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陶
156萬,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可能差不多是一生的生活費了,而這156萬卻只是她的年薪,她就是華為天才少女姚婷。姚婷於今年被華為公司錄取,是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年薪156萬。無數的羨慕與目光都聚焦到這位優秀的年輕人身上,姚婷不僅漂亮,而且年紀輕輕就拿到了博士學位,堪稱是「美貌與智慧並存」一時間讓無數人羨煞不已。
而成為華為天才少年有多難,你知道嗎?
「天才少年」最高一檔的年薪,全球只有4個人拿到了。其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一般需要經過七輪左右的流程:簡歷篩選、筆試、初試、主管面試、若干部長面試、總裁面試、HR面試。在每個環節,都會受到嚴格的考核和篩選,所以也會遇到很多挑戰和阻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或表現不佳都有可能失敗,難度是非常大的。而這4個人中,只有姚婷一個女孩。
姚婷來自湖南益陽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人,也沒有什麼特殊背景。她的高中學校也不是什麼名校,她的中考成績只有2A4B,在當時只算是中等水平。進入高中之後,姚婷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之中,成績也眼見著越來越好。整個三年也是一部逆襲史,從中考的2A4B一步步進入周南中學最好的特立班。
姚婷高中班主任回憶稱,姚婷的高中成績並不是最拔尖的,但她本人很乖巧,也非常自律,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班主任還表示:姚婷學習特別努力刻苦,對自己有非常明確的規劃,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該幹什麼事情。她能夠入選華為「天才少年」,拿著超高的年薪,都是取決於她自己的努力。
西奧多·羅斯福有一句經典名言:「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輩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自律的人才有自由,自律的女孩,人生處處充滿著驚喜。
姚婷通過自己的自律和刻苦,考上了華中科技大學,然後她繼續在大學裡潛心鑽研學習,以提高自己。本科課業之餘,姚婷嘗試了很多事情:大一辯論隊,校運會短跑項目,中英文演講比賽,幾乎是學校各演講比賽的冠亞軍;大二學生會外聯部副部長,挑戰杯,輔修第二專業英語對外翻譯,暑期支教;大三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全國大學生物聯網大賽;大四保研、準備上海中級口譯資格證考試……回首大學四年,她覺得無比充實。
在讀博期間,姚婷更是勇於挑戰自我,研究課題、撰寫論文、參加學術會議、出國學習交流等等。博士畢業後,她也沒有急著找工作,而是想繼續深造。然而,當時騰訊、阿里、威騰電子等很多公司都邀請她去自己的公司工作,幾番比較之下,姚婷覺得自己的研究與華為部門的方向比較契合,所以就在自己所在的實驗室與華為開展了一個項目,並最終選擇了加入華為。
接受媒體採訪時,姚婷也聽聞過某個網際網路公司不招女博士的新聞,面對這種職場上的性別歧視,她選擇做出出色的工作,通過自身能力說服周邊的人,慢慢打破這種偏見。她認為「其實我本身並不排斥壓力和競爭,我媽媽也常說我是需要壓力才能更快進步的人,但我內心裡是希望這一代的年輕人能活得更鬆快些。」
姚婷的高中好友曾透露,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之後,發了一條朋友圈,說了很多心裡話,感謝了很多人,這讓她很感慨。這位高中好友表示:一個人的成功一定離不開她的努力,而姚婷能有今天的成就都歸功於她自己的努力。
一名記者問姚婷,拿到這麼高的薪水後,第一件想做的事是什麼?姚婷第一個想到的是可以讓家人生活得更好一點。但說到具體使用,姚婷有些無奈地表示:「156萬放在房價都要10萬一平的深圳市來說,感覺也很難做些什麼。」
姚婷年薪之高登上熱搜後,一些網友評論道:我剛剛死乞白賴才跟老闆談下了5000的薪資,沒想到人家一出校門就有人上趕著給差不多200萬的年薪,這真的是太扎心了。你奮鬥一輩子都未必能達到的終點,卻只是人家邁出校門的起點。
面對公眾鋪天蓋地的讚揚,姚婷卻十分清醒,她表示:「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是要看他創造了多少價值,並不是說我拿到了156萬年薪我就成功了。人生不是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我現在即使被大多數人認為是巔峰,它也不一定就是一個巔峰。而我中考的時候2A4B的成績,它也不一定就是失敗。這種節點上的得失,都沒有什麼價值。如果能夠真正創造出有價值的產品或科研成果那才是有價值的。」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