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鞏縣蠶絲編織幸福新生活

2020-12-26 天眼新聞

「大家再加快一點進度,我們爭取在這兩天把這批蠶絲被全部做出來。」黔東南州杭黔蠶桑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國成說,工人正在趕製200床蠶絲被,分別要發往杭州和四川等地。  今年冬季,天氣格外寒冷。走進岑鞏縣天星鄉黔東南州杭黔蠶桑服務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卻是一派火熱景象,只見技術嫻熟的工人們正忙著按照不同規格的蠶絲被稱重、拉絲、翻被、包裝

工人在忙著生產蠶絲被 李昌焯/攝

俗話說,「一斤絲三斤棉。」蠶絲被得天獨厚的貼身保暖、蓬鬆輕柔、透氣保健等品質和優點,備受顧客青睞。手工的蠶絲更是集輕、柔、白、細為一體的天然纖維,被業界稱為「纖維皇后」。  得知天星鄉有手工製作的蠶絲被,很多人都慕名前往定製,特別是當地村民,都會去定製一床陪嫁女兒。  「床伴床伴嘛,就做一床六斤半的吧......」公司附近的官莊村村民楊雲芝一大早就趕到加工車間,為即將出嫁的女兒定製一床蠶絲被。她一邊和業務員溝通,一邊笑著說:「真的沒想到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正宗的手工蠶絲被。我早就想給女兒買一床蠶絲被,但又怕買到假的,現在放心了。」

包裝好的蠶絲被

黔東南州杭黔蠶桑服務有限公司是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於2019年由杭州建德市大同蠶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國成出資建立的一家服務蠶桑產業發展的企業。目前,蠶桑產業發展初見成效,蠶繭產量不斷提高。為了延伸產業鏈,提高蠶桑產業附加值,公司又建起了蠶絲被產品的加工生產線。  「岑鞏地理環境優越,氣候宜人,養出來的蠶繭質量好、產量高,生產出來的蠶絲被很受消費者青睞。」黃國成說,公司在銷路上採取線上、線下兩路走,主要銷往杭州、上海、四川、江蘇等地。  蠶絲被的生產工序較為複雜,有選繭、煮繭、剝繭、曬棉、剪棉、稱重、拉絲、翻被八道工序。蠶桑產業鏈的延伸,讓更多的群眾充分享有蠶絲被生產、加工、流通等全鏈條的增值收益。目前,蠶絲被生產線,用工量在十三個以上,有從浙江過來的工人,也有當地的村民。一位個子稍矮,但特別愛笑的80後女子是天星鄉力元村村民程蓉。今年她種植桑樹140餘畝,養了四批幼蠶,還承包村裡的小蠶共育中心,為蠶農提供幼蠶,收益接近二十萬元。

蠶農在蠶室裡忙著採摘蠶繭

「冬天來了,我們的蠶繭也賣完了,在家沒什麼事可做的,就來這裡學點技術,一個月還有3000多塊的收入,這是一舉兩得的事。」程蓉笑著說,她已經掌握了種桑養蠶的技術,還想在蠶絲被生產上再多學些技術。  產業把準了方向,群眾嘗到了甜頭。近年來,天星鄉以「東桑西移」為契機,堅持把桑蠶作為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來培植。同時聯合杭州建德市幫扶企業,對村民生產的蠶繭進行統一收購,解決他們對市場的後顧之憂。  「上繭是41塊一公斤,雙宮繭是36塊錢一公斤,下繭30塊錢一公斤。只要農民養得起來,我們就要。」黃國成說。

天星鄉山崗村養蠶基地 陳敏/攝

「只要我們肯養,公司實行訂單收購,銷路是不用愁的。」天星鄉東衝村村民周國清說,今年受疫情影響,他沒有外出務工,在村支兩委幹部的幫助下,投入資金7萬餘元,發展種桑53畝。嘗到甜頭後,明年他計劃還要擴大規模。  「密植桑,簡養蠶,十七八天見現錢」。為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岑鞏縣踐行「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周期短、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種桑養蠶產業。2020年,全縣發展蠶桑種植7070畝,以天星鄉為中心,輻射帶動羊橋土家族鄉、凱本鎮、大有鎮、龍田鎮、客樓鎮、平莊鎮、天馬鎮、思暘鎮9個鄉鎮37個村,參與種植農戶858戶,畝桑產值達到8000元以上,蠶繭總產值352.8萬元,吸納就業10000餘人次。

天星鄉種桑養蠶示範基地 楊雲/攝

一片桑葉成就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近兩年來,岑鞏縣立足資源稟賦、氣候條件、產業基礎,聚焦產業發展「八要素」,巧借「東桑西移」的東風,鼓勵群眾大力發展種桑養蠶產業,走上農業產業發展「新絲路」。岑鞏縣融媒體中心 何曉燕 李昌焯

