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首通透寧靜的《卷珠簾》將霍尊帶到了觀眾的面前。而隨之被帶上檯面的是霍尊的單親生活,以及一段關於他父親火風和母親仲小萍的往事糾葛。
2000元生活費度日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是港臺流行音樂發展的鼎盛時期,但此時的內地樂壇尚處一片荒蕪。
「如果沒有遇見你,我將會是在哪裡,日子過得怎麼樣,人生是否要珍惜」。大陸最早一批流行音樂歌手是靠翻唱的形式開闢內地市場。
而將鄧麗君的歌曲帶上內地舞臺的一位歌手就是霍尊的母親——仲小萍。
那個時候的仲小萍一頭微卷短髮,一頂小禮帽,話筒一拿,瀟灑極了,直到遇見霍尊的父親——火風。
就是那個長滿絡腮鬍子,身形魁梧,憑藉著一首《大花轎》火遍全國的東北大漢。
「抱一抱,那個抱一抱,抱著我那妹妹上花轎。」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的歌詞。毫不誇張地說,在那段日子裡,這歌連三歲小孩都會哼上幾句。
只不過,當年這首《大花轎》火了的時候,火風已經和仲小萍離婚,而仲小萍則獨自撫養兒子霍尊。
相愛時牛郎織女一期一會也仍舊情深,不愛了即便是暫時別離也覺生分。火風和仲小萍當時離婚的原因是兩人長期分居,感情淡了,所以乾脆做回朋友。
結束夫妻關係的時候,火風籤下一份每月打給母子倆2000元生活費直到霍尊成年的協議。那時候,霍尊還不到兩歲。
仲小萍說,火風可能不是個好丈夫,但肯定是個講義氣的好朋友。離異後,不管火風的日子再苦,兒子的撫養費是雷打不動,即便是去借,火風都不會少一分錢。
而仲小萍母子兩就是靠著這每月2000元的生活費,生活了十幾年。最慘的時候甚至要靠仲小萍變賣首飾換錢。
母子倆牽手的小習慣
霍尊和母親仲小萍之間有一個小習慣——只要兩人同時出現,總會不自覺手拉著手。一直保持了二十多年沒有變過。
說起母子之間的這個習慣,還要從霍尊兩歲時一次不慎走丟說起。
那日,仲小萍帶著兒子逛街,在發現霍尊不在自己身邊後,仲小萍像是瘋了一般。萬幸,霍尊只是一個人跑到馬路上趴著欄杆看車。
經歷過失而復得,仲小萍發誓再也不會丟開兒子的手,也正是因此,仲小萍才決定放棄自己的歌唱事業,好好守著自己的兒子。
和火風離異後,仲小萍帶著霍尊回到上海,在小弄堂裡一間19平的房子一住就是十多年。
隨著霍尊所需的花費越來越高,仲小萍也想過要出去找份工作,但無奈身體太差,只能打消這個念頭。
多年來的拮据生活讓霍尊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歌手黃齡曾透露,每次和霍尊一起出去吃飯,他從來不在餐館裡點飲品喝,原因就是價錢太貴,他覺得浪費錢。
火風年夜飯上朝霍尊發火
霍尊常說自己是幸運的,因為不記事時父母已經離異,所以感受上沒有那麼深刻。而為了不影響霍尊成長,火風和仲小萍相約等孩子大一點再告訴他實情。
所以,當小時候,霍尊抱著媽媽的胳膊問父親怎麼還不回來的時候,得到的答案永遠是:「乖,爸爸在外地工作,等忙完了就會回來看你。」
而火風也真的會去上海看霍尊,保持一年一到兩次的頻率。2001年,火風再婚,霍尊也知道了父母早已離婚的真相。
一年春節,火風將霍尊接到北京過年。看著一大家子人,火風的老父親百感交集,說了一句:「今年咱們一家人可算是到齊了。」
就這麼一句話,讓霍尊委屈極了,一邊流淚一邊想著媽媽一個人在上海吃著開水泡飯的場景,突然就哭出聲來:「我想媽媽了。」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麼一句話卻惹惱了火風。火風的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大,當場摔了筷子,指著霍尊的臉罵道:「你小子才來北京幾天就想你媽了,那你天天跟你媽在上海,一年見我一次,有想過我嗎?」
說完,火風竟像孩子一樣哭了起來。這是霍尊記憶中父親為數不多朝他發這麼大的火。
感情都是相互的,兒子在缺乏了父愛的同時,父親在兒子身上也會少了安全感。
結語
霍尊成名不是靠父親,反倒是火風,現在大家都叫他「霍尊的父親」。
孩子是一棵樹苗,如果有人用恨澆灌他,那麼孩子勢必是耿耿於懷,如果有人用愛澆灌他,那麼孩子肯定是陽光溫暖。
萬幸的是,我們從霍尊身上看到的是後者。
在對火風的評價上,霍尊一直說火風已經盡到了一位父親應盡的職責,而展現在大家面前的也是其樂融融的場景。這一切都與仲小萍的教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霍尊雖然一直說自己沒恨過父親,但他曾在一次節目上的發言卻別有深意。
節目上霍尊曾說,自己有時候會想,現在的確是很好,但如果生命中沒有父親的缺席,自己是不是會更優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