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標錯價遭「薅羊毛」可申訴 訂單滿減拒發貨屬違約

2021-01-11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1月8日電 (孟植良)消費者參與促銷後賣家拒發貨屬違約,「次日達」商品丟失顯示「已籤收」屬欺詐,商家標錯價碼被「薅羊毛」可申訴……在「雙11」來臨之際,北京網際網路法院今天召開新聞通報會,對成立一年多來審理網絡購物糾紛相關案例進行通報。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39億,手機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6.22億。隨著網絡購物市場的蓬勃發展,愈來愈多的糾紛和爭議相隨而生。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網際網路法院成立一年多來共收案42099件,其中網絡購物糾紛案件4838件,佔比12%,收案量位列第二。糾紛涉及領域仍以食品類商品為主,數碼產品、家居服飾類產品緊隨其後。

近七成網購糾紛來自網售食品保健品

未經授權、過期使用商標等問題較突出

會議上,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綜合審判二庭負責人劉書涵表示,網售食品、保健品類案件在網絡購物合同糾紛中佔比近七成,食品安全領域存在的問題需要關注。這其中非法添加食品原料、假冒食品、未經授權或者過期使用商標等情況較為突出,進口食品因銷量上升、但各國監管標準存在差異,引發產品質量訴訟的情況也較為集中。

男性關注的傳統電子產品,引發訴訟的原因包括——未取得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二手產品質量問題及不依法履行三包義務等;而在化妝品家居服飾方面,則存在配方成分違法、特殊類型化妝品如美白、祛斑類產品未取得相應的資質,以及過期化妝品仍在流通等。此外,假冒品牌服飾,以假冒國際知名奢侈品牌服飾、知名運動品牌服飾情況較為常見。

除了商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之外,還有部分糾紛產生的原因與經營者不規範的經營行為有關。商家在經營活動中未履行其應當承擔的法定或約定義務,從而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商品信息發布不當,虛假廣告糾紛多發。二是優惠規則解釋模糊,易引發價格欺詐。三是不履行發貨義務,擅自變更、取消訂單。四是物流配送不規範,責任分擔不清晰。五是「七天無理由退貨」認識存在差異,易引發糾紛。

此外,部分消費者在網購活動中存在一定問題,表現為在網購中濫用退貨權利、惡意差評,商品評論信息不真實等行為。

酒中非法添加金箔被判賠償

「無理由」退款不等於「無條件」

近日,一淘寶店家在電商賣水果誤寫26元4500斤,被消費者購買幾萬訂單,店家後因無法發貨被投訴導致店鋪關停。

「薅羊毛」把網店都薅關門了,此事一經報導立刻引起網友關注。

針對此類事件,北京網際網路法院綜合審判二庭法官劉更超表示,如果某件商品由於商家疏忽標示了特別明顯的低價,當遇上了較大的訂單量,由於合同訂單顯失公平,商家可以及時向平臺申訴,主張自己的權利。但現實中很遺憾的是,往往出現這種錯誤後,商家一般都會以斷貨等理由敷衍。

會議還通報了8起網絡購物典型案例並提出相關建議,旨在通過梳理和總結網絡購物糾紛相關案件中發現的問題,給消費者、生產者、經營者、電商平臺以提示,保障電子商務各方主體的合法權益,規範交易行為,維護市場秩序,促進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

案例分析:

(一)酒中加金箔,非法添加被判賠償

生產者、經營者違法添加非食品原料或食品添加劑的,應當根據《食品安全法》承擔法律責任,經營者抗辯其不構成明知的,不予支持。

案情及裁判結果:梁某於2019年1月在某網店購買了某品牌金箔玉酒。梁某主張涉案產品中添加了金箔,根據 2001年5月23日衛生部法監司作出的衛法監食便函[2001]107 號《關於對「金箔酒」進行衛生監督有關問題請求的批覆》,金箔既不是酒類食品的生產原料,也不能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應當禁止金箔加入食品中。

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產品超範圍添加食品添加劑,不符合我國現有食品安全標準,確認梁某與被告的涉案網絡購物合同解除,判決被告退還梁某貨款和並給付十倍賠償金。

