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的星球,曾被認為與地球高度相似,後來怎樣了?

2020-12-23 奇點先驅

雖然,霍金並不是第一個發出「人類最終要離開地球才能生存」這一警告的人,但他卻是給大眾留下最深印象的人。霍金在世時,就以各種大膽預言聞名於世界,其中有一則預言就和人類的未來有關。他生前曾說過,人類應當努力在宇宙中尋找第二個適合生存的星球,因為地球環境將會變得越來越不適合人類生存。至於他為什麼會提出這樣的預言,有傳言說他通過建立地球模型,推演出地球未來兩百年的發展情況,因而才會提出這一預言。但這種說法是否可靠,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說法。

雖然霍金的預言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是若按照地球目前的形勢發展下去,人類的未來確實會越來越黯淡。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之下,很多全球性的問題正在悄然發生,例如全球氣溫上升、全球海平面上升以及全球大流行疾病等等。人類想要在三五年之內將這些問題都解決是不現實的,因此有些國家的航天機構把目標轉向了在太空。而在這些國家中,美國宇航局一直都扮演著「排頭兵」的角色。他們從上個世紀就開始在宇宙裡尋找另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

為了擴大探索範圍,NASA在上個世紀末成功向太空發射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且該望遠鏡還成為了人類探索太空的有力工具。不少科學家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幫助下,發現了許多系外類地行星,其中有一顆名為「克卜勒452b」的行星格外引人注意。根據天文學家介紹,從目前的探測數據和研究情況來看,克卜勒452b與地球存在著高達90%的相似度。起初,在對克卜勒452b進行觀測的時候,科學家們就發現這顆距離地球大約有492光年的行星圍繞著一顆紅矮星在公轉,這一點和地球圍繞太陽轉是相似的。

不僅如此,它在體積、質量上都和地球相仿,而且它也位於該恆星系的宜居帶中。通過這些信息的綜合,有科學家就推測該星球上有可能存在大氣層和液態水,甚至在這顆星球上已經出現了外星生命。但之後,隨著對該星系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了克卜勒452b的主恆星表面溫度比太陽要低,而且它所釋放出來的輻射也要少一些。若真實情況真如研究人員所說的那樣,那麼這顆行星與地球相似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相反,它可能和火星更為相似。

火星和地球同樣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中,但是這顆星球的磁場基本消失了,從而導致火星上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如果克卜勒452b也存在和火星一樣的情況,那麼它也是並不適合生命生存的。對此有朋友可能會說,弄了半天這顆星球也只不過和火星相似,而且距離地球還那麼遠,看來是沒什麼希望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確實如此,把希望放在克卜勒452b身上倒不如把希望放在火星身上。至少,人類在未來一百年內還有可能登上火星。

