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動起來了,廠區活起來了,上海「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助外地員工...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機器動起來了,廠區活起來了,上海「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助外地員工返滬復工

  摘要:截至3月24日,上海已開展「點對點」省際包車234輛,輸運5043人。

  金山區內的奧來德(上海)光電科技材料公司是新建重點項目,擬建設年產1萬公斤AMOLED用高性能發光材料產線,屆時將成為國內最大OLED有機材料研發及生產基地。突發疫情導致外地員工遲遲不能返崗。獲知情況後,金山區人社局主動為企業聯繫復工大巴,從徐州接回22名一線工人。如今,經過隔離後,22名工人均已回到各自崗位。返崗復工人員謝英波說,「之前在老家一直擔心怎麼回上海,沒想到專門來車接送,現在我正和工友們全力搶奪時間,爭取工程按節點完工。」

  「一車一方案」,「點對點、一站式」運輸。自2月20日恢復企業接外地員工返滬省際包車業務以來,上海積極與河南、山東、貴州、湖北等地政府跨省合作,通過給農民工「返城」安排專車、專列等形式,全力打通返崗的「第一公裡」和「最後一公裡」。截至3月24日,已開展「點對點」省際包車234輛,輸運5043人。目前,隨著外地返滬人員逐漸到崗,上海規上企業復工率已近100%,機器「動」起來了,廠區「活」起來了,高效的「戰鬥力」也正逐步恢復。

  隔離期一過馬上搶工期

  位於浦東新區的昌碩科技,是一家年產值過千億元的大型製造企業,疫情導致員工無法返滬,一度讓企業憂心忡忡。「返滬專車」啟動後,企業在政府部門協調下第一時間協調8輛大客車,從河南伊川接回216名農民工返崗復工。昌碩科技有關負責人透露,從2月下旬開始,已安排省際包車60多車次,接回河南等地員工1500多人,並在河南、山東、江蘇崑山等地的大力支持下招募新的員工。「目前,公司的生產基本未受到大的影響,訂單正在按期有序交付。」

  感受到溫暖的,還有來自松江區芳源公司的三位湖北籍員工。3月16日凌晨,老鄔等一行三人抵達廠區,迎接他們的,不僅有醫務工作者,還有公司所在園區的「店小二」。老鄔所在的芳源公司是一家汽車零部件與鈑金部件生產企業,他已在公司工作了十年,從當年的一線普通操作工,升級成模具組主管。用廠長王修路的話說,「他就是企業的核心力量,缺少了他,模具組就會減少10%的產能。」如今,在集中醫學觀察點接受醫學觀察後,老鄔已重新回歸工作崗位。而園區和公司無微不至的關懷,也讓老鄔感慨:「這個春天依舊美好。」

  上海建工集團當前正承擔著眾多重大工程建設任務,為第一時間將外地農民工接回上海,近日在政府部門協調下派出多輛「復工專車」,點對點從安徽蕪湖等地接回一批又一批的務工人員。如旗下二建集團,目前正加速浦東足球場項目建設,項目預計於2021年竣工,屆時將作為上海上港足球俱樂部的新主場。然而,突發的疫情讓外地員工未能按期返崗。2月29日,專門安排兩輛50人的大巴,從安徽無為接駁45位務工人員返滬,目前這些建築工人隔離期滿後,正在各個工位全力以赴「搶工期」。

  「點對點」服務貧困勞動力

  每個農民工背後都是一個家庭的生計和希望。對貧困地區返鄉農民工而言,幫助其儘快回城就業,不僅僅關係企業復工復產,還關係打贏脫貧攻堅戰目標的實現。

  面對疫情,上海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通過「點對點」服務保障,為農民工返崗復工制定了「家門口到廠門口」的一站式直達方案,並為其發放防疫用品、提供崗前線上培訓,以貼心的後續跟蹤服務,幫助來滬就業貧困勞動力「留下來」。

  3月中旬,來自貴州遵義的務工人員乘坐「點對點」專列順利抵滬,踏上就業之路。緊接著,奉賢區包車將其中30名來奉務工人員接送至上海歐伯爾塑膠有限公司、上海聚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為急需員工的企業提供「點對點」返崗保障服務。

  嘉定就業促進中心近日則與雲南楚雄合作舉辦了一場就業扶貧遠程面試專場。當天,嘉定本地的兩家用工單位對雲南求職者進行了線上面試。其中,大部分求職者是雲南楚雄地區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也包含其他有意向來滬就業的普通求職者。「只要是工作積極、願意來工作的,我們都願意接納。」面試會上,老盛昌企業人事負責人讓對口支援地區求職者們吃了「定心丸」。當天面試的16名應聘者全部被企業單位錄用。

  3月10日上午,經過一天一夜長途跋涉,兩輛分別披掛著「2020年滬滇勞務協作直通車」和「2020年滬遵勞務協作直通車」橫幅的大巴,停靠在閔行區都會路的港浩公寓門口。41名來自雲南和貴州的勞務工,將到用工單位上海安費諾永億通訊電子有限公司開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截至目前,閔行區農民工返崗復工「點對點」服務保障工作小組已開展了4次「點對點」服務,為大金空調、安費諾永億、思源電氣等企業輸送來自雲南、貴州等地人員達224人。

