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爆炸】1871年,德國皇帝為何要在法國凡爾賽宮登基?

2021-02-13 鼓樓微訊

1870年7月19日,法國對普魯士宣戰,短短40多天後,包括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內的10萬法軍一起成為俘虜。

法蘭西第二帝國就此滅亡。

1871年1月18日,74歲的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巴黎西南部的凡爾賽宮舉行加冕儀式,就任德意志帝國皇帝(德語:Deutsches Kaiserreich)。

歷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就此誕生(神聖羅馬帝國為德意志第一帝國)。

可以說,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是踩在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屍體上誕生的。

如果把「鐵血宰相」俾斯麥看作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助產士的話,那麼,凡爾賽宮正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產房。

凡爾賽宮位於巴黎西南18公裡的凡爾賽鎮,1689年建成竣工,此後,從路易十四到路易十六的100多年裡,一直是法國的王宮所在地。

凡爾賽宮佔地111萬平方米,其中,單單園林面積就達到了100萬平方米,總共有1300多間房,鼎盛時期居住的王室成員、貴族、主教及其侍從、僕人等竟達36000名之多,堪稱當時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

在「太陽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凡爾賽宮還是當時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

不過,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路易十六被推上斷頭臺,王冠落地。王權象徵的凡爾賽宮也多次遭到暴民洗劫,宮中陳設掃蕩一空,門窗悉數被砸毀拆除。

1793年,曾經的歐洲心臟——凡爾賽宮,徹底淪為廢墟。

拿破崙皇帝在位期間,選擇楓丹白露宮作為王宮。此後直到1833年,由路易·菲利普國王下令,才將凡爾賽宮予以修復,並改成歷史博物館。

那麼,普魯士國王為何要興師動眾跑到鄰國法國的凡爾賽宮去加冕呢?

一個德國皇帝,在法國凡爾賽宮的鏡廳宣誓即位,往往被認為是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蔑視和羞辱。

不過,德國人其實是在報復幾十年前的一樁仇恨。

前文提到,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建立的德意志帝國,在歷史上又被稱為「德意志第二帝國」,因為在前面還有一個「德意志第一帝國」,即歐洲歷史上著名的「神聖羅馬帝國」,全稱為: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

德意志第一帝國誕生於公元962年,當時的德意志國王奧託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

神聖羅馬帝國鼎盛時期疆域囊括了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國東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瑞士在內的廣大領土。

不過,從15世紀初期開始,神聖羅馬帝國各地開始出現割據。到了17世紀初期,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有390個公國、侯國、宗教貴族領地、自由邦、自由城市、騎士領地等。

儘管皇位由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佔據,但是整個德意志民族一直處於四分五裂、殘破不堪、諸侯林立的空頭「國家」狀態。

換句話說,「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名詞而已。

不過,儘管早已名存實亡,「神聖羅馬帝國」的軀殼依然存在。

1805年12月,法國皇帝拿破崙在捷克境內的的奧斯特利茨徹底擊敗俄國、奧地利聯軍。

1806年,拿破崙決定親手把神聖羅馬帝國送入墳墓,他對奧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解散神聖羅馬帝國,並且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和羅馬人民的國王」的稱號。

8月6日,弗朗茨二世被迫放棄神聖羅馬帝號,僅保留奧地利帝號,德意志第一帝國滅亡。

強橫的拿破崙雖然最終被擊敗並流放致死,但德國人記住了這個屈辱。

此後,在普魯士統一德國的過程中,法國再次扮演了強大的阻力角色,道理很簡單:法國不願意身邊出現一個強大且統一的德國。

所以,在普法戰爭中取勝的德國人,新仇老帳一起算,大張旗鼓地跑到了法國凡爾賽宮宣布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誕生。

不過,會記仇的不僅僅是德國人,法國人同樣銘記住了這個巨大的恥辱。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取勝的法國人刻意再次選擇了凡爾賽宮作為處置戰敗國德國的地點,會議開始的時間,同樣是1月18日。

法國總理克裡蒙梭在會議開始時,致辭稱,「德意志帝國生於不義,因此必將死於恥辱。」

11月11日,戰敗國德國代表來到巴黎北部貢比涅森林,在一節拿破崙三世曾經用過的車廂裡,與法國籤署停戰協定。

事後,法國人在此刻下銘文:「1918年11月11日,在這裡,德意志帝國罪惡的榮耀最終屈服。」

那麼,恩怨就此結束了嗎?

