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給醫護人員寫下「一人高」感謝信

2020-12-22 環京津網

劉英霞為醫護人員寫的感謝信

劉英霞與家人合影

5月11日中午,在礄口區古田街萬人社區,劉英霞(化名)與丈夫正在張羅著一家三口的午飯。當天是周一,兒子還在家裡居家辦公。夫妻兩個輕手輕腳地擺放好碗筷,等兒子結束工作再一起吃飯。

劉英霞說,像這樣與家人一起吃飯的平常生活是「搶」回來的。劉英霞曾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在社區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的努力下,她在醫院與病毒搏鬥了整整45天。臨出院前,她悄悄記下了40多位醫護人員的名字,還寫了一封「一人高」的感謝信。

來漢與兒子過春節不幸感染

劉英霞今年61歲。兩年前,兒子在武漢安了家。因為兒子工作比較忙,這兩年春節,劉英霞和丈夫都從老家十堰趕到武漢陪兒子過年。1月8日,劉英霞和丈夫搭乘高鐵來到武漢。1月23日,劉英霞感覺喉嚨有些發癢,乾咳了幾聲,以為自己受了風寒。第二天一早,一量體溫37.5℃。兒子當機立斷,讓劉英霞與丈夫分房居住。連續吃了兩天退燒藥後,劉英霞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到醫院一查,她疑似感染了新冠肺炎。

醫護人員悉心照料讓她有了活力

社區的副書記萬紅梅聽說了劉英霞的情況,第一時間進行了上報。兩天後,劉英霞進入隔離酒店進行隔離觀察。到了隔離酒店,劉英霞每天都能接到萬紅梅打來的電話。得知劉英霞高燒不退,出現氣喘等症狀,萬紅梅立即通過社區幫忙爭取住院名額。

2月1日晚,在社區的幫助下,劉英霞住進了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住進醫院的當晚,劉英霞渾身發冷,護士立刻給她加蓋了兩床被子,從脖子到腳用被子捂住,不讓冷風進入。

在醫院,劉英霞全身安滿了檢測儀。每次上洗手間,護士們逐個取下監護儀和輸液器,護送她去洗手間。有一次,一個外地援漢的高個小夥用輪椅推著她去做CT檢查,由於路程較遠,還有上下臺階,小夥子推得滿頭大汗,還喘著粗氣。劉英霞勸他歇一歇,但他直擺手說沒事。

出院前,她悄悄寫了「一人高」的感謝信

3月上旬,得知快出院,劉英霞特意問護士要來了一疊紙,想要給醫護人員寫感謝信。她告訴記者,自己不想提前洩露這份感謝,一直瞞著醫護人員。3月16日出院當天,劉英霞飯都沒來得及吃,將感謝信重新謄寫了一遍。感謝信一張張粘連起來,竟有一人高。

在感謝信中,劉英霞還列出了一串長長的感謝名單:餘微巍、黃立芳、韓娟……這些都是她在住院期間,悄悄記下來的。「他們每次來查房,趁他們不注意,我就把他們的名字記在藥盒上,等他們走了我再寫到感謝信上。」劉英霞說。

前不久,劉英霞前往醫院進行複查。結果顯示核酸檢測結果呈陰性,體內已有抗體,劉英霞終於放了心。「我現在的平凡生活是大家幫我『搶』回來的,我要好好活下去。」劉英霞說,經過疫情,自己和丈夫準備留在兒子身邊,等到兒子成家再回老家。

