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4個時區國家在同一天的生活

2021-01-07 中外管理傳媒

耐心看完,可以對全球國家的分布有一個初步了解。

作者:挖數

來源:挖數(ID:washu66)

挖數家裡有很多個地球儀,晚上發呆時喜歡隨手轉轉,看不同國家的地理分布,順便給自己定一些遙不可及的旅遊計劃。

當然定了也不會去,因為真的很忙~

既然物質上無法滿足,只好在精神上彌補,於是有了這麼一篇文章,文章除了國家的數據和歷史科普,還加入很多跟中國的對比數據。

如果有耐心看完,可以對全球國家的分布有一個初步了解。

早上6點,東薩摩亞島的人還在沉睡,這是位於南太平洋的隸屬於美國的小島嶼,面積僅有199平方公裡,人口5萬多人。

這裡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金槍魚罐頭出口,當地人大多數在罐頭廠工作。

有趣的是有很多中國人在這裡開店,路邊的小超市很多都是中國老闆。

同個時區的還有 紐埃島、中途島。

早上7點,美國夏威夷州的人還睡眼惺忪,這裡是著名旅遊勝地,也是美國擁有最大亞裔人口比例的州,有中國血統的居民佔了1/3,很多華人來自廣東的中山。

19世紀中後期有約4萬6千華人移民到這裡的糖廠打工,如今他們的後代有95%居住在這裡的檀香山城。

1776年,歐洲人最先發現了夏威夷群島,這裡的主權經歷了英國、法國,最後在1898年被併入美國。

與夏威夷同時區的有紐西蘭的託克勞和庫克群島等。

早上8點,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居民起床了,這是美國最大的州,面積171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面積的1/6,不過人口只有74萬,在美國50個州中倒數第三。

這裡的經濟主要由漁業、天然氣和石油壟斷,1867年美國從俄羅斯手中買下它也是看中其油氣資源。

有趣的是當年這筆土地交易僅花了720萬美元,平均每平方公裡4.74美元,俄羅斯虧大了!

早上9點,加拿大卑詩省的居民上班了,這是加拿大面積第三大的省,其中最大的城市叫溫哥華。

溫哥華常年在世界宜居城市中名列前茅,原因在於其三面環海,一面環山的地理位置。

從緯度看,其跟中國黑龍江的黑河位置差不多,但在大海洋流的影響下,冬天的溫度經常在0攝氏度以上,比北京還溫暖。

這裡和美國的舊金山同為亞洲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區,據加拿大統計局2016年數據,大溫哥華地區有47.5萬華裔,佔總人口的19.3%。

同個時區的還有美國的加州、愛達荷州、華盛頓州,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

早上10點,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居民努力工作中,這裡是美國人均收入靠後的一個州,之所以有墨西哥三個字,是因為它曾是墨西哥的一個省。

1845年墨西哥和美國打仗後,這裡就被割給了美國。

該省的祖先有18.1%是墨西哥人,其次是9.9%的德國人還有9.5%的印第安原住民。

同個時區的有美國猶他州、加拿大艾伯塔省等。

早上11點,宏都拉斯的人民在努力上班,這裡是中美洲的一個小國,面積只有11萬平方公裡,是中國的1/87,這裡的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

宏都拉斯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1524年起這裡是西班牙殖民地,到了1822年被併入墨西哥第一帝國,1838年獨立建國,1840年被英國侵佔大片土地,1913年開始90%對外貿易被美國控制,導致其成為以香蕉種植為主的單一經濟國家。

2017年宏都拉斯的人均GDP僅2480美元,約是中國的1/4。(中國2017年是8826美元)

同個時區的國家還有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以及美國加拿大的部分州和省。

中午12點,古巴的人民開始吃午飯了,這裡曾誕生了著名的革命者切·格瓦拉,他是古巴共產黨的締造者之一,領導群眾最終推翻了美國扶持的總統巴蒂斯塔。

古巴是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雖面臨美國長期的經濟封鎖,但憑藉78.3歲的預期壽命、99.9%的識字率,其人類發展指數一直維持在高水平,聯合國曾指出,古巴是目前拉美唯一完全消除飢餓的國家。