不要忘了,還有二戰。。。

相關焦點

  • 「二戰風雲2」在凡爾賽宮鏡廳對德國展開瘋狂報復的法國
    1918年11月7日的晚上,幾輛德國汽車飛馳在前線陣地上,朝向直指法國軍隊的大營。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原本應該插著德國國旗的汽車,現在卻還插著代表投降的白旗。而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車裡坐的人是德國中央黨領袖,埃爾茨貝格爾,以及一些其他的德國高官。
  • 納粹德國自稱「第三帝國」,那「第一」和「第二」是誰?
    眾所周知,德國主體民族為日耳曼人。但日耳曼人在歐洲分布極廣,如今的英國、荷蘭、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等等很多歐洲國家都是以日耳曼人為主的國家。所以日耳曼歷史並不等於德國歷史,日耳曼人的起源也不等於德國起源。
  • 德國歷史上的旗幟[圖]
    近現代德國歷史上,經常採用黃地黑鷹的標誌,作為其國徽圖案。而德國歷史上的薩克森等諸侯國,也用類似的黑鷹圖案來作為國徽和王室徽記。其來源,都可以追溯到這面古老的旗幟。奧地利帝國的墨黑-金黃雙色國旗,其基色也來源於此。(*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不是德國的皇帝,而被認為是西羅馬帝國的繼承者,羅馬的皇帝。只是其統治地區大多在今天的德意志境內而已。
  • 377年歷史的法國凡爾賽宮明日將進行全球首次網絡直播
    有著377年歷史的法國凡爾賽宮,將在5月14日進行全球首次網絡直播,館長親自在線解說。受疫情影響,法國凡爾賽宮已經閉館60多天。飛豬官方微博12日宣布,5.13-5.17日,塞爾維亞、巴黎大區、德國、芬蘭、英國官方旅遊局代表和當地華人,將在飛豬和淘寶直播帶大家雲旅遊歐洲,五場雲旅遊直播每天一場,精彩不容錯過。
  • 為何統一德國的是普魯士,不是奧地利?
    1871年,普魯士擊敗法國並在凡爾賽宮鏡廳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國,至此德國才以統一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而在此之前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名詞。回顧德國走向統一的歷程,很多人會對普魯士依仗武力強行揉合各邦的做法大加讚賞,但卻少有人會了解到本來有三套德國統一方案。
  • 普魯士人生來就會打仗,德國的名將幾乎是普魯士人
    在1871年普魯士國王威廉伊始在法國巴黎正式登基,成為皇帝,德意志帝國強大的德意志帝國建立。普魯士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國家,這國家生下來就會打仗,幾乎德國的所有的名將都是普魯士,普魯士有職業精神傳統,而且尊重軍人到了那種特別光榮的程度。
  • 萬萬沒想到,控制十七世紀法國貴族精英的牢籠,竟是巴黎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是西方最大的宮殿,也是17世紀歐洲,最豪華的宮殿。凡爾賽宮位於巴黎西南郊,原來是路易十四的父親,路易十三國王建的狩獵山莊。到路易14時期,君主集權專制達到了鼎盛,路易14是法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王,他5歲登基,在位長達72年,親政54年,他也是法國歷史上最有威權的國王。
  • 法國為何在19世紀的工業化中,被德國反超?
    然而,64年後的1870年,資本主義法國再次宣戰君主專制國普魯士,結局卻發生了逆轉:本以為會摧枯拉朽擊敗普魯士,重現耶拿輝煌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在開戰不到2個月後,就被普魯士俘虜;這次輪到普魯士軍隊長驅直入,攻破巴黎。
  • 德國歷史起源(3)德意志帝國
    ‍‍‍‍‍‍【發現德國】在線商城1701年1月18日,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因支持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在柯尼斯堡被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自此,普魯士開始作為一個王國存在。
  • 納粹德國自稱「第三帝國」,那「第一」和「第二帝國」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德國主體民族為日耳曼人。但日耳曼人在歐洲分布極廣,如今的英國、荷蘭、挪威、瑞典、丹麥、冰島等等很多歐洲國家都是以日耳曼人為主的國家。所以日耳曼歷史並不等於德國歷史,日耳曼人的起源也不等於德國起源。