建議:生產者和經營者要高度重視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劑問題,掌握相關法律法規和監管部門公布的許可名錄,加強內部監督與管理,保證食品原料和添加劑符合法律規定;同時,消費者下單前要了解食品名稱、成分或配料,了解常見的違法添加情形,避免購買違法添加食品而帶來安全隱患。

(二)銷售「三無」瘦身產品,可判懲罰性賠償

未經許可、備案、註冊的產品,屬於法律禁止生產、經營的產品,銷售「三無」產品的行為可承擔「退一賠十」的法律責任。

案情及裁判結果:李某於2018 年5月29日在某網店購買了2盒瘦身產品。李某主張涉案產品是典型的「三無產品」,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標準。

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產品屬於預包裝食品,但內外包裝上均無生產廠家、聯繫方式、成分列表、生產許可證、批准文號、生產日期等信息,且產品盒內卡片上所顯示的公司無法查詢到,涉案產品未在國家藥監局備案,缺少與食品安全相關的信息,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商品,確認李某與被告的買賣合同解除,判決被告返還李某貨款並給付十倍賠償金。

建議:生產者要保證生產資質的合法性,建立產品質量保障機制;銷售者要加大對進貨渠道的審查力度,著重審查生產者的生產資質,建立產品的進貨、銷售記錄製度及檢驗檢測機制。同時,消費者在下單前要了解生產地、生產者名稱、生產者資質等,不購買從包裝、頁面宣傳就可明顯判斷為「三無產品」的食品。

(三)未標註手機為「翻新機」,被認定構成欺詐

經營者為吸引消費者眼球,通過虛假宣傳或誇大產品用途、性能等方式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使消費者對產品的配置、性能、用途產生錯誤的認識,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應當被認定為欺詐行為。

案情及裁判結果:2018年10月3日,劉某在某網店支付3100元購買了商品正品iPhone7蘋果手機一臺,商品在售賣網頁上標明為新機。在使用過程中,劉某發現屏幕逐漸出現白色亮光斑點,之後發現手機的通話功能也出現了障礙。2018年11月9日,劉某聯繫被告希望諮詢保修事宜,發現該店鋪已不再出售手機。隨後劉某聯繫到蘋果客服,蘋果客服告知劉某根據劉某提供手機的序列號 F4HSJ627HG7F,查詢手機的內存為32GB,而劉某手機系統中卻顯示256GB,購買時商家標註的手機內存也為 256GB。蘋果客服告知劉某驗證真偽可以看包裝盒上的序列號,然而劉某收到的包裝盒上沒有序列號。

本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在售賣網頁上標明涉案手機為新機,且內存為256GB,與真實信息不符,被告對涉案產品的情況作了不實的宣傳,誤導了劉某對該產品的選擇,故法院依法認定涉案商品標註信息嚴重不實,經營者提供的涉案商品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被告應當退還原告購物款並支付三倍賠償金。

建議:網絡購物中,經營者應當真實、全面地對商品或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等信息進行宣傳,對於商品關鍵信息應在產品宣傳界面中明確標註;同時提醒消費者,要注意選擇有保障的網站和商家,仔細瀏覽產品宣傳的界面,向商家諮詢以明確產品的性能。

(四)促銷優惠形式多,「限時免單」起爭議

在各種優惠促銷活動頻出的購物季,商家的促銷手段令人眼花繚亂,利用複雜模糊的規則設置來掌握規則適用的解釋權,損害消費者利益時,應當承擔不利後果。

案情及裁判結果:2017年12月12日,原告張某在被告周某經營的網店購買某品牌的運動鞋一雙。被告的促銷活動稱,當日0點、10點、22點後第一名付款的顧客免單,經諮詢被告客服,客服回復「以付款時間為準」。原告0點下單,隨後發現其並不在免單名單之中,被告辯稱免單時間「以下單時間為準」。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原告提交的證據,可以證明被告在限時免單活動中設定的規則為「以付款時間為準」,而原告的付款時間確實在先。原告在購買涉案產品時參與被告的限時免單活動,在原告付款時間在先的情況下,被告未按照規則認定其為被免單人,屬於違約行為,判決支持了原告要求退還貨款的訴訟請求。

