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廣觀察】臺灣新竹市長選舉上演「復仇記」

2021-02-21 華廣網

1月31日,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新竹市黨內初選提名人選,依照民調結果,提名前新竹市長許明財。

至此,新竹市將由許明財挑戰已獲民進黨提名、確定爭取連任的現任市長林智堅,上演一出「阿財復仇記」

此戰可謂荊棘載途,但並非全無可能,而民進黨籍前市長蔡仁堅參選與否,將成為左右新竹市長選情的關鍵變量。 

大意失荊州 

新竹市是臺灣高科技代工產業的重鎮,1936年代成立臺灣第一個科研所。1970年代成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及1980年代初期成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吸引了大批廠商的投資及許多高科技人力移居,因此有「臺灣矽谷」之稱。

新竹市的政治版圖是傳統的藍大於綠,從1982年開始的9任市長中,民進黨籍只有兩任,且未有連任成功的例子,其餘皆是國民黨或無黨籍。

國民黨籍前市長許明財4年前爭取連任時,民調大幅領先對手20%,再加之無黨籍的蔡仁堅參選,表面上看是綠營分裂,國民黨可以躺贏。

許明財甚至已提早休息,準備迎接隔天勝選的果實,沒想到最終卻以1014票輸給被民進黨中央徵召的市議員林智堅。

新竹市政治版圖一夕翻轉,許明財可謂「大意失荊州」。 

意外勝選後,林智堅剛上任時支持度及滿意度並不高,第一年的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還敬陪末座。

不過,林以年輕、創新的拼勁經營市政,經3年努力,已成長為民進黨青壯世代的耀眼新星。

1.林智堅連任優勢大。

其一,林有現任者優勢。林智堅上任後,將市府一級主管和市長室成員調整為平均年齡30歲;加上林搭配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確立「新竹車站改造三部曲」等幾個大工程,所需龐大的建設經費,從蔡英文到賴清德都樂於「埋單」。

其二,精準鎖定目標人群,施政讓市民有感。由於竹科帶動青壯年人口移入,為降低其經濟負擔與生活壓力,林的政策精準鎖定「兒童」與「長輩」兩大族群,各項措施多為滿足「三明治世代(指需要照顧小孩及老人的年輕世代)」的需求;

再通過市容的整頓、活動的舉辦及建設的翻新,打出「兒童城市」口號,逐漸獲年輕父母肯定。

其三,民調支持度七成七,打破藍綠基本盤。因林作風親民、善於網絡經營,在「選人不選黨」的年輕人中認同度頗高

據趨勢民調2017年11月14日調查顯示,有77.7%的市民對林的表現感到滿意,有72.9%的市民看好林會連任下一屆市長。

三立電視臺1月26日的民調顯示,林智堅若對上許明財,支持度分別為56.4%、23.4%,林大勝許30%以上。

其四,「五星級」縣市長,綠營的明日之星。在《遠見》去年5月底的「2017年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林首度躋身「五星市長」行列;

在《ETNEWS》6月的「縣市長施政魄力大調查」網絡票選中,林智堅(76%)為尋求連任縣市長的第一名,在「最可能連任」的項目中,連任看好度還高達96%,成為所有縣市長的第一名,打敗同黨的林佳龍、林右昌、鄭文燦等人;

《天下》雜誌9月的民調中,2016年僅排第10名的林智堅,獲83.8%的支持,一路挺進到第3名,人氣勇奪綠營第一。

2.林智堅也有隱憂。

其一,年輕是優勢也是包袱。林是2014年「九合一」選舉中全臺最年輕的縣市長候選人,同時也創下民進黨提名選舉地方首長的最年輕紀錄。

勝選後39歲的林成為全臺最年輕縣市長,由於僅有一屆4年的市議員經歷,缺乏行政歷練,難免讓人質疑能力不足,懷疑林施政的高滿意度能否維持。

其二,勝選時的支持度不高。2014年新竹市長選舉時,同屬泛綠的蔡仁堅曾獲新黨支持,回鍋參選吸收不少中間選民及淺藍、淺綠選票,最終林以微弱優勢勝出。

然而,因為三強鼎立,林並未在市議員任內經營的選區東區勝出、在家鄉香山區得票率亦未過半;

同時也是全臺縣市長選舉中以最低、及所有民進黨籍當選人中唯一未以過半數得票率獲勝者,亦因此造成其後施政上的阻礙。

其三,蔡當局施政不佳的拖累。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各項改革措施如年金改革、「一例一休」、能源政策引發的「空汙」等,都讓民眾對蔡當局及民進黨的滿意度不斷下滑。

