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衣公子,財經作家,公眾號衣公子的劍
一直不喜歡科比(Kobe Bryant)。
我是史蒂夫·納什(Steve Nash)的追隨者,痴迷華麗的跑轟,精準的傳遞,為齊心拼搏的團隊精神熱血;對個人英雄主義的單打獨鬥,嗤之以鼻。
06年,科比絕殺太陽,把總比分改寫為3 : 1,晉級幾乎沒了懸念。科比對著鏡頭瘋狂捶胸,咚咚響。
我們一群人守在中學食堂電視前看直播,幾個科比球迷得意洋洋,我卻幾乎要氣哭了。
後來,太陽連贏三局,上演逆天翻盤,4 : 3淘汰湖人。我也激動得跳了起來,對著科比的粉絲反唇相譏。
由於情緒到位了,大家就盡興地打了一架。
就這樣,因為大洋彼岸一個誰都沒有見過的男人,哥們幾個掛了彩,還差點畢不了業。
呵,這就是很多人的青春。
01
科比一直是被質疑的那一個。
初出茅廬就收穫可歌可泣的三連冠,那是和喬丹比肩的偉業。不過三個FMVP都給了那個叫奧尼爾(Shaquille O'Neal)的男人。這個外號叫做「鯊魚」的傢伙,才是NBA的大殺器。那身板,那屁股,一擠,一撅,禁區裡的敵人只能繳械投降,目送他暴力扣籃,甚至把整個籃板抓碎。
科比嘛,就是一個淘氣的不懂事的跟班小弟。和很多黑幫電影一樣,小弟挑戰老大哥,兩人失和後,球隊送走了功臣大鯊魚。
現在,湖人是科比一個人的了。
科比依舊是聯盟最好的球員,個人榮譽拿到手軟,但是,球隊從此顆粒無收。
但是科比一直都在,練啊練,熬啊熬,2009年,終於邁過所有的坎,再次問鼎NBA總冠軍。FMVP,科比·布萊恩特,實至名歸。
第二年,也就是2010年,更是一個大高潮。湖人再次殺進總決賽,對手是曾經搶走自己冠軍的波士頓凱爾特人。
3 : 3之後,雙方進入」搶七」大戰。那是本世紀最最最最好看的一場決賽。作為NBA歷史上冠軍數最多的兩支球隊,各種恩怨糾葛。陣內高手雲集,天神下凡,迎面就是刀刀見血的肉搏,將對抗、戰術、謀略都演繹到了極致。
比分一直咬得很緊,整整三節半湖人都是落後的那一方。直到最後時刻,湖人翻盤。復仇老對手,實現兩連冠。
壯哉。
科比,32歲了。
很多人還在幻想,32歲老當益壯,我們一定可以再多看他幾年。可是,江湖風雲突變,後浪洶湧。以拼命三郎著稱的科比舊傷未愈,新傷不斷,跟腱、膝蓋……逐漸獨木難支,湖人離冠軍漸行漸遠。
每次鐵粉都會幻想,老科,好好養傷啊,明年再搞它一次。
但是,誰也沒想到,總決賽的舞臺,一別,就是十年。
02
科比人生得意的2010年,正好是詹姆斯(LeBron James)的低谷,超級低谷。
凱爾特人正是踏著詹姆斯的屍體闖進的總決賽。
第五場,詹姆斯出場42分鐘,14投3中,只得到可憐的15分。更糟糕的是,在克利夫蘭的主場「小皇帝」防守漏人,鬥志全無,昏昏沉沉。
他是球隊失利的首要原因。留在克利夫蘭主場的最後一場比賽,糟糕至極。
由於合同到期,全世界都在猜測詹姆斯的去向。但是詹姆斯卻賣起了關子。
在球隊被淘汰後不久,詹姆斯通過ESPN高調地做了一場名叫 the Decision 的直播,面對1億觀看者,他宣布自己的選擇是離開騎士,加入邁阿密熱火。
這下惹惱了整個世界。
沒有充分的溝通,只有一場追求商業化的直播,傷透了球迷的心。騎士老闆發表了一篇憤怒的公開信。「決定」成了一個經典的梗,被全世界玩壞了。
在世界各地,球迷焚燒詹姆斯的球衣。
圖:焚燒詹姆斯球衣
喬丹出來明確表態,反感這個決定。
用各類語言寫成的批評文章鋪天蓋地。