建議:經營者應當誠信經營,在設置優惠規則時應對其使用條件、適用主體等進行詳盡、清楚的規定,杜絕企圖通過規則適用不明確而逃避履行義務的行為。同時,消費者應詳細了解促銷規則、商品詳情和真實價格,明確優惠規則適用條件並留存證據,謹慎下單,理性購物。

(五)訂單滿減大促後拒發貨,賣家被判違約

訂單成立後,無論是價格標示錯誤還是庫存不足而取消訂單,都是因商家自身原因導致合同履行不能,這種單方面取消訂單的行為,屬於違約行為,商家應承擔相應繼續履行、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案情及裁判結果:王某在某網店購買了男裝一件,因使用滿299元減200的優惠券,以及店鋪滿減等其他優惠,王某實際支付不足11.39元。後被告稱收到大量訂單,庫存不足,與平臺協商後處理方式為不發貨,賠付買家訂單金額的30%。王某主張退還貨款並賠償其損失額共計278.2元,其中包括貨款216元,運費10元,店鋪滿減額43.2元。被告主張已將貨款及賠償款共計29.04元退還給王某。

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獲得的利益。本案中,被告與王某訂立合同後長時間內未發貨,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實現,王某可主張解除合同。賠償損失額226元扣減已退還王某帳戶29.04元,被告應當賠償王某196.96元。

建議:經營者應當遵守契約精神,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義務,不得擅自取消訂單。在各種購物促銷季,經營者應綜合評估自身的庫存數量以及經營實力等因素,避免無法按約定履行合同,承擔法律責任的後果。

(六)「次日達」商品丟件卻「被籤收」,賣家承擔責任

商品在物流配送過程中出現丟貨、拆貨、延遲等問題,商家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消費者有權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在合同履行過程中,未如實告知消費者產品物流信息、交付信息,構成欺詐。

案情及裁判結果:原告謝某在某網店購買了一款手機支架。網站上商品配送信息為次日達,謝某次日並沒有收到該商品,也從未要求更改配送信息,但配送信息顯示為「客戶要求更改配送時間為當前日期晚上9點」。此後兩三天內,謝某仍沒有收到商品,但物流信息更新為「您的訂單已由本人籤收」。當謝某再次與客服聯繫時,確認貨物已丟失。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在原告並未收貨且該貨物已經丟失的情況下,不僅未向原告進行說明,還在物流信息上標註原告已籤收,被告的行為應當認定為欺詐。

建議: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如實告知合同的履行情況,包括商品物流信息。經營者應按照與消費者約定的時間、方式進行配送,如確需更改,則應雙方協商一致。當出現貨物遲延配送以及產品質量問題時,經營者與物流配送商不應互相推諉責任,應本著誠信的原則積極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應當詳細閱讀「物流須知」,貨物配送後,查驗貨物完好之後再進行籤收,儘可能避免事後發現貨物存在問題所帶來的維權困難。

(七)權利不能濫用,「無理由」不等於「無條件」

在消費者退貨的商品「完好」的情況下,「七天無理由退貨」應予支持。但「無理由」退貨並非「無條件」退貨,對於不同的商品,「完好」的標準是有區別的。在加強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同時,也要注意平衡經營者的利益損失。

案情及裁判結果:2018年7月23日,原告楊某通過某商城購買了被告出售的一部手機,該商品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原告收到貨後發現手機屏幕刺眼,故申請無理由退貨。被告稱,拆封商品不能享受「七天無理由退貨」,因而直接關閉退貨申請,拒絕退貨。

法院經審理認為,「無理由」退貨並非「無條件」退貨。對於不同的商品,「完好」的標準亦有所區別。對於手機這類商品,消費者拆封、開機,才能確認商品的品質和功能,且拆封后不會導致商品品質發生改變,故單純的包裝拆封,不能成為網絡商品銷售者排除適用七日無理由退貨規定的理由。而對手機進行激活,會產生數據類使用痕跡,不能再作為新機銷售,價值貶損較大,貶值損失由網絡商品銷售者承擔將導致消費者與網絡商品銷售者之間利益失衡,導致不公平,故未支持原告退貨的訴訟請求。