林如何擺脫民進黨滿意度低迷的大環境,贏取市民認同,也是一大挑戰。

其四,因蔡仁堅可能投入選舉而產生的變數。2014年的新竹市長選舉,民進黨籍前市長蔡仁堅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外界認為「綠營內訌」,結果票開出來,蔡只是分掉少部分的民進黨選票(3%),卻瓜分了國民黨更多的票數(18%),藍營選後檢討認為是蔡逆轉了許明財。

此次市長選舉,傳蔡有可能脫黨與「時代力量」結盟,由蔡扮演「母雞帶小雞」角色,協助「時力」爭取新竹市議員席次。

蔡的動向成為焦點,也成為左右新竹市長選舉的重要關鍵之一。 

許明財作為前新竹市長,重新披掛上陣再次對上林智堅。

只是4年後兩人角色互換,林成為超高人氣的現任,而許則出演「復仇記」,欲重新拿回丟失的市長寶座。

許此戰看似困難重重,但也並非毫無可能。

1.許明財有一定優勢。

其一,新竹市基本盤是藍大綠小。30年來藍綠在風城多次對決,綠營贏少輸多,民進黨的基本盤介於柯建銘的「立委」得票率41%,與林智堅當選市長的38%之間。

這是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在林智堅就職3周年當日說,「新竹一直都是我們的艱困選區」的原因。

其二,許作為前任新竹市長,有成熟的市政經驗。許在新竹市長任內,施政滿意度算不錯,在2014年的《遠見》「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中獲四星,並且讓新竹市總體競爭力排名非「六都」第二,教育力、幸福城市和經濟力、文教力都是非「六都」縣市第一名。

其三,藍軍初選較為和諧,有助於團結對外。在此次國民黨部分縣市,如嘉義市、澎湖縣等初選都出現較大矛盾甚至分裂的情況下,新竹市國民黨初選許明財以42%勝過林耕仁(35%)和李國璋(22%)出線,初選過程維持一定和諧,彼此並未撕破臉,有助黨內團結。

其四,許痛定思痛,身段更為柔軟。4年前的選戰,許大意失荊州,經歷人間冷暖。此後3年多時間裡,許不斷勤走基層及各種「紅白帖場合」,想「捲土重來」的意志從沒有放棄過,從基層裡長的脈絡和黨部組織著手,展現「重返執政」決心。

許明財第102次獻血

2.許明財仍有不少問題需要面對。

其一,需要提出有吸引力的新政見。許4年前爭取連任失利,最為人詬病的主要建設「世博臺灣館」儼然成為「緊箍咒」。

如何面對當年的執政盲點,並提出能吸引不同世代的新政見,是其踏上「重返執政」道路必須跨越的障礙。

其二,老面孔需展現「新意思」。國民黨要想再起必須吸納新血,展現新的氣勢。在民心求變的氛圍下,許這個老面孔,能否得到民眾認同,將面臨嚴厲考驗。

其三,藍營基層出現不滿聲音。因為對於市長提名人選有意見,日前新竹市議會國民黨共14名議員,連續集體缺席吳敦義3場在當地公開與不公開的行程,直接向黨中央叫板,甚至揚言,還會有下一波抗議。

所以,對國民黨來說,最大障礙仍然是其內部的團結問題。而對於民進黨的各縣市候選人,如何不被當局的施政不彰所拖累,才是最大顧慮!

