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影響餐廳面臨奔潰!豪爽顧客救濟!

2020-12-23 騰訊網

疫情之下,百業凋零。受病毒打擊最慘重的,就是餐飲業。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餐館無一例外遭到當頭一棒。多少老闆被兩個月的房租壓垮,遣散員工,心痛關張。多少屹立多年的經典餐廳,悄無聲息地倒閉,永遠地消失在大眾的視野。 一家在美國頗有名氣的中餐館,近日也因疫情導致訂單銳減。移民美國多年的華人老闆,眼睜睜看著紅火的生意日漸慘澹,正發愁手底下這一大批員工該如何養活。

華人老闆每天從餐館回到家,上床睡覺前都會祈禱,希望老天開眼,能讓他和他的員工們挺過這場難關。

華人老闆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的是,他的祈禱竟然真的靈驗了。 一天早晨醒來,他收到了一張1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71萬)的巨額支票。 這張支票,來自一位經常全家一起光臨華人老闆餐廳的「老主顧」——大名鼎鼎的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華人老闆驚喜得無以復加,立刻告訴家人,老婆和兒子第一反應都是:真的假的,不會是詐騙吧?

親自兌現了支票,真金白銀打進帳戶,看著瞬間飆升的餘額,華人一家才相信,自己不是在做夢。

這位幸運的華人老闆,就是美國舊金山中餐館喜福居(Chef Chu's)的創始人,朱鎮中(Lawrence Chu)。

華人老闆直到現在還非常激動,對於扎克伯格的慷慨支援,他感到「受寵若驚」:「感謝扎克伯格的支持!這真的是幫了大忙了!」

據了解,扎克伯格和華裔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近日以私人名義,支持他們最喜歡和最常去的8家當地餐館,每家餐館給$10萬,希望能幫這些餐館度過新冠疫情帶來的危機。

華人老闆說,扎克伯格2014年第一次到他的餐廳用餐,對這裡的菜餚口味很是喜愛,之後便經常帶著太太一起來餐廳吃飯。

華人老闆回憶稱,扎克伯格夫妻倆每次到店裡都手挽手,感情非常好,待人也很客氣禮貌,跟其他顧客一樣排隊等位,「他們非常平易近人,隨便坐哪裡都可以。」。 華人老闆還說,扎克伯格跟華人太太后來每每到店裡用餐,都喜歡口味重一些的菜品,比如味道麻辣的湖南家鄉豆腐。通常,扎克伯格都不喝酒。只有一次,是他從華盛頓特區回到舊金山,看上去心事重重,情緒不太高,才點了一瓶啤酒自斟自飲。

今年2月,喜福居開業剛好滿50周年。在海外,一家中餐廳能同時照顧到華人和西人的口味,50年長盛不衰,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餐廳全體員工剛慶祝完開業50周年,就迎來了新冠肺炎大爆發。

華人老闆坦言:「這一次真把我們搞慘了。」

華人老闆說,最近兩個月,由於禁止堂食,店裡260個席位只能空著,生意只能靠一些外賣訂單維持。他為了多給店裡拉些外賣訂單,還特意推出了「優先路邊取餐」(Priority curbside pickup)服務。這種服務介於送貨和自提之間,客人開車來取餐,但不用下車,開車到停車場,服務員就會把做好的外賣端上車。

華人老闆說,扎克伯格慷慨支援的這筆錢,可以說是救餐廳於水火之中。

他表示,這筆錢已經被陸續用於給餐館員工繳納醫療保險,以及給一線醫護人員、老人免費送餐。

華人老闆感慨地表示,他經營餐館50年的時間裡,經歷過大地震,911恐怖襲擊,如今又遭遇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但他一直堅信,每一次危機其實也都是機遇,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與關愛更讓他有信心迎來更好的明天。 喜福居是這次扎克伯格支援的8家餐廳中,唯一一家中餐館。能讓臉書創始人在疫情期間「牽腸掛肚」,這家中餐館其實並不簡單。

這家中餐館在美國有多火呢? 據報導,矽谷有90%的CEO,都來喜福居品嘗過中國味道。 華人老闆朱鎮中,有一次在路上開車超速,被警察攔下。警察正要給他開罰單,得知他是喜福居老闆後,突然「變臉」,說他經常帶家人一起去喜福居吃飯,全家人都是這家店的粉絲,說完把已經開好的罰單換成了一張警告單。