同個時區有美國加拿大部分地區,還有海地、牙買加、哥倫比亞、秘魯等國家。

中午1點,南美洲的智利人開始睡午覺,智利有兩個最,地球最南端的國家,以及國土最狹長的國家,因此其又有「絲帶國」的稱號。

智利1818年擺脫西班牙的殖民獨立建國,而後很多歐洲白人移居這裡,有大概50%的人口是當時西班牙殖民者的後裔。

智利是世界上銅礦資源最豐富的的國家。

同個時區的有加拿大部分省、巴西部分州、巴拉圭、委內瑞拉。

下午2點,格陵蘭島的人在捕蝦,漁產品佔了該地區80%以上的出口產值。

格陵蘭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面積大概是中國的1/4,目前是從屬於丹麥的一個自治國。

該島全境大部分位於北極圈內,氣候寒冷,且擁有非常極端的晝夜時間,像今天(2019/8/23),格陵蘭早上5點半日出,晚上9點半才日落。

人口只有5萬多人,88%為因紐特人,因紐特人長的與中國人非常像。

同時區的有阿根廷、烏拉圭等。

下午3點,費爾南多·迪諾羅尼亞群島的人在捕魚,這裡是巴西轄下的一個群島,由21個島嶼組成,主島面積18.4平方公裡,居住著3012人。

這裡是西大西洋熱帶海鳥最大的棲息地,附近還活動著大量的海豚,該島在200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

下午4點,亞速爾群島的居民在溫室種著菠蘿,這是位於北大西洋中央的一個群島,是葡萄牙兩個自治區之一,總面積2247平方公裡,跟中國的深圳面積差不多。

島上主要經濟來源是農業,生產奶製品為主,島上還有6000多個溫室種著菠蘿。

2010年島上人均GDP是15200歐元,跟中國的南京差不多。

下午5點,摩洛哥的遊客來去匆匆,這裡是非洲第五大經濟體,也是中東與歐美對話的重要中間國。

旅遊業是這裡的支柱產業,2018年共有18萬人次的中國遊客到此一遊,較2017年增長53%。

1912年摩洛哥是法國和西班牙的殖民地,1956年宣布獨立,但目前仍接受法國和西班牙的經濟援助。

2010年摩洛哥的GDP是917億美元,僅是當時中國的1/65。

同個時區有冰島、愛爾蘭、葡萄牙等。

下午6點,挪威的人民早就下班了,這裡的人每天僅需工作7個小時。

挪威在2011、2013和2018年分別獲得全球人類發展指數第一名,其人均GDP排名全球第三,僅次於盧森堡和瑞士。

這裡的經濟主要靠石油和天然氣,其石油輸出在全球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

挪威面積為38萬平方公裡,跟中國的雲南差不多。

同個時區有奧地利、比利時、非洲的剛果等。

晚上7點,以色列的猶太人在吃晚飯,這裡是全球猶太人的發源地,據猶太人組織2007年的數據,全球猶太人總數1320萬人,40%居住在以色列,40%在美國。

以色列的面積僅比北京稍大一點,但GDP位居全球第37位,是中東地區最為工業化,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其早已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與挪威不同,以色列是個資源貧瘠的國家,石油、天然氣都靠進口,但其科技、電子、醫療、生物技術、航空等產業極其發達,以色列在美國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截止目前共有12名以色列人獲得諾貝爾獎。

同個時區的有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埃及、芬蘭、希臘、巴勒斯坦、烏克蘭等。

晚上8點,俄羅斯莫斯科的居民在家休息,這裡是全球面積最大國家俄羅斯的首都。

俄羅斯面積是中國1.8倍,但人口只有1.44億,77%居住在其較為發達的歐洲部分,其擁有全球1/4的淡水湖泊,包括著名的貝加爾湖,該湖在清朝時屬於中國,後來割讓給俄羅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8年數據,俄羅斯GDP全球第12位,人均GDP第60位,而中國是第2位和第67位。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其經濟高度依賴於此。

