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無論是和哪個行業的朋友聊天,大家都在感嘆旅遊出差的時間大幅縮減,宅在家中的時間則多到不知如何消耗。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打起了升級家中影音系統的主意。尤其是下半年來,我收到越來越多的關於選購耳機音箱產品的諮詢,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不曾接觸過HiFi設備的人群。
對於大部分沒有發燒經驗,又不希望投入過多精力去研究HiFi音響設備的朋友來說,我總是勸他們選擇那些功能豐富,使用簡單,音質也還不錯的無線/藍牙音箱,今天我們要聊的兩款產品,就屬於這一類型裡的佼佼者。
BOSE SoundLink Revolve+ 便攜家用兩相宜
BOSE SoundLink Revolve+是美國音響品牌BOSE在2017年發布的高端可攜式藍牙音箱,因為外形的原因經常被戲稱為「大水壺」(還有一款不帶+號的「小水壺」)。和之前爆款的SoundLink Mini等產品相比,Revolve系列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時髦的360°全指向發聲技術。
在單元配置上,Revolve+採用了一個下指向3.6寸全頻單元搭配全向擴散器,全頻單元的頂部是兩顆對稱布置的被動輻射器,這也是近年來全指向方案的藍牙音箱中較為常見的設計,它沒有了傳統音響系統裡「皇帝位/甜點」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讓每個方向上的聆聽者都能獲得相對一致的聲音效果。
功能方面,SoundLink Revolve+採用了藍牙4.2規格,支持HFP,A2DP及AVRCP協議,在APP的幫助下還能夠將兩隻音箱組成派對模式或者立體聲模式,顧名思義排隊模式就是兩隻音箱以單聲道狀態播放同樣的音樂,用來擴大聲音覆蓋範圍;立體聲模式則是兩隻音箱分為左右聲道播放立體聲音樂。作為一款便攜音箱,SoundLink Revolve+採用電池供電,連續播放時間最長可達16小時,並且支持IPX4等級的防塵放潑濺。
華為Sound X 無線音箱新標杆
華為Sound X是華為公司去年推出的一款高端家用無線音箱。它的外觀看起來圓潤矮胖,體積比Revolve+要大上整整一圈。並且由於只能使用電源供電,因此是一款不折不扣的家用產品。
電源供電與電池供電相比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這完全取決於你的使用需求。電池供電可以賦予音箱充分的便攜性,但是電源供電則意味著更好的音頻性能,關於這兩點的詳細對比請繼續往下看。
作為一家以通信、IT技術聞名的科技公司,製作高端音響涉及到不少全新的技術。為了迅速追上BOSE這種在音頻領域深耕多年的品牌,除了斥巨資組建自己的聲學開發團隊之外,華為還廣泛的與其他更加專業的音頻公司合作,以吸取他們的設計、調音經驗。與之類似的就是華為的智慧型手機部門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和與德國徠卡公司的技術合作,在短短幾年時間裡迅速將P系列與Mate系列旗艦機型的攝像頭成像素質提升到了行業頂尖水平。
回到音頻領域,在上一代華為AI智能音箱上,華為就與丹麥頂級音響品牌丹拿合作開發出素質優秀的全頻喇叭,讓AI智能音箱的主客觀音質超越了絕大多數的同級別對手。而這一次,華為選擇了一家更加年輕,但同樣在音頻領域非同小可的合作夥伴——法國帝瓦雷。
帝瓦雷的歷史固然不及丹拿那麼悠久,但卻是近幾年HiFi音頻行業裡最耀眼的品牌,從突破性的EXPERT系列合併功放到現象級的PHANTOM系列有源音箱,帝瓦雷一次次的將振奮人心的音頻技術引入到傳統的HiFi領域,例如ADH模擬數字混合放大技術、HBI心跳式低頻爆炸、SAM揚聲器有源匹配、ACE高效球體引擎等等。
透過華為Sound X箱體兩側的開孔,可以見到一組與PHANTOM音箱標誌性的水平對置低音相類似的單元結構,這就是帝瓦雷與華為聯合開發的60W功率Push-Push對稱低音單元。這種布局的好處是讓單元劇烈往復運動時產生的震動可以相互抵消,再配合高磁通量的銣鐵硼磁體與堅固的振膜,可以讓單元在極限工作狀態下依舊保持較低的失真度,從而提升高聲壓級下的控制力,並使低頻下潛達到了驚人的40Hz——這一指標不但遠遠超出了同價位同體積的無線/藍牙音箱,甚至較大部分HiFi級書架音箱也猶有過之。
在這對黑科技低頻單元的下方,是6顆環形分布的中高音單元,每顆單元直徑1.5寸,獨享8W功率,總功率既48W。這種布局同樣可以實現360°全指向發聲,並且可以得到比單一全頻單元好得多的失真度與頻寬,使其高頻延伸達到Hi-Res標準要求的40kHz。
作為誕生於數字時代的有源音箱,Sound X還內置了強大的DSP數字音頻處理器,它對於音箱的作用絲毫不亞單元配置與箱體結構這些傳統方面。在高性能DSP晶片的幫助下,Sound X搭載了帝瓦雷獨家研發的SAM揚聲器有源匹配技術,這項技術需要先通過雷射都卜勒測振儀精確測量音箱喇叭振膜的振動特性,再由工程師針對這一特性計算出補償算法並寫入晶片,這樣在使用同款喇叭播放音樂時,SAM處理器就能根據算法實時對數位訊號進行補償,使聲音回放效果更加接近於原始錄音狀態。
此外,在DSP晶片與6支麥克風陣列的幫助下,Sound X能夠智能檢測出自身所處的空間聲學環境,進而對數位訊號進行優化,以始終保持最佳的播放效果。當然它還可以實現語音喚醒時的回聲消除等功能。
高端家用藍牙音箱該如何選?
