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開片其實也是一種美

2020-12-26 騰訊網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宋代汝窯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渾然天成冰裂紋

宋代官窯青釉圓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冰裂紋又稱開片,是瓷器釉面的一種自然開裂的紋理,主要是由於高溫瓷器驟冷開裂所形成的紋路。因其如冰破裂,裂片層疊,有立體感而被稱之為冰裂紋。

宋代哥窯青釉魚耳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冰裂紋原是瓷器燒制中出現的缺陷,但是在宋人眼中卻是一種十分難得的殘缺美,於是將冰裂紋賦予了美學上的意義。由此,制瓷工匠們便開始有意識地利用瓷器開裂的規律來製造冰裂紋。

宋代哥窯膽式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縱觀宋代的名瓷,不管瓶、盤、洗、碗,在其釉面上,往往散布著長短、深淺縱橫的冰裂紋。它們與溫潤的瓷釉搭配調和,相得益彰,給原本以單色為主的宋瓷平添了更為豐富的裝飾。同時,冰裂紋的存在還能給人以一種聽覺的美感,似乎可以聽到小巧洪亮的冰裂之聲。

裂紋扶疏影婆娑

宋代官窯大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帶有冰裂紋的瓷器,最為典型的要屬宋代的官窯和哥窯瓷器。其中,官窯瓷器瑩潤如脂的粉青、月白色釉面上,大片的裂紋扶疏伸展,好像雪地上的柳枝梅影般婆娑瀟灑。

宋代哥窯八方貫耳扁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而哥窯瓷器的冰裂紋則細碎得多,也被稱作「百圾碎」,更小的叫「魚子紋」。裂紋有粗有細,粗的色深如鐵,細的接近金黃色,粗細裂紋交錯在一同,也被人稱為「金絲鐵線」,歷史上素有「哥窯品格,紋取冰裂為上」的美譽。

章生一

關於哥窯瓷冰裂紋的出現還曾有這樣一個故事。據說浙江龍泉縣,有章生一、章生二兩兄弟,弟兄倆各主一窯。生二嫉妒哥哥的身手,一次,在哥窯行將出窯的時分,從窯口澆進一瓢冷水,好端端的一窯瓷器的瓷釉悉數開裂,卻呈現出意想不到的美感,哥窯也因此而名列宋代五大名窯之一。

巧奪天工冰裂生

宋代耀州窯青釉劃花鬥笠盞

為了能夠獲得冰裂紋的效果,制瓷工匠們在反覆研燒中,摸索出人為燒製冰裂紋的方法。一般分為兩大類:一為填充型,在燒成的釉裂紋中填充煤煙等,紋路呈黑色,也可在裂紋中填充硫酸銅等著色劑,呈棕綠色紋路;另一類為覆蓋型,在焙燒後的底釉上覆蓋一層顏色釉,再次焙燒,呈現裂紋,露出底釉顏色。

元代龍泉窯青釉點彩花口高足碗

除了在製作之時通過一些方法讓瓷器表面形成冰裂紋,還有另外一種冰裂紋,是瓷器在長時間使用過程中自然形成的,被稱為「二次開片」。尤其是那些埋在土裡,沉在水裡的瓷器,釉面遭到長年累月的腐蝕、老化,更容易產生冰裂紋。

帝王獨愛冰裂美

宋代哥窯碗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當身處太平盛世的乾隆皇帝手捧一隻宋朝冰裂紋碗愛不釋手的時候,他或許不明白這輕薄的瓷片在宋朝皇帝那裡的分量。

清雍正仿官釉琮式壁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時光回溯到北宋末年,歷史上最具藝術修養的皇帝宋徽宗對冰裂紋青睞有加。作為一名善於舞文弄墨的藝術家皇帝,宋徽宗對色彩與線條的美學作用必定體會頗深,因此也就不難解釋其對冰裂紋瓷器的特殊偏好了。

