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chers在中國業績這麼好,是因為在「安踏李寧以上,耐克阿迪以下...

2021-01-11 好奇心日報

如果你只會用韓劇來解釋 Skechers (以下稱為斯凱奇)在中國的流行,那你可能只看到了真相的一小部分——這個公司比你想的要複雜一些。

3 月 25 日,斯凱奇中國首家品牌體驗店在成都客流最大的商圈春熙路開業。雖然店鋪在一條支路上,但你從老遠就能注意到品牌 Logo。斯凱奇用全光柱豎條鋁板把整幢樓包了下來,但實際上,店鋪僅在一樓營業,上面幾層屬於你走近才能看清楚的小天鵝火鍋和豪尚豪牛排館——它們黃色的招貼字以一種突兀的姿態出現在斯凱奇的新品海報旁邊。

攝影:董芷菲

這家店鋪面積 1300 平方米,分成四個區域,風格互不兼容。要說店鋪裝修水準,它比耐克和阿迪達斯差得還遠。在黑白灰的時尚區和糖果色的兒童區閒逛,你會有一種進入不同店鋪的錯覺。儘管如此,斯凱奇中國的 CEO 陳偉利依然覺得這是向西南市場展示自家實力的最佳做法。他很為這裡的布局感到高興:因為空間夠大,運動鞋單品得以充分展示,從普通店鋪的一個陳列板擴展到了四個。

聯泰企業和斯凱奇合資成立斯凱奇中國迄今已有 10 年。在擺脫早期的定位誤區和選址困擾之後,斯凱奇中國於 2014 年開始進入飛速增長的狀態,目前已經能為全球貢獻將近四分之一的銷售額。2016 年,斯凱奇中國內地銷售額為 65 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 89%;同店銷售增長了 25%,幾乎是全球同店增長的 8 倍。

操著一口粵式普通話的陳偉利可以熟練且不避諱地報出一連串經營數字:「65 億是我們的零售額,我們公司收入是 30 億。我們的淨利潤是 15 億(mid double-digit)左右,這是我可以說的……直營 150 家店,每家店平均 40 多萬的收入。」

他強調說:「我們90%的店鋪都是盈利的。」斯凱奇中國目前擁有 2260 家店鋪,絕大多數通過經銷商於 2015~2016 年雨後春筍般開設出來。目前,阿迪達斯是在中國內地開店最多的運動公司,數量在一萬家以上,而耐克的店鋪數量則在 7000 家左右。

陳偉利(Willie Tan)

陳偉利祖籍福建泉州,從小在美國長大。他的父親陳守仁在香港創建了聯泰集團。在進入零售業之前,陳偉利負責家族的製衣產業和服飾配件的供應鏈服務。一次回鄉,他聽說中國零售業發展很快,於是開始搜尋可以建立合作關係的品牌。

如今的斯凱奇中國顯然已經成了陳偉利津津樂道的商場案例。2014 年,《來自星星的你》在中國內地熱播,當時「都教授」穿了一雙類似斯凱奇 D』lites 熊貓鞋。這雙帶內增高的黑白運動鞋在韓國女子組合 Sistar 示範了之後成為爆款。從百度指數來看,2014 年下半年它的搜索開始猛增,達到年初時的3倍。

2015 年 8 月,溫州五馬街的斯凱奇專賣店開業僅僅十天,就賣出了 60 雙售價 599 元的 D』lites 熊貓鞋,而男女同款的 Wild Panda 也賣出了 40 雙。目前為止熊貓鞋在中國市場賣出了超過 300 萬雙。

這樣的盛況讓美國人感到驚訝。從Skechers 全球(尤其是美國)的狀態來看,它依舊是一個穩定甚至偏保守的公司。就連中國大熱的熊貓鞋,也不過是小甜甜 10 年前代言的舊款(當然,它現在被斯凱奇稱為 Heritage)。

在美國,斯凱奇 2016 年的銷售額為 35.6億美元,同比增長 13%,淨利潤為 2.43 億美元,增長了 5%。這已經過了它最輝煌的時候——前三年它的年銷售額增速超過了 30%。 2015 年 5 月,Skechers 佔據了美國運動鞋市場 5% 的份額,僅次於耐克。不過這個勢頭沒有維持多久,因為涉及虛假廣告以及美國運動品牌渠道萎縮,斯凱奇業績下滑,目前,它預期 2017 年美國國內批發銷售額的增長會停滯。