  為進一步做好滬滇勞務協作,助力脫貧攻堅,長寧區人社局也協同紅河縣人社局、上海市對口支援地區就業服務工作站,採用「點對點」輸送方式,向上海攜福電器有限公司、上海吉田拉鏈有限公司等本市企業輸送了11名首批紅河縣務工人員。楊浦區則通過政企合作,分兩批專機組織貴州遵義、雲南麗江地區共計149名新老建檔立卡戶返滬返崗。

  另據統計,上海最近已有23萬來自雲貴等地的家政人員返崗,對於目前家政市場供需雙降的狀況,上海家政行業正廣泛動員會員單位,在保障員工健康的前提下加速復工。(圖片來源:新華社)

(責編:嚴遠、韓慶)

相關焦點

  • 機器動起來!臺山工業企業復工率超八成
    機器動起來!根據企業的經營現狀和存在困難,建立「一企一檔」「一企一策」,指導和幫助企業做好復工準備,協助企業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身體健康監測、登記和關愛服務,切實解決企業用工、物資、運輸等困難。同時主動為企業送政策、送服務,切實打通暖企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把好復工關,防「疫」+生產。
  • 銅仁:企業「動」起來 經濟「活」起來
    重點項目工程開復工有序推進,復工復產企業名單不斷增加,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流動,黔東大地「動」起來了。疫情防控期間,銅仁精準施策加強對重點企業項目復工復產的支持,加強上下遊各環節協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以「全鏈條服務」切實提高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和員工返崗率,實現了「復工一家、帶動一片」推動產業鏈成體系復工復產的良好效果,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 「點對點」包車服務,21名員工直達東莞
    通訊員 供圖市交通運輸局按照「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的決策部署,會同人社局、衛健委等部門,積極組織員工(農民工)返崗就業,按照「政府牽頭、部門協同、統一組織、全程管控、安全溫馨」的原則和「出家門、上車門、進廠門」的服務機制,做細做實員工(農民工)返崗直通車服務工作,動員全市長樂、萬暢、賓利旅遊客運公司等5家包車客運企業提供20臺專車,開展「點對點、一站式
  • 武山縣「點對點」「一站式」服務助力2萬多名群眾返崗就業
    接到這條消息後,已經在家待了一個多月的武山縣灘歌鎮群眾關茂軍激動地跳了起來。這個春節,受疫情影響,原本在家準備待10天的關茂軍被迫「宅」在家裡,過了一個以前夢寐以求的「漫長春節」。武山縣是勞務輸出大縣,現有人口50萬,每年大約輸轉勞動力11萬人次,創勞務收入超過23億元,勞務收入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來源之一。
  • 想火起來,先活起來!故宮帶給二砂的「使動用法」
    單霽翔團隊在故宮管理服務層面的付出和建樹,堪稱文保樣板標杆。在幾代故宮管理層的手裡,故宮對外開放面積從5%,擴展到如今的80%以上。文物醫院、遺蹟重建、廁所革命、規模布展、網絡APP,乃至外賓車輛禁入等等一系列「大動作」,使得古老紫禁城青春煥發,成為網紅打卡地。
  • 武山縣「點對點、一站式」高效組織勞務輸出6.5萬人
    今年以來,武山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實脫貧攻堅掛牌督戰要求,把勞務輸轉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效的關鍵之舉,採取包車直達、點對點、一站式、下車門進廠門等方式,打好疫情防控期間勞務輸轉「組合拳」,切實推進城鄉勞動力安全有序返崗就業
  • 點對點接送員工 江蘇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23日晚,G4328次列車順利抵達蘇州,這是疫情發生以來,蘇州開行的首趟蘇州--銅仁"點對點"對口幫扶返崗專列。 當晚,300多名務工人員再次檢測體溫後,乘坐蘇州各地人社部門和企業組織的車輛返回就業地,接下來,蘇州人社部門和企業會為務工人員安排好食宿、入職體檢和崗前培訓等服務,確保員工可以儘快安全有序上崗
  • 合川:規上企業「動」起來 產業鏈條「活」起來
    作業現場 廣本萬強供圖  規上工業企業「動」起來,相關配套企業「忙」起來,經濟社會發展「快」起來,或許,這是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帶來的最有益的連鎖反應。  「我們按照分類分批有序復工的原則,現在組織了80名員工返崗,每天能組裝400臺摩託車,產品用於國內銷售,也會出口到非洲、歐洲、美洲等地。」廣本萬強相關負責人說。據了解,疫情發生以前,廣本萬強共有近300名員工參與摩託車組裝生產,每天可產1200臺摩託車,此次企業暫時只招回80名員工返崗生產,主要考慮到疫情防控期間,儘量減少人員聚集,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逐步推動生產有序步入正軌。
  • 濱州惠民「點對點」精準服務重大項目建設
    近日,在濱州惠民經濟開發區山東國創風能裝備有限公司,醫務人員正在對剛剛從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接回的12名員工進行體溫測量並逐一登記,以便於追蹤管理。惠民縣突出「分類施策、一企一策、因企施策」,「點對點」精準服務,開闢「綠色通道」,讓外地員工有序返崗上崗。
  • 懷化:「點對點」服務溫暖回家路
