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事現場。
天氣雖然轉涼,但上海卻迎來了一陣自行車運動的熱潮。
11月22日,為期兩天的2020環意RIDE LIKE A PRO長三角公開賽順利落下帷幕,也為眾多自行車愛好者留下了一段美好的記憶。
相比去年,今年賽事最大的不同就是賽道的改變——賽道從去年的上海市青浦區延展到了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和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三地,賽段豐富程度和沿途風景進一步升級。
而眾多的參賽選擇以及豐富的周邊活動,也讓賽事成為了自行車愛好者的嘉年華。舉辦兩屆之後,賽事已然在愛好者中間獲得了口碑。
賽道升級,奉獻沿途美景相比去年舉辦的首屆賽事,今年的環意RIDE LIKE A PRO迎來了一個重大升級,那便是成為了三地聯動的「長三角公開賽」。
本屆貫穿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從上海市青浦區出發,沿線經過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以及江蘇省汾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從去年就得到眾多參與者稱讚的賽道風景,也由此變得更加豐富。
受邀參賽的自行車名將、全國冠軍薛賽飛就認為,沿途美景是這項賽事的獨特優勢,
「以前(國內自行車賽)大多在城區,道路特別寬敞,沒有太高難度都是大直道。而這項賽事是在城鎮裡面穿梭,運動員身心的體驗比在寬敞的公路上要好很多。路況非常好,環境也非常漂亮。」賽事總監Greg Hooton也在此前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巧妙的布置,騎手可以領略到水鄉風景、林間小道、溝渠小橋等不同的景觀,「有些地方環境之相似甚至可以讓你感覺自己正身處環法、環意的賽道。」獲得公路賽競技組男子組冠軍的車手陳龍就特別提到了賽道的優美景色,「路況特別好,環境也很優美,過橋的時候有種小橋流水的感覺,水很清澈。」
同時讓他印象深刻的還有賽事的細緻,「賽道路面清掃得很乾淨,如果路面不乾淨比如有石子的話,很容易扎胎,這樣成績就沒有了。」
「我希望賽事能夠一直延續下去,把周邊的地方都連接起來,因為上海周邊有很多文化古鎮,來參加比賽還可以看看沿途的風光,對於這些地方的發展也能有好處。」對於賽事的未來,薛賽飛表達了自己的期待。
女子組頒獎。
大型體育賽事三地聯動對於這樣高標準的賽事條件,享受其中的也不只是高水平車手,眾多業餘愛好者同樣樂在其中。
「感覺整個比賽的過程像一場觀景之旅。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非常熱情,周邊的活動也很豐富,而且感覺全程都會經常遇到有人在路邊喊加油。」參賽的業餘車手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而這樣一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首場聯動三地的大型體育賽事,背後也自然離不開細緻的準備和多方支持。
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一體化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陳建忠表示,三地聯動辦賽,在組織上也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和難度,對於各地部門的跨區域協作是一種考驗。
「但同時,這也是一種有意義的探索,可以為今後更多的聯動提供經驗。」「以後通過若干年的努力,打造成金牌賽事、一體化品牌的賽事,讓更多專業選手和業餘選手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陳建忠說。
男子組頒獎。
豐富內容得到參與者好評在疫情防控背景下,本屆賽事相應進行了諸多調整,比如限制中高風險地區愛好者報名參賽,針對來自不同地區的參賽者提交不同有效期內的核酸陰性報告,所有現場觀眾在入場安檢時必須出示大數據行程碼、掃描健康碼,並進行測溫和人臉識別。
與此同時,今年賽事也沒有邀請海外選手參加,「以本地的業餘選手為主,而為了提高賽事的觀賞性、專業性,增加可看性,我們也邀請了(國內的)專業選手。」陳建忠表示,為了辦好這一屆比賽,光是志願者人數就達到了約2400人。
一系列措施保障了賽事的健康安全,而去年就得到諸多愛好者好評的豐富項目設置,也延續到了今年——青少年騎行、家庭趣味騎行、繞圈短途騎行、長距離公路騎行……眾多項目讓所有人都能找到心頭好。本次受邀參賽的上海自行車退役名將,曾是奧運會選手、世界冠軍獲得者、國際級運動健將的黃麗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孩子長大一些後,自己今後也希望能和孩子一起參與親子騎行,「希望能培養孩子的興趣。」
除此之外,賽事還設置了嘉年華活動區域——美食、騎行裝備、手工藝品集市、舞蹈巡演、樂隊表演、騎行臺體驗等娛樂項目一應俱全。
「整個賽場設計包括舞臺、嘉年華區域的規劃非常合理。邀請的樂隊既有本土搖滾,又有國際歌手,中外結合,很不錯。」一位參與者表示。而談到來年的比賽,不少人表示自己肯定會再次參加。雖然這只是一項年僅「兩歲」的年輕賽事,但已經收穫了許多忠實粉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