建議:經營者應當進一步細化適用無理由退貨的條件,在商品宣傳頁面顯著位置標註該商品是否適用該制度,給消費者以提示。消費者應當理性維權,行使「七天無理由退貨」需保證商品「完好」,不得濫用這一權利惡意退貨。

(八)買家發布差評,被訴名譽侵權

「評論」是電商平臺建立的一種信用機制,判定買家發布差評侵犯商家名譽權的構成要件包括四點:行為人實施了誹謗、詆毀等違法行為;產生了名譽被損害的後果;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另外,應當考慮到商家對消費者的批評與評論應具有一定的容忍度。

案情及裁判結果:被告李某於2018年12月5日在原告店鋪購買了「秋梨膏」一件,李某在收到商品後,發現產品包裝盒上的生產日期存在問題,發布差評言論。原告主張被告發布的言論侵犯了原告的法人名譽權。

法院經審理認為,雖然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表明涉案產品存在質量問題,但是,產品包裝盒上的生產日期確實給消費者造成了混淆和誤解。被告李某發表差評並非為了故意貶損賣家的名譽,不具有主觀過錯,其行為不構成誹謗、詆毀,加之目前該評論處於屏蔽狀態中無法顯示,李某同意刪除評論的全部內容,因此,李某不構成侵權,不應承擔侵權責任。

建議:出現產品糾紛時,經營者應當以完善自身產品質量、提升服務水平為根本出發點,及時對消費者提出的問題提供積極、合理的解決方案。購物平臺的評論機制不是消費者發洩個人情緒的工具,消費者應注意分清訴求表達與侵權的界限,避免人身攻擊或者不文明用語出現在網絡環境中,理性行使權利、化解糾紛。

