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印子月當真要能代表當下華語歌壇的90後唱作歌手們,這話確實大了點;但是在印子月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這一代90後唱作歌手群像的一些集中特質:他們在風格各異的音樂滋養中成長,長出各不相同的創作風格,能力不止於唱,通常還都能寫,會修飾自己,幾乎個個都有出眾的顏值,或者獨特的氣質——這便是這一輩90後唱作歌手們的共同點,及獨特之處,以至於,Ella陳嘉樺會在一檔音樂節目接連「嫉妒」90後女歌手們顏值高、很能唱、身材好,這一代唱作歌手的特質就是與前輩們如此不同,引人側目。
同樣有著高顏值、好身材、很能唱的印子月,她的創作卻並非如她的外形這般惹眼,反而是更加走心的內斂路線,在接連參與創作並演唱了偶像劇《旋風少女》兩季的OST之後,印子月的創作與歌聲越來越浸入人內心裏面,出自第二季《旋風少女》OST的單曲《落空》就是這樣一首越聽越有味道的抒情歌。
印子月創作、演唱的《落空》顯然是走以情動人的路線,不急於第一時間就要搶耳,卻絕對能隨著劇集一集一集地播放,一點一點地唱進觀眾的心裡。《落空》一點不譁眾取寵,就是在質樸的情歌路上淌水,一邊傳遞除了與劇情相輔相成的甜蜜憂傷之氣質,一邊則是舒緩柔情的旋律與清澈的嗓音——印子月的演唱既有花季少女的甜美可人,又不失少女面對戀情落空時的淡淡憂傷,不灑狗血的淺唱低吟,很容易就令人跟著他的歌聲,走入了《旋風少女》第二季的劇情中了,熱血的青春、甜蜜的初戀、美好的小確幸與小幸運,還有青春期難免的失落,都融匯成了豐富的音樂層次,漸次在印子月這首《落空》中被唱了出來。
除了能寫會唱,讓人很容易記得這個90後才女,印子月的音樂路線同樣也很個性鮮明。溫婉抒情的《落空》之外,《旋風少女》第二季另一曲《衝動》也是印子月的創作、演唱,這一首帶著東洋Rock風的歌,呈現了印子月作為90後唱作人活潑無憂的一面;今年在芒果臺播出的另一劇集《十五年等待候鳥》中,印子月的《我會好好的》同樣是抒情曲風,但在演唱的細節處理上,是比《落空》更偏重內斂、知性的方向。多變的創作路數與演唱拿捏,證明了這位90後唱作少女受過的豐厚音樂滋養。
從創作兩季偶像劇《旋風少女》的插曲、主題曲,到《十五年等待候鳥》的原聲音樂,印子月近年持續在OST領域發聲,她未必擁有強大的資源,卻有很好的發表平臺,以及動人的音樂內容,曾有不少的前輩歌手,都是先在影視歌曲領域唱出一片天,進而在歌壇立足的,那英、丁當,無不是走這樣的路線,在近年鮮少有人專攻OST領域的市場狀態中,印子月能寫會唱,會有不錯的音樂未來,畢竟,她身上還有著其他世代歌手所沒有全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