簡而言之,喬丹不會這麼做,科比不會這麼做。詹姆斯(25歲)、韋德(28歲)、波什(26歲),三個人在自己的盛年,放棄自力更生殺出一條血路,而是以明顯犧牲工資的代價,去一支球隊抱團。
這是懦弱,也為聯盟開創了「巔峰抱團」的惡習。
03
詹姆斯一夜之間成了全世界最讓人討厭的運動員。
哎,誰讓他一路走來,背負了那麼多期望。
未滿15歲的詹姆斯,已經揚名整個俄亥俄州。
那個籃球天才。無所不能。去看看他的比賽吧,我已經找不到詞彙來表述他的表現。
2003年,作為選秀狀元,他加入自己的家鄉球隊,克利夫蘭騎士。一切浪漫得像童話。
NBA和高中聯賽是天壤之別。哪怕最樂觀的人,也對詹姆斯的成長有合理的預期。
很多狀元或者後來的大神,第一場NBA比賽都表現平淡,甚至表現災難。奧尼爾,拿了2分;麥迪也是2分;科比的處子賽,只能打替補,0分。
詹姆斯怎麼樣呢?
他完全不需要適應。第一場就是25分6籃板9助攻。
比數據更可怕的,是比賽中的一個瞬間。詹姆斯快攻,1打0,前面一馬平川,幾乎每個球員,尤其是新秀,都會利用機會,做一個暴扣,漲漲自己的身價。
但是詹姆斯突然停住,低手拋球給到後排插上的(當時的)球隊老大裡基·戴維斯,後者暴扣。
圖:詹姆斯處子秀助攻裡基·戴維斯
這個少年能力出眾,又情商爆表,盡然已經懂得克制自己出風頭的衝動,關鍵是他才18歲,前途無量。
果然。
由於詹姆斯只是高中生,裡基·戴維斯一直有意無意地輕視他,甚至為難他。但是在那場比賽後,忍不住對詹姆斯讚不絕口。
「詹姆斯很不錯,我現在確定了,他會是我絕佳的幫手。「
很好。
幾個月後,騎士交易走裡基·戴維斯,球隊老大的位置騰空,皇帝登基。
04
喬丹之後,最接近喬丹的就是科比,沒有之一。科比之後,最接近喬丹的就是詹姆斯,是的,沒有之一。
聯盟炒作了很多年,總決賽搞一個西部的24號(科比)對陣東部的23號(詹姆斯)。但是一次都沒有成行。
第一段騎士生涯,詹姆斯只有一次殺進總決賽,被馬刺4 : 0橫掃。隨後,坐在電視前,看著科比三進總決賽,兩次問鼎。2010年後,科比戴上冠軍戒指,從此再也沒有回到總決賽舞臺。但是從這往後,詹姆斯每年都是東部冠軍,每年都進總決賽。
是的,每年都進。命運就是這麼交錯。
2011年,科比想一鼓作氣,最後拼一把,但是季後賽湖人被小牛橫掃,總決賽的門票拱手相讓。這一年,詹姆斯在一片爭議中到熱火抱團,被噓了整整一年,但是效果又快又好,熱火殺進了總決賽,詹姆斯感覺自己要奪冠了。
總決賽的對手小牛,是一支老弱病殘。諾維斯基33歲了,基德38歲,馬裡昂、特裡、斯託賈科維奇33歲。
輿論對於冠軍的預測一面倒 : 熱火。標題都準備好了:詹姆斯,儘管他放棄了體面,但是收穫了冠軍。
第一場熱火輕鬆取勝,1 : 0領先。第二場還剩半節,領先15分。只剩6分鐘,領先15分啊!怎麼看接下來的劇本都應該是2 : 0,然後勢如破竹,熱火冠軍。
結果,男老人們反擊了。那是一場史詩級的逆轉,最終38歲和33歲的老男人脫衣瘋狂慶祝。而風華正茂的26歲大男孩,痛苦地坐在地上,低頭不語。
詹姆斯背負了懦弱、不忠的罵名,結果敗給了一群激情而富有理想主義的大叔。
這是最近幾十年裡,NBA最戲劇性最可歌可泣的總決賽。詹姆斯也在裡面,充當反面角色,一個尷尬、諷刺的背景板。
05
梁啓超寫《李鴻章傳》開頭第一句話是 : 唯聖人和庸人無譽無咎。
譽是讚美,咎是指責。意思是,唯有聖人和庸人,既沒有人讚美,也沒有人批評。
想想也是。我們太平凡了,哪裡配表揚聖人,更沒有資格批評聖人。比如XXX、XXX和XXX,你寫個文章反對一下試試?