相關焦點

  • 蘋果電腦標錯價獲20萬臺訂單 網友拒補差價
    日前,蘋果電腦在臺灣出現了網站標錯價格的烏龍事件,可愛的蘋果迷你電腦8G的Mac Mini,原來價格為新臺幣4.771萬,卻變成新臺幣1.99萬元,便宜2萬多新臺幣,吸引網友奔走相告,訂單數量迅速增加。直到蘋果官方恢復原來價格,訂購的蘋果粉絲已經達到了20萬。
  •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薅羊毛 羊毛黨的含義及出處
    薅羊毛是什麼意思什麼梗?薅羊毛本是沿襲春晚小品中白雲大媽的「薅羊毛織毛衣」的做法,被定義為「薅羊毛」。現指以年輕人為主的群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門出現了這樣一批人,搜集各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的優惠信息,在網絡和朋友圈子中廣為傳播,這種行為被稱作薅(hāo)羊毛。下面就跟360常識網一起具體看看薅羊毛等相關內容。
  • 博主帶上萬粉絲「薅羊毛」逼果農求饒事件的法與情
    B站一名博主利用商家的失誤,號召上萬名粉絲一晚上下了3萬餘個訂單,「薅羊毛」金額近700萬元。隨後,該博主又引導粉絲集體舉報店家虛假宣傳、賣家無法發貨為由,依據平臺規則獲取賠付保證金,導致該網店因10萬保證金被扣完而被迫停止營業。商家發現失誤後,立刻在店鋪首頁道歉,希望網友能申請退款。在道歉信中,店主甚至寫出:「對不起,我真的累了。
  • 薅羊毛小項目,月薅十萬,做嗎?
    網紅up主發現漏洞後立即在其「羊毛群」中號召粉絲前去「薅羊毛」,又在商家無法發貨的情況下,惡意投訴「商家虛假宣傳」以獲取賠付保證金,導致該店鋪直接關店,一家店鋪轉瞬間,就活活被薅死了。儘管之後,平臺做了相應的保護,但是鮮為人知的是,「羊毛」的世界裡,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案例,天下商人苦羊毛黨久矣。2015年,快操盤推出「充1分錢返500元」的活動,無限制提款,一夜被薅近億。
  • 長虹經銷商被薅羊毛瀕臨破產,網友熱議:你要是不故意刷單整這種...
    虎撲10月11日訊 10月10日,長虹經銷商被薅羊毛瀕臨破產,京東平臺長虹經銷商泣血求退貨。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長虹經銷商被薅羊毛瀕臨破產#【「羊毛」薅至瀕臨破產:京東平臺長虹經銷商泣血求退貨】「我是長虹電水壺經銷商,10.8號短時間內以遠遠低於成本價被拍20多萬單,此次已對新概念公司造成巨額損失,面臨破產倒閉,訂單無法安排發貨。」
  • 虧了1000多萬 商家哭訴被薅羊毛:活不下去了 求大家撤單
    在電商平臺買東西,商家經常會拿出某款產品做特價,售價遠低於正常水平,這是很正常的。然而長虹的一家經銷商日前表示被惡意薅羊毛,60多元的水壺價格只要7.9元,遠低於成本價,20多萬訂單無法發貨。媒體報導稱,10月10日該店鋪發表公告,稱遭遇了惡意欺騙,10月8日長虹CSH-18Y23水壺以遠低於成本價被拍了20多萬單,被拍數量巨大,此次活動已經給公司造成了就巨大的損失,面臨著破產倒閉、公司員工面臨失業,訂單也無法發貨。
  • 長虹經銷商被薅羊毛到破產:依約辦事,也要查漏補缺
    正如商家「懇請」消費者同意取消訂單的「大恩大德」所顯示,消費者既然眼疾手快搶到了訂單,那在法律上就是有權要求據此發貨的。電子商務快捷方便,商品的標價出售在法律上叫「要約」,消費者的下單在法律上叫「承諾」,要約的意思是只要對方做了承諾,要約人就得無條件受到要約內容(商品價格、品質等)的約束。
  • muid等以優惠設置錯誤為由不發貨 消費者質疑商家虛假宣傳騙流量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葉心冉 近日,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多位消費者投訴muid覓逗天貓旗艦店虛假宣傳,拒不發貨,該店鋪給出的說辭是:促銷設置錯誤。一消費者提供的客服反饋截圖顯示,12月10日,muid旗艦店客服告知:由於工作的失誤優惠價格設錯了,20-10變成200-100,導致店鋪損失慘重,您購買的訂單是錯誤的價格,這些低價的薅羊毛訂單沒有東西發,與實際價格相差甚遠,麻煩退款下。客服同時表示,可以在店鋪重新購買一件百元以內的商品,按5折給到,收貨以後退差價。
  • 京東羊毛黨狂拍20萬單,商家被薅到破產:到底是誰背後搞鬼?