同個時區有沙烏地阿拉伯、衣索比亞等。

晚上9點,阿聯的居民在看電視,這是一個由阿布達比、杜拜、沙迦、阿治曼、富查伊拉和烏姆蓋6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制國家,總面積很小,跟中國的重慶差不多。

該國人口只有970萬人,其中外國人佔80%以上,大部分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人。

自從1966年發現石油以來,該國經濟發生巨大變化,截止2018年人均GDP全球排第23位。

晚上10點,馬爾地夫的遊客在海邊賞夜景,這個國家位於印度西南約500公裡處,面積僅298平方公裡,人口42萬人。

馬爾地夫是個旅遊勝地,旅遊收入佔GDP的28%以上,但由於其是全球海拔最低地區之一,近年由於長期的溫室效應導致海平面上升,聯合國稱其將於2100年起不適宜居住。

晚上11點,哈薩克斯坦的居民已進入夢鄉,這是個面積巨大的國家,大概是中國的1/3.5,但人口僅有1861萬人,為全球人口密度最低國家之一,之前參加《歌手》的迪瑪希就來自這個國家。

之前是蘇聯成員國之一,1991年宣布獨立,其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工業落後,大部分消費品依靠進口,其人均GDP2018年排全球第71位,相比中國的67位。

同個時區有孟加拉國、不丹。

凌晨12點,蒙古國(又稱外蒙古)的人民在睡覺,該國面積大概是中國的1/6,地廣人稀,人口僅有320萬人,為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

該國在元朝、清朝時是中國一部分,1921年在俄國控制下獨立,1992年蘇聯解體後,其成為一個多黨民主制國家。

蒙古國經濟落後,人均GDP在2018年排全球113位,其經濟高度依賴煤炭等能源。

同個時區有柬埔寨、印度、泰國、越南。

凌晨1點,我們早已進入夢鄉,中國是地球上總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也是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截止2017年達13.86億人。

截止目前,中國在航天、新能源、核技術、計算機和人工智慧等高科技領域的研發經費已位居世界第二,國防預算世界第二,對外貿易額世界第一,是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的進口國。

中國雖然橫跨5個時區,但全國以北京時間為統一。

同時時區有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

凌晨2點,日本人已經甜睡。

日本面積37.8萬平方公裡,跟中國的雲南省差不多,人口1.26億,其中1/3居住於首都東京及周邊數縣組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

日本的GDP位居世界第三,人均GDP則是第24位,日本的第三產業,包括金融業、航運業、服務業佔比GDP超過70%,東京證券交易所是全球第二大的交易所。

日本的旅遊業也很厲害,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15年的數據,日本旅遊競爭力全球第九,亞洲第一。

同個時區有韓國、朝鮮、印尼。

凌晨3點,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人在熟睡,這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州。

澳大利亞面積約是4/5個中國,而人口僅2522萬,是人口密度最低國家之一。

18世紀末其是英國殖民及囚犯流放地,後因發現礦藏豐富而成為移民熱點,其居民歐洲裔佔比達83%。

澳大利亞的人類發展指數高居世界第2,僅次於挪威,GDP全球第14,人均GDP全球第10。

凌晨4點,索羅門群島的人民在沉睡,這裡共有超過990個島,陸地面積接近3萬平方公裡,人口64萬,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1568年,西班牙航海探險家到了此島,見到當地人均身配黃金裝飾物,以為找到以色列第三位國王所羅門王的寶藏,故將這裡命名為索羅門群島。

二次大戰期間,日軍曾攻佔該島,試圖以此進攻澳大利亞,後被美軍擊退。

凌晨5點,紐西蘭的居民即將甦醒,這裡距澳大利亞東海岸約1500公裡,1788年起成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47年才獨立建國。

其面積跟中國廣西省差不多,人口僅480萬人,74%為歐洲移民,15%為原住民毛利人,亞裔達到12%。

紐西蘭是發達國家之一,人均GDP排全球第22位,其經濟高度依賴畜牧業,全國一半的出口總值在農牧產品,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