相關焦點

  • 蔣萬安會否參選新竹市長?
    本文首發於上海觀察9月24日近日,有臺灣媒體報導稱,國民黨高層規劃臺北市民意代表蔣萬安轉戰2018年新竹市長選舉,新竹市黨部主委呂學樟就此安排徵詢蔣孝嚴
  • 新民調:新竹市長選舉 現任林智堅穩定領先
    年底新竹市長選舉,無黨籍市議會議長謝文進傳出7月11日將宣布投入市長選戰。ETtoday新聞雲今天公布最新民調,現任市長民進黨籍的林智堅獲4成支持度,仍大幅領先許明財、謝文進兩人,顯示林智堅選情穩定,順利連任機會高。    新竹市長選舉國民黨前市長許明財捲土重來,挑戰民進黨爭取連任的林智堅,不過謝文進日前傳出將在7月11日舉行參選記者會,正式投入市長的選戰。
  • 臺灣「九合一」選舉開戰 基隆新竹藍營分裂已成定局
    本月1日-5日,臺灣史上最大規模選舉,2015年年底「九合一」選舉,進入「登記參選周」,國民黨多處「陣營」已經出現分裂。基隆市議長黃景泰昨日宣布退出國民黨,以無黨籍身份登記參選基隆市長,並自比三國時代的梟雄曹操,終將「一統天下」;新竹縣前縣長鄭永金昨登記參選,重現20年前鄭永金與邱鏡淳之爭。「九合一」選舉受理候選人登記第二天,基隆、新竹縣兩地藍軍同步宣告分裂。
  • 傳民進黨勸進新竹市議員林智堅參選新竹市長
    華夏經緯網8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新竹市民進黨市長參選人選遲未確定,昨天傳出民進黨中央勸進民進黨新竹市黨部主委、現任市議員林智堅,代表綠營參選新竹市長。對此,林智堅晚間僅透過助理表示,「由於事情尚未明朗,無法給予明確回覆。」
  • 參選新竹市長?前新竹市長蔡仁堅:年後公布
    華夏經緯網1月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竹市長選情逐日增溫,繼國民黨力挺現任市長許明財續拼連任,民進黨是否推派前市長蔡仁堅重批戰袍?蔡仁堅說,陷入「天人交戰」,但也首度鬆口表示「農曆過年後,就會有答案」。 據報導,蔡仁堅昨天出席臺灣「清大」相關活動時,被問及是否考慮參選新竹市長?
  • 吳敦義桃園新竹選情搞不定 國民黨「三個太陽」即將剩兩個
    中國臺灣網8月10日訊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前國民黨「立委」楊麗環9日在臉書群組發表退黨聲明,又貼出「人民的聲音我聽見了,民眾要的未來我知道了」2句話,讓外界猜測她可能一如既往所言、將自行參選桃園市長。外界將吳敦義、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及新北市長朱立倫視為2020「大選」國民黨熱門人選,是黨內的「3個太陽」。但近來新竹縣、桃園縣都出現分裂,楊文科代表出徵新竹縣長,「立委」林為洲卻宣布脫黨參選而被開除黨籍,新竹縣長成為林、楊、民進黨提名的鄭朝方以及「民國黨」主席徐欣瑩4人之爭。
  • 國民黨就戰鬥位置 新竹市長初選辦法公告
    國民黨新竹市黨部上午公告2018年新竹市長選舉黨內初選登記提名有關事項,採取全民調。現任市黨部主委呂學樟表示,連任縣市提名列為第一梯次,黨中央把新竹市長提名作業列為第二梯次,是響應新竹市民期待,希望儘速整合全黨力量,組織團隊讓支持者就戰鬥位置,全面備戰。
  • 臺灣「九合一」選舉:22縣市長獲6席 國民黨重挫
    【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系列報導】  臺灣最大規模「地方選舉」舉行 22縣市長全改選  新聞背景:2014年臺「地方選舉」縣市長參選人簡介  圖解2014年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  臺「六都」市長選舉 國民黨五市參選人宣布敗選  臺「六都」市長選舉結果:國民黨1
  • 臺灣新竹縣竹北市長何淦銘被爆學歷疑似造假
    中新網1月19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新上任的臺灣新竹縣竹北市長何淦銘,被踢爆學歷疑似造假,何淦銘解釋,競選竹北市長時提供刊登選舉公報的學歷沒有造假,也沒有利用臺灣文化大學學士學位,去申請玄奘大學的研究所在職專班。不過競選對手張碧琴在選舉期間,就向新竹地檢署告發何淦銘的假學歷案,目前案件仍在檢方偵辦當中。
  • 新竹市議長謝文進宣布參選新竹市長
    華夏經緯網7月1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醞釀2個多月,無黨籍新竹市議長謝文進11日終於正式宣布參選市長,前市長林政則、多名藍營議員皆出面力挺,謝喊出「中道力量超越藍綠」口號,要組「新竹幸福大聯盟」挽救陷入治理、信任、建設3大危機的新竹市。    據報導,「市政無能,我不能視而不見!」
  • 2022年臺灣地區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就只剩下4席?
