勢霸道。

問題是,冤冤相報何時了?婆媳之間,即便不能親如母女,也沒必要做仇人吧?

要想化解矛盾,其實關鍵在於男人,他一開始沒有解決好問題,現在又錯誤地指揮,與其讓妻子伺候婆婆,照顧婆婆,不如親自照顧親媽,既能盡孝,又不麻煩妻子,豈不是一舉兩得?

很多男人,不照顧自己的親媽,就指望妻子照顧,妻子不照顧的話,就道德綁架妻子,說妻子不孝順,不賢惠。問題是,婆媳如果沒有矛盾,兒媳照顧婆婆還算小事,一旦婆媳矛盾積怨已久,那麼讓兒媳照顧婆婆,豈不是讓矛盾激化嗎?

解決所有矛盾的關鍵點就五個字:男人多付出。

少說多做的男人,才能讓很多問題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我媽病了,你娘家必須拿錢出來,我媽出事你們擔得起」「抱歉」
    32歲,有三個姐姐,雖然他們的家庭條件很差,但從小到大,王東幾乎沒有遭受過生活的折磨。從結婚那天起,他就說:以後儘量不要和你的娘家人聯繫在一起。王東的小安沒有發現剛開始有什麼問題,但後來她發現家裡的三觀有問題。他們不想和父母的關係太親密,但當他們的嶽母得了重病需要錢治療時,老公王東會對自己說:「你娘家那麼有錢,拿錢出來給我媽治病不應該嗎?」
  • 老婆,你以前很好說話,為什麼不讓我媽來一起住?因為她的心太狠
    有些女人堅持認為「婆婆也是媽」,哪怕是半個媽,為了讓得到她的重視,不被她當做外人,不惜卑躬屈膝。然而,有的女人是幸運的,她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但是有的付出的越多,對方越不把她當回事兒。尤其是那些沒有原則的付出,得到的反而是對方的輕視和欺負。女人在婚姻裡,對待婆婆的好,一定要掌握好那個度,用自己的委屈換來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結果。
  • 兒子講述父母的婚姻:我終於明白,為啥我爸會那麼怕我媽?
    我是一名85後,家裡的獨生子。之前,我一直看不懂父母的婚姻,總覺得婚姻是那麼何等的神秘?為什麼他們明明是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人,卻能夠在一起生活一輩子?怎麼說呢?因為,我爸是高中畢業(他們那個年代的高中畢業,是非常不錯的),有份穩定的工作。
  • 生活:一個人住的優點多多!爸媽快讓我搬出去住
    從上大學開始,一個人搬出家裡後,才有機會見識外面的世界。唔這樣說是有點誇張,但因為喪女媽把我們照顧得很好,所以直到一個人出去住前,我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一開始真的很嚮往一個人的生活,但是沒多久,我就開始想家了,應該是說,開始後悔當初待在家裡的時候,沒有多陪陪媽。
  • 「我媽病了,讓丈母娘來伺候」鳳凰男掏空20萬嫁妝,又想使喚我媽
    剛開始我覺得有點片面,男孩通過努力在城市立足,正是體現了他積極向上的精神,這樣的男孩以後也會更努力的打拼,有什麼不好呢?在看到網友曉雲的故事後,我猶豫了,經歷過更有發言權,對於女人來說,不害怕辛苦,也不害怕貧窮,害怕的是不斷被索取,這樣的關係往往是婚姻生活的暗礁。
  • 「老婆,我打算把我媽接過來,一起住」「我沒義務照顧,你自己管」