斯凱奇的保守體現在它的投資派息分紅上。分析師警告說,斯凱奇目前因為資產沒有被充分利用,因而管理層在這件事上十分抗拒,以至於公司帳目上有太多現金(超過 7.19 億美金)。市值被低估,還有可能成為收購標的。

圖一為熊貓鞋 D'lites 第二代,圖二為健步鞋 Go Walk 第四代

這一切都和斯凱奇中國沒什麼關係。陳偉利希望今年它的新店開業數量達到 1000 家。他說目前公司的狀態就是「高速發展」。在 2018 年結束前,斯凱奇中國的店鋪將會超過 4000 家。

要維持這樣的增長,光靠熊貓鞋是不現實的。陳偉利相信自己的成功構建在產品的精準定位上。「我們不會做 299 的客戶。那個是安踏、李寧的客戶。但是你想找個國際品牌在 399、499,你來找我。但我不會下去做 299。那是別人的客戶。」

陳偉利認為,「安踏李寧以上,耐克阿迪以下」的市場真空帶是斯凱奇的最佳生存空間。斯凱奇銷量最好的兩個系列,D』lites熊貓鞋和 Go Walk 健步鞋,前者的價格沒有超過 700 元人民幣;後一個系列價格在 279~599 元之間。整體來看,斯凱奇鞋子價格主要分布在 399 ~ 699之間,最高價格為 1249 元(超過一千元的鞋款只有 4 款)。

這的確是一個比較微妙的價格空間。不僅避開了眾多競爭對手,而且滿足了一些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比如學生或者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還有一些中老年人,他們不願意為一雙球鞋花一兩千多買運動鞋,但可能又不喜歡定位過於大眾的李寧、安踏等品牌。

事實上,如果研究斯凱奇的產品線,你會發現它有兩個異於絕大多數同價位或者更低價位運動品牌的特點。其一是女性產品線明顯較多;其二是從整體數量來看,它也是一個出新非常迅速的公司。

Skechers 的長項之一——如果你不會把和競爭對手長得很像視為汙點的話——是快速推出各種定位的產品。斯凱奇在美國加州的設計總部每年會推出 3000 多個鞋款,超過一萬個 SKU(庫存量單位)。

其中一些鞋款你會覺得似曾相識。比如類似 Toms 的漁夫鞋,船鞋款式和 Sperry 如出一轍,在內增高高幫運動鞋流行的時候,你也會在斯凱奇的貨架上看到類似 Ash 的款式。

「Skechers 不一定對製造下一個 Air Jordan 鞋感興趣,因為他們不需要這樣做。」市場調研公司 Celestial Market Research 的分析師 Nicholas Durante 說。

有鑑於此,Skechers 曾多次陷入抄襲訴訟的事情。2016 年,耐克也曾經狀告斯凱奇兩次,並稱「一個普通消費者也能觀察到兩者之間的相似性」。阿迪達斯起訴 Skechers 抄襲它們的 Mega Flex 和 Stan Smith 的鞋款。

上方圖片為阿迪達斯,下方圖片為斯凱奇鞋款(圖片來自highs nobiety)

不過,斯凱奇對女性足夠友好,在成都專賣店裡,女性產品和陳列空間一般比男款多了不少。當男鞋依然是大多數運動品牌的主力時,斯凱奇中國有超過 65%的收入都來自女款的銷量,相比之下男款銷量只有 35%。

這可能和斯凱奇的產品性能定位有關。和阿迪達斯、耐克等以運動專業性為訴求的品牌不同,斯凱奇更強調「舒適」、「健康」和「讓大家開心」。他們在鞋子裡加入注重舒適感的記憶泡棉,並且把消費者描述成輕度運動者比如說在微信記錄自己步數的人、中老年人以及追隨(運動休閒風)潮流的年輕人——這也恰好是運動量相對較小的女性用戶的用鞋需求。

「大家有大家的模式。我們的鞋子有科技和功能。我們是第一個帶很輕的鞋子到中國的……消費者發現鞋子很輕,why not?」陳偉利說。

陳嘉寶第一次購買斯凱奇是在香港逛街累了,想換上一雙運動鞋穿。試了斯凱奇的鞋子之後,陳嘉寶和她老公感到「驚奇」。「怎麼會有這麼輕和這麼舒服的鞋子,」她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說。在這之後,加上跟自己小孩買的斯凱奇,光是她家裡的斯凱奇鞋子就有 9 雙。她還在天貓店上買了斯凱奇寄給自己的父母。

