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願意,從現在開始努力,人生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人的一人生就是這樣,在追求夢想這件事上總是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獲得,最壞的結果不是沒有實現夢想,而是努力了也不會有任何回報。
正是因為如此,這世間少有能夠默默付出,保持努力向上的人,也正如這段話裡所說,只要努力,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器晚成,句子雖短,但意味深長。
錢學森之子錢永剛34歲考上大學,雖不像其堂兄弟錢永健那般獲得諾貝爾獎,也不像他的父親錢學森那般有如此大的成就,但是錢永剛走了一條和父親同樣的道路,他終身都在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貢獻,在我國,他也是一個有著一席之地的工程師。
了不起的父母
錢永剛有一對了不起的父母,他們是錢學森和蔣英,一個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一個是我國著名的音樂家。
1911年其父錢學森出生在上海一個書香門第,錢學森的父親是當時和魯迅,以及蔣百裡等人一同奔赴日本求學的錢均夫,他是一名愛國人士也是新中國的文史專家,長在這樣的家庭,錢學森自然從小就非常的優秀,同時也對自己的祖國有著強烈的認同感,以至於後來放棄美國的豐厚待遇而毅然回國。
錢學森是家中的獨子,而錢均夫的好友蔣百裡家中卻有三個可愛的女兒,這讓錢家好生羨慕,於是錢母章蘭娟便提出向蔣家收一個女兒的請求,最終在三個女兒中,她看中了蔣英,於是將蔣英接到錢家住了一段時間。
蔣英剛到錢家那年才四歲,而錢學森已經是一個12歲的少年,自然是與這個四歲小妹妹沒辦法成為親密無間的好朋友,但是奈何蔣英生的可愛,也深得錢學森的喜愛,這便是錢永剛父母親緣分的開始。
當年錢母接蔣英到家裡來本想就此給錢學森找個可愛的小妹妹,連名字都改好了叫錢學英,但是這個四歲的女童沒有住多久便開始想念蔣家的小姐妹們,哭鬧著要回家,於是錢家又只能將蔣英送回去,女兒自然也就變成了乾女兒。
錢學森與蔣英長大後,一個去了美國留學一個去了德國留學,一個在科學事業上小有成就,一個已經在歐洲刻苦學習多年,在國際上也獲得了很多大獎。
錢學森的母親走得早,她離開時,錢學森還未婚娶。到了錢學森30歲時,還依舊是單身漢一個,這讓錢父也著急了起來,那時蔣英也已經回到國內,於是錢均夫便去拜託蔣英為錢學森介紹對象。
可沒曾想到,錢學森對蔣英暗生情愫,為了把握住這份愛情,很快,他便向蔣英求了婚,於是便有了後來二人相伴一生的佳話。
年幼與父母一同回國
錢學森到了美國就讀的是加州理工學院,那時他跟著導師馮·卡門學習,1949年的時候被該校聘為終身教授,沒過多久新中國成立了,那時他也開始籌劃了自己的回國計劃,為了回國,他毅然放棄了在美國的工作。
1950年時他本該按計劃帶著妻兒一同踏上了回國的飛機,沒曾想剛上飛機就被美國逮捕,而那時錢學森已經在美國參加了多項絕密計劃,被美國軍方成為「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自然美國是不會放其歸國的。
為了留住錢學森,美國的理由是錢學森的行李中帶有絕密文件,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就這樣歸國遙遙無期。
被逮捕後,錢學森被美國司法部移民歸化局非法拘留,在裡面飽受了15天的折磨之後,才被加州學院的同學和老師們保釋出來。
到1955年共5年時間裡,錢學森及其家人雖然被監禁,並且飽受折磨,但是錢學森歸國的決心一天比一天堅定。
1955年,錢學森擺脫美方監視之後,向國內求助,於是在同年8月在中方的交涉下,錢學森終於踏上了歸國的輪船,當時跟著他一同踏上這段旅途的還有妻子蔣英和他們的一雙兒女,那時的錢永剛年僅7歲,依然滿口流利的英文,回到國內後也難以與國內的人們交流。
但是慢慢地,為了和小夥伴們玩耍,與人們交流,很快錢永剛學會了漢語,同時也學會了俄語,自然在語言上已經與中國本土的孩子無異。