編輯 舒絲絲

編審 吳實君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搬出大山,過上幸福生活|岑鞏縣大有鎮大坪同心...
    我叫代剛,今年53歲,是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凱本鎮芭蕉衝村人,現居住在岑鞏縣大有鎮大坪同心社區。代剛過去,我和妻子一直在外打工。當時,在政府的幫扶下,我們一家告別生活了幾十年的農村,搬遷到岑鞏縣大有鎮大坪易地移民安置小區(即同心社區)。  搬到移民安置小區後,交通有了很大改善,離醫院也很近,稍微感覺點身體不舒服,馬上就找個車直接送到醫院。孩子即將小學畢業,開始在縣城上學,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觀,我們一家人都慢慢適應了城市的新生活。
  • 「我的脫貧故事」創建幸福美滿的小康家庭︱岑鞏縣龍田鎮龍田村...
    我叫舒俊,出生於1972年,是黔東南州岑鞏縣龍田鎮龍田村村民。  我生長在農村,和很多家庭一樣,家裡兄弟姊妹很多,儘管時常吃不飽、穿不暖,但是我們從小就養成了勤勞肯幹的好習慣,一直用雙手創造美好生活。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4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我家陷入了極端困境。當時,我大兒子剛好上大一,小兒子上高中,孩子們勤奮好學,我們做父母的也更加有了幹勁。
  • 手工地毯織出農民幸福新生活
    和田地區有著手工編織地毯的悠久歷史,如今,依靠政府主導、地毯傳承人帶頭,這門傳統手藝開啟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歐吐拉昆孜亞村時代地毯廠廠長麥吐送·胡皮丁是手工編織地毯第三代傳承人之一,他從小就對和田手工編織地毯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1975年,他從父親那裡學會了編織地毯技術後,就堅信和田手工編織地毯會有無限美好的前景。
  • 蠶絲被品牌排行榜 中國十大蠶絲被品牌
    蠶絲是自然界中集輕、柔、細為一體的天然纖維,素有"人體第二皮膚"的美譽,被業界稱為"纖維皇后"。而以蠶絲作為內質的蠶絲被更具有貼身保暖、蓬鬆輕柔、透氣保健等得天獨厚的品質和優點。那麼,蠶絲被品牌都有哪些呢?
  •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大同市婦女手工編織技能培訓班圓滿舉辦
    巧手編織幸福生活‖大同市婦女手工編織技能培訓班圓滿舉辦 2020-08-21 2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錦泰豐蠶絲被是真的嗎 蠶絲被的功效有哪些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們會購買各種各樣的棉被,畢竟冬季天氣比較寒冷,而購買棉被的過程中,蠶絲被是很多朋友們會考慮購買的,市場上銷售的蠶絲被種類也是比較多的,很多朋友們購買的時候也比較糾結,那麼錦泰豐蠶絲被是真的嗎?蠶絲被的功效有哪些?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
  • 口碑好到爆的8款蠶絲被,享受一整晚舒適睡眠
    慈雲選用優質蠶絲被的最佳選材——100%雙宮繭桑蠶長絲為原料,包裹和固定蠶絲的胎套為斜紋編織的全棉面料,斜紋織物手感柔軟,配合手工定位,確保蠶絲被長期使用不易移位。,相比化纖面料更柔軟透氣,能更好地保護內層蠶絲不被汙染。
  • 蠶絲被為什麼那麼沉 蠶絲被清洗方法有哪些
    被子是大家到了晚上才會去用到的物品,它的主要作用,就是為大家的生活提供保暖,當然被子方面的各類材料也是有的,不同材料上面,在於一些情況上也都相差較大,羽絨被當然是這些被子之中性價比最高的,但有些人因為較遵照傳統,所以還是喜歡使用蠶絲被,那麼蠶絲被為什麼那麼沉?
  • 【我們的2020】打贏脫貧攻堅戰 奔向幸福新生活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新年新開端,我們一起走進鄉村,看看脫貧群眾的新生活、聽聽他們的新打算。雙節之際,宋遠遠的直播間更加熱鬧,興平辣子、眉縣獼猴桃、渭南紅薯、武功蝴蝶蘭等商品銷售火熱。宋遠遠是鹹陽市武功縣2020年第一期直播培訓學員,首次通過網絡直播帶貨便銷售板慄紅薯8000餘單,成為小有名氣的農村直播達人。
  • 奮進新時代 躍步新徵程——岑鞏縣「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綜述
