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減稅降費政策應如何發力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視覺中國供圖

  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停擺式」衝擊,儘管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我國各項宏觀經濟指標向好趨勢明顯,但絕大多數微觀市場主體經營困難,仍需要減稅降費政策為市場主體保駕護航,共克時艱。

  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普惠金融服務,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讓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增加活力。

  從目前的宏觀稅負水平和財政風險來看,繼續實施大力度的普遍性降稅(費)的空間已經較為有限。完善減稅降費政策,就要在保持宏觀稅負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實行有增有減的結構性減稅(費),即通過稅費制度(政策)的結構性調整,實現我國稅制體系結構、稅費收入結構、稅源結構以及納稅人結構向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

  ---------------

  構建「雙主體」稅制模式

  從收入功能看,我國稅收體系呈現出明顯的「一稅獨大、結構失衡」特徵,這種稅制結構特徵的弊端愈發明顯。

  首先,增值稅長期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受到過度關注。儘管經過多輪減稅,2019年國內增值稅收入佔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仍達到39.5%(佔GDP的比重為6.3%),收入佔比超過位居第二位的企業所得稅16個百分點。目前增值稅已然成為各相關主體利益訴求的主要焦點和載體,各級政府收入仰仗於它,財稅部門管理重點聚焦於它,納稅人的納稅事務和稅費成本集中於它,任何一次政策調整都牽動各方神經,引發激烈博弈,致使改革推進異常艱難,或使改革遲遲不能完全到位,或為平衡各方利益而在改革中增加了諸多「補丁性」政策,影響稅制的科學性與穩定性,進而影響我國市場配置資源效率的發揮。

  其次,個人所得稅長期處於「弱勢」地位。2019年個人所得稅收入佔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僅為6.6%,佔GDP的比重僅為1.1%,而OECD國家個人所得稅收入佔GDP比重通常都在6%以上,這不但使得我國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缺位」,還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宏觀調控機制的自動穩定性能力,不利於中等收入群體的形成和擴大,進而影響我國消費市場潛能的釋放。

  為此,當前這種增值稅「一支獨大」的稅收體系格局迫切需要改變,未來中長期稅制改革應以建立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的雙主體稅收體系結構為目標,這既是深化我國宏觀調控制度體系改革的需要,也是推進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還是增強我國微觀主體活力、提升我國市場運行效率的需要,更是優化宏觀、微觀收入分配結構促進「雙循環」新格局形成的需要。

  倡導納稅人間以不含稅價籤訂合同

  增值稅是我國最大的稅種,覆蓋全部市場主體,且參與初次分配,

  它直接關係到我國市場主體成本負擔、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發揮程度以及社會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高低。

  從理論上分析,消費型增值稅的最大特點是「中性」,其具體含義是增值稅負擔不因生產環節多寡、分工粗細而增加,增值稅對納稅人的收入、成本以及利潤不產生影響,相應納稅人在其中承擔著「代付」、「代收」以及「代繳」功能,即增值稅是「流經、穿透」納稅人而最終至消費者。

  按照上述理論的分析,納稅人不會關心、關注增值稅政策調整,不會對政策調整有「反應」,但事實上我國增值稅政策調整或緣起於納稅人的訴求,部分改革或因納稅人反對而受阻。增值稅改革的「國情效應」既與我國目前增值稅稅制不完善有關,更與我國納稅人間籤訂合同時價格標註的「國情特色」有關,即納稅人之間習慣於以包含增值稅的價格籤訂合同。這種方式帶來兩種效應,一是納稅人(尤其是管理層)想當然地將合同價等同於其收入,認為繳納增值稅是將其經營收入的一部分讓渡給政府,因此增值稅是其繳納,由其負擔,增值稅繳納越多,其利潤空間越小;二是因含稅價在合同中已經相對固定,在增值稅稅率調整時,納稅人的銷項稅額和進項稅額隨之變動,客觀上對納稅人的營業收入(含稅合同價扣除銷項稅額)、成本(含稅合同價扣除進項稅)以及利潤形成了實質性影響。甚至在極端情況下,增值稅改革(如稅率調整)還可能成為產業鏈上下遊價格調整的「藉口」,使得諸如希望讓利於小微企業的增值稅減免政策在實際執行中打了折扣。我國增值稅改革的推進速度也受其影響,比如稅率調整、稅收優惠政策清理等,而增值稅制度完善又對提高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發揮有重要影響。