吉祥寓意歲平安

宋代官窯青釉方花盆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碎和歲是諧音字,每當家裡有什麼東西不小心打碎了,大家都會用碎碎平安來安慰家人。有著吉祥的寓意。冰裂紋那細碎的紋路,在美觀別致實用的同時又為人填上了歲歲平安的寓意!瓷器有靈性,開片的瓷器還寓意著能夠替代主人抵擋不好的事情,使主人免於受苦。

瓷外冰裂亦精美

清代紅木冰裂紋花幾一對

由瓷器上衍生出來的冰裂紋美學,後來又被擴展到了其他領域。比如在古代,冰裂紋還常常以透雕和榫接的形式裝飾於床的圍欄、椅背、透空的櫥門以及畫案的下擱板處,其既滿足了特定家具部件需要「透空」的功能,又極大地豐富了家具的形體和裝飾效果。

清晚期 櫸木冰裂紋地綱塔幾書桌

如今,冰裂紋在生活中的應用更為廣泛,在一些餐桌的桌面、書桌的下擱板處都較常見。冰裂紋以其通透空靈,和現代建築和諧地融為一體,煞是好看。

總之,毫不誇張地說,冰裂紋為我們呈現的就是極典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殘缺之美。

(圖文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九門網,只為藏友謀福利!