    當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岑鞏縣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盡銳出戰  交出高質量脫貧答卷「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五年來,岑鞏縣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一號工程」,嚴格落實「六個精準」和「四個不摘」要求,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紮實開展精細精微精確的「繡花」式扶貧。
  • 蠶絲被被媒體曝光了!長期蓋蠶絲被發生了驚人變化……沒看的趕緊...
    自從央視CCTV《農廣天地》專欄報導蠶絲被這個寶貝,節目一經播出,蠶絲被就慘遭瘋搶!「送子被」——蠶絲被就成了熱點話題! 人們都說:蠶絲被相較於普通棉被和羽絨被,好處特別多!比如——
  • 岑鞏縣羊橋鄉地壩村「同心渠」建設側記
    「同心渠」上黨旗飄 引來山水潤心田——岑鞏縣羊橋鄉地壩村「同心渠」建設側記特約記者 李昌焯 唐鵬繽紛六月,草木繁盛,正是秧苗成長的黃金時節,在貴州省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地壩村的田地裡,村民們三五成群奔走于田間,為剛栽種的雜稻秧苗灑肥。
  • 岑鞏縣疊螺式汙泥濃縮機該怎樣提高
    岑鞏縣疊螺式汙泥濃縮機該怎樣提高 ,「w2se3」  宜興市森諾特環保是生產疊螺式汙泥濃縮機、疊螺汙泥脫水機和疊螺式汙泥脫水機的疊螺式汙泥濃縮機廠家,歡迎廣大客戶前來參觀考察,共同為環保事業做一份貢獻。
  • 「抓雞遇」樹品牌——岑鞏縣大力發展林下雞走筆
    9月20日,走進岑鞏縣各鄉鎮處處可見林下養雞產業,有日產雞蛋19萬枚的蛋雞生產公司,也有年生產雞苗150萬羽的繁育場。  有趣的是,不管是雞苗、雞蛋或出售的成雞,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思州雞苗、思州雞蛋、思州雞。「思州」二字,成為了雞的一個品牌符號。
  • 【金昌故事匯】巧手編織幸福路
    【金昌故事匯】巧手編織幸福路 2020-04-15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殘疾人韓和太:「幸福部落」開啟新生活
    面色紅潤的韓和太說,「在這個『幸福部落』,我通過力所能及的勞動,既鍛鍊了頭腦,也讓生活很有滋味。」說完,他取配件、壓制、成型,約2秒一隻制好的塑料夾子便飛入面前的成品盒中。韓和太口中的「幸福部落」,是涉縣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涉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呂學葉說,涉縣處於就業年齡段、無業、長期由家庭照料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體持證殘疾人達1430人。
  • 蠶絲被參差不齊,這麼選才是正確姿勢
    蠶絲被貼身保暖、蓬鬆輕柔、透氣保健,還能促進深睡眠。對睡眠淺的長輩來說,是非常適合的禮品。蠶絲被不同於我們平常蓋的被子,價格也要昂貴一些。但有時候我們花了大價錢買被子,最後卻發現還是不甚滿意。這可能是因為你選到了品質實際不太好的蠶絲被,在挑選時為了不被商家迷惑,你還需要了解多一些內容。
  • 卡玫爾等7款蠶絲被不達標
    看上去舒軟的蠶絲被,要麼壓根不是蠶絲,要麼缺斤短兩。中消協近日對外公布了市場上48款蠶絲被的比較試驗結果,發現7款蠶絲被不符合國家標準。其中卡玫爾經典絲綢家紡宮廷蠶絲被,就根本不含蠶絲。  標稱上海喬居床上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喬居牌極品蠶絲被,標註填充物是蠶絲,但測試結果卻為主料是黏性纖維100%,只在被子開口處有少量桑蠶絲。
  • 「我的扶貧故事」窮鄉僻壤華麗變身丨岑鞏縣大有鎮統口村村支書侯...
    「屋瓦亮麗樹成行,鮮嫩香菌棚中躺,淳樸面容書幸福,片片金葉飄清香……」近年來,談到村子的變化,村裡都會不約而同地傳唱著這段順口溜。我叫侯治林,是黔東南自治州岑鞏縣大有鎮統口村村黨支部書記。岑鞏縣草畜菌業現代高效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基地鳥瞰圖 統口村供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後,為加快經濟發展,我帶領村「兩委」、致富能手到周邊參觀學習,到農家書屋學習充電,圍繞鎮黨委、政府的產業發展總體思路。最終,我們結合村情,確立了「選準產業,致富奔小康」的奮鬥目標。
  • 輕柔舒暖蠶絲被 傳統工藝「火龍丹」
    1918年在省立蠶絲勸業場(今青州)養蠶部任技士。1925年,在臨朐縣女子蠶校任校長,教授新法養蠶。他一生潛心研究桑蠶生產,主要著作有《蠶絲韻言》《續蠶絲韻言》《魯桑述》《中國實用養蠶論》《養蠶淺說》《栽桑》等。《蠶絲韻言》用五言寫成,《續蠶絲韻言》用七言寫成,敘述了暖種、收蟻、飼育、培桑、伐桑、上蔟、採繭、制絲、抽綿線的全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