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倁勁草(ID:lss-wb1)
「此生不悔入華夏,來日願做種花人!」
全文5217字 | 閱讀16分鐘
我們的目標是,升國旗,奏國歌!」在日本女排世界盃第一場比賽結束後,郎平的豪言壯語,猶在耳邊。昨天,目標提前達成!昨天的下午中國女排以3比0戰勝塞爾維亞隊,在大阪中央體育館提前一輪奪冠,衛冕成功的同時,積分升至世界第一。只要再贏一場,無論比分多少,中國女排就能提前奪冠。中塞大戰前,埋頭訓練的中國女排,兩耳不聞窗外事,「做好自己,不負自己」,她們一遍遍默念著目標,踏上賽場。28日下午14時40分,比賽正式打響。塞爾維亞雖然高居世界第一,但本屆世界盃她們並未派出全主力陣容,前九輪也僅取得4勝5負的戰績。中國女排開局和塞爾維亞女排激戰,但首個技術暫停後,丁霞的發球輪次連續得分將分差拉開。隨後中國女排越打越順,25-14,中國女排輕鬆拿下首局,1-0領先!第二局前半段,中國隊打得有些猶豫,失誤也有所增加,比分一直和對手很膠著;好在18平之後,中國隊抓住機會連續得分,最終25-21拿下,局分2-0領先!此時,中國隊距離奪冠僅剩一局之遙!!第三局,中國隊沒有給對手留下任何機會,最終以3-0戰勝塞爾維亞,豪取十連勝,提前一輪衛冕成功!這是中國女排第五次世界盃奪冠,也是在三大賽上的第十次登頂(奧運會3次、世錦賽2次、世界盃5次)!每一次身披國家隊戰袍,中國女排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郎平。她們做到了!十連勝,十冠王,中國女排再一次創造歷史!有一種熱血叫中國女排,中國女排早已成為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財富。在新中國走過的70年曆程中,中國女排已成為自強不息民族精神的寫照。郎平曾這樣詮釋女排精神:「如果簡單地說,就4個字,永不放棄。如果說得細一些,那就是對勝利充滿無限的渴望,對戰勝對手擁有必勝信念,逆境中擁有捨生忘死的大無畏精神。」前不久,郎平霸氣宣言,每一次身披國家隊戰袍,每一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大賽,中國女排的目標都是:升國旗、奏國歌!1960年郎平出生於天津,由於自然災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她家的經濟條件很差,母親只能用小米粥為她補充營養,導致郎平的身體十分虛弱。因為父親是個體育迷,小時候一有機會,父親就帶著郎平到附近的北京工人體育館去看比賽,受父親的影響,
郎平從小就喜歡體育,其中最喜歡的便是排球。
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學六年級的郎平已經長到1.69米,個頭比同齡人高出許多,在人群中非常突出,也因此被選中去體校測試,經過層層的測試和選拔,她終於榜上有名。但是練習排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僅要禁受住體質的考驗,更要接受意志的折磨。隨著訓練難度不斷加大,運動量不斷加重,很多當初和她一起入選的同學都心生退意,並勸她也別再「自討苦吃」。
因為每天長時間的奔跑跳躍, 她腳上的鞋幾乎一個月穿破一雙,同學們常常開玩笑說:「郎平,你的球鞋又露腳趾頭了。」正是在這種「自討苦吃」的執著下,
在這種不畏難不怕苦的超強意志力下,她逐漸脫穎而出,進入了她日思夜想的北京隊。1978年,18歲的郎平參加全國排球甲級聯賽時嶄露頭角,被教練袁偉民看中選入國家隊,如魚得水的郎平技術越來越嫻熟,很快便被委以重任。1981年,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最後一站將要對戰當時世界頂級強隊之一,有著「東洋魔女」的東道主日本隊,擔任中國隊主攻手的郎平,
連續重扣得分擊敗日本,中國首次登上了世界冠軍領獎臺,舉國沸騰。當熟悉的國歌在異國他鄉響起5次,那種自豪感和榮譽感席捲著每個人的細胞,愛國熱潮不斷放大,一時間,
中國女排火遍大街小巷。但是,運動員的職業壽命是短暫的。1986年,26歲的郎平宣布退役。之後,她去美國求學。很多人以為她是怕退役後被國家「虧待」,卻不知道她正是
因為國家和球迷對她太好,她才想走出去看看。她說:「我不能再躺在「冠軍」的獎盃上吃一輩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榮譽上。世界冠軍只說明我的過去,而一旦從女排的隊伍中退下來,