美國媒體票選出來的矽谷16個著名景點,一家小小的喜福居餐館,竟和谷歌公司、Facebook公司、史丹福大學一同登上了榜單。

網球巨星塞雷娜·威廉士,在推特向她的1000萬名粉絲力薦這家餐館:「這家館子好吃瘋了!感謝你大廚!」

加拿大小天王賈斯汀·比伯,光顧過喜福居後,在社交網絡上讚不絕口:「如果你在灣區,你一定要來喜福居試試!請相信朱大廚!菜太好吃了!」

美國前國務卿舒爾茨,在來這家餐廳吃過無數次北京烤鴨後,邀請朱鎮中去白宮做客,向到訪的法國前總統席哈克介紹:「這是美國最好的中餐廚師。」

海外中餐館千千萬,為何獨獨喜福居能「拔得頭籌」? 華人老闆朱鎮中,說平凡也平凡,說不凡也不凡。 朱鎮中生於中國,對美食的記憶,就來自家附近的菜市場:「別的小孩都去遊樂場,我喜歡逛菜市場,新鮮蔬果和街邊小食總是讓我著迷。」 1963年,朱鎮中20歲,隨家人移民美國。 離家越來越遠,越來越久,記憶裡的中國味反而越來越清晰。他下定決心,開一家中國餐館,讓美國人愛上中國味道。經歷了開店初期的不被認可,生意冷淡,他痛定思痛,勇敢變革,無數次跑回中國學習最新的中餐手藝。

餐廳一天天紅火起來之後,他也始終不忘初心。 直到今天,這位名聲在外的華人老闆,依然能一口叫出客人的名字,隨口就能說出客人常點的菜。 他對每一位客人都鞠躬微笑,不論你是總統大佬,還是街頭流浪漢。 朱鎮中說:「這是中國人最講究的人情味。

「這片土地給了創業者成功的機會,前提是你得足夠努力。」在「不努力就會死」的矽谷,這位華人老闆把每一天都當成開業第一天。 每天,這裡要為1300多位客人提供200公斤雞肉、45公斤牛肉、45公斤蝦、100隻手撕雞,和近1000個鍋貼。 「我不僅讓外國人愛上中國菜,更想讓他們了解中國,愛上中國。」朱鎮中說。

實際上,朱鎮中不光是一名成功的老闆,也是一位成功的父親。他的小兒子,朱浩偉,正是去年風靡全球的好萊塢電影《瘋狂的亞洲富豪》的導演。

矽谷趨勢觀察家保羅·薩福曾說:「沒有哪家餐館像喜福居這樣長壽,無論從菜品質量上,還是在矽谷大佬當中的受歡迎程度上,它都幾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著旺盛生命力。」 美國媒體評價,所有懷疑靠個人努力就能實現夢想的人,都應該來和喜福居老闆朱鎮中聊聊。 所以說,幸運的降臨有時候不是沒有原因的。希望這位華人老闆能繼續把中國傳統美食發揚光大,也希望所有在海外打拼的華人們,能夠攜手度過這次疫情難關!