    2022年臺灣地區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就只剩下4席?臺灣地區領導人2020選舉國民黨大敗,一方面蔡英文連任,韓國瑜以260萬票之差落敗,另一方面區域"立委"落敗多席。對此,依據著名的"鐘擺效應",臺灣地區有人預計2022年國民黨將上演逆襲的場面,恐怕只有4席屬於民進黨。《為何2022民進黨不可能剩下4席?》
  • 【華廣觀察】王金平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在國民黨初選中只能是企業家郭臺銘或者目前民調第一的高雄市長韓國瑜。27日,隸屬高雄白派的副議長陸淑美首先宣布在國民黨內初選中「挺郭不挺韓」,要求韓國瑜留在高雄。她的理由是,高雄反對韓市長參選2020的聲浪很大,且韓對市民的承諾還沒進入狀況,若由郭臺銘代表藍軍角逐「大選」,韓國瑜留守高雄,對臺灣、對國民黨、對高雄市民才是最有利的三贏。
  • 贏者是政客,輸者是民眾,希望臺灣「選舉悲劇」不再上演
    贏者是政客,輸者是民眾,希望臺灣「選舉悲劇」不再上演 2020年02月05日 15:2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2020大選結束了,蔡英文連任,成為勝利者。
  • 從高雄市長補選看臺灣選舉文化
    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出爐,國民黨李眉蓁24萬票大敗,民進黨陳其邁67萬票獲勝,從中也看出了一些臺灣選舉文化,覺得很有意思,特分享一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過去看臺灣選舉,民進黨出了很多奇招,如:陳水扁兩個子彈什麼的!
  • 民進黨備戰2018年縣市長選舉 決戰北臺灣
    民進黨備戰2018年縣市長選舉,新北目前傳出臺南市長賴清德(右2)、「立委」高志鵬(右1)、吳秉叡(左1)、羅致政(左2)等人被點名或有意參選。(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7月30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2018縣市長選舉明年底登場,民進黨要保住六縣市中的桃園、臺中、臺南和高雄,挑戰目前由藍營執政的新北市,臺北市是否和市長柯文哲合作,備受各界關注。
  • 臺灣8位縣市長登陸攬客 新竹縣長:盼大陸有容乃大 都是一家人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昨日(17日)應詢表示:應北京市臺辦邀請,由臺灣新北市、新竹縣、苗慄縣、南投縣、花蓮縣、臺東縣、金門縣、連江縣8個縣市負責人組成的臺灣縣市長參訪團,於昨日到北京參訪,就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與大陸方面進行探討。據了解,參訪團部分成員還將到大陸其他省市參訪交流。
  • 《觀察》第62期(2018/10)-從近期民調觀察南臺灣縣市長選情
    在9月TVBS與蘋果日報均針對高雄、臺南市長選舉進行民意調查在相近的時間裡(8月31日到9月3日),TVBS也進行了對臺南市長選舉的民意調查,較具競爭力的三位候選人民進黨黃偉哲支持度為33%,國民黨提名的高思博支持度14%,無黨籍林義豐為13%,這份民調和7月初同為TVBS的民調黃偉哲支持度為41%,高思博為15%,林義豐為7%,顯示國民黨的高思博變化不大,但黃偉哲支持度下跌8%,林義豐支持度上升6%。
  • 綠營老市長痛批柯建銘:新竹曹操挾「立院」以令小英
    前新竹市長蔡仁堅。(圖片取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8月23日消息 民進黨日前提名現任新竹市議員林智堅角逐新竹市長,曾宣示參選決心比山還堅定的老市長蔡仁堅(民主進步黨籍,曾於1997-2001年任新竹市長),22日發出新聞稿公布「提名秘辛」,直指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宛如「新竹的曹操挾『立院』以令小英」。
  • 4黨13人火拼新竹市長 民進黨接班人難產
    新竹市長林智堅2014年以黑馬之姿,為民進黨締造百日勝選傳奇;4年後,他再度從民進黨灰頭土臉的縣市長戰役中突圍,成為黨內少數連任的地方首長。然而,誰能接下林智堅手中大旗,已成為民進黨眼下難題。同一時間,國民黨伺機挑戰,臺灣民眾黨、「時代力量」也枕戈待旦伺機奇襲,前後表態和被點名的人選高達13人,為2022年新竹市百裡侯一戰再添變數。
  • 新竹縣長選舉 林為洲宣布參選到底!
    華夏經緯網7月2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新竹縣長之爭,國民黨已經提名副縣長楊文科參選,但黨內「立委」林為洲自認為民調高,再加上地方鄉親盛情難卻,昨天(24日)宣布參選到底。國民黨中央則是再度向黨員喊話,呼籲團結。據報導,新竹縣長參選人林為洲表示:「年底這個縣長選舉的局,我就是會全力以赴參選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