在南京上研究生的周宇形容斯凱奇的鞋底「腳底仿佛踩了QQ糖」。之後她又購入了兩雙斯凱奇。

正是這樣的定位,會讓斯凱奇的店鋪看上去有點人格分裂。一年多之前,《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在上海來福士廣場裡 Skechers 門店看到,短短一個小時不到,店裡就來了好幾批結伴的年輕女生來買「熊貓鞋」。店內另一邊,另一種顧客在買 GoWalk 系列健步鞋——她們更加年長,有的由女兒陪著,有的推著嬰兒車,卻很少問津 D』lites,仿佛把這裡分割成了兩家鞋店。目前,D'lites 熊貓鞋和 Go Walk 系列健步鞋分別佔斯凱奇中國銷售額的 20~25% 和 30%左右。

在美國,按照 NPD Group 的分析師 Matt Powell 的分析,大部分 Skechers 的增長都來自健步鞋和休閒鞋類。「『走路』相對來說沉寂了好些年,他們(Skechers)重新點燃了這個需求。」這的確是耐克這樣的公司不太關注的領域。

然而現在斯凱奇不會主動以年長用戶作為自己的宣傳點,它們正在不顧一切地接近年輕人。

負責營銷的斯凱奇中國副總裁張睿妍告訴《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近三年內它在中國的營銷支出在以每年 30%的速度增長著,2017 年預計將花費 2 億元人民幣在廣告和營銷上。 去年 9 月,他們請了 EXO 做代言人。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吸引最年輕一代的消費者。

熊貓鞋的熱度沒有消退。《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在詢問一些 D』lites 的購買者時,他們的回答往往是,「我從別人的腳上看到了這雙鞋」或者是「我朋友向我推薦了這雙鞋。」

眼下,陳偉利覺得斯凱奇進入三四線城市的時機成熟了:「這兩年收入還是提高了。政府的規劃是讓(來自三四線城市的)大家回去。」他表示,目前一年 1000 家店的擴張速度其實還是「控制過了的」。

這要仰賴經銷商的大力推廣。斯凱奇在全國有 20 多個經銷商。其中體量比較大的包括寶勝、奧康以及百麗。後二者雖然有自己的鞋類品牌但是也涉足體育用品零售。奧康將為斯凱奇開專賣店,而寶勝和百麗主要是通過自己的集合型體育用品零售—— YYsports 和滔博運動城。

斯凱奇在這個過程中幾乎不會承擔過多風險。三年前,他們過早地進入低線城市市場,開了 100 多家店,幾乎沒有帶來業績。

如今唯一的問題似乎就是這個品牌本身了。陳偉利認為, 「Skechers」 算不得一個友好的名字,有很多消費者無法讀出 Skechers 這個單詞。但是在成都旗艦店的外牆上,「斯凱奇」這三個字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它還得強調,自己來自美國。

(應被訪者要求,陳嘉寶和周宇為化名)

