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陽,一個石器時代就存在的7000年悠久歷史的小城市(五)

2021-01-07 心意茫茫

上接《沁陽, 一個石器時代就存在的7000年悠久歷史的小城市(四)》

文物古蹟沁陽人傑地靈,地上地下文物豐富,全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十四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八十三處。其中,以城區的文物保護單位分布較為集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寧寺三聖塔:位於老城東南隅,建於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是一座十三級疊澀密簷式磚塔,高32.76米,平面曾呈方形,為河南金代塔中形體最大,保存狀況最好,石刻藝術資料及塔銘題記最豐富的一座。

沁陽北大寺:坐落於北寺街中段西側,創建於元至正年間,明嘉靖四十年重修,清代增建,現存廈、殿、庭、堂與附屬房屋八十多間,佔地三千一百多平方米。其主體建築均用三彩琉璃構件裝飾,室內木雕精細,彩繪富麗堂皇。其中的窯殿內部施以三個穹窿頂,殿頂構思巧妙,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與伊斯蘭風格為一體,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價值。朱載育墓(含鄭藩樂府舊址):位於九峰山南麓,坐北朝南,佔地六千多平方米,神道長120米。鄭藩樂府舊址位於城西北部,是朱載育與其父研習音律的主要場所,原有三進院落,今存前院,為四合院布局。1991年闢為「朱載育紀念館」。

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故城:位於沁陽市西萬鎮鬱邰村。國是商代鄂候封地。西周時,鄂候南遷,周武王封其子於,稱國。該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約820米,南北寬約580平方米,總面積約48萬平方米。現存北城牆及東城牆一段,該城建築於商代,西周達到鼎盛,延續使用至漢代。郗國故城:位於沁陽市柏鄉鎮賀村。《說文解字》段注云:「郗,周邑也,在河內(今沁陽)。」該城延續使用至漢代。現地面殘存西北角城牆一百多米。古城佔地面積10萬平方米,城內遺存豐富。古羊腸坂:位於沁陽市北常平村。古為京洛孔道,豫晉咽喉。為「太行八行」之一的「太行徑」上的重要關口。唐代在山頂築城,後稱「碗子城關」。地勢險峻,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現存遺蹟有關卡遺址三處、城堡一處,城牆2.5公裡、摩崖題記及造像各一處。神農山古建群:位於太行南麓的神農山。這裡傳說是道教創始人老子築爐煉丹成道飛升之所,又是羲皇神農氏辨五穀、嘗百草、登壇祭天的聖臺。神農山峰巒疊嶂、林壑幽美、佛、道建築眾多,寺廟、道觀星羅棋布。圍繞主峰紫金壇,前有臨川寺、東有雲陽寺、伏羲殿、女媧洞、紫虛觀、西側仙神河谷有紫虛元君廟等文物建築。窄澗谷太平寺摩崖:位於沁陽市紫陵鎮太行山深處的懸谷山峭壁上。開鑿於北魏時期,又稱「太平寺千佛巖」,隋唐時開窟造像達到鼎盛,五代及宋、明、清等時期又摩刻金剛經,續造窟龕。現存三窟六龕、唐肅公影塔,五代摩崖金剛經等。

靜應廟:位於沁陽市西萬鎮鬱邰村。創建無考,元、明均有重修記載。現存戲樓(山門)、祭亭、紫虛元君殿、梳妝樓、西來佛殿、玉帝殿等7座建築。其中,紫虛元君殿檁枋下的元代墨書紀年,為同期建築斷代提供了確切的實物依據。

堯神廟:位於沁陽市西向鎮捏掌村。為紀念堯帝巡幸此地而建,創建時代不詳,宋、金、元、明重修。現存有堯池、山門、過殿、牛王殿、堯聖殿等建築。龍王廟:位於西萬鎮沙灘園村。創建於清雍正年間,坐北朝南,現存有戲樓(山門)、關帝殿、孫真殿、過殿、龍王殿等建築。藥王廟木牌樓:位於城區東北隅的合作街藥王廟內。廟創於清乾隆年間,為豫西北藥商祭拜藥王,洽談「懷藥」貿易的中心。木牌樓建於清嘉慶六年(1801年)。四柱三樓式木牌樓,牌樓主要構件上雕刻精美、裝飾華麗。陀羅尼經幢:原位於沁陽市紫陵鎮範村南興福寺舊址上,後遷沁陽市博物館。經幢高4.7米,由座、身、頂三部分組成。幢身為八稜柱形,八面陰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經文後有「大唐開元十有八年(730年)」紀年落款。