相關焦點

  • IWC萬國表世界時區功能全球閃耀亮相 飛行員世界時區計時腕錶
    IWC萬國表世界時區功能全球閃耀亮相飛行員世界時區計時腕錶瑞士制表名家IWC萬國表於2016年推出一款IWC萬國表全球新款腕錶:隨著飛行員世界時區計時腕錶的亮相,第二時區首次可以僅通過表圈進行調節由此,城市圈承擔世界時間顯示功能:在拋光黑色旋轉表圈上顯示著24個城市的名稱——從倫敦到紐約,從東京到杜拜,每個城市名稱代表一個國際時區。每個具有夏時制的國家在旋轉表圈上帶有小型「S」標誌。「倫敦」下方的「UTC」字樣顯示當前國際協調時間。 旋轉表圈彈簧理念首次應用於由設計師保時捷於20世紀80年代設計的海洋2000腕錶,作用在於令表圈僅在按壓下運動,並防止意外旋轉。
  • 時區趣事
    1942年以前,西班牙一直和英國、葡萄牙採用同樣的時間——格林尼治標準時間,因為這3個國家大致位於同一經度範圍。但是,當二戰時法國被德國佔領並轉用德國(柏林)時間UTC/GMT+1:00後,西班牙獨裁者佛朗哥也開始效仿,把時鐘撥快1小時和德國保持同步,戰後也沒再改回來。西班牙人的生活方式經常給人以「懶散」的感覺,這可能就與時區有關。
  • 美國有六個時區,俄羅斯有十個時區!為什麼中國不分時區?
    想必各位讀者都有這個疑問,全世界橫跨時區最大的幾個國家中,比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中國,前三者都實行了時區制,唯有中國沒有區分時區,全國一個時區
  • 小清新APP推薦:iWorld全球時區轉換
    《iWorld全球時區轉換》是Clover四葉新媒體出品的一款新工具,它是一個簡單而功能強大的時區轉換App,提供關於地球時區的所有複雜功能:600個城市時間覆蓋,全球時區查詢,親友城市時間,出國旅程計劃,跨國會議安排,為你的環球工作及生活提供全面幫助。
  • 中國地跨五個時區,為什麼可以統一用北京時間(東八區)?
    一、時區和地球自轉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橢球形,地球自己不發光且不透明,地球的光來自太陽。因此,太陽每時每刻只能夠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地球自己旋轉,因此地球上的白天和夜晚的範圍也是隨著改變。地球旋轉一周360度,地球自轉周期是24小時,因此在地球上可以劃分出24個時區,15度1小時,1度四分鐘。
  • 南太平洋尋夢之旅 | 東西只有12個時區,東13區國家是怎麼來的?
    別著急,打開電腦右下角的時間-時區功能,選擇「東13區」,再看看。 △ UTC+為東時區,東加王國包括首府在內均屬UTC+13 這裡有個知識點,全球24個時區,東西各一半,即東西均有12個時區,東加王國怎麼就成了東13區?
  • 世界上的時區是怎樣劃分的?
    在地理上我們都知道有個世界時區的表,這個表讓我們一眼就看出在不同的國家的時間,一般的來分析時間時區上有一定的規則的。先看下全球的時區分布情況。全球時區表這個表我們會發現很多國家的領土不大,基本一個國家人民生活都在一個時區,這些國家佔大多數,只有領土經度跨越大的國家存在多個時區,不過太平洋一些島國也跨度不是很大卻仍在兩個時區
  • 為什麼中國只有一個時區?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所謂「地方時」是指以一個地方太陽升到最高時的時間為正午12點,將連續兩個正午12時之間等分為24個小時,這樣形成的時間系統。地方時的規律是經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時相同;經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時不同。經度每相隔15個經度,地方時相差1個小時,這樣一來,理論上來說地球上存在無數個地方時。
  • 中國有五個時區,為什麼只用一個時間
    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當然這同時也就意味著那些國土東西覆蓋範圍大於15個經度範圍的國家也就是跨時區國家。俄羅斯作為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東西橫跨10個時區,也就是說俄羅斯最東點與最西點的時差為9小時,也許當白令海峽沿岸已是暮色黃昏之時位於歐洲部分的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地還沒吃午飯。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東西橫跨紐芬蘭時區、大西洋時區、東部時區、中部時區、山地時區、太平洋時區這6個時區。
  • 腕錶小科普:手錶的多時區功能
    自從世界時區的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推波助瀾下逐漸普及,再加上人類發明了飛機之後,往來世界各地的旅客越來越需要隨時隨地注意多個地區的時間。於是出現了將24個時區整合在一起的世界時區腕錶,更在日後因使用習慣,設計出兩地時間功能。如果要 找一種功能反映出人類自17世紀以來的各項重大突破, 非時區功能莫屬。
