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2011年湖人本可以組成科比和保羅的超級後場,然而他們參與的三方交易卻被時任NBA總裁大衛-斯特恩叫停了。後來保羅對斯特恩頗有微詞,但實際上,斯特恩當時也是迫於無奈,是由於騎士老闆丹-吉爾伯特(Dan Gilbert)等人聯合抵制,且黃蜂處於聯盟託管狀態,他才不得不如此決定。
昨天保羅談到2011年前往湖人的交易被叫停,仍有些耿耿於懷,畢竟他當時都已和科比進行過交流了。NBA史上第一超級後場就此胎死腹中。
當時叫停這筆交易,斯特恩對外的說法是「出於籃球原因,聯盟辦公室拒絕批准這筆交易」,但對於這所謂的「籃球原因」,各界卻爭論不休。要知道,斯特恩素來是樂見湖人崛起的。在他執掌NBA期間,湖人曾8次奪冠,連斯特恩本人也稱湖人為NBA的「金字招牌」。因此,從籃球角度而言,找不到斯特恩叫停這一可讓湖人延續強盛的交易的理由。
其實,這和當初特殊的環境有關。首先是黃蜂處於被聯盟託管的狀態。2010年初,時任黃蜂老闆喬治-辛恩(George Shinn)因債務纏身,對運作黃蜂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截至2009年6月,據報導黃蜂負債已達8300萬美元,易主已成必然。
本來,辛恩找上了石油商人加裡-楚斯特(Gary Chouest),但後者卻被牽扯進英國石油公司的海灣漏油事故,被迫撤資,黃蜂易主失敗。在不得已的情況下,NBA決定耗資3億美元接過了黃蜂的所有權,臨時託管該隊,直到找到新的買家。
正是聯盟託管,讓黃蜂失去了自主權。因為這樣一來,聯盟其他29隊老闆實際上都成了黃蜂的共同老闆,這其中也包括騎士老闆吉爾伯特。也就是說,黃蜂接下來任何運作,都必須得到其他29隊老闆的一致同意。
果然,在得悉有關黃蜂和湖人的三方交易出臺後,吉爾伯特迅速給斯特恩發去了一封措辭嚴厲的電郵。
在電郵中,吉爾伯特稱如果讓保羅加盟湖人,那將是莫大的諷刺,此交易應交給其他29隊老闆共同表決。據他統計,湖人在得到保羅之餘,還能在未來3年省下大約2000萬美元薪資(連帶有2100萬奢侈稅);而且在不用付出選秀權的情況下,還能得到一個高額的交易特例,幫他們追逐霍華德。
因此,吉爾伯特憤怒地質問:一支球隊不但能得到聯盟最佳球員之一,還能節省4000萬開支,還能繼續補強,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兒?
儘管NBA後來曾聲稱,所謂「籃球原因」和吉爾伯特的這封電郵並無關係,但這不過是欲蓋彌彰。
那麼問題來了。一樁和騎士八竿子打不著的交易,為何吉爾伯特要如此激烈地反對?據說這有兩方面原因:其一是聯盟各隊付出2011-12賽季縮水的代價才達成的新版勞資協議的主旨,就是為了促進聯盟各隊實力均衡,讓小城市球隊更有機會挽留球星。誰曾想,勞資協議墨跡未乾,湖人就又要得到保羅了?
其二,就在這筆交易出臺的前一年,騎士剛剛失去了詹姆斯,後者將天賦帶到南海岸,這一度讓吉爾伯特怒不可遏,也讓他產生了要為小城市球隊鼓與呼的使命感,同時也使他無比痛恨將巨星送至大城市球隊的交易。
當然,從後續來看,霍華德在2012-13賽季短暫加盟湖人,但他和科比合作並不愉快,由此也可知,即便當初湖人真的換來保羅並引進霍華德,「科比+保羅+霍華德」的組合也未必成功;此外,保羅後來被換去快船,今天他還在採訪中表示,離開後才意識到「空接之城」那段時光的珍貴,也表明斯特恩在拒絕湖人後為保羅找的這個下家並不賴。
但2011年這筆和騎士風馬牛不相及的交易,仍在騎士老闆的幹涉下,成為在特殊環境裡流產的一樁特殊交易,斯特恩不過背了黑鍋而已。(仰臥撐/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