太平北伐軍圍攻懷慶指揮部舊址:位於市區東北沁河北岸的水北關村湯帝廟。清鹹豐三年(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圍攻懷慶府城,曾在此設指揮部。湯帝廟現存有大殿、卷棚及東廂房。屹坡遺址:位於沁陽市柏鄉鎮屹?坡村。現存遺址面積6000多平方米。包含了仰韶、龍山時期的遺物、遺蹟。崇義遺址:分布於沁陽市區崇義村南的豬龍河兩岸。面積40萬平方米。包含有仰韶、龍山、二里頭、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的文化層堆積。曹謹墓:位於城區南關村。曹謹是一位開發臺灣、保衛臺灣的民族英雄,被尊稱為「寶島禹王」,臺灣人民為其立廟奉祀,頂禮祭拜。墓前有神道及殘存的石像生構件,以及「清故海疆知府曹謹之墓」碑。其它重要文物點城區內除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外,還有野王故城(周代)、韓文公祠(明代)、蕭氏節孝石坊(清代)、懷府路總管署碑記、水南關清真寺(清代)、大鹽店、天主教醫院舊址(近代)、覃懷中學舊址(清代)、鄧禹冢(漢代)、李商隱墓(唐代)、何塘墓(明代)、曹謹故居舊址(清代)、宋學義故居(現代)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沁陽原有文物勝跡眾多,目前多數已毀僅存遺址。如府衙、縣衙及府、縣學、文廟、明鄭藩王府城、天寧寺、興隆寺、玉清宮、藥王廟等。歷史上還有眾多的過街牌坊多被拆毀,現僅存劉胡同蕭氏石坊。