簡單介紹完兩款音箱,我們再來梳理一下它們在功能與音質方面的異同。
首先,不同的產品定位帶來了供電方式上的差異。BOSE SoundLink Revolve+是一款居家、便攜兩用的藍牙音箱,因此採用了電池供電方式。華為Sound X則是純粹的家用無線/藍牙音箱,因此採用電源供電。電池供電的優勢當然是音箱具有不受環境制約的播放能力,但劣勢則是輸出功率遠不及電源供電的音箱。根據第三方測試數據,Revolve+的最大聲壓級為86.5dB(在電池音箱中已經是較為強悍的),而Sound X則可以達到93dB。要知道聲壓級每增大3dB,音箱功率就需要提高一倍,由此可知即使兩隻Revolve+使用派對模式放在一起,其最大聲壓級依然不及單只Sound X。
同時,作為家用音箱的Sound X在藍牙連接之外,如果你使用的是安卓手機,還可以通過一碰傳音功能將手機上播放的音樂直接推送到音箱播放。
藍牙功能上,兩臺音箱大同小異,都支持HFP,A2DP等音頻協議,不過由於發布時間更晚,Sound X得以使用更新的藍牙5.0技術,比起Revolve+的藍牙4.2在傳輸距離上更有優勢。
回到音質方面,兩款音箱除了上文提到的聲壓級之外,頻響範圍與失真度也是衡量音質的重要指標。Revolve+採用的單只全頻單元受到物理限制,頻寬與失真度自然無法與兩分頻八單元的Sound X相比;雙被動輻射器雖然能夠對低頻進行一定程度的補償,但是其響應速度和振幅無法和獨立的60W雙低音系統相提並論;雪上加霜的是,下指向單元加全向擴散波導雖然是實現360°發聲最簡化的方案,但代價是嚴重削弱了喇叭的高頻細節,而Sound X、HomePod等家用音箱採用的環形高音陣列無疑是更好的解決方案。當然上面所說的這些方面BOSE的工程師並非不清楚,不過更複雜的系統就意味著更大的體積、更重的結構和更高的功耗,這是便攜藍牙音箱所無法承受的。
不過,當使用正常音量進行主觀試聽時,Revolve+依然表現出了相當的水準,在我聽過的全部可攜式藍牙音箱中可以歸入優秀級別,它的風格熱情而飽滿,平衡度與流暢性俱佳,僅憑一顆全頻單元也能夠展現出足夠的細節,讓音樂不會變的平庸而呆板,不得不讓人佩服BOSE工程師深厚的調音功力。
然而和華為Sound X同場對比,還是能夠立刻察覺到其在解析力和控制力方面的差距。同樣的音樂,Sound X比Revolve+能夠呈現出更多更豐富的細節,尤其是極高頻與極低頻的細節,例如鋼琴的泛音,定音鼓的連奏等,在Revolve+上微弱到難以捕捉,而Sound X則能更加完整的呈現出來。
兩者差距最明顯的還是在播放交響曲等大動態音樂方面,當播放阿巴多與柏林愛樂的馬勒第一交響曲第四樂章時,Sound X展現出了驚人的動態範圍和極強的控制力,超出了我對這一級別無線音箱的最高期待,相比之下Revolve+則有著明顯的動態壓縮問題,這一點和所有電池供電的藍牙音箱無異。
關於BOSE SoundLink Revolve+與華為Sound X兩款音箱的對比就介紹到這裡,相信你會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