相關焦點

  • 克卜勒望遠鏡的「意外」發現
    恆星EPIC 249706694隨機變暗示意圖繪製:拉帕波爾(Rappaport)等通常,當克卜勒天體探測望遠鏡發現一顆周期變暗的恆星時, 它會在恆星與地球之間發射周期性的信號來彰顯這顆系外星球的存在。
  •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再立奇功 NASA發現外太空類地行星
    據CENT消息,科學家在整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留下的海量數據信息時發現,宇宙中有存在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的可能。NASA認為,這些星球有成為外星生命家園的基礎條件。科學家介紹,這顆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便是Kepler-1649c。據悉,該星球由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一組科學家在研究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留下的數據中發現。
  • NASA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早期發現與地球大小相仿的可居住帶行星
    一支跨大西洋的科學家團隊利用來自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重新分析數據,發現了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在其恆星可居住區域內運行,該區域位於恆星周圍,巖石行星可以在其中支撐液態水。科學家在查看克卜勒的舊觀測結果時發現了這個名為Kepler-1649c的行星,該機構於2018年退役。雖然先前使用計算機算法進行的搜索誤認了該行星,但研究克卜勒數據的研究人員再次查看了籤名並確認為一個星球。在克卜勒發現的所有系外行星中,這個距離地球300光年的遙遠世界與地球的大小和估計溫度最相似。
  • 地球的孿生兄弟「克卜勒452-b」,這顆行星與地球太相似了!
    自從人類擁有航空航天技術以來,人們總是幻想有一天移民到另外一顆星球生活。但是,茫茫宇宙,尋找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談何容易,人類容易探索發現的太陽系中的幾大行星,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適合人類生存。另外一個地球
  • 克卜勒再次立功!發現新的宜居星球,距離地球約300光年
    自20世紀中期,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搭乘火箭踏出地球,以及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成功登上月球表面後,地球以外全新的一面便展現在世人面前。而這,也激發了人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對那片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但我們知道,理想雖然美滿,可現實卻異常殘酷。無可否認,人類已經有了踏足地外世界的初步資格,但若想任由所欲地在其它星體上建立宜居家園,目前而言尚是一件不可能之事。
  • 克卜勒數據發現宜居行星:大小、溫度與地球最相似 距離300光年
    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月15日報導,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早前收集的檔案數據,發現了一顆潛在系外宜居行星,大小和溫度與地球最相似,距離地球300光年。Kepler-1649c圍繞紅矮星運行(圖片來源:CNN)這項研究本周三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 揭秘克卜勒望遠鏡背後的故事
    2015年7月24日零時,NASA宣布發現迄今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與我們的地球相似度0.98,推斷為宜居星球。2009年3月克卜勒望遠鏡從2009年到今天的故事,讓我們用NASA原天體物理學部門主任查理博士的4D理論來解讀,藍色讓克卜勒飛上了太空、橙色讓它不斷的記錄和發現、黃色包容了它的故障、綠色給了它在絕望中的再次驚喜。
  • 克卜勒星球會成為人類第二家園嗎?是地球的14倍,環境更為優秀!
    可是看起來科學家們並沒有登錄這些星球的打算,既然這些星球被稱為超級地球,環境比地球還要優秀,為什麼我們不起身前往這些星球呢?到底是什麼因素在限制我們呢?為何人類不前往超級地球就拿克卜勒22b行星為例,這是在所有的行星中和地球環境最為相似的一個,也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一顆星球,它的體積相當於14個地球大小。
  • 比克卜勒-452b還適居的星球,距地僅100光年,是未來的移居目標
    ,不少科學家都認為超級地球具有宜居性。例如在2019年發現的巴納德b星,是美國卡內基科學研究團隊發現的,其中距離地球6光年,是目前距離地球最近的超級地球之一,比巴納德b星還要近的星球是比鄰星b,距離地球只有4.2光年,不過這兩枚星球雖然距離地球較近,但是卻和地球的相似度不高,所以,被科學家認為不具備生命居住的可能性。那麼究竟是哪顆星球更適合人類居住呢?
  • 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對太空的10大發現!
    早在2009年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取得豐碩成果,準備進入延伸任務階段。克卜勒的設計是要揭開成千上萬顆行星的奧秘,了解行星系統的主要特徵,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恆星系統中存在多少「類地行星」。以下是克卜勒在過去三年裡取得的一些重要發現。