  • 張北海:時區和時差
    可是,就美國來說,紐約日出要比加州日出早三個小時,加州日出又比夏威夷日出早兩個小時。而夏威夷日出雖然比北京、上海、臺北、香港日出早好幾個小時,卻晚一天。道理誰都知道,這是因為世界各地不同時區( time zones)而出現的時差( time differences)。那時差的科學定義是什麼?至少按照中國現代漢語詞典,是「(天)平太陽時和真太陽時的差」。
  • 世界時區常識簡介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以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為中時區或零時區、向東分1-12區,向西分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
  • 把全球24座城市全部裝進腕錶裡
    機械錶有個極為實用的功能——時區。腕錶如果可以顯示第二時區,那叫做「兩地時」(Dual Time),如果可以展現3個時區,那就叫「三地時」(Three Time Zones),而如果一枚表能同時顯示全球24個時區,那就叫「世界時」(World Time)。
  • 地理時區劃分及計算方法
    時區是地球上的區域使用同一個時間定義。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國際經度會議時,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
  • 區時與時區
    每個地方雖然時間不一樣,但有個標準。就是一天太陽高度角最高的時候,就是該地的正午時分,即中午12點。如果按照每個地方的標準劃分時間,勢必會帶來一系列麻煩。為此,1879年,加拿大一鐵路工程師提出了時區的概念。這一概念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1884年,以英國首都倫敦郊外的格林尼治天文臺為基準,劃定了0度經線,向東向西各7.5度為零時區,向東和向西各劃分為12個時區。
  • 二十四時區制的誕生淵源:美國鐵路系統對於各地太陽時差異的解決
    引言提及時區,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尤其是在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國際交流日益頻繁的當下,時區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目前,全球共分為24個時區,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時區這一概念是緣何而提出的,更不曾想到時區制與美國鐵路的密切聯繫。
  • 6月全球「同志驕傲月」 滙豐集團跨時區慶祝
    (圖/業者提供)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全球「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總在每年6月舉行,今年新冠疫情未解,支持多元與包容(diversity &
  • 世界時區圖
    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1884年在華盛頓召開的一次國際經度會議(又稱國際子午線會議[1] )上,規定將全球劃分為24個時區(東、西各12個時區)。規定英國(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為中時區(零時區)、東1-12區,西1-12區。每個時區橫跨經度15度,時間正好是1小時。最後的東、西第12區各跨經度7.5度,以東、西經180度為界。
  • ——時區科普
    再後來到1884年,人們為了克服時間上的混亂,在華盛頓開了一個會議,規定把地球劃分為24個時區,參照經度劃分,將格林威治天文臺劃為零時區,往東是東1-12區,往西是西1-12區,每一個時區是一個小時,往東就是加,往西就是減,這樣就避免了時間上的混亂。
  • 萬寶龍明星傳承系列世界時區腕錶
    便利的快調模式:使用者在抵達不同時區的城市後,只需按壓八點鐘位置的快調按把,將所在地時區的城市對準面盤12點鐘位置的三角形下方,此時,時、分針與24小時日夜顯示盤都會呈現正確的位置。明星傳承系列世界時區腕錶:直徑43mm 不鏽鋼表殼/時間指示、世界時區功能/MB 29.20自動機芯,動力儲存42小時/藍寶石水晶鏡面、透明底蓋/防水50米不過,在2011年推出的Star系列世界時區腕錶,並不算是新時代的世界時區表款,因為表款面盤外圍的世界城市環,需要靠旋轉錶冠來推算時間,所以算是兩地時間(中央有第二的時間指針)結合24小時環(固定)與世界城市環的簡易型世界時區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