記者王靜文 通訊員詹鷗 穆卡達斯

相關焦點

  • 紙短情長:方艙醫院裡寫下的感謝信
    新華社貴陽3月14日電 題:紙短情長:方艙醫院裡寫下的感謝信新華社記者鄭明鴻「有點可惜,信沒能帶出來,但我拍了照片,準備回去後列印出來,永久保存著。」貴州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宋明麗說。宋明麗口中的「信」是武漢市江漢方艙醫院48號艙的患者聯名或以個人名義為她以及其他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寫下的感謝信。宋明麗是貴州省安龍縣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長,2005年8月參加工作。這是她第一次收到患者的感謝信,接過感謝信時,她不斷地給他們說「謝謝」,以此來表達感激和開心。
  • 藥盒上悄悄寫下小詩,出院患者對醫護人員的別樣表達
    翩翩白衣,孜孜戰疫……」這首寫在藥盒背面的小詩,是湖北省榮軍醫院一位出院患者寫給醫護人員的特殊感謝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湖北省榮軍醫院被武漢市確定為第一批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截止2月14日,該院治癒新冠肺炎患者出院84人。像這樣的「感謝信」,全院醫護人員收到了很多。這首詩是這樣寫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 紙短情卻長:歸國留學生給隔離點醫護人員留下感謝信
    張麗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親愛的工作人員,您一直以來辛苦啦……感謝您們為我們的健康付出的努力,祝未來越來越好,疫情早日結束!」9月5日,在西安滻灞生態區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英國歸國留學生張小雅(化名)在即將解除隔離前,寫了一封感謝信交給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的護士何水苗,以此表達感激之情。8月24日,張小雅乘坐飛機從斯德哥爾摩飛抵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該航班所有入境人員被安排住進集中隔離點,開始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
  • 醫患同心抗「疫」暖人心 感謝信致敬最美醫護人員
    巴哈古麗·託勒恆 攝(抗擊新冠肺炎)醫患同心抗「疫」暖人心 感謝信致敬最美醫護人員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24日電(王小軍 王安妮)23日,新疆維吾爾醫醫院收到了一封來自一對夫妻患者的感謝信:「我和妻子感謝醫院對病人及家屬無微不至的關懷,在這裡,向您們道一聲,謝謝!您們辛苦了!新疆加油!
  • 六旬老人發來感謝信:求給醫護人員「加雞腿!」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鄭皓宇 見習記者 柴軍虎)「父親心病拔除,多虧了醫護人員的細心照顧,求給他們加雞腿……」近日,蘇州九龍醫院收到了一封手寫4頁紙的「千字感謝信」。現代快報記者從該醫院了解到,這份感謝信是一位東北患者,為感謝醫護人員體貼救治,結合自己看病的經歷,口述讓女兒寫的一封有趣感謝信,要求醫院給醫護人員加雞腿。
  • 89歲老人手寫感謝信致敬醫護人員,一筆一划帶著溫度
    近日,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的一名醫生收到一位老人的感謝信。事情起因於一位年近鮐背之年的老人,為了感謝醫護人員對他的幫助,親手寫下兩封逾800字的感謝信。寫信的老人叫郭炯凡,今年已經89歲高齡了,是一名株洲市鐵路技校的退休老校長。
  • 一封來自復興醫院醫護人員的感謝信!
    3月13日,古城街道收到一封來自解除14天集中隔離的南路東社區居民手寫的感謝信。原來,這位南路東社區居民是一位復興醫院的醫護人員——晨晨,因防控需求,她需要進行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但因家有剛滿一歲尚需哺乳的幼兒,她本身不太願意進行集中隔離。南路東社區書記孫愛琴知道此事後,及時與晨晨進行溝通,對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在多方協調下,晨晨同意集中隔離。
  • 出院患者給醫護人員寫感謝信:"你的背影讓我格外安心"
    3月9日,曾入駐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的護理人員收到兩封來自患者的感謝信,一封是寫給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的曹培鳳護士,另一封則是寫給省二院孫林杉護士和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許蕾蕾護士,字裡行間流露出患者們對醫護人員的感謝與關愛。
  • 第一次收到英文感謝信 為汝城中醫院醫護人員打call
    —分享—James Fan 小朋友英文版的感謝信。翻譯後的感謝信內容。紅網時刻郴州4月6日訊(通訊員 朱忠達 朱孝勇 )4月4日一大早,汝城縣中醫醫院骨傷科收到一封用英文寫的感謝信,寫信的是一位名叫「James Fan」(範佳銘)的澳大利亞籍華人患者。James Fan剛剛在骨傷科經歷了一場手術。信中他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骨傷科醫護人員的感謝,醫護人員精湛的技術和精心的照護讓海外遊子對汝城的醫療水平讚賞有加。