我什麼都不是,我得重新學習本領,我得重新開始生活,必須把自己看成一無所有……」當卸下一身榮譽光環,來到異國他鄉,從一個家喻戶曉的體育明星到街頭人人不識的普通人,加上語言不通,孤立無援,生活落差之大遠超她的想像。當時擺在她面前的第一個難題是她很窮,學費很貴。為了能免費讀書,她去大學排球隊做助教。郎平說:「說是做助教,其實就是在哄著一些水平很差的隊員。一開始我心裡很難接受:我是世界冠軍隊隊員,跑到這兒來哄一群幾乎不會打球的大學生,位置整個是顛倒。但我不得不說服自己:
不想顛倒,回中國去,你來美國,就是找顛倒來的。」每天中午的午飯,她都捨不得去學校食堂或麥當勞吃,為了省錢,她自己做三明治帶飯。去超市買點沙拉醬、洋白菜、西紅柿、火腿,再買兩片麵包一夾,這樣,
花五六美元一頓快餐的錢,她可以吃一個星期。以至於吃到後來,一見到三明治就想吐。一次郎平回國,當其他女排老隊員都已經成為處長,主任級別的時候,郎平卻依然還是一個窮學生。但是,
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報的,有時候成功會來的慢一些,我們要等等它。畢業後,為了維持正常生活,更為了證明中國運動員的價值,
她四處找工作,終於義大利有一個女排俱樂部聘請她擔任球隊的主教練。憑著紮實的技術功底,郎平幫助俱樂部球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年薪甚至達到了20W美元。這時,國內球迷想起了郎平,呼籲她回國執教的呼聲此起彼伏,高居不下。國家領導正式向郎平發出邀請,
郎平毫不猶豫放棄了年薪20萬美元的工作,不顧丈夫勸阻,毅然回到祖國,執教國家隊。1995年2月,35歲的郎平回國,臨危受命,當她抵達首都機場時,各界媒體蜂擁而至,舉國上下密切關注著她的回歸,對她寄予厚望喜歡這篇文章的讀者,小編推薦大家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 大國競爭 可閱讀更多精彩好文。。而此時,郎平已經是一個媽媽,要回國執教,勢必要和家人分開。
強忍著對家人的思念,郎平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緊張訓練中。1996年,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
郎平率領中國女排成功闖入決賽,與實力最強的古巴隊交手,最終以微弱比分差落敗,獲得亞軍。眼見中國女排日漸崛起,郎平總算沒有辜負國家和球迷交給自己的任務,終於可以功成身退。1999年,郎平因身體原因辭去了國家隊主教練職位。
2013年,郎平重掌女排帥印,中國女排結束了兵荒馬亂。在繼續發揮惠若琪、魏秋月等名將作用的同時,她不顧非議,大膽先後調入朱婷、袁心玥、張常寧等年輕球員進行重點培養,重新塑造新一代女排鐵軍。2014年奪得世錦賽亞軍,2015年世界盃以10勝1負的成績,中國女排時隔11年重返世界之巔。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先輸一局的情況下加強發球和攔網,連扳三局3-1逆轉獲勝。
在奪冠那一瞬間,舉國歡慶,這12年到底走得有多艱辛,只有女排自己知道。肩上背負著多少人的期望,外界給了多麼大的壓力,她們贏了,不僅僅是靠實力,更是靠繼承著上一輩的女排精神,
「在逆境中去拼搏,不畏強敵,去戰勝困難,然後贏得勝利」。而這一切榮耀的背後,郎平功不可沒。沒人知道她身上到底有多少傷,沒人清楚她動了多少次手術,更沒人知道在成百上千的日日夜夜裡她是如何咬牙堅持下來的。全靠不服輸不認輸不妥協的毅力,支持她陪伴女排一路走來。
就像她說給低迷期的中國女排的那句話: 「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而她的人生就是女排精神的最好註解。
用信念頂住壓力,用氣勢壓住強敵,用心態困境逆襲:如果說今天女排贏了,就是贏在了為國爭光的決心,竭盡全力的心態,戰勝自己的勇氣.
曾經有人寫到:「所謂郎平,所謂女排精神,當年謂之精忠報國,今日乃天下忘我,我不忘天下;天下不容我,我能容天下。故能王者歸來,天下景仰。念念能以天下為度者,天下必歸之;念念皆以一身為度者,天下必棄之。」贊 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