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域遼闊,城市眾多,很多城市為了更好地發展,提高其知名度,都經歷過改名。其中不乏因為改名成功而聞名天下,如:湖南省的大庸改名為張家界市;四川省的灌縣改名為都江堰市等。但也有許多城市的改名改得不盡如人意,讓人吐槽不斷,如:河南省的朝歌改名為淇縣;安徽省的廬州改為合肥市等。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安徽省的黃山市。
說起「黃山市」,許多人也許首先會想到我國的那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而不是這座城市。表面看起來,黃山市確實是因為「黃山風景甲天下」而舉世聞名,一般人會認為改名改得很成功。但是,當地老百姓卻不這麼認為:現在的城市名稱太膚淺了,失去了這座城市原有的歷史文化底蘊與特色,而且還造成了「只知其山,不知其城」的尷尬局面。
黃山市的原名為「徽州」,是古徽州的行政中心,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古徽州」吧,安徽省的省名就是取自於「安慶」與「徽州」兩府的首字。古徽州下轄一府六縣,分別為徽州府、歙縣、績溪、黟縣、休寧、婺源、祁門。而如今的著名旅遊城市「黃山市」,擁有了幾百年前就聞名天下的黃山風景區,卻失去了績溪、婺源兩大旅遊縣。
「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古徽州不僅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而且還是文化底蘊特別深厚的「徽州文化」發源地。徽州文化是我國的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在歷史上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其影響力源遠流長。其中著名的徽劇就是從這裡走向京城,最後衍生出了中國的國粹「京劇」。八大菜系之一的徽菜也是從這裡走向世界,影響了人們的食慾。
古徽州還是著名的徽商故裡,遙想當年,許多家纏萬貫的徽商正是從這裡出發,遍布全國,仍至全世界,推動了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繁榮。他們建造了白牆黛瓦的徽派建築,獨具江南風情。在全國,這裡是最能體現徽派韻味,也是建築最集中的地方,如徽州古城、宏村、西遞等。與「黃山」相比較,「徽州」確實更具有代表性,更加適合這座城市。難怪已經改名31年了,有些人還想改回原名,但似乎難度較大。
但是,當年改名為「黃山市」,肯定是有其改名的理由。畢竟,境內最出名的還是「黃山」,這座以人文景觀與自然風光獨步天下的名山,每年給當地帶來了數以千萬計的遊客,很好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只是,改名是為了旅遊,為了發展經濟,卻忽略了厚重的「古徽州」,可能也是很難兩全其美吧。
【來源:為風景逗留】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