另外,庸人,又太微不足道了,我們根本就不會關注,又怎麼會去讚美或者批評呢?
於是,詹姆斯,曾經的「小皇帝「,現在的「老漢」。一直活在詬病裡。
比如,他的六步上籃。籃球規則是合球後最多走三步,小學生都知道。但是詹姆斯上演過皇帝霸王六步上籃,裁判視而不見。然後被輿論黑出了翔。
比如,他不敢投關鍵球。最後關頭,一球可以定勝負,責任重壓力大。詹姆斯突進籃下,四人圍劫,幾場非常關鍵的比賽:面對活塞他選擇傳給底角的角色球員馬紹爾,後者投丟。對陣波特蘭傳給斯諾,投丟。就在兩天前,湖人對陣熱火第四場,湖人穿了黑曼巴球衣準備奪冠,關鍵時刻,詹姆斯突破後傳給丹尼格林,投丟。
同樣的場景,喬丹和科比都不說廢話一定自己幹。只有詹姆斯會傳球,詹黑說他不是領袖,不敢擔責任,坐實了懦弱的指責。
再比如,抱團奪冠。2010年,和韋德、波什在熱火抱團。2014年,熱火走了下坡路,詹姆斯回到有著歐文和樂福的騎士。
愛他的人說他剛猛霸道,一夫當關。但是討厭他的人…………說真的,從來沒見過一個體育明星,有那麼多黑粉。在每一條詹姆斯的新聞後面,都是詹蜜和詹黑爭鋒相對,言辭犀利得仿佛現實中有什麼深仇大恨。
冠軍當然很重要。2012、2013在熱火,2015在騎士,詹姆斯拿到了三個總冠軍,三個FMVP。但是贏得榮譽沒有打消質疑,反而讓質疑更加猖狂和激烈。
直到2018年。
2018年和獎盃沒有關係。闖進總決賽詹姆斯,被4 : 0橫掃出局。但是,看著詹姆斯打球,我收穫到了遠比冠軍更重要的東西。
這一年,歐文走了,樂福傷了,詹姆斯33歲,圍繞在身邊的是一群老弱病殘。整個賽季全勤,平均出場40多分鐘,把球隊放在自己肩上,一個人扛著往前走。
東部的年輕人已經被逼瘋了,從2011年開始,東部冠軍永遠都是詹姆斯在的球隊。每年都是。只要他在,後浪就永無出頭之日。2018年,是各路反賊「弒君」最好的機會。
果然,騎士被一次次逼入絕境。
但是每一次,詹姆斯挺身而出,季後賽兩次「搶七」,關鍵比賽,老漢打滿48分鐘。印象最深的是對陣凱爾特人的賽點,桀驁鐵血的少年俠士們圍著他打,全程壓制,最後時刻,詹姆斯殺出重圍。凱爾特人的13號莫裡斯為了拉住他,整個人已經掛在了他肩膀上。
肩膀上掛著一個和自己身高、體重相當,但是年輕五歲的年輕人,詹姆斯卻依舊步履如飛,銜枚急行,上籃,2+1,殺死比賽。一聲怒吼。
天哪,他已經33歲了啊!