  為此,應積極倡導納稅人間以不含稅價籤訂合同,可以有效糾正各界對增值稅的認識誤區,消除改革阻力,有效緩解增值稅改革帶來的短期不利影響,為進一步加快增值稅改革、消除增值稅對資源配置效率影響的制度性障礙創造環境。當然,改革必然會涉及利益調整,增值稅改革會對市場價格以及供需關係產生短期影響,但以不含稅價籤訂合同可以從制度上、機制上保證增值稅改革對市場的不利影響最小化。

  繼續推進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改革

  2019年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向「綜合稅制」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稅制改革帶來與其相匹配的徵收管理方式的「顛覆性」轉變,這為未來稅制優化奠定了徵管基礎。

  個人所得稅「主稅種」地位主要體現於構建自動穩定宏觀經濟調控制度體系、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籌集財政收入以及調節個人收入分配四個方面。以此標準來看,目前個人所得稅制度尚不完善,稅制仍為「小綜合、大分類」 模式,未能完全體現量能納稅原則;扣除制度不完善,影響個人所得稅覆蓋面,進而影響其調節收入分配能力的發揮;資本性所得以及財產性所得的比例稅率無法體現個人所得稅的累進性特點;合夥企業比照個體工商戶的徵稅辦法與合夥企業的發展現狀遠不適應,合夥企業的「穿透稅制」尚未真正建立,從而影響我國中小投資者的積極性以及資本市場的運行效率等。為此,我國未來個人所得稅改革應在上述幾個方面有所突破。

  儘快實施消費稅部分稅目徵收環節後移和收入劃分改革

  從收入規模上看,消費稅是我國第三大稅種,2019年國內消費稅收入為1.25萬億元,佔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為8%,收入能力較強。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調整消費稅徵收範圍、環節、稅率」的改革要求。為此,應儘快實施消費稅制度和收入劃分改革,充分發揮其籌集財政收入(尤其是地方財政收入的能力)的能力。

  從消費稅的稅目來看,多數稅目具有「受益性」和「負外部性」特點,典型如菸酒。菸酒消費量大的地區,由菸酒消費導致的衛生支出相對較高,汽車和成品油消費量大的地區,其交通治理成本則會更高,而將菸酒、汽車以及成品油消費收入下劃地方政府,可充分體現地方財政收入的「受益性」原則,提高地方財政收支的「匹配度」。

  從消費稅收入結構來看,捲菸消費稅收入佔比在50%以上,再加上成品油和汽車消費稅,三稅目消費稅收入佔比可達80%以上,同時我國捲菸消費稅負擔遠低於其他國家,仍有很大提高空間,所以未來消費稅後移徵收環節和收入劃分改革的重點在捲菸、成品油和汽車三個稅目上。

  目前,捲菸消費稅收入下劃地方的改革存有較大爭議,認為捲菸消費稅收入下劃地方不利於「控煙」,無法實現「寓禁於徵」的目標。實際上,將批發環節而非生產環節捲菸消費稅收入下劃給地方「控煙」影響較小,因為各地區批發環節捲菸消費稅收入多寡僅取決於本地區菸民數量和捲菸價格,地方政府沒有能力對千千萬萬菸民的消費行為進行幹預,反倒是因收入歸屬地方調動了地方加強徵管的積極性,實現應收盡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控煙」。