    不得不說,羊毛黨一出,商家的希望蕩然無存。坦白講,他們真的是缺那點錢嗎?誰是背後的主使?1.0 京東長虹宣告破產據悉,這次被薅羊毛的主角是京東平臺上長虹產品的一家經銷商,名字叫做「長虹廚房電器旗艦店」,是一家第三方店鋪。
  • muid等以優惠設置錯誤為由不予發貨 消費者質疑商家虛假宣傳騙取流量
    一消費者提供的客服反饋截圖顯示,12月10日,muid旗艦店客服告知:由於工作的失誤優惠價格設錯了,20-10變成200-100,導致店鋪損失慘重,您購買的訂單是錯誤的價格,這些低價的薅羊毛訂單沒有東西發,與實際價格相差甚遠,麻煩退款下。客服同時表示,可以在店鋪重新購買一件百元以內的商品,按5折給到,收貨以後退差價。
  • 年輕人薅羊毛,比大媽強多了
    小柳學習薅羊毛的第一課,從山西到重慶上大學說起。一開學老師就給同學們傳授了省錢秘籍:實體店每年都有五一、十一、元旦等大促銷時節,「雙11」、618等網絡購物節也有不少優惠。回太原讀研究生期間,小柳的外語老師是「羊毛界」的大神,他逐漸學會到一些薅羊毛的方法。
  • 你剛好卡外賣滿減地的時候,為什麼很多商家打電話說不送了?
    現在外賣軟體上商家賣的東西各種各樣。只要你有了錢,你什麼都可以吃得到,而且外賣小哥一會把餐送到你家門口,非常的方便,打開即吃還不需要洗碗。經常點了外賣的就會知道,外賣一般會上架一個滿減活動。比如像25-10,30-20等等,一系列這種滿減活動。同時,商家也會推出一些特價活動,打幾折幾折這種活動。但是滿減活動不會與折扣活動同享。
  • 三星商城出bug被薅羊毛,解決方案:手機不發貨送你根耳機
    三星廠家坐不住了,出來回應被薅羊毛漏洞:三星網上商城受到了黑客的攻擊,異常訂單取消,支付金額也將原路返還,但三星客服承諾贈送價值699元的AKG藍牙耳機一副。還好是沒有發貨,不然對新用戶來說不公平,可能會遭到抗議,不過三星對這次薅羊毛事件也是付出了慘重代價。
  • 淘寶上一果農設錯價格 B站網紅號召粉絲直接薅...
    事發:淘寶店主設錯價格,網紅號召粉絲「薅羊毛」在網際網路上,有著這樣一個群體:盯著電商平臺賣家定錯價之類的工作失誤,惡意利用這些失誤下單,惡意利用平臺規則獲取賠償。此處,賣家因己方失誤把數字填錯了,本身不是真實的意思表示,所以這種行為是無效的,不成立的,也就不存在買家鑽空子的事情,即使鑽空子下了訂單,也是沒有用的;第二,26元買4500斤的數量,法律意義上有一個可撤銷、可變更的叫顯失公平,重大顯失公平,作為賣方是可以撤銷可變更合同的。因此,所有買方下單的買賣關係不能成立。而買方利用漏洞去買,得到的商家賠付,在法律上可以作為不當得利處理。
  • 年底了,如何用京東支付薅800萬商戶羊毛?
    記者注意到,京東金融已適時在12月推出了一系列線下優惠活動,全國800萬商戶參與其中,推出單單減、隨機減、五折優惠等各式羊毛福利,等待消費者收割。全國都能薅:800萬商戶滿5元隨機減整個12月,在支持京東app付款碼、京東金融app付款碼或京東閃付的商戶每消費一筆,都可享受訂單金額滿5元隨機立減,並且每天不限次數、不限商戶。
  • 雙十二吃喝玩樂最強薅羊毛攻略:蹲點搶券湊滿減,不如直接用蜂鳥有享
    今年雙十二,蜂鳥有享的優惠力度超越雙十一,在淘寶雙12福利的基礎上還有種種驚喜活動:紅包鎖定,在淘寶上獲得自己的紅包口令後,在蜂鳥有享app上轉換成自己的紅包連結,有朋友通過此條連結領取淘寶紅包後所下的訂單,皆可獲得返現。淘寶上的一切優惠活動都能享受,這是作為淘寶平臺推廣者的收益。Emm,簡直太香了。
  • 快訊| 拼多多一夜被薅200多億?
    快訊 | 拼多多一夜被薅200多億? 從1月20號凌晨開始,拼多多出現巨大漏洞,用戶可以領取100元無門檻券。有大批用戶開啟「薅羊毛」的節奏,利用無門檻券來充值話費、Q幣。
  • 為了薅拼多多羊毛,黃牛給我 90 塊讓我幫他買手機
    在他們看來,自己薅的都是小羊毛,拿優惠買一點生活用品。有的商家還巴不得他們來薅,增加一點店鋪活躍互動量。而面對大企業、大平臺的羊毛時,他們才會想盡辦法多薅點。在他們看來,這是「打工人」面對資本家難得能得實惠的時候,所以面對航空公司 bug 票(白菜價)或者大平臺的優惠時,「羊毛黨」通常會想盡辦法多佔點便宜。
  • 果農被「薅羊毛」事件反轉?網店承認抄襲冒充農民 公司註冊資金百萬
    此前「小布」以網店負責人身份曾在被「薅羊毛」後發布信息稱,其與「叔叔」出身農村,湊錢開網店,「小布」負責操作店鋪,「叔叔」負責採摘果子發貨,並「跪下」向「羊毛黨」求饒。「小布和叔叔」是誰?張鋒在電話中曾多次答應會讓「小布」接受澎湃新聞採訪,但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實現。「小布和叔叔」是否真實存在,仍是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