多少這個年齡的球迷,那一刻拍案而起,肚子上的肥肉隨著蹦跳一抖一抖,再撓一撓自己油光閃閃的頭皮。
哎,又是一年了。
06
由於經營有善,NBA的收視率一直穩步上升,但是去年總決賽,轉播收視率突然下跌。
說實話,和今年比,去年的比賽更激蕩,劇情更詭譎,氛圍更戰場。
聯盟納悶,但是一直找不到原因。
直到今年,才恍然大悟——因為去年總決賽沒有詹姆斯。十年裡,唯一一次,NBA總決賽沒有詹姆斯。
2018年,詹姆斯再次離開騎士,加盟科比的老東家,洛杉磯湖人。4年1.54億美元,超級合同。
兩代,「離喬丹最近的人」,用這樣的方式重逢。
在徵戰NBA的16年裡,詹姆斯像個機器人,傷病很少纏上他,但是這一次他掛了,休戰十場。湖人戰績一落千丈,最終連季後賽都沒有進。
每個運動員在30歲之後都會被唱衰。沒別的原因,單純就是「他老了」。
2015年30歲詹姆斯重返騎士,賽季中因膝傷和背傷連休9場。場均出場時間、場均得分、投籃命中率、籃板球、失誤數,全面惡化。
當時的人說,你看,他老了。
然後詹姆斯回來,繼續統治球場,繼續拿總冠軍。
2018年,詹姆斯的傷勢、缺席和成績比2015年更糟糕。
那個聲音又來了,「你看,他真的老了」。
是啊。十年,彈指一揮間。
數一數曾經阻擊詹姆斯的人,奇才大將軍、活塞五虎、馬刺GDP、綠軍三巨頭、陰魂不散的伊戈達拉……他們要麼已經退役得徹底消失,要麼大腹便便坐在解說席,要麼無可奈何地坐在替補席。
詹姆斯從一個時代又一個時代穿過,對弈過的梟雄接連泯滅。像沙漏裡的流沙一樣,和他同時代的人都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順流而下,作為他們當中最強的一個,詹姆斯能夠在沙漏中央卡多久呢?
攝像機偶爾從高處掠過,很明顯,他的髮型已經是「農村包圍城市」。天知道,一個快36歲的傢伙為了保持超一流的運動狀態,要付出什麼。
07
2020年,1月27日,疫情的陰霾正在最嚴峻的時候。我聽到媽媽敲門,讓我自己看看手機。
科比死了。
命運的不測讓我備受震撼。
事後,我們得知了科比遺骸的慘狀。在墜毀的直升機廢墟中,身高近2米的他,只保留了1.3米。曾經的蓋世英雄,如今左腿、右腿、右臂,都沒有了。
這一年的剩餘比賽,註定蒙上不一樣的顏色。
奈何,這支湖人太有故事。比如9號隆多,在凱爾特人和科比搶了三年冠軍,剩餘的時間在東部鎮壓小皇帝詹姆斯的崛起。
再比如霍華德。對,尤其是霍華德。
2009年,詹姆斯率領騎士殺進東部決賽。那一年,騎士拿到常規賽創紀錄的66勝(全聯盟第一),季後賽前兩輪橫掃對手。詹姆斯躊躇滿志,這次總冠軍總該是探囊取物了吧!