  (作者系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公共收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梁季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2020年減稅降費政策很給力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我國連續發布實施了7批28項減稅降費措施。「各級稅務部門聚焦『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加力、疫情防控工作要盡力』的要求抗疫情促發展,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表示。統計顯示,2020年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
  • 贛江新區稅務局:優化服務促減稅降費政策落地
    今年以來,贛江新區稅務局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增添前進動力,促進了新區經濟持續發展。 立體化宣傳,把輔導培訓實起來。「全方位」服務促宣傳。開展「減稅費優服務 助復產促發展」稅收宣傳月」 「助力復工復產稅務局長基層行」等活動,多渠道、全覆蓋宣傳稅費優惠政策。
  • 黃關春到省稅務局督辦「優化服務舉措,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類重點...
    紅網時刻5月19日訊(記者 汪衡)5月19日上午,湖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黃關春率省人大財經委、聯工委組成督辦組督辦「優化服務舉措,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類重點處理代表建議。督辦組一行現場視察了省稅務局納稅服務中心(12366),走訪了一家餐飲服務類企業,對「優化服務舉措,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類重點處理建議的辦理舉措、成效及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詳細了解。並召開座談會聽取省稅務局、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商務廳有關代表建議辦理及會辦情況匯報,與提出建議的省人大代表劉炫伶、周志梅進行了充分溝通。
  • 黃岡市政府門戶網站 減稅降費 黃岡市減稅降費專項行動有關知識問答
    2、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從三個維度來看:從國際競爭看,減稅降費是大勢,減稅降費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趨勢,我們要善於在把握世界發展大勢中,增強做好減稅降費工作的自覺性。  3、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的重大意義是什麼?  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減稅降費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重大舉措,是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改革。
  • 今年1月至9月,河南累計新增減稅降費637.03億元
    12月11日,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河南省稅務局了解到,今年1月至9月,全省累計新增減稅降費637.03億元。其中,今年出臺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新增減稅降費389.61億元;去年年中出臺政策在今年翹尾新增減稅降費247.42億元。
  • 經濟戰「疫」丨何德旭: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力應更加「精準」
    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還可以表現在適時適當降準降息。財政貨幣政策為穩定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支持證券時報記者: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宏觀政策調節力度明顯加大。您如何評價目前逆周期調節的效果?還可以在哪些方面進一步發力?
  • 安徽潛山:減稅降費助推刷業製造業發展提質增效
    今年以來,潛山市稅務部門不斷優化、升級各項服務,確保宣傳輔導到位、服務保障到位、政策落實到位,通過有「溫度」的稅收服務,讓納稅人獲得更有「質感」的減稅降費體驗。炎炎烈日的8月,在潛山市源潭鎮的刷業工業園裡行人寥寥無幾,但在此落地生根的刷業製造企業卻是生產紅紅火火。
  • 惠州前三季度新增減稅降費92.4億元
    讀創/深圳商報駐惠州記者 戴廣軍 實習生 葉群前三季度新增減稅降費92.4億元;符合規定的正常退稅業務平均辦理時間提速近40%;推廣發布244項「全程網上辦」清單和包含11大類165條辦稅事項的「一次不用跑」清單
  • 貴州:減稅降費政策落地助經濟穩健復甦
    貴州省稅務局優化服務,加強政策宣傳輔導與執行監督,確保各項稅費優惠政策順利落地,政策效果正逐步顯現,企業信心和活力不斷增強,全省經濟穩健復甦。  「政策落地『最後一公裡』實現了無縫連接。」貴州威爾利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馬智春告訴記者,獲悉政策的渠道很多很方便,同時稅務局還會提醒、輔導企業及時享受稅收優惠。