相關焦點

  • 中國就有四座城市,2000年都沒有改過名字,歷史非常的悠久
    如果一個城市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其名字在邏輯上可能在經過幾年的歷史變化中經過多個王朝,在不同主人的控制下,其名字一般經過很多變更, 所以,如果一個城市的名字在2000年沒有改變,那其實是非常罕見的, 你知道有這樣的城市嗎? 我們國家有四個城市, 一起看看吧。
  • 第十課 石器時代與農業起源(上)
    這些工具跟以前的用途完全不同了,生活方式也慢慢轉變成了以種植莊稼和飼養家畜為主的「農業時代」了,所以把這樣的石制工具階段稱為「新石器時代」,而原來用於採集和狩獵的工具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工具的用途不但以農業為主了,而且製作的方式也更精細了,由打制演化成了磨製了。
  • 遼寧丹東,這個被歷史遺忘的城市,一個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
    大家好,歡迎來到我們這一期被歷史遺忘的城市之旅。這座城市承載著太多的歷史記憶,它就是丹東市,位於遼寧的南端,是一個邊境城市,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實際上,丹東是解放以後的名字,在此之前,這裡的名字叫安東市。安東市當時面積很大,這其中有許多新義州,包括朝鮮在內。
  • 他是一代考古巨騙,偷埋石器造假歷史,卻騙了整個日本20年
    藤村新一是日本的「石器之神」,顧名思義就是很擅長挖掘石器,石器是遠古人類所使用的工具,可以證明本國文明歷史悠久,比如中國雲南、北京都曾經發現原始人的活動遺址並且挖出石器(元謀人、北京猿人都在歷史教科書上有寫)。
  • 別再說猴子、猩猩進入石器時代了,人類的石器時代,並沒那麼簡單
    「巴拿馬猴進入石器時代」或者「黑猩猩進入石器時代」,如此種種的駭人新聞,可以說是徹頭徹尾的幻想。比如巴拿馬猴進入石器時代的說法,來自於一則2017年的報導,內容大致是生活在巴拿馬Jicaron島上的白面捲尾猴,不僅能夠使用石塊砸開食物堅硬的外殼,甚至知道將堅果放在表面較平坦的石塊上,再用另一塊石頭將其砸開……吸睛的標題和「猴、猿可能因此進入文明社會」的大噱頭一出,著實賺足了不少目光。
  • 進入「石器時代」3000年的巴西捲尾猴,能否上演「猴族崛起」?
    不過,人類並不是唯一擁有石器時代的動物。近日,科學家發現,巴西地區的一種捲尾猴不僅步入了石器時代,其歷史更達到了3000年以上。難道著名科幻電影《人猿星球》中其他靈長類統治地球的場景真的要發生了?它們,可能成為下一個人類嗎?
  • 安徽「最不起眼」的城市,坐擁3個機場和2個火車站,卻一直很低調
    隨著時代的進步,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城市的面貌更加煥然一新, 北上廣深這幾個一線大城市,以強烈的姿態顯示了我國綜合實力的提高,這裡聚集了許多大企業、大企業,全國各地的優秀人才也聚集在這裡,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小系統大作用,《石器時代M》每日日報的那些事兒
    作為一個在尼斯大陸上久經風霜之人,想必都會對每一次開打《石器時代M》所彈出的「每日日報」會心一笑。熟練的查看上面所有信息,了解目前江湖上豪傑們各種英雄事跡,也在默默的期待總有一天自己的名字能夠登在上面,畢竟,那裡就象徵著石器的頂點。
  • 沁陽不得了!
    ,通過鄉鎮與園區「套合」,加快建設「五園一谷」。曾經是沁陽人心中的一個結。沒有城市之美,怎能吸引人們在這個中原內陸城市「放慢腳步」?而城市之美的動力、支撐又在哪裡?產業興,集聚人口,支撐城市經濟;縣城美,提供配套,服務產業發展,留住人才、資本、金融等要素。產業新城與品質縣城雙城融合,相得益彰。
  • 被歷史遺忘的城市,河北邢臺,曾是五朝古都,今卻是三線小城市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我們本期的被歷史遺忘的城市。我們今天講的是河北的一座地級市:邢臺市。為什麼說邢臺市是一座杯歷史上遺忘的城市呢?因為在歷史上邢臺市曾經是五朝古都,然而如今卻是三線小城市。歷史上的邢臺曾是是殷商之都,邢國國都,趙國國都,常山國國都,後趙國都。曾經以帝都的身份存在於歷史上長達八百年的時間,同樣,邢臺也是河北所有城市中曾經做過國度歷史最悠久的城市。而擁有如此繁華歷史的城市,現在的歷史地位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差距。如今的邢臺發展也很不錯,GDP的生產總量也達到了2150億的數額。
  • 河南歷史悠久的城市,一座發展成為省會,另外兩座令人惋惜
    河南三省歷來省會城市之一發展成省會城市,另外兩個省會令人惋惜,鄭州有悠久的歷史,在這裡有很多歷史名人,比如韓非子,白居易等最近幾年鄭州的發展速度是否在歷史上揚名的問題是,鄭州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迅速,其實這還是一個歷史名城,在這一個地方更是有著非常多的歷史傳奇,由於這一個地方豐富的文化歷史底蘊以及便利的地理位置,使得這一個城市一躍成為了河南省的省會。
  • 石器 石器時代 石器ee 人形寵最新解法
    石器 石器時代 石器ee 人形寵最新解法
  • 【達叔微藏史】|舊石器時代·一種手斧也「砍」不斷的聯繫
    高原的舊石器時代遺存考古發現證明:至少在距今1-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晚期,現今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已經有古人類活動。他們,無疑是我們已知的青藏高原最早的居民。也可以肯定的是:後來的歷史進程中任何一個進入青藏高原的部落或者人群,都絕不是去開拓一個無人的絕境。
  • 石器時代的墓葬揭示曾經失敗的腦外科手術和活人祭祀
    (圖片來源:塞維亞大學)在西班牙一個洞穴中發現的石器時代的頭骨上呈現失敗的腦部手術和死後被斬首的痕跡。據8月13日《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的報導,該頭骨可能屬於一個成年女性,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4800年至公元前4550年。考古學家在伊比利亞半島的Dehesilla洞穴深處發現該頭骨,同時還有第二顆可能是男性的成人頭骨與一具幼年山羊遺骸。
  • 人們所說的細石器文化究竟是什麼,其和新石器時代有何聯繫?
    在研究人類遠古歷史的時候,人們一般會將史前文化劃分為舊石器時代,中石器時代以及新石器時代。不過在這種分類之外,還存在著一種被稱為細石器文化的實例,那麼它和哪個時期關係最近,又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
  • 重返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人類生活中的17個重要裡程碑
    這種環形結構已有約17.6萬年的歷史。據我們所知,尼安德特人是當時歐洲的唯一居民。考古學家認為這些石圈可能是為某種儀式而建,不過其具體用途仍未可知。3.古矛石器時代的人常與家庭成員一起,結成30至50人左右的小團體,過著狩獵採集的生活。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武器是在德國南部出土的木矛,距今約38至40萬年(下圖)。
  • 世界最古老的十大城市
    至前8000年,當地形成有組織的社區(2000-3000人口的城鎮),四周築有城牆,居民從狩獵轉向務農(已知最早的農業)。前7000年形成新石器時代。公元前5000年村落增多,開始使用陶器。之後2000年間,居民點漸少。前4000年末再次出現城市文化。約公元前2300年遊牧民族進入,城市生活再度中斷。
  • 海底文明 《石器時代》瑞爾亞斯之都
    經典Q版回合制網遊《石器時代》海底文明瑞爾亞斯之都你來過了沒?在原始大陸有一個海底都市,聽說這個城市極為龐大、設施齊全、建築林立。為了瞧瞧這個海底都市的真面目,今天我們一起去拜訪被譽為冰城的瑞爾亞斯之都!
  • 重返石器時代抓寵物的微信小遊戲《疾風之翼》
    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款可以重返石器時代抓寵物的微信小遊戲《疾風之翼》。《疾風之翼》微信小遊戲是一款以石器時代為背景畫風細膩玩法經典的帶有卡通風格的回合制微信小遊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款可以重返石器時代抓寵物的微信小遊戲《疾風之翼》具體怎麼玩吧!
  • 悠久的歷史讓人驚訝!
    冰川階段,也就是西元前八千年以前,在荷蘭、西班牙,羅馬尼亞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花園等全球各山洞裡,都又很多有黑紅色漿印痕的陶碗、一些用鹿角和別的碎骨製成的尖骨針,都暗示著紋身的小雕像!#紋身起源#基本上在每一個文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