  • 納粹德國為何自稱「第三帝國」,排在前的兩個帝國又是怎樣的存在
    1934年8月2日,德國魏瑪共和國的第二任總統——保羅·馮·興登堡去世,作為德國總理的希特勒順理成章地接任,宣布自己為第三帝國總理並代行總統職權,隨後立法當上了德國元首,納粹德國由此正式成立。那麼,為何希特勒會把自己的帝國命名為「第三帝國」呢?其實在此之前,德國還有兩個強大的王朝,下面咱們就一起去了解下這兩個「帝國」。
  • 德國第一帝國、第二帝國、第三帝國簡介,哪個壽命最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德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
  • 二戰納粹德國自稱德意志第三帝國,那麼第一,第二帝國是什麼時候...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德國100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歷過三個帝國,這期間也有一個共和國。德國歷史上的第一帝國是指公元962-1806年的神聖羅馬帝國。人們習慣上以公元911年作為東法蘭克帝國向得意志帝國轉變的開始,在這一年,法蘭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選為國王,他算是第一位德意志國王。
  • 法國凡爾賽宮明日將進行首次淘寶直播
    w新京報訊(記者 王勝男)5月13日,飛豬宣布有著377年歷史的法國凡爾賽宮,將在5月14日進行首次網絡直播。受疫情影響,法國凡爾賽宮已經閉館60多天。
  • 終於明白德國為何會發動二戰了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
  • 德國勾踐威廉一世:重整山河,建立普魯士帝國
    德意志帝國的前身叫做普魯士,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國家堪稱"歐洲沙包",經常被其他國家揍。但是否極泰來。這個國家出現了一位皇帝堪稱德國勾踐,在他的指揮下,最終建立了德意志帝國,這個人就是——德皇威廉一世。
  • 回顧歷史,珍愛和平。看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幾度沉浮
    一直以來,歐洲的強國如英國、法國等都想方設法讓德國處於分裂狀態。一個統一強大的德國是歐洲的威脅。19世紀以前德意志地區是一個民族分合無定的國家,德國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統一→再分裂→再統一"的歷史。最多時全國竟分有上千個邦國,一個小的邦國就像一個小村莊。大家都知道那個有名的茜茜公主吧,所謂公主,她父親的公國也就一個村大小。
  • 黎巴嫩和法國什麼關係,法國人為何對黎巴嫩大爆炸那麼上心
    文/寂寞的紅酒近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大爆炸,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黎巴嫩大爆炸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法國人,對黎巴嫩爆炸事件非常重視。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飛抵黎巴嫩進行訪問,並表示將全力支持黎巴嫩。馬克龍是爆炸後第一個訪問黎巴嫩的外國元首。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黎巴嫩和法國什麼關係,法國人為何對黎巴嫩爆炸那麼上心?其實,法國人之所以如此上心,自然是有原因的。很多人也許並不清楚法國和黎巴嫩的關係,甚至有人會認為兩個國家根本就八竿子打不著。實際上,並非如此。
  • 在1871年普魯士統一德國之前,德意志就是一個地理概念
    再過1000年,回看1817年-2020年的世界史,一定繞不開德國。 德國是一個極其有特點的國家,迄今為止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獨力挑起了兩次世界大戰,而且還堅持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雖然最後戰敗了。
  • 世界歷史上的世仇,英法戰爭、法德戰爭
    世界歷史上,雙雄可以並立嗎?迄今為止,沒有看到成功的案例!在世界歷史上,則往往可以看到兩個國家敵對超過五十年,有的長達一百多年!一起來歷數一下這些世仇國家。一,英法世仇。在德國崛起之前,英法就是一對冤家;隔著一條窄窄的英吉利海峽,相愛相殺數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