    吳芳雖沒有工作,而高志也只是一個普通上班族,但他把工資卡都交到妻子手中,吳芳倒是把整個家都管理得井井有條,家裡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兩夫妻和諧的生活就這樣過了5個年頭,5年後,他們有了屬於自己的孩子。家裡多了一張嘴,開銷也自然多了起來,但是善於規劃的妻子,並沒有因此把家中的生活變得窘迫起來,經濟雖說沒有以往寬鬆,但也還算湊合。就在孩子一歲的時候,吳芳接到家中的電話,電話裡頭傳來了噩耗:母親因中風導致癱瘓,兩個哥哥互相推諉,誰都不願意去照顧癱瘓的母親,只丟母親自己一人可憐無人照看。
  • 女兒:爸媽,你們還是住在弟弟家裡吧,我家裡實在住不下四個老人
    於是,為了剩下的總數所需遠遠超過學費的住宿費、書本費、各種雜費,以及最基本的吃穿用度花費,小雨在學校勤工儉學,外加到校外當家教一塊一塊賺來養活自己。上大學期間,小雨看到別的同學,能夠專心投入到學習當中,而不被基本的衣食住行所煩惱,就很是羨慕了。而她,為了完成學業,不得不將相當一部分時間,投入了勤工儉學和做家教當中,否則,她將會餓著肚子。
  • 男人傾訴:我媽很慈祥,我老婆很賢惠,她們住一起後卻把我逼瘋了
    我是同裳。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位男性朋友的傾訴故事。為了方便敘述,後面用第一人稱。(一)周末,我還在睡覺,突然聽到家裡吵吵鬧鬧的聲音,仔細一聽,我媽和我老婆又槓上了。我瞬間頭疼無比,乾脆一頭扎進被子裡裝死。
  • 「你媽啥時候回農村?我受夠了」「怎麼,我媽就不能多住幾天」
    我說過,丈夫王小剛他父母是農村的,本身也沒掙下幾個錢,再因為他結婚,買房、彩禮啥的,把半輩子也都搭進去了。這縣城的房子是他們老兩口用大半輩子積蓄買的,雖然是我們的婚房,但他們要從老家農村來住幾天我還是願意的。畢竟做人嘛,不能太獨,不給別人一點活路,這顯然也是不太好的,外人看見了還說我這做兒媳婦的討厭公婆。
  • 「媽,你看病要緊,婚我不結了,媽:你不結婚我活著沒意思」
    如果為了結婚,耽誤了媽媽的去看病,那麼我寧願不結,即便是結了婚,自己的良心也會一輩子不安。 志明是家裡的獨生子,家裡條件特別不好,在志明11歲的時候,爸爸出了車禍離開了他和媽媽。
  • 「第一次去女朋友家,她媽不讓進門,我在樓道等了兩個小時」
    生活中我們比較常見的都是婆婆難為兒媳,強制兒媳做一些她們不願意做的事。其實,在一段感情中,不止是兒媳不好當,女婿也是很難做的。劇情裡,李貝貝爸媽攛掇著關震雷,讓他把自己父母攆出去租房住,他們自己搬到關震雷的家裡,且不說那套房子是關震雷的二姐買的了,即便是人家爸媽或者是關震雷自己買的,女方的爸媽都沒有任何理由讓二老出去租房。
  • 「你辭職吧,我媽病了需要人伺候」
    男人怒了甩下臉子說:我媽開刀,你不伺候誰伺候,你看誰家媳婦不伺候婆婆的,再說了,你是我老婆,你也有義務替我盡孝。在婆婆眼裡,兒媳永遠是老公的附屬品,好吃的留給兒子,髒活累活永遠留給兒媳。病了卻讓兒子休息,兒媳伺候。
  • 「說正事」媽的這個婚沒法接了!我準備和網戀女友結婚,昨天家裡
    【說正事】媽的這個婚沒法接了!我準備和網戀女友結婚,昨天家裡人和女方父母一起吃了頓飯,談了談費用問題。中間拉家常忽略情況如下。彩禮:6萬6。這個錢小弟自己出,沒多想就同意了。(三金1.5w已買)房子:房子我家已經買了,全款87萬,花了父母近50萬。女方:女方要求加名字,父母同意。
  • 我媽永遠是我媽,「媽,母親節快樂!」
    我媽是家裡的一根「牆頭草」,哪個在談話中佔了上風,她就站在哪一邊。她那種前後兩秒之間變換自如的截然不同的立場,往往讓我們無言以對,然後捧腹大笑。她就是這樣一個女人,五零後,性格中帶有劇烈的相互矛盾。如果不是我常年在外生活,很難說跟她生活在一起,我會愛這樣一個無知、但又可愛的女性。