題圖來自斯凱奇 等

相關焦點

  • 耐克,阿迪,安踏,李寧球鞋有什麼區別,國產球鞋究竟差在哪裡?
    耐克2、體育資源方面:就國內品牌而言,大體這幾年都是在高速發展的,經歷了11年到14年之前的行業洗牌,現在更多優質的體育資源已經更加集中:在代表中國方面主要是李寧安踏361三家國產品牌在爭,李寧有乒羽跳水等夢之隊,不過可惜去年體操隊被安踏搶走了,安踏有中國奧委會、體操、舉摔柔、水上、冬季,361有遊泳自行車曲棍球。
  • 為什麼那麼多人選擇穿耐克阿迪,卻不願意選擇安踏李寧?
    但是從地鐵下來,到進入商場,我這一路上走過來發現大家腳上穿的最多的牌子是耐克,其次就是阿迪和鬼冢虎。但是耐克是十個裡有八個穿,而阿迪和鬼冢虎數量差不多,十個裡大概有兩三個的樣子。要說流行,耐克阿迪一直都很流行,但是前兩年的程度完全不能和現在比。以前出門,大家穿耐克阿迪的,遠沒有現在的規模。
  • 為啥學生黨都喜歡「耐克阿迪」,卻不喜歡「國潮」李寧安踏?原因很...
    今天我們科普的話題是:為啥學生黨都喜歡「耐克阿迪」,卻不喜歡「國潮」李寧安踏?原因很簡單 如果一個人審美好,那麼會給他的形象加分不少,而很大一部分就顯示在他選擇的服飾鞋子裡。
  • 不怕耐克和阿迪,就怕安踏配國旗|安踏|阿迪|耐克|狗哥|李寧|鄭永先
    安踏這次NB,在於科技上去了,設計也上去了,一改之前敷衍的產品。這樣的東西,作為消費者,我願意買,我特別願意穿著帶有國旗的衣服。為啥「中國李寧」,四個字加個方塊就能火?這是民族自豪感。安踏的來個國旗行不行?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斯凱奇、李寧、Kappa、迪卡儂
    Donahoe 在耐克上個月公布業績時曾暗示,由於受到疫情的衝擊,這家零售商正尋求精簡業務,重點關注數字業務。儘管第四財季出現了意外的淨虧損,銷售額同比下降 38%,但隨著消費者湧入耐克網站購買運動鞋和健身用品,耐克的數字銷售額飆升了 75%,佔總收入的 30%左右。
  • 品牌資訊:阿迪、安踏、耐克、李寧、PUMA、Kappa、探路者、迪卡儂...
    自五月起,阿迪根據各地政府的防疫規定,開始逐步恢復亞太地區以外的門店運營。六月底,83%的門店已恢復營業,其中部分門店縮短了營業時間。從區域來看,阿迪達斯的大中華區第二季度銷售保持平穩,得益於其五、六月份實現的雙位數增長。但剔除匯率因素,亞太地區銷售仍下降16%。阿迪達斯電商業務實現了大幅增長,佔據阿迪總體營收的三分之一以上,包括自營電商業務及合作夥伴的電商業務。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穿安踏李寧,而不是穿耐克阿迪了?
    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印象,在好幾年前,街上路人穿的都是清一色的耐克阿迪。特別是AJ,老魏記得有一年在路上,已經看AJ看到審美疲勞了。但是,遠的不說。就最近這一兩年裡,街上的國產鞋是越來越多了。李寧安踏,還有匹克。
  • 安踏VS李寧:中國鞋王爭霸史(下)
    李寧的野心不止於國內,服裝行業本身也不是什麼高門檻行業,作為不少大牌生產基地的中國,怎麼就不能有屬於自己的,國際體育大牌呢?顯然當時李寧眼中的敵人是耐克、阿迪這種大佬玩家,但是憑藉李寧當時的定位,無論如何是無法與兩者抗衡的。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斯凱奇、李寧、Kappa、探路者、迪卡儂
    「現在正是鞏固耐克實力、提升一批經驗豐富、才華橫溢的領導者、幫助推動我們下一階段增長的恰當時機。Donahoe 在耐克上個月公布業績時曾暗示,由於受到疫情的衝擊,這家零售商正尋求精簡業務,重點關注數字業務。儘管第四財季出現了意外的淨虧損,銷售額同比下降 38%,但隨著消費者湧入耐克網站購買運動鞋和健身用品,耐克的數字銷售額飆升了 75%,佔總收入的 30%左右。
  • 如果穿中國的安踏,去逛耐克、阿迪的專賣店,店員會怎麼看你?
    如果穿中國的安踏,去逛耐克、阿迪的專賣店,店員會怎麼看你?一開始在中國市場,像是喬丹體育、阿迪王等「山寨貨」,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但隨著國外的品牌,逐漸進入中國市場,這些品牌就不再受歡迎,但也有一些真正的「國貨」,開始崛起了,比如說安踏、李寧、匹克等品牌,在中國市場,還是比較暢銷的,只不過時至今日,也沒有趕超耐克、阿迪達斯。