  • 客運值班員熱心幫助2位去北京過年的老夫妻,老人寫下感謝信
    在長沙火車站「星火雷鋒服務臺」的旅客留言本上,有一對老夫妻寫下了兩封感謝信。這兩封信時長間隔一年,感謝的都是車站工作人員。兩封感謝信的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長沙火車站客運工作人員的熱心服務,讓兩位老人深受感動,他們主動在留言本上寫下了一封發自內心的感謝信。「我們一走進長沙車站就感到溫暖!」劉其幫衝陳小勇豎起了大姆指,「我們老年人出門不容易,兒子擔心我們轉車不方便,我說放心,鐵路車站工作人員蠻細心的。我為你們的服務點讚!」
  • ...結束歡迎來武漢,我給你們當導遊」一對夫妻同出院深情寫下感謝信
    2月21日,我省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援助的定點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C7東病區又出院了兩名患者,他們是一對夫妻,深情地寫下了這封感謝信。記者摘錄其中一部分這樣寫道:「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是你們伸出援助之手,從遙遠的異地他鄉來到此刻最危險的湖北武漢,不畏艱難險阻,冒著被病毒傳染的危險,每天和藹可親地照顧著我們,鼓勵安慰我們。」
  • 光明日報報導長沙戰疫英雄|有她在,醫護人員就安全
    她站在改造病房的通道裡,立起一道「屏障」,「過不了我這關,堅決不允許開病房,哪怕少個水龍頭都不行。醫護人員只有過了安全防護關,才有資格上戰場保護更多患者」。病房改造前,是生活樓。謝元林的「關」是科學精準、嚴絲合縫。她要求,每個傳遞窗的開關能靈活使用,病區設置必須有「三區三通道」,患者不能進入內走道,醫護人員只能單向進,將感染的風險降到零。
  • 「天使」一直在人間|醫護人員|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徐小光|新冠...
    (隔離區醫護人員用「冰水瓶」降溫)(午夜 席地而坐「降溫」)這是6月9日記者在吉林醫藥學院附屬醫院隔離病區拍下的一幕。32度的高溫下,醫護人員不得不坐在地上,用冰袋給自己降溫。下午4點,徐小光走出新冠肺炎隔離病區。
  • 武漢金銀潭醫院患者聯名寫下感謝信——戰地櫻花綻芬芳
    武漢金銀潭醫院患者聯名寫下感謝信——戰地櫻花綻芬芳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通訊員 龔茶林 劉欣欣3月23日,依然堅守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湖南援鄂醫務人員,收到該院北五病區患者聯名寫的一封感謝信:「你們辛苦了!
  • 致醫護父母、愛人、子女 醫院的這三封特殊感謝信情暖寒冬
    若把感謝信出現的地點圈定在醫院,你第一反應,寫信、收信人該是誰?是病人寫給醫護,還是醫院寫給職工? 近日,重慶市第十三人民醫院寄出了60餘份不一樣的感謝信。說特殊,是因收件人是醫院此前從未有過的醫護父母,愛人,以及子女,而信上,也有著薄紙難載的深情。
  • 啥事讓76歲老兵噙淚寫下10頁文字感謝信
    近日,一名76歲老兵的家人走進南陽醫專一附院黨辦,將一封書寫了10面稿紙的感謝信交給了工作人員。到底發生了啥事,讓這名已經76歲的老兵淚流滿面。讓我們摘取這封感謝信中的部分內容共同感受老人的激動之情。期間醫護人員精湛的手術、無微不至的關心、溫暖體貼的服務時時感動著老人和家人。10月29日中午,是老人術後的第六天。中午十二點多,老人的老伴下樓去吃飯了,王老先生一個人躺在病床上輸液。期間老人由於沒有控制住,拉了一床的糞便和黃湯,由於量太大,床單、被子、身上、手上到處都是髒物。而且他身上還插有不少的管子,根本動彈不了。就在老人著急無助的時候,值班的護士劉雪巡查來到了老人身邊。
  • 他寫給醫護人員了一封感謝信
    2020-02-13 11:34 來源: 澎湃新聞 網信館陶 致隔離點值守的醫護人員:你們好,我自完成使命從武漢回來,已將十天,這些天感謝你們的悉心照料,有你們的觀測、
  • 經偵大隊長千裡幫人,受害人寫下千字感謝信並奔波千裡送錦旗
    原標題:經偵大隊長千裡幫人,受害人寫下千字感謝信並奔波千裡送錦旗「請問警察同志,劉祥所長是在這裡上班嗎?」。武陵公安分局永安派出所值班民警仔細看到一女子,她身材瘦小,衣著樸實,背上背著雙肩包,左手拿著行李箱,右手拿著一面捲起來的錦旗,還提著一個小袋子。民警仔細打量後,認真地回答著這名陌生女子「是的,劉祥同志是我們永安派出所所長,請問您找她有什麼事情?」接著這名女子詳細向民警講述了發生在2019年的一件事。
  • 海南:這封用「放大鏡」寫下的感謝信,情真意切……
    雖然我患有眼疾,但我仍拿起放大鏡,寫下了這封感謝信……」12月15日,在海南樂東高鐵站的客運值班室內,邢先生夫婦和他們的家人們將手中的表揚信和錦旗放在了玄福的手中,並激動地說。事情得從2020年12月6日說起。
  • 一封中、日、英三種語言的感謝信
    她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燒傷整形科住院期間,科室的醫護人員給予她的悉心的照顧、耐心的幫助、用心的鼓勵,讓隻身一人來醫院看病的她不覺得孤單。佳子還親手製作了新年祝福卡片,並手寫了一封中、日、英三種語言文字的感謝信,送到的醫護人員手中,以表達她的感激之情。「佳子是因為熱豆漿燙傷左腳後入院的,來的時候患處紅腫,疼痛明顯,也有感染的跡象,初步判斷為深二度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