收藏新時代,一步一精彩!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相關焦點

  • 我的菩提3年怎麼還沒開片?
    文玩圈裡,「包漿是玩文玩的最終目標」這句話其實欠妥,因為包漿之上還有——開片!開片可以說是包漿的極致了!可是星月有開片,菩提根有開片,所有文玩到最後都會開片嗎?
  • 這種自帶開片的手串,就問你見過沒有
    這種自帶開片的手串,就問你見過沒有 哥窯瓷器最吸引人的 應該是它表面的紋理, 表面形成一種自然開裂的現象。
  • 宋人追求極致釉色之美的瓷器-南宋粉青釉
    粉青釉色首創於南宋龍泉窯,粉青釉創燒之初就風行一時,風靡了1000多年,成為龍泉青釉瓷器的代表而經久不衰。龍泉窯是中國青瓷史上的瑰寶,自宋代一經興起,就憑藉其肥美的釉汁和優雅的形態稱絕於世。創燒出粉青、梅子青兩種釉色,代表著我國青釉瓷器燒制的最高水平。粉青釉工藝粉青釉以鐵為呈色劑並含有少量的錳、鈦,在生胎上掛石灰鹼釉經過1180℃—1230℃的高溫還原焰燒造而成。
  • 皇家御用瓷器-黃釉瓷器
    一、黃釉瓷-知識概述最早的黃釉瓷器出現在我國漢代,而真正意義上的黃釉瓷器是明代景德鎮窯所創燒的一種低溫黃釉。這種黃釉瓷器一般都由官窯燒造,因「黃字「與「皇」字同音,所以多為皇家御用瓷器。二、明代黃釉瓷-特點介紹最早出現的明代黃釉瓷是永樂時期景德鎮窯所燒造的器物。宣德時期和成化時期的黃釉瓷器製作精細,一絲不苟。
  • 瓷器鑑定:古瓷釉面常見瑕疵十三種
    因此釉面的各種瑕疵痕跡在鑑定中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依據。以下介紹常見的一些瑕疵痕跡。 早在宋代,汝、官、哥諸窯就已經出現了釉面開片裝飾,其釉面裂紋如同冰裂、龜裂、蟹爪或其它細碎狀。這些釉面不同形狀的裂紋是燒造工藝上的一種缺陷,是由於胎體和釉料的膨脹係數不一造成的,卻顯出了一種獨特的裝飾效果,別有一番古樸自然的情趣。
  • 宋元明清各時期哥窯瓷器特徵及鑑定方法
    「金絲」就是指瓷器表面呈黃色的細碎的開片;「鐵線」是指大塊的開片,呈黑色。哥窯瓷器能夠呈現「金絲鐵線」,原因就是它的釉面要炸裂兩年。當瓷器燒好出窯冷卻以後,再將其直接放到炭黑水裡,拿出來之後,瓷器表面就形成了大塊的黑色開片。而那些細小的開片,由於間隙過小,顏色進不去。但是時間長了,空氣進去以後就會氧化成黃色。
  •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特徵及鑑定要領
    釉青一般都呈一種內蘊的木光。開片是汝窯的一個重要特點,無紋片的很少。紋片深淺長短交錯排列,密而不亂。器物尺寸都很小,造型以盤、碟、洗為多,其中橢圓四足盆是汝窯的特有造型。汝窯的燒制時間很短,存世品不足百件,非常珍貴。從明宣德開始有仿製品出現,清初雍正已能仿得相當好,近年河南省也有新仿汝窯器。
  • 雨過天青雲破處——發現汝瓷之美
    溫潤內斂,汝瓷之美。汝瓷之美是內斂的美,也是單純的美,它不以繁雜的裝飾紋來美化器物,單純從器型和顏色上去表現美。汝瓷釉色為典雅的天青色或者說是鴨蛋青色,以開片為美。明·《格古要論》裡這樣說:「汝窯器,出北地,宋時燒者。淡青色,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土脈滋媚,薄甚亦難得。」古代汝窯瓷器造型主要有盤、碗、瓶、洗、尊、盞託、水仙盆等,以仿照古樸青銅器的造型為主,少量會有一道或幾道弦紋的裝飾。
  • 極致開片的效果就是大象皮嗎?
    這個老說菩提根「大象皮」到底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就是開片,今天小編就和各位迷友詳細說說這個所謂的菩提根「大象皮」 菩提根開片和大象皮其實這個所謂的「大象皮」,是對與菩提根的一種描述,很老的菩提根就會形成像大象皮一樣的紋路,這個時候我們就說這個叫做大象皮!
  • 五年研釉,十年煉器,他將瑪瑙入釉,復燒出宋代極致美學的天價瓷器
    宋汝窯天青釉碗01瓷中魁首,國寶汝瓷汝、官、哥、定、鈞,並以「汝窯為魁」——耿寶昌汝瓷,是徽宗的雨過天青之夢,是一道燒造接近玉質感瓷器的旨意——自古汝州便盛產瑪瑙石,這為玉質感瓷器的燒成提供了釉料基礎;宋代早期,北方依舊是制瓷中心,有著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優秀瓷匠。
  • 星月菩提如何挑選和盤出漂亮的包漿開片?
    前言: 首先星月菩提的挑選和顏值並不是主導其最終包漿和開片的呈現,選擇一串好珠子只是為了盤玩好看,如果少盤,亂盤,不盤,珠子的開片是不會出現,至於包漿,則是因人而異,也就是說你買一串極品不等於包漿漂亮,所以認真,耐心,細心的堅持才是盤星月菩提的關鍵 而星月菩提的選擇