  • 阿迪、耐克遭重創,國產運動品牌能否搶佔更多市場?
    以李寧、安踏為例,剛剛過去的一季度,這兩家國產運動品牌在營收等數據上均出現了超過兩位數的下滑態勢。但不同於阿迪、耐克的是,中國疫情的逐漸消散,讓他們有了喘息的機會。線下門店已陸續恢復營業、沒有傳出裁員、降薪的消息,對李寧、安踏來說,疫情帶給他們的陣痛,正在逐漸退去。
  • 耐克阿迪搞不懂:為什麼中國的跑鞋現在這麼猛了?
    其實也沒有多遠,就五六年前,國內的跑鞋市場依舊是被耐克和阿迪牢牢「霸佔」的。但是從15年之後,國產跑鞋的科技樹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瘋狂生長。以安踏李寧為首,國產跑鞋如同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原有的「落後」面貌,以一個嶄新的姿態出現在市場上。
  • 耐克阿迪要捏把汗了,中國的跑鞋竟然會賣的這麼火!
    耐克阿迪要捏把汗了,中國的跑鞋竟然會賣的這麼火!說起國產跑鞋很多人腦海裡浮現的就是質量不靠譜、便宜沒好貨、不好看……這種刻板印象,但是國產跑鞋真的一直都是這樣沒有進步沒有發展嗎?並不是這樣,現在越來越多的國產跑鞋開始注意質量注意品牌,生產的鞋子也在越來越好,現在連耐克阿迪都要捏把汗了,中國的跑鞋竟然會賣的這麼火!
  • 「耐克有AJ,阿迪有椰子」,那被稱為「國潮」李寧和安踏,有什麼呢?
    今天我們科普的話題是:「耐克有AJ,阿迪有椰子」,那被稱為「國潮」李寧和安踏,有什麼呢? 基本上每個知名的運動品牌旗下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產品,像耐克有aj,阿迪有椰子。有人就提出疑問了,那我們的國貨它們都有什麼呢?
  • 安踏體育疫情期間線上銷售增長優於李寧特步,不敵耐克阿迪
    安踏體育疫情期間線上銷售增長優於李寧特步,不敵耐克阿迪 2020-04-17 15: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耐克也扛不住,市值跌掉近2個李寧
    市值跌掉了近2個李寧 疫情之下,虧損似乎都在情理之中,但50億的虧損,還是讓大家措手不及。除了大中華地區外的門店有90%的門店都關閉了八周以上,長時間的關店使得耐克產品的出貨量直接下滑50%。
  • 如何用安踏李寧的價格,買到正品的阿迪達斯和耐克!
    如何用安踏李寧的價格,買到正品的阿迪達斯和耐克!在此之前,先來聊聊我的「鞋」路!在小學的時候,家裡會買二百左右一雙的波鞋(其實是板鞋,但是,那會都叫波鞋),是縣城的一個品牌,穿了一個月鞋底漏了,去店裡打個補丁接著穿,那會,對我來說李寧安踏都是奢侈品,更別說阿迪達斯和耐克了,聽都沒有聽過。後來在縣城讀高中,去上學的時候,父母給了點錢,之前每次去安踏,李寧或者特步的店裡,都只會在進門的臺子上找100到200一雙的特價鞋。
  • 中國第一運動品牌,逆襲後強勢回歸,讓李寧、安踏都措手不及啊!
    在運動鞋的市場當中,耐克和阿迪始終是佔領著大的份額,雖然說我們中國也有自己比較成熟的品牌,像李寧、安踏、特步、回力等,但始終還是不及耐克三分。不過最近中國第一運動品牌匹克,卻悄然逆襲,強勢回歸,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吧!隨著時代的進一步發展,科技的進步,高科技的運動鞋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歡。
  • 賺了這麼多錢,最後卻敗走越南,耐克、阿迪為什麼「逃出中國」?
    小趙是耐克的忠實粉絲。前幾天在網上買了一雙耐克鞋,翻開鞋標,上面赫然印著「made in Vietnam」(越南產)。中國有耐克的工廠,耐克在中國賣的鞋又非常多,為什麼在中國買到的鞋子卻不是中國產的?原來,耐克和阿迪達斯在「逃向越南」。
  • 耐克阿迪穿了這麼久,可你知道這些品牌logo的寓意嗎?看完漲知識
    耐克阿迪穿了這麼久,可你知道這些品牌logo的寓意嗎?看完漲知識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我們的追求從之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吃健康、穿靚麗、玩開心」。也是在生活當中,各大運動服裝品牌逐漸崛起,比如大家熟悉的耐克、安踏、李寧和阿迪達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