  • 這個新發現的巨大星球是地球8倍大,上面能看到兩個太陽
    克卜勒47b和克卜勒47c這兩顆行星是2012年科學家通過克卜勒望遠鏡首次發現,都是氣體巨行星。克卜勒47b位於內側,半徑大概是地球3倍,質量是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1到3倍,但是它離兩顆恆星非常近,一年相當於地球的50天。因為離主星太近,表面溫度較高,所以不太可能有生命。克卜勒47c處在最外側,也在宜居帶中,這個行星更大,半徑是地球4.5倍,質量是木星的1到17倍。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這些能夠被我們肉眼看到的恆星,都是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但是以目前的認知,恆星上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生命應該生活在像地球那樣的行星上,但是,行星自身不會發光,所以那些太陽系以外遙遠的行星我們很難發現,要發現地外行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1400光年外的行星克卜勒452b,為何被稱為地球的「表兄弟」?
    在多年對太陽系各大行星觀測之後,科學家們認為太陽系中只有地球擁有生命形式,可以說我們人類在太陽系中是無比孤獨的,而太陽系以外眾多行星的發現,使科學家們欣喜若狂,在這些行星中,是否有像地球一樣,具有可以為生命的誕生和發展演化提供適宜條件的個體存在呢?
  • 克卜勒45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嗎? 地球: 這可能是個騙子!
    在人類探索宇宙的過程當中,太空移民一直都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在人們的想像當中,地球遲早有一天會被太陽所吞噬,人類也需要一個新的星球進行生存。所以長久以來,人類一直都在苦苦的尋找另外一個地球,那麼隨時時間的推移以及技術的進步,人類似乎真的在宇宙當中找到了這樣一個星球,而這個星球被人類命名為克卜勒452b。
  • 克卜勒望遠鏡向我們證明,宇宙離我們並不遙遠,一起尋找未來吧
    2009年3月6日,天文學界迎來了一件大事,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克卜勒空間天文望遠鏡發射升空,這架望遠鏡攜帶者人類智慧的精華,裝備精良的他目的很直接,就是為了專門尋找系外行星設計的,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在等待著克卜勒望遠鏡給我們帶來激動人心的消息
  • 他是克卜勒望遠鏡, 背後的那個男人.
    姓名:Kepler-452b (克卜勒-425b) 距離:1400光年質量:地球的五倍 大小:比地球大60%公轉周期:385天 重力:2G短視頻恩,大致就是說,那個星球跟地球蠻像的,你既不會凍成冰塊,也不會被烤成臘腸,重力也還好,人體能承受。
  • 【看點】克卜勒452b刷爆朋友圈 這位地球「表哥」靠譜嗎?
    克卜勒452b和地球大小的直觀對比(左為地球,右為克卜勒452b,圖片來自NASA官網)NASA在北京時間今日凌晨發布重大消息:其克卜勒空間望遠鏡任務新發現了一個地球「更大、更年長」的表兄弟。這是人類在尋找另一個「地球」過程中的裡程碑事件。此前,人類已經發現11顆地球「近親」。這是克卜勒任務發現並證實的大小最為接近地球的行星,這顆名為克卜勒452b的行星在圍繞著一顆G2型恆星旋轉,後者就相當於我們的太陽。克卜勒452b位於其「宜居帶」中,「宜居帶」是指一顆恆星周圍的一定距離範圍,在這一範圍內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
  • 地球2.0:相似度達0.98的它到底啥樣?
    (KEPLER)新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Kepler-452b),這是首個與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跟地球的相似指數達到0.98。與地球相似指數0.98美國航天局(NASA)23日舉辦媒體電話會,介紹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成果,「批發」了500多個新的太陽系外行星候選天體,天文學家根據它的數據,發現一個從尺寸到周邊星系環境都很類似於地球的行星,這意味著該行星表面有望存在液態水,這也是目前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行星表面環境
  • MIT科學家發現「π星球」:近似地球大小,3.14天公轉一圈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發現了一顆「π星球」。這顆行星的大小和地球相似,每 3.14 天圍繞其恆星公轉一圈——這與圓周率π恰好吻合,「π星球」的暱稱由此而來。有關該行星的數據是在 2017 年被 NASA 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捕獲的,當時望遠鏡正在執行第二次觀測任務(K2 任務)。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一年385天,人類移居有望了?
    科學家認為地球環境已經不可再修復了,因此尋找另一顆宜居星球成為了重中之重。從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便把目光放到了宇宙中,如果有朝一日地球無法再滿足人類生存了,我們又該去到哪裡呢?許多人認為人類不該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地球也不該是唯一孕育生命體的星球,既然太陽系中出現了宜居星球,那麼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應該也會出現其他的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