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聯杯八分之一決賽,國際米蘭迎戰赫塔費。盧卡庫和埃裡克森各進一球,幫助藍黑軍團2-0取勝,晉級八強。
2-0
赫塔費的犯規戰術和高位逼搶一度讓國際米蘭陷入困境,關鍵時刻的點球不進也對比賽走勢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國際米蘭贏得並不輕鬆。
【首發陣容】
雙方首發及評分
赫塔費本場沒有排出慣用的平行442陣型,而是改打451。其實在複賽之後,赫塔費狀態一直不好,平行442戰術似乎遇到了瓶頸,博爾達拉斯在面對馬德裡雙雄時都進行了變陣。對陣馬競變陣3後衛,輸得乾淨利落,而對陣皇馬時,就是用了與本場相同的451。
為什麼變451?一是在整體防守體系以及站位方面與慣用的442變動不太大,不至於像3後衛那樣讓球員不知所措;二是減一個前鋒,加一個中場,加強中場的攔截和對抗能力,試圖削弱對手在中場的控制優勢。
而孔蒂的用人也很有針對性,前鋒位置選擇了更能懟的勞塔羅而不是桑切斯;中場放棄了埃裡克森和巴萊羅兩個對抗最弱的球員,用了加利亞爾迪尼、巴雷拉和布羅佐維奇三名對抗相對出色的球員;而邊路的丹布羅西奧和後防線上的戈丁也都是各自位置上對抗更強的選擇。
從首發球員的選擇就能看出孔蒂的思路,不走技術路線,而是硬碰硬。
另外孔蒂的布陣也有變化,沒有使用複賽後的主打陣型3412,而是改回了上半賽季使用的352,其實在聯賽最後一輪打亞特蘭大時,孔蒂就已經改回了352陣型。
352和3412看起來區別不大,只是中場站位是正三角還是倒三角的區別,但其實整體的運轉邏輯是不同的。
3412陣型在進攻時比較依賴單前腰的發揮,防守時前腰回不來,雙後腰防守覆蓋面積不夠;而352陣型在後場出球時比較依賴單後腰的發揮,但進攻時兩名中前衛對前鋒的支援不夠,都是工兵型,缺少創造力,拿不住球,所以更依賴前鋒的拿球能力。
從布陣選擇來看,孔蒂還是要硬碰硬,拼中場。
【赫塔費搶開局】
雖然都打算玩硬碰硬,但從開局來看,顯然赫塔費更硬。
第一、赫塔費比國米多休息了10天,體能更充沛;
第二、主裁判泰勒的英超式吹罰尺度更適合赫塔費的風格;
第三、硬懟本來就是赫塔費最擅長的玩法。
所以在比賽前24分鐘,雙方射門次數為0-7,國米的球權也集中在三後衛腳下,三名中場很難拿穩球,陷入肉搏纏鬥。特別是前10分鐘,幾乎連半場都過不去。
每次傳球都伴隨著身體對抗,國米選擇硬碰硬
赫塔費的前場逼搶
從這個球就能看出赫塔費的前場逼搶風格,根本不講什麼站位盯人卡路線,每個人都是撲,每一次都是衝著拼腳來的。
國米中場根本沒有拿球的機會,球一直在天上飛
中場拿不到球,就很難聯繫上前鋒。盧卡庫和勞塔羅幾乎摸不到球,大幅回撤來接球,根本沒法轉身就直接被放倒。
勞塔羅回接被踢倒
赫塔費雖然是歐洲犯規之王,但其犯規很有特點,很少在本方30米區域內犯規,絕大部分都是在中前場,直接從源頭就扼殺對手反擊的機會。
赫塔費犯規18次,前場佔了12次
在開局階段,赫塔費憑藉兇狠的逼搶佔據優勢。雖然少了一個前鋒,但右前衛恩約姆身材強壯,可以當一個邊路支點使用,而三中場裡的馬克西莫維奇也頻繁插上,起到了二前鋒的作用。
恩約姆背身扛人做球,馬克西莫維奇搶點頭球攻門
【丹布羅西奧的傳球】
面對赫塔費兇狠的逼搶,國米在經歷了開局10分鐘的被動之後,逐漸適應了節奏。畢竟國際米蘭是踢意甲的。
意甲在五大聯賽中,技術不是最好的、身體不是最好的、精神不是最好的,但戰術一定是最多樣化的。什麼三後衛四後衛,什麼單前鋒雙前鋒,玩傳控的玩鐵桶的,玩衝擊的玩肉搏的,在意甲你什麼風格的球隊都能遇到。
所以赫塔費這種極端的風格在西甲能夠橫行,但遇到見多識廣的國際米蘭,並不算個事。
可是為什麼直到第25分鐘,國際米蘭才有第一次射門?