相關焦點

  • 美國餐飲「至暗時刻」:15年最差麥當勞,虧損49億星巴克,沒救濟金的...
    如今看來,疫情的威脅似乎要甚於致癌的質疑。目前,麥當勞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有約3.9萬家門店。麥當勞方面表示,幾乎所有門店均已恢復運營。然而,由於疫情發展的不確定,或將進一步對公司財務造成負面影響。麥當勞決定,在年內關閉約200家在美國的餐廳。另一個餐飲"巨頭"星巴克的日子似乎也不好過。
  • 疫情蔓延下餐廳停業,最後一名顧客給出「天價」小費
    疫情·真情在當下的美國,許許多多的人都開始號召政府響應,不再出門聚會聚餐,而另一道要求餐廳關門的命令更是給了這些服務行業重重的一擊!1 顧客「天價」小費支援餐廳美西時間3月16日,據ktla報導,在俄亥俄州的一家餐廳,一位顧客在餐廳即將停業前竟給出了高達2500美金的小費,伸出援手只為幫助員工們度過當下的困難。
  • 六分之一的美國人要挨餓,疫情救濟成最大難題
    疫情危機壓垮駱駝當今美國已經成了全世界上累計患病人數和病亡人數最多的國家,而美國現在正面臨著總統權力交接的時期,全部焦點都集中在政治上,疫情已經成了他們執政的一個累贅或者說是麻煩。聯邦政府的臨時預算資金的日期日益迫近,而美國疫情仍在持續發力。
  • 疫情救濟法案「難產」 聯邦資金即將到期……美國會三大問題亟待...
    疫情救濟法案「難產」 聯邦資金即將到期……美國會三大問題亟待解決 編輯:李慧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12-01 11
  • 父母失業、靠救濟糧度日……美國年輕人面臨艱難選擇:上學?上班?
    來源:央視網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美國經濟,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失業。由於失去經濟來源,許多家庭面臨被驅逐甚至飢餓問題,不少年輕人不得不在維持家庭生計,還是追逐學業夢想之間艱難選擇。據美國救濟組織「餵養美國」統計,2020年美國有超過5000萬人面臨飢餓威脅,比疫情前增加了約1500萬人。17歲的金伯莉的家庭幾乎快要崩潰。父母由於疫情失業,整個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一家人要靠申領救濟食品度日,由於兩個月交不上房租,他們還面臨被驅逐的風險。
  • 父母失業、靠救濟糧度日……美國年輕人面臨艱難選擇:是上學or打工?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美國經濟,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失業。由於失去經濟來源,許多家庭面臨被驅逐甚至飢餓問題,不少年輕人不得不在維持家庭生計,還是追逐學業夢想之間艱難選擇。據美國救濟組織「餵養美國」統計,2020年美國有超過5000萬人面臨飢餓威脅,比疫情前增加了約1500萬人。17歲的金伯莉的家庭幾乎快要崩潰。父母由於疫情失業,整個家庭失去了經濟來源,一家人要靠申領救濟食品度日,由於兩個月交不上房租,他們還面臨被驅逐的風險。
  • 疫情重燃澆熄企業復工希望,美國工人面臨二度失業或無限期「休假」
    中新社·華輿訊據美國中文網報導 多州企業因當地確診病例激增而再度關停,導致成千上萬的美國工人重返崗位後第二次失業。由於消費者需求停滯,連鎖酒店、建築公司和電影院等其他曾指望顧客回歸走出困境的企業,也再次縮短營業時間,或重啟日期被無限期推遲。
  • 美國一餐廳暫時停業前買大量衛生紙 免費送給顧客
    社交媒體海外網11月12日電在新冠疫情之下,美國緬因州一家餐廳出於安全考慮即將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後暫時閉店,而在歇業前夕,店主購買了大量衛生紙,準備贈送給訂購家庭餐的顧客。據《紐約郵報》報導,位於緬因州奧古斯塔一家餐廳在社交媒體發布了一張店主蘿拉·本尼迪克特(Laura Benedict)拿著兩大箱衛生紙的照片,並寫道,「蘿拉要給新冠病毒帶來重拳一擊!我們會為每個訂購家庭餐的顧客贈送一卷衛生紙!」據悉,新的疫情限制措施出臺後,該餐廳購買了500多卷衛生紙,專門在11月22日關門前送給顧客。
  •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中餐業者努力經營應對疫情影響
    (美國《世界日報》/王明心 攝)中新網4月2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州長下令禁止餐廳提供堂食服務,從高端餐廳到美食街攤位生意都受到重大衝擊,一些中餐業者盡力尋求生存之道。
  • 美媒:新冠病毒加冰冷寒冬讓美國窮人很難熬 全靠慈善救濟生活
