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2060年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為零)目標,在中國12月23日公布降稅名單中,木材、紙製品等可再生資源型產品赫然在列。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印度等59個與中國籤訂相關協議或者貿易優惠的國家木產品明年起將享進口優惠待遇,對華出口有望進一步激增。
然而,澳洲木產品還未真正享受到中國的降稅優惠,加大對華出口的美夢就已經破碎。據觀察者網最新報導,官方12月24日消息顯示,12月22日之後,中國將暫停受理來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西澳大利亞州原木產品報關。
據悉,近日,我國天津、南京、廈門、廣州、深圳和黃埔海關等多地海關在從上述兩州進口的原木中截獲活體林木害蟲。一旦這些害蟲入侵中國林木,可能會對我國這部分森林生態系統造成破壞。為保護我國農林業的生態,我國按照相關法律,作此決定。
澳大利亞新州、西澳大利亞州原木質量不過關,再次給該國本就搖搖欲墜的原木行業雪上加霜。早在2020年10月31日、11月11日和12月3日,澳大利亞六大州中的昆州、維州塔斯馬尼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就接連喪失了對華出口資格。
這代表著,除了兩大領地之外,澳洲的原木產品已經完全丟失了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格。對澳大利亞木材行業來說,中國是不可多得的市場。公開數據顯示,在2008至2018年的10年時間裡,中國的木材消費量激增了173%,其中外國包攬了超50%訂單。
更關鍵的是,在澳大利亞原木貿易商的經營之下,中國已經成為該國木材的主要買家。僅維州一州之地,我國每年就收購了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可以看出,失去中國買家後,澳大利亞原木行業損失慘重。
文 | 呂佳敏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盧文祥 審 | 陸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