關鍵就在丹布羅西奧。
前面提到,赫塔費的右前衛恩約姆做邊路支點,壓制住了國米的左路,而三名中場陷入肉搏,所以向前出球的重任落到了右翼衛丹布羅西奧身上。
前24分鐘,丹布的觸球次數是三中衛以外最高的,傳球次數也達到了16次,但是,僅僅成功了2次,傳球成功率13%。
賽前分析赫塔費的時候,我還在嘲笑他們的左後衛奧利維拉傳球成功率只有50%多,結果丹布羅西奧就給我上了一課。即便是拉到全場,丹布44次傳球,成功率也只有39%,應該是我看球以來,國際米蘭球員的記錄了。
丹布羅西奧兩次傳球失誤
丹布後場連續2腳傳球都直接給了對手,上搶還被過,赫塔費正是利用這次進攻形成了馬克西莫維奇頭球攻門。
丹布羅西奧丟球
好不容易赫塔費沒有前場逼搶,後場能夠順利傳兩腳,結果一到丹布這裡就丟,然後撲搶被過。
丹布羅西奧傳球失誤,對手傳球立刻打他身後
丹布羅西奧前場傳球失誤
赫塔費左路進攻
就這樣丹布還勇敢的壓上助攻,上去了還回不來。對手就趁著丹布不在位置上,左路直接打戈丁身後,製造了這次威脅攻門。
球基本一到丹布羅西奧這裡就沒了,這也是上半場前24分鐘國米打不出進攻的重要原因。打到後來,丹布自己信心都沒了,拿球就回傳。
極好的快速反擊機會,丹布選擇回傳
也正是靠著這樣的回傳,丹布羅西奧才把傳球成功率從13%刷到了39%,孔蒂最後寧願讓跑不動的楊來打右路,都要把他換下。
【國米開始反攻】
上半場25-46分鐘,雙方攻門次數為4-0,國際米蘭逆轉了局勢。
在這一階段,丹布羅西奧的傳球成功率依然只有33%,那麼國際米蘭的進攻是怎麼打出來的呢?
對方後場傳球失誤,勞塔羅中路突破射門,盧卡庫斜向帶走後衛製造空間
巴斯託尼後場出球,盧卡庫回做,勞塔羅射門
盧卡庫回後場做支點出球,勞塔羅插上射門
巴斯託尼長傳,盧卡庫扛人射門得分
從以上幾次進攻,可以看出有兩個關鍵人物,巴斯託尼和盧卡庫。
巴斯託尼傳球71次,全場第一,其中長傳15次,有9次是直接傳到對方三十米區域的。
在右路丹布羅西奧無法出球的情況下,巴斯託尼承擔起了出球的任務。20分鐘以後,赫塔費由於體能原因無法維持高位逼搶,開始退守中場。國米三名中場依然無法順利拿球,但三名中衛獲得的空間就大了許多,其中傳球出色的巴斯託尼開始發揮作用。
而盧卡庫對位的是赫塔費左中衛埃切塔。
埃切塔本來是鐵板凳,實力平庸,只是冬窗赫塔費把主力中衛烏拉圭人卡布雷拉賣了之後,才得以上位。下半程作為主力,平均分6.58分,排名隊內第11,幾乎是主力陣容的最短板,赫塔費下半程成績一路下滑也與他的上位分不開。
盧卡庫以擅長切菜著稱,此時遇到一個完全扛不住自己的後衛,那自然是發揮神勇。
【孔蒂的選擇】
經過中場休息,赫塔費恢復了體能,下半程再度展開高位逼搶。國際米蘭在下半場前5分鐘完成3次射門之後,又被對手壓制,之後接近半個小時時間,射門次數0-6。
國米後場被逼大腳,勞塔羅回接傳失
盧卡庫回接,扛人轉身,帶球突破
盧卡庫扛倒埃切塔,獲得反擊好機會,但勞塔羅一直往右邊拉,沒有往身前斜向插帶走後衛,而盧卡庫右側一直有人貼著,沒法傳球,被逼著帶入死胡同。
在這一階段,國際米蘭的進攻基本只能靠雙前鋒的個人能力,盧卡庫單挑能贏埃切塔,但勞塔羅失誤太多,傳球成功率只有20%,加上裁判的寬鬆尺度和對方的犯規戰術,所以沒能形成射門機會。
勞塔羅挑球過人被抱倒,沒犯規
盧卡庫轉身過掉埃切塔,被抱倒
盧卡庫爭頂被撞倒
爭頂時踩著B羅的腳起跳
揮手打臉搶斷,沒有犯規
桑切斯完成射門後被推倒,完全衝人來
在這種局面下,赫塔費變回442陣型,換上了安赫爾,這是一個腳下有拿球能力的小個子前鋒。而國際米蘭球員開始體能下降,在64-68四分鐘時間內,被對手連射4次。
安赫爾帶球射門
丹布羅西奧上搶,安赫爾左路帶球內切射門,後腰位置空虛,布羅佐維奇的腳步明顯追不上剛上場的安赫爾。
赫塔費遠射
中場斷球後直塞中鋒,中鋒支點回做,安赫爾弧頂處接球試圖突破被鏟斷,後排跟上完成遠射,問題還是出在後腰負責的區域,讓對手直接衝擊中後衛。
赫塔費頭球攻門
這個球的問題還是出在中場。巴雷拉頂在前腰位置沒回來,B羅和佳麗雙後腰覆蓋寬度不夠,集中在右路,當對手橫向轉移時,左路的楊由於沒有保護,不敢頂出去貼身,造成對手右前衛無人防守,瞄準了傳中。直到對方完成轉移之後,巴雷拉才回到位置上,三中場才橫向鋪開護住了後衛線身前,但為時已晚。
赫塔費長傳進攻
直接高舉高打長傳衝吊,三中場被壓回禁區,雙前鋒都退回了三十米,還是被對手形成頭球攻門。
這一階段問題很明顯,前鋒在前場拿不住球,導致被圍攻,中場跑動能力下降,覆蓋面積不足,陣型被壓得很扁,後衛頭球爭不過。
再不調整,就很危險了。
那麼如何換?