  • 憑啥你媽一病,成了弱勢者,我就得出錢出力的照顧伺候著她?
    憑啥你媽一病,成了弱勢者,我就得出錢出力的照顧伺候著她?媳婦跟她沒有血緣關係,不照顧也是應該的,當兒女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做老人的因該不偏不坦,儘自己最大努力給於幫助,當老人老了生病了需要人照顧時,我媽老大,還有一個舅舅和小姨,就對我小姨好什麼好吃的都給我小姨,有一次我舅舅偷吃東西了,我姥姥把我舅好個揍。做兒女要盡最大努力幫助老人,可文中老人太偏心,所以支持文中媳婦可以不照顧.對弟弟開不了口,就對老婆閉嘴!
  • 自從我媽練了瑜伽後,我發現我媽已經不再是我媽
    你能看得出我媽47歲了嗎?不知道你看不看得出來,反正我是看不出來的。 跟我媽出去買衣服我去上廁所,我媽先去賣衣服的店了,賣衣服的小姐姐問她一個人來的啊?我媽說我跟兒子一起來的,他去上廁所了。 「他那麼小能一個人去廁所嗎?」 「怎麼不能啊!?」 後來我去找我媽把她們嚇一跳。「呀,你兒子這麼大啦?!
  • 「媽,孩子病了,您來給我搭把手吧」「咱可說好孩子你自己帶的」
    哪怕是婆媳也是這樣,很多婆媳很明智,她們選擇分開住,就是在避免相互太過幹涉和依賴,不到萬不得已她們也不會向對方開口。就這樣琳琳和婆婆達成了共識,除了節假日,琳琳很少回婆婆家,而婆婆也只是在有事找琳琳兩口子的時候才會來她們的小家,因為見面的機會很少,所以琳琳和婆婆之間幾乎沒有什麼矛盾。兩年之後琳琳的寶寶出生了,初為人母琳琳有些手忙腳亂,她一邊學著電視裡的媽媽們,一邊向婆婆和媽媽請教,可即便是這樣孩子還是生病了。
  • 「嫂子,我媽病了,你請假照顧她」,丈夫:輪不到你來安排
    01結婚這一件事情表面上看似是兩個人的事情,實則是牽扯到兩個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想要婚姻生活能夠幸福美滿,不僅僅和夫妻兩個人之間是否愛著彼此有直接的關係,還會受到兩個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係的影響。02我的表姐小玲她嫁給了一個不是特別富有的男人,在她當初決定要嫁的時候,是遭到了家裡面的人。舅舅舅媽覺得表姐嫁給一個沒有車沒有房的男人,婚後的日子肯定會很辛苦。所以不願意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這樣子的男人。
  • 「嫂子,在這個家裡,我媽最愛的是我」「多謝提醒」
    可是女人既然嫁過去了,就和婆家親如一家人了,凡事也應該彼此照應,相互包容理解。對婆婆來說,雖然兒媳是「外人」,但是只要跟兒子有著婚姻關係,就應該當作家人來對待。婆婆如此,做小姑子的也應該如此,若是看到母親對嫂子好一點,心裡就不安逸了,就要用言語去傷害的話,這個家庭又怎麼能和諧呢?
  • 傾訴:我要求媳婦辭職照顧我媽,她不僅不肯還大罵了我一頓
    我媽覺得家裡生活過得去就行,日子得節省著過。何琴總愛買點魚蝦排骨什麼的,說是改善生活。 時間長了,我媽就覺得她不會過日子。 帶孩子我媽幫著帶了十來天,也不能說不盡心,就是一直催著說再生一個。 聽多了何琴也煩,我媽看她那樣口氣也不好,月子還沒做完呢,我媽就顧自回了家。 她說她要給我哥帶孩子。我哥家生的兒子,也確實更得我媽歡心,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都緊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