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三分敗也三分」,這可以說是這支火箭在過去幾個賽季能給到球迷的最大印象。
在北京時間8月25日對陣雷霆首輪系列賽的第四場比賽中,儘管火箭在這場比賽大部分時間都能有出色表現,甚至在第三節時還能有32投18中(56.3%)三分命中率的表現,這也讓火箭在當時甚至還手握15分的領先優勢。只是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火箭三分線外突然陷入困境,並且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僅有26投5中的表現。
相比之下,雷霆卻在克裡斯-保羅下半場砍下22分的情況下逐漸反超比分並且最終導致火箭以114-117輸掉這場比賽。
如果說在這場比賽中火箭的最大劣勢究竟在哪,那肯定就是替補席的表現。因為在數據上,當哈登不在場時火箭在過去4場比賽中分別能有+5,+14,-18和-7的淨勝分,這也意味著,在火箭過去兩場輸掉的比賽中,當哈登下場時球隊根本就無法很好地完成得分,而且在淨勝分上僅有-25的表現。
而且在第四場比賽中,火箭替補席僅能得到13分,相比之下,雷霆替補席中僅是丹尼斯-施洛德就砍下職業生涯季後賽最高的30分,此外還有達裡厄斯-貝茲利和納倫斯-諾埃爾分別能得到7分和6分。
雖然火箭替補席上還能有傑夫-格林在10投4中的情況下得到10分5籃板和3助攻,並且還能有6投2中的三分表現。但除了傑夫-格林,同樣身處替補席的奧斯汀-裡弗斯才得到15分鐘的上場時間和2次出手(都沒能命中),要知道,奧斯汀-裡弗斯可是在複賽後對陣國王比賽中砍下41分和6籃板(54.5%三分命中率)數據表現的悍將球員。理論上說,像這樣一名有較好狀態表現的替補席球員不應該僅能得到這麼少的上場時間和出手機會。
不僅僅是奧斯汀-裡弗斯,同樣身處替補席的本-麥克萊默更是僅能在對陣雷霆第四場比賽中得到8分鐘的上場時間。需要注意的是,本-麥克萊默可以說是火箭進入複賽階段後的奇兵球員之一,先且不說在複賽種子比賽階段的出色表現,麥克萊默在對陣雷霆系列賽的首場比賽就能有7投4中的三分表現(得到24分鐘上場時間),只是在接下來的3場比賽中,麥克萊默最多才得到17分鐘上場時間並且在那場比賽中僅有2次出手。
就對陣雷霆的第四場比賽輪換情況來看,作為主教練的邁克-德安東尼的輪換策略就是儘可能讓首發球員有足夠多的上場時間,這其中哈登在這場比賽中已經有高達43分鐘的上場時間,首發陣容中上場時間最少的球員也是戈登的31分鐘,而像豪斯,PJ塔克和考文頓分別能得到39分鐘,38分鐘和34分鐘的上場時間。
雖說火箭在季後賽階段推動這樣的輪換安排似乎並沒有什麼問題,但幾乎是沒有給到小裡弗斯和麥克萊默這樣的球員多少機會這對火箭來說絕對會是一種損失。
更何況,在首輪系列賽就讓首發球員有如此多的上場時間也會增加球員疲勞的可能性。
那麼在目前火箭與雷霆系列賽已經去到2-2平手的階段,這也意味著火箭最快也需要6場比賽才能結束系列賽,但需要注意的是,就算火箭能順利闖過首輪,他們拖著這樣疲憊的身體狀況進入次輪面對湖人(大概率)也不會是什麼好消息。甚至如果湖人在5場比賽內就結束戰鬥,這也意味著對至少需要6到7場才能打完首輪的火箭來說,他們在首輪和次輪之間根本無法得到多少休息時間。
正因如此,目前德安東尼拼死將首發陣容留在場上的策略可能就意味著這支火箭就算能闖過首輪,他們在次輪系列賽也可能會面臨體力不足的情況。
只是作為主教練的德安東尼收緊輪換陣容的「習慣」已經不是秘密,就算是在常規賽期間德安東尼都習慣使用8到9人的輪換陣容,考慮到這對球員體力以及身體的磨損,這也是為什麼目前這支火箭似乎並沒有太好未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