    自從25日開始,溫暖一直在湖北、懷化兩地湧動,湖南懷化開啟「湘鄂攜手、接你回懷」的「點對點、一站式」服務。25日開啟的第一波返懷返崗潮中,一周之內該市順利完成除武漢市外滯留湖北的4518人返鄉返崗,其中「點對點、一站式」組織62趟專車,集中接回1595人,協助返回2923人。4月8日開啟武漢返懷返崗,「點對點、一站式」組織18趟專車,集中接回315人。
  • 岑河鎮74名返深人員搭乘「一站式、點對點」免費專列返崗務工
    區長黃勇指出,沙市區始終把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就業,作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開展「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服務,將大家送至就業崗位,確保用人單位、務工人員安心,放心。下午3點13分,隨著一聲長鳴,開往廣東的G4318次列車駛離荊州火車站,來自我鎮各村的74名務工者同全區反深務工人員一道踏上了返崗就業的歸程。
  • 「立起來」「動起來」「活起來」!這項工作形成特色、創出品牌!
    會議指出,濰坊市、高密市高度重視法治文化建設,切做到了工作有部署、載體接地氣、推進有實招、工作見實效,走出了一條法治文化深度融入和服務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路子。要堅持「一陣地一特色」,著眼傳統文化與地域特色相結合、有形化和無形化相結合、既有平臺與創新平臺相互促進,打造更高質量、更高水平的法治文化新載體,形成特色、創出品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強化服務社會治理,加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助力「中國之治」。
  • 永康復工復產專班深化「三服務」 聯企助企,點對點解難題
    永康復工復產專班深化「三服務」 聯企助企,點對點解難題 2020年02月26日 05:36:26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記者 沈超 永康日報記者 童英曉 呂曉婷   浙江在線
  • 「健康碼」讓城市「動」起來
    伴隨著各地「清零」的好消息,目標任務已轉為防控與復工「雙戰雙贏」,讓城市再「動」起來重新煥發活力,這是各地都要面臨的一道「限時必答題」。天津全面推進「健康碼」應用,一「碼」全城通用,用大數據「智防控」,促進生產生活健康有序恢復,助力城市實現由「靜」到「動」的轉換。 「健康碼」應用,打開了社區的「大門」,為基層防控賦能。
  • 有序復工丨東莞多鎮街派專車接員工返崗,車間恢復往日活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很多外地員工因為交通問題難以返崗。為推動企業儘快復工復產,東莞多個鎮街為企業開闢員工返崗「綠色通道」,實行 「點對點」服務,打通了務工人員返崗復工的「最後一公裡」,實現出門上車,下車進廠。與此同時,東莞車間也恢復了往日的活力,機器聲又響起來了。
  • 梅州梅縣:黨課「活」起來 黨員「動」起來
    丘梅生老英雄敬禮的那一刻,內心瞬間熱血沸騰,大家都不自覺地站了起來。」「黨課不再是以往『老師念、學員聽、講完就散場』的僵化模式,變得更鮮活、接地氣,讓我們在一個個身邊的故事、身邊的人中,接受教育、堅定信念。」……9月28日晚上8時,梅縣區「守初心、擔使命」情景黨課在梅縣區文化中心禮堂開講,並通過南方+客戶端進行在線直播。
  •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攜手掛號網 一站式服務助您輕鬆看名醫
    上海2014年8月29日電 /美通社/ -- 2014年8月,上海國際醫學中心(SIMC)正式入駐全國較大的網際網路就醫服務平臺 -- 掛號網(Guahao.com),為全國各地想去上海看知名專家的患者開闢綠色快捷通道,提供名醫導診、預約掛號、陪同就診等「一站式就醫服務「,幫助患者在上海輕鬆看名醫。
  • 勝採作業區:員工頭腦「活起來」 比學趕超幹勁足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薛梅 通訊員 張寧 王建忠 東營報導  今年來,油氣井下作業中心勝採作業區黨委面臨著比往年更加嚴峻的經營形勢和創效壓力,藉助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載體
  • 「龍頭」舞起來,產業鏈「活」起來——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復產達產...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黃利飛復產提速擴面、訂單供不應求、股票屢創新高,近日,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為代表的工程機械湘企,頻繁站到「聚光燈」下,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是工程機械湘軍的龍頭,龍頭舞動,激活了湖南工程機械全產業鏈的生機與活力。
  • 邁開腳,動起來
    人體就像是一臺機器,必須不斷維護。科學運動就是最好的維護手段之一,是健康的「加油站」「修理廠」,是改善中老年人最有效,最綠色,最持久,最經濟的的一種方式。只有全面認識運動的重要作用,才能自覺地把運動落實在行動上。慧鄰集團就引以運動健康為主,每天清晨早會結束後,開啟了運動模式,有跑步運動,有養生操(開心八式)等等,他們就是把運動落實到了每個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