換中衛?什克倒是在替補席上,但他是中衛裡頭球最弱的,拉諾基亞倒是頭球好,但不可能換下德弗賴,也不可能變成四中衛,位置會亂。
換中場?如果貝西諾在,倒是可以選擇,有身高有對抗,但現在替補席上只有埃裡克森和巴萊羅,都是對抗差防守差的。
那隻剩下換邊路和換前鋒兩個選擇,其實就是換勞塔羅還是換丹布羅西奧的問題。
孔蒂選擇了先換勞塔羅。
換人的選擇沒有問題,只是時間上晚了一些。
桑切斯剛剛上場還沒摸到球,國米就被判了個點球。
戈丁手球被判點球
這個球還是中場覆蓋寬度的問題,對手橫向轉移,中場沒有到位,楊被迫頂出來防守,巴斯託尼也只能被拉到邊路,正好遇到了對方剛剛換上的賈森,這是赫塔費全隊唯一一個會過人的球員,體能又好,直接突破了巴斯託尼傳中,戈丁爭頂時不慎手球。
問題出在中場,但中場無人可換。上桑切斯是為了在前場拿住球,緩解後場壓力。但一是桑切斯上場太晚,二是對手橫向轉移,傳中搶頭球這個套路始終沒能解決。
幸好赫塔費點球不進,否則鹿死誰手還真不好說。
雖然大難不死,但國米的局勢其實並沒有太大好轉,桑切斯拿球機會也極少,國米依舊被壓制,唯一一次威脅進攻來自於對手的失誤。
盧卡庫空門推偏
這次是赫塔費前場逼搶失敗,B羅拼命一個頭球製造了這次反擊,但丹布羅西奧的傳中極其失敗,只是因為埃切塔解圍失誤,才給了國米射門的機會。
此時孔蒂再換一人,用埃裡克森換下了布羅佐維奇。
一是布羅佐維奇實在是體能透支,二是堅持要加強在前場的拿球能力,不想龜縮在後場挨打。
結果埃裡克森上場之後第一次觸球就帶來了進球。
國米第二球
赫塔費無力維持高位壓迫,巴斯託尼有了拿球傳球的空間,還是長傳,與第一球盧卡庫橫嚮往勞塔羅身後插一個套路,埃裡克森橫嚮往盧卡庫身後插,在前場拿住球,達到了孔蒂的戰術目的。雖然丹布羅西奧的傳中依然臭不可聞,但赫塔費中衛再次解圍失誤,埃裡克森抓住了機會,鎖定勝局。
可以說這次換人是孔蒂在賭,但他賭對了。
【總結】
數據統計
從數據上看,赫塔費是稍佔優勢的,47%的控球率遠超平均水平,射門也多達17腳。赫塔費的球風確實髒,但誰也沒規定足球不能這樣踢,合理利用裁判的尺度,堅持自己的風格,在上下半場的前半段都壓制住了國米,甚至一度有扳平的希望,幾次換人也都起到了效果。可以說博爾達拉斯和他的赫塔費在本場比賽已經發揮得足夠出色,他們的表現也有理由讓他們在賽後表示不服。
國米本場能贏,一是找準了對手的弱點,用盧卡庫去強吃對方最弱的埃切塔;二也有運氣成分,對手點球不進,而丹布羅西奧慘不忍睹的傳中也能帶來進球。
其實最終決定性因素還是實力差距,在體能無法維持高位逼搶時,赫塔費的防守體系還有欠缺;中後場多次的傳球失誤也是球員能力所致,包括冬窗900萬就賣掉自己的主力中衛,這些都是小球隊的無奈。博爾達拉斯能把這群工資不超過100萬的球員帶到這種水平,已經是非常出色了,哪怕風格不被大多數人所喜。
國際米蘭雖然贏下了比賽,但孔蒂的換人其實還是有點晚,差點被對手追平比分,只能說國米運氣不錯。
接下來再拼三場比賽就有望奪冠,這是九年來國際米蘭最接近冠軍的時刻,桑切斯已經籤下,可以繼續出戰。希望全隊上下能夠團結一心,向著最終目標發起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