34歲考上大學
作為錢學森之子,錢永剛受到父親的感染首先也有著強烈的愛國熱情,其次他也是個才華橫溢之人。身在這樣的家庭,錢永剛自小便受到老師的喜愛,但是他的成績卻不盡如人意。
初一的時候,老師給錢永剛報了數學競賽,但是那時錢永剛只考了30分,這樣的分數讓老師們大跌眼鏡,但是錢學森卻對此不以為然,他對孩子的成績不做要求,從小便沒有給錢永剛的人生設立一些條條框框去束縛他。
實踐證明錢學森這樣的教育理念是對的,他教會了錢永剛沒必要拿滿分的道理,也讓錢永剛的童年不像其他小孩那般勞累,他除了學習課堂內容之外還發展了自己讀書的愛好,因此也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童年。
錢永剛的這一生像極了父親錢學森,充滿坎坷,因為國內大環境的原因,錢永剛初中畢業後就沒有上過高中,小小年紀便失了學。
本該上高中,但是當時的社會風氣令學生們都無心向學,錢永剛那時也只是一個小小少年,社會大環境也讓他的生活一度陷入了迷茫,輟學之後,錢永剛就到部隊去歷練,錢永剛進入部隊完全依靠自己,即使父親那時在軍方任職,他也沒有動用父親的關係。
後來時代大環境有了變化,錢永剛重新認識到讀書的重要性,恢復高考之後,錢永剛已經34歲了,但是年齡並沒有阻止他的求學道路,即使中年而立,他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考上了國防科技大學。
四年本科學習畢業之後,錢永剛又到了父親曾經就讀以及工作過的加州理工學院深造,坎坷的人生也算得撥開雲霧見天明。
錢永剛,不依靠自己的家庭背景也依舊能夠像自己的父親那般優秀,只不過是大器晚成。
從加州理工學院畢業之後,優秀的錢永剛也受到了美方的青睞,這次,錢永剛毫不猶豫的拒絕,因為他就像父親錢學森那般,認為最值得自己奉獻一生的地方只有中國,所以他回到國內,投身於祖國的教育事業,錢永剛不願自己獨自發光發熱,他為祖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錢永剛在加州理工學院攻讀的是計算機科學專業,也因此成為了一名高級工程師,回國之後,他還兼任了上海交通大學的教授,同時他也是上海交通大學「錢學森圖書館」的館長。
自2004年起,錢永剛先後被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高校聘為兼職教授、客座教授和榮譽教授。
同時又被聘為中國航天錢學森決策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榮譽院長以及西安市人民政府創新教育顧問等。
這一生也算是有著無數的高光時刻,但是他除了繼承其父親的聰明才智之外,還繼承了錢學森的低調做人,不為浮華所束縛。
小結:
「如我如君者,不妨身晚成。但從時輩笑,自得古人情。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後名。男兒且如此,何用嘆平生。」
錢永剛就如杜洵詩中所說的那般大器晚成,他也算生不逢時,生於新中國成立之前,卻長於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是中國騰風的年代,同時也是最黑暗的年代,文革十年讓錢永剛無書可讀,所以他去參軍,希望能夠在軍隊中的得到歷練。
文革之後,他已經三十幾歲,但是錢永剛從不讓年齡限制自己,他毅然決然參加高考,希望能夠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報效祖國,最終他成功了,雖沒有其父那般成就,但是在計算機領域內也算的功成名就,現在的錢永剛已近遲暮之年,一身浩然正氣,不被塵世的虛華所牽絆。
如今在這個社會裡有很多人懷揣夢想,卻被年齡還有各種外界因素所困擾,為了改變命運,錢永剛能成為他們最好的榜樣,他不藉助家庭的幫助,依舊能夠在而立之年成就自己,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普羅大眾燃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