  • 一財實地調研:減稅降費企業獲得感如何,為企業增添哪些活力後勁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減稅降費力度進一步加大。上半年,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5045億元。減稅降費政策有序有力落地,尤其體現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企業發展後勁上。對企業而言,減稅降費的獲得感如何?帶來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 2019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發布 「中國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
    入選的國內外十件稅收大事主要有:「中國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第一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召開並建立『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以及歐盟、美國、日本、印度的有關重大稅收改革。「2019年世界稅收十件大事」新聞發布會現場(圖片由主辦方提供)此次公布的2019年度世界稅收十件大事,包括中國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第一屆「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論壇召開並建立「一帶一路」稅收徵管合作機制、歐盟引入《交易網絡分析系統(TNA)》打擊增值稅欺詐等國際國內稅收熱點事件。
  • 曲靖市富源縣財政:三年減稅降費逾11億元
    2018年以來,富源縣認真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政策,三年累計減免稅費11.2億元,政策「紅包」讓企業減負增動能。富源縣不折不扣落實增值稅改革、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等一系列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有效降低企業稅費成本和居民個人負擔,減稅降費規模從2018年的1.93億元,增至2019年的4.4億元。
  • 減稅降費為市場主體添活力(新數據 新看點)
    他表示,企業搞創新投入很大,取得這樣的成果,離不開減稅降費的支持。「幾項減稅降費加起來,今年我們已經減負約1000萬元。」盧育軍說,年初公司一度資金緊張,「關鍵時候,減稅降費幫了大忙,堅定了我們繼續創新、推出新產品的信心!」今年1—8月,全國新增減稅降費累計達18773億元。
  • 前11月全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23673億元 2.5萬億元減負目標預計如期...
    一攬子政策精準發力「2020年,在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我國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院長白彥鋒說。讓浙江東陽冀發集團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鄒志成感觸最深的是社保費減免。他告訴記者,今年僅社保費減免政策,就為企業減少了90萬元成本,穩定了企業現金流。
  • 寧波監管局:主動請纓政策評估積極服務減稅降費
    原標題:寧波監管局:主動請纓政策評估積極服務減稅降費   建立
  • 減稅降費 熱點問題問答 - 寧波晚報•數字報刊平臺
    隨著減稅降費工作的不斷推進,不少企業和個人在享受減稅降費政策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並通過12366納稅服務熱線進行諮詢。現將近期諮詢較多的熱點問答整理如下,供廣大納稅人參考。    1    2019年一般納稅人的進項稅額加計抵減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 ​【地評線】華龍兩江評:減稅降費釋紅利 企業發展增動力添活力
    「十三五」期間,減稅降費持續加力升級,稅收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企業發展減負。據統計,2016年至2020年新增的減稅降費累計將達7.6萬億元左右,特別是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達到2.36萬億元,佔GDP的比重超過2%,拉動全年GDP增長約0.8個百分點。
  • 減稅降費給企業帶來怎樣紅利?人民日報走進三家「鏈上」企業
    人民視覺數據來源: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減負擔 增活力採訪中,談及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獲得感時,企業負責人紛紛表達這樣一個意思:減稅降費不僅能降低企業負擔,更重要的是能增強企業活力。減稅降費政策有力度,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激發活力。
  • 兩組數據「點讚」營商環境:減稅降費689.7億 幫企業貸款262億
    記者獲悉,省稅務局千方百計落實中央減稅降費政策,2019年前11個月,全省新增減稅降費689.7億元,雲稅貸幫助企業貸款262億元,企業獲得感滿滿,對未來發展信心十足。兩封書信 見證減稅降費力量「感謝您對稅務工作的關心與支持,得知你們公司因享受減稅降費政策而發生了一系列可喜的變化,我為公司取得的成績感到由衷高興。」
  • 濟南市市中區稅務局:政策落實加力,減稅帶火小微企業「紅日子」
    為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精準落地,減輕市場主體負擔,降低稅收成本,讓企業輕裝上陣,國家稅務總局濟南市市中區稅務局緊扣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聚焦實體經濟,加大扶持力度,推進優惠政策直達快享,讓減稅降費的「活水」惠及更多小微市場主體,為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貢獻稅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