    中國小康網12月16日訊 老馬 由於大流行病和經濟放緩,美國慈善組織面對的需求出現百分之50的增長,據媒體記者伊格雷西亞斯報導,慈善組織正在非常吃力地試圖滿足這個冬季的需求。美國媒體報導,對艾麗卡·桑切斯來說,在首都地區的救世軍和其它慈善機構領取捐贈物品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這位住在華盛頓特區的母親在經濟上有些捉襟見肘。
  • 四川保路運動與《奔潰的帝國》
    ---讀《奔潰的帝國》有感 文:憨憨 四川保路運動昭示出辛亥革命爆發及清王朝覆滅的必然。張永久先生所撰《奔潰的帝國》從社會經濟形勢、民心向背、各方勢力、眾多人物命運和時代背景對這一歷史必然進行了全景式的重現。  《奔潰的帝國》連載以來,僅有數十位讀者堅持閱讀,點擊率遠遠低於同期短篇故事與熱點信息。
  • 疫情衝擊美國肉類供應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漢堡是美國人最常見和最喜愛的食品。近期,美國大型漢堡連鎖餐廳開始暫停供應漢堡。麥當勞也宣布可能會暫停部分美國餐廳的營業,或者停止供應最受歡迎的巨無霸及麥香雞。眼下,疫情給美國肉類供應帶來的衝擊前所未有。
  • 美媒:美國波士頓華商談疫情對華埠影響 人流量大不如前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美國麻州亞裔小區餐廳和超市生意受到影響,華埠人流量大不如前,近三周來,多個餐廳和超市甚至在周末熱門時段,一度顧客僅寥寥數人。波士頓華埠商會主席、華埠樂嘗軒餐廳東主陳文棟表示,當前訊息傳播渠道多且快,各種信息轉來轉去後,謠言指向華埠,餐廳、超市和其他生意,使得華商生意受損,且一直持續。他的餐廳周末的客流量,較以往同期也減少超過五成。龍鳳酒樓少東梅沛傑也表示,農曆新年來,生意開始減少,近三周指數呈下降。
  • 疫情對美國有多大影響?美媒發布權威數據,幾張圖看清經濟趨勢
    8月9日,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發布了幾張主要行業運營趨勢的圖表,以調查和追蹤新冠疫情下美國的經濟形勢的發展。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數據,目前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已經突破了504萬,穩居全球疫情"震中"。
  • 受疫情影響?陳妍希父天母餐廳忍痛關店
    Yes娛樂3月18日綜合報導藝人陳妍希是圈內出名的孝女,她3年前砸數百萬幫爸爸陳榮欽在天母開了一家咖啡廳,半年前又大手筆砸百萬裝潢,改為「星Bar餐酒館」,未料有離職員工向周刊爆料,餐廳受疫情影響,天母店生意慘澹,甚至連租金都快無力負擔,陳爸因此決定忍痛賠本關店歇業
  • 疫情導致多行業裁員,美國上周 520 萬人領取失業救濟金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北美費城通援引法新社報導,美國政府16日表示,隨著新冠病毒大流行對經濟造成的損害不斷惡化,上周又有520萬美國人失業並申請失業救濟金
  • 全球排名第一的餐廳停業,米其林餐廳的日子也很艱難
    一場疫情下來,餐廳從曾經的一座難求到現在的門可羅雀,資金的壓力讓餐廳不得不停下來冷靜思考:重新開門的話,還會有人來光顧嗎?這樣的事例在全球範圍內還有很多,目前,分布於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等30多個國家的米其林星級餐廳,只剩下27%在營業。為了自救,許多米其林餐廳開始放下身段,用盡渾身解數,尋找自救的方法。
  • 美國財政墜崖倒計時:救濟將停發 2500萬人生計堪憂
    當地時間7月2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上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為141.6萬人,不僅高於市場預期的130萬人,而且逆轉了該數據連續15周下降的趨勢,同時也是美國連續18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超過100萬人。
  • 美國男子在餐廳隨便吃了頓飯,竟順手甩給女服務員3萬多元小費
    在國外,吃完飯有付小費的習慣,但一下子給出上萬元小費的顧客卻極為罕見。綜合外媒12月17日報導,美國一名男子在餐廳隨便吃了一頓飯,竟順手甩給女服務員5000美元(約合人民幣3.3萬元)小費,這讓這名服務員震驚不已。
  • 600美元失業救濟金要沒了!疫情不斷惡化,數千萬美國失業者怎麼辦?
    騰訊證券7月31日訊,當地時間周五上午,美國國會還沒能就一項新冠病毒救助計劃達成協議,這意味著對美國人來說,一條財務「生命線」即將到期,而與此同時,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在疫情的重壓下面臨著崩潰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