  • 中國美的巔峰——宋瓷,汝、官、哥、鈞、定外,還有龍泉與耀州
    指的就是宋代的五大名窯,雖時光鬥轉,但是我們今天再去看這五大名窯的產品時,都能在其中發現不一樣的美,然而宋瓷又不止這五大名窯,各個窯器流派一起構成了宋瓷這幅絢麗多彩的畫卷。宋代文人汝窯也有開片,所謂開片是由於胎和釉熱膨脹係數不同而導致的瓷器開裂現象。本來這是一種缺陷,但是古人也講究缺陷美,所以很多瓷器就故意讓它開片。汝窯的開片大多呈斜裂紋,這種紋飾疊在一起就好像魚鱗或者是蟬翼一樣,釉層內有不同形貌的裂紋白邊是它的主要特徵,它們會隨著光線入射方向,角度的變化而變化。
  • 馬未都說收藏瓷器鑑定筆記(值得收藏)
    /燒陶的溫度低於1000度,瓷器要燒到1200度以上/陶器吸水,不透光,瓷器不吸水,透光魏晉,士大夫強調內心的感受。唐代南青(越窯)北白(邢窯) 禁銅令促使瓷器業的發展皮日休 「邢人與越人,皆能造瓷器,圓似月魂墮,輕如雲魄起」 長沙窯 首創釉下彩魯山花瓷 大色塊,魯山花鼓唐代晚期 秘色瓷出現 越窯改進版 開始有了宮廷特徵五代 錢王政權燒制大量秘色瓷進貢北宋北宋官窯 汝窯
  • 知名教授手把手教您古董古瓷器鑑定秘籍(視頻在線觀看)
    業界知名教授伍秋鵬教授手把手教您古董古瓷器鑑定秘籍,「伍秋鵬去偽存真古瓷學院」開課啦!伍秋鵬教授的課程是廣大古玩愛好者的福音,想提升瓷器鑑定能力的廣大古瓷愛好者朋友們可以直接報名哦!伍秋鵬教授手把手教您古董古瓷器鑑定秘籍,必將讓您終身受益!謹記搜索「伍秋鵬去偽存真古瓷學院」業界知名教授伍秋鵬教授手把手教您古董古瓷器鑑定秘籍① 聘請名師授課伍秋鵬:實戰古瓷鑑定家、大學教師。長期從事文物考古、收藏鑑定和教學培訓。開創了開片、火石紅、磨損痕跡、保存環境、傷殘、彩料、紋飾、燒造工藝等獨具特色的古瓷鑑定方法。
  • 中國瓷器說起 了解古伊萬裡瓷器上篇:釉藥分類
    在法國羅浮宮等博物館裡,多次見到【柿右衛門】的瓷器。身邊中國遊客,也都讚嘆中國瓷器美妙。其實造成這樣理解混亂的原因只能怪我們瓷器太過優秀,因為歷史原因從17、18世紀歐洲以荷蘭東印度公司為首,大量從日本進口瓷器。當時日本瓷器很多地方都在模仿。之前在自己的知乎想法中也舉過這些例子。
  • 故宮600年大展,瓷器和玉器的美,引人讚嘆連連
    內壁施以白釉,外壁為紅色胎釉,色彩為暗紅色,釉胎的質感明亮,釉面的紋路為細碎開片,隔著玻璃也能讓遊客感受到古人鍛造手藝的高超。此瓶為郎窯紅,在1300℃以上的高溫環境中燃燒,是以氧化銅為染色劑的紅釉。每一件燒出的瓷器都是不可複製品,尤其是用柴火燃燒的瓷器。現代工藝很多採用了氣窯,煅燒產品的品質遜色不少。
  • china是中國,還有一個意思叫瓷器
    若說起中國古代文化,最具有象徵性的的莫過於絲綢和瓷器了。「China」在英文中,除了「中國」還有「瓷器」的意思。本人是業務喜歡瓷器,偶爾瞧瞧買不起,就道聽途說一些最粗淺的知識。瓷器在古代有很多種,不過現在提起來,最著名的瓷器有五大名窯——汝窯 、鈞窯 、官窯、 定窯、 哥窯,這五種瓷器各有千秋。「青瓷之首,汝窯為魁」。汝窯始於唐、興於北宋。以「青如天、面如玉、蟬翼紋、晨星稀、芝麻掙釘」的特點聞名於世。
  • 最神秘的瓷器,傳世不到100件,窯址至今還未發現
    「 金絲鐵線」的紋樣,哥窯釉面有網狀開片,或重疊猶如冰裂紋,或成細密小開片(「俗成百圾碎」或「龜子紋」),以「金絲鐵線」為典型,即較粗琉的黑色裂紋交織著細密的紅、黃色裂紋。明代《格古要論》中有這樣的描述:"哥窯紋取冰裂、鱔血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紋之下也。"
  • 幾十塊錢一條的串兒,輕鬆玻璃底,開片超美!
    最近老盤寫小眾菩提,寫的有點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隔三差五,就有玩家來找老盤求助:「你看看我這是條什麼串?」這世界上本沒路,走的人多了,也就變成路了,而老盤在探認識小眾文玩的路上,已經越走越遠。這不,最近又有玩家曬出了他的小眾手串,賭五毛錢,你肯定不認識。不服氣?
  • 古瓷器鑑別:還在說官哥不分?兩者全網最全鑑定特徵,這篇就夠了
    一,時間 從時間來講,官窯,是因專為宮廷燒制的瓷器而得名。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為宮廷燒制的瓷器,供御撿退,在當時俗稱"官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