那一年,詹姆斯在最佳防守球員的評比裡,排名第二。第一偏偏就是霍華德。東部決賽,霍華德永遠出現在詹姆斯和籃筐之間,讓人心煩意亂,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率領魔術淘汰騎士。
打得詹姆斯心灰意冷。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回了更衣室。因為沒有按照慣例向對手致意,詹姆斯再一次被罵慘了。
霍華德決賽的對手正是科比和湖人。湖人4 : 1,科比手起刀落摘走了屬於自己得總冠軍。
那時候的霍華德永遠笑呵呵,球場上的魔獸,商業裡的巨子,風月場中的豪客。
2012年,下坡路的湖人最最最後一搏,交易得到納什、霍華德。但是,霍華德偏偏還在愛玩的年紀,揮霍著自己的天賦,於是,常常被事無巨細的科比訓斥,最終兩人鬧翻,差點報以老拳。
原本陣容上被寄予厚望的湖人,季後賽第一輪就被打飛。霍華德離開湖人四處流浪,從「得此君可安天下」淪為教練們「人人見而遠之」。
十年前,霍華德是聯盟唯一可以單換詹姆斯的男人。十年後,他接受了一份很可憐的底薪合同,回到湖人。曾經的超級球星,深深懺悔,改過前非,任勞任怨,球場上做髒活累活,球場下給隊友遞水加油。他說,年輕時候的自己不懂得珍惜,現在是他最後拿總冠軍的機會,他要補救,為此,做什麼都可以。
因為疫情,這次總決賽,現場並沒有觀眾,奪冠後的慶祝氛圍差了很多很多。但是,霍華德哭得像個孩子,唯一的一個。
湖人總冠軍,外加搬出科比的紀念,我也忍不住老淚縱橫。但是,我天然排斥廉價的煽情和盲目的感動。
因此,不得不靜下來想一想,我們到底在痴迷球場上的什麼?
年少的我們喜歡超級英雄,一個人打贏整個世界。後來我們知道,生活不是漫畫和史詩。
科比桀驁不馴,和很多隊友不睦。詹姆斯世故老成,理想主義偶爾也讓渡給現實考量。霍華德浪子回頭,但是終究不會再重返巔峰。
但是,請不要因此就否定他們,我們本來就不存在一塵不染的英雄。
儘管在2018年,詹姆斯扮演了人們期望的孤膽英雄,但是爭議並沒有因此消失。17歲的我們接受不了,十年後,我們終於懂得,不要為質疑而活,而要學會接受,質疑永遠和榮譽相伴。這才是生活的真相。
人生也就是這樣,熱淚盈眶,又最終平靜。
今天懷念科比,不是懷念他的榮譽,因為榮譽你來我往,總有攬走獎盃的過客。不是他飄逸瀟灑的動作,因為動作的宿命就是被模仿和超越。
我最懷念的,是他的不服。
NBA有一句話,when you win, say nothing; when you lose, say less.
當你贏了,什麼都別說,當你輸了,就更該閉嘴。
或者,更簡單的來說,我懷念科比為我們呈現了一種最酷的生活方式。不管你在做什麼,已經取得了什麼成就,面對怎樣的詆毀,永遠專注於這件事,做到第一,練到贏。
喜歡科比的年紀,很多人同樣視周杰倫為偶像。那些年,杰倫的歌真好聽,打動人。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不服。20歲的周杰倫內斂、害羞,不善表達,但是有野心,要做屌的音樂,帶我們打碎時代的庸俗,正視世間的掙扎和痛苦。
後來,杰倫不再「不服」,生活裡沒有了壓抑和失落。他享受名譽和財富,嬌妻愛女,好兄弟的簇擁,寫出來的歌,像倒了一罐糖的開白水。很甜,但是不再觸動我們的靈魂。
科比說,我們奪冠只取決於自己的失誤,和你阻擊不阻擊我們沒有關係。
不服,真的是一種太稀缺的品質。總是讓十多歲的孩子肅然起敬,等他們長到三十歲又逐漸麻木,徹底妥協。
姑娘們,原諒今天朋友圈刷屏的科比和湖人的照片。他們,應該只是想起了自己十多歲的某個瞬間。
在疲憊和瑣碎的生活中,偶爾閃過一個念頭,我也要大鬧一場,悄然離去。
然後,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