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這兩個字,在很多人的腦海裡,經常會和「財富」關聯起來。因此,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所以不自覺的會覺得從事財經領域的專業人士應該都是年薪千萬的有錢人。小編和@凱龍的後浪財經作者蔡凱龍老師專訪之前,原本也帶著這種印象,可是隨著專訪的深入才發現,凱龍是一位不一樣的「富豪」。
一位專業的財經人士
金融專業出身,畢業後又闖入華爾街、投行從事金融和財經工作,這種獨特而極具挑戰性的經歷讓他迅速積累了豐富的財經知識,在業內的知名度也隨之提高。隨後,各種財經專欄的訪談和約稿開始陸續投來,儘管憑藉豐厚的學識可以讓他輕鬆應對,但他也很快發現這種經歷存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
「不管是我參加專訪還是財經專欄,這些其實都是面向專業的財經人士,受眾很多也都是我認識的或者是已經在這個領域摸索了很久的人。但是對我來說,財經從來不是奇貨可居的,而更像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水和電一樣,是每個人都應該必備的基本知識。」
這種想法一旦產生,便再也無法停止。
如何讓更多的人了解財經知識呢?
一位科普有料的自媒體人
正像凱龍所說的,國人的「財商」相對發達國家其實是遠遠比不過的。大眾對於財經的理解從印象上就有著專訪開始時提到的固有認知: 財經似乎是富豪的遊戲。但在凱龍的眼裡,財經知識應該讓更多的人得以了解和掌握。
「近十年的經歷讓我擁有了豐富的財經知識,而如何把知識轉變財富,也成為了我這十年重點在探索的方式。可是如何將財經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呢?讓更多人學會理財,掌握這種『知識變成財富』的手段呢?帶著這種思考,我開始做起了自媒體。」
不過,凱龍也遇到了自媒體人都會面臨的最大難題,那就是如何將自己的「專業」變成人人都可以聽得懂的,學的會的知識。財經與泛娛樂化的領域不同,對作者的專業性要求高,而對於用戶和粉絲來說也同樣有著高要求。很多對於財經、理財等知識感興趣的人,在聽到數字報表和一些專業術語時,便有些望而卻步,這無形中為財經領域的自媒體在吸引粉絲關註上預設了一個高門檻。
「現在很多同行也都在做財經自媒體,但在風格和內容都很趨同,不過,相比較而言,我的經驗、經歷都幫助我可以從一個全新的更獨特的角度來科普財經。財經內容對於大眾的引導是非常強烈的,所以在選材上,我將熱點和經典結合來做內容,這樣對於專業的人來說是可參考的,而對於大眾來說又是可理解的。」
初遇「造視」,亮相「鯤鵬」
2020年9月8日,百度百家號推出造視計劃,原本以圖文為主要科普方式的凱龍團隊第一時間便參與了報名。
「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計劃,對於尋求轉型的我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在專訪中,凱龍非常認真的說道,「圖文的形式相對比較專業,再加上很多專業術語的表達,儘管加入一些大家常見案例來降低閱讀門檻,但整體的閱讀體驗仍然顯的很晦澀。相對來說,很難實現財經知識科普的目標,而視頻在一定程度就可以避免這種晦澀了。」
在整個造視計劃的參與過程中,凱龍的團隊就像海綿一樣,盡力的去吸收著各種視頻創作的經驗和精華。「因為把財經做成視頻其實非常難,對於專業的內容解讀,很多專業的財經人都很難放下身份和架子,而這樣扭捏的狀態很容易把視頻做的和講課一樣。」正是抱著這種學習的姿態,凱龍的後浪財經才會在眾多參與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造視計劃最終評選的優秀創作者。
「我很感謝百家號能推出造視計劃,正是這一系列的平臺關懷,也讓我們有機會入選「鯤鵬計劃」,成為少數幾個百家號財經領域的優秀自媒體帳號。」
其實,對於百家號來說,更應該感謝像凱龍一樣的創作者一直以來對平臺的支持,儘管凱龍正式運營百家號才短短的三個月,但我們相信,在未來相互陪伴的創作路上,一定可以迸發出更優質、更受用戶喜愛的內容,期待一起影響更大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