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頡宇星)近日,特步集團董事局主席丁水波部署了2020年公司多品牌國際化戰略。然而,目前該公司的主品牌特步正面臨極速擴張期,如何在不影響主品牌發展的情況下實現多品牌經營協調發展,是擺在丁水波面前的一道現實考題。
中國商網 付顥琬/攝
藉助國際品牌打通國際市場
在特步2019年集團表彰年會上,丁水波表示,今年特步的方向是集團多品牌全球化戰略,關鍵舉措就是落地執行。
據了解,去年特步在國內註冊為「特步集團」,未來將以統一的名字進行宣傳。去年特步與渥弗林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共同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開展索康尼及邁樂品牌旗下鞋履、服裝及配飾的開發、營銷及分銷工作。另外,該公司於去年8月完成了對蓋世威和帕拉丁兩個品牌的收購。
丁水波表示,從運動細分的屬性來看,索康尼作為四大跑鞋之一,在專業跑鞋市場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位置,而邁樂是專業的戶外品牌,蓋世威和帕拉丁則是高端時尚的代表。由此,特步完成了專業體育、大眾體育和時尚體育三大細分市場的布局,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目前,特步已經形成「1+4」多品牌布局,覆蓋三大細分市場、三國銷售總部以及四大銷售大區,還成立了新品牌事業群。特步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運動用品市場競爭激烈,特步今年面臨四大挑戰:品牌升級、產品創新、供應鏈強支撐、文化與管理變革。其中,今年特步品牌升級將主要做到品牌內涵的升級和品牌傳播的升級。
在服裝行業專家劉亮看來,特步是想通過主品牌來覆蓋我國路跑市場,同時通過索康尼、邁樂、帕拉丁等品牌進軍國際市場,這些國際品牌均在國際市場擁有一定的知名度,便於海外消費者接受。
多品牌能否產生協同效應
劉亮表示,這種多品牌的經營是特步以前從未遇到過的,也就是說,特步在經營多品牌方面的經驗還比較少。那麼,特步能否讓旗下多個品牌產生協同效應呢?
根據特步披露的數據,2017年和2018年蓋世威的銷售額分別是9800萬美元和1.09億美元,目前在亞太地區約有40家自營門店。而帕拉丁在2017年和2018年的銷售額分別是7100萬美元和7800萬美元,在全球擁有超過25家直營店。顯然,新品牌尚未成為特步業績的支撐。
按照特步的規劃,新品牌將在今年有「新形象、新成效、新期待」。索康尼在經過去年下半年的電商平臺試運營之後,初步走上正軌;邁樂將在今年試水線上銷售;蓋世威和帕拉丁這兩個定位高端時尚運動的品牌,展開了對品牌的重新定位和新產品的設計工作。
儘管特步當前在零售、品牌運營能力和效率方面表現較為穩定,但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利用現有的銷售網絡、研發和供應鏈資源,特步想要實現新品牌的改造並不難。不過,特步想要實現國際化目標,在資金儲備上和研發上,仍然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劉亮則認為,特步在我國路跑市場的影響力比較大,但更專業的跑者會選擇國際一線品牌,比如耐克、亞瑟士等,而索康尼去年並沒有太大動作。
另外,在高端時尚品牌方面,安踏旗下的斐樂、中國李寧、卡帕等品牌都在爭奪高端時尚市場,尤其是斐樂經常與國內外知名設計師進行聯名合作,其產品溢價極高。由此看來,特步去年收購的帕拉丁等品牌的發展將面臨巨大的挑戰。至於這幾個品牌能否產生協同效應,為特步帶來現金流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