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還是「大眾」?雷射電視憑實力說話
歷經多年發,不少人看來雷射電視仍是小眾化產品,但這或許也將成為過去式,2021年對於電視行業而言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雷射電視正全力開啟這個新時代。
1、市場教育仍在繼續,硬實力才能「背書」
如果單從滲透率上而言,雷射電視確實還是「小眾」,畢竟截止目前雷射電視的滲透率才6.6%,市場教育依舊任重道遠。
但是,不同於以往在雷射電視剛出來時,大多是走的營銷路線,包括海信、長虹等一批傳統電視品牌,那時網際網路品牌的營銷策略紅極一時,他們也在有樣學樣,今時不同往日市場教育光靠營銷也獨木難支。
從最新的堅果投影和海信的動作來看,他們不再一味「喊口號、造概念」,全色也好三色也好,都是基於RGB三基色來滿足用戶畫質提升需求;海信在產品中融入社交模塊、堅果投影開啟生物識別,都是在實打實的豐富雷射電視可用性;又比如海信的「音畫一體」、堅果投影的「懸浮聲場」,沒有實際技術做支撐,也走不到這一步。
「技術開道」儼然成為當下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消費者用戶心智早已不是從前,「不見兔子不撒鷹」不再是品牌方的專利,消費者也會,所以說「市場教育」還需回歸硬實力。
2、雷射電視就是未來?
關於雷射電視的未來,行業也有許多聲音,例如堅果投影創始人兼CEO胡震宇就認為「雷射電視就是未來」。
這一看法或許正被驗證,無論是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其中也好,還是產品能力不斷提升,又或是雷射電視成為目前電視中唯一正增長的品類,都預示著雷射電視已經到達了爆發的臨界點。
像許多北上廣一線城市,高房價導致住宅都在100平米甚至不到,這些家庭也具備大屏需求,但傳統液晶電視根本無法滿足,運輸困難、裝配困難、牆面無法容納等等問題在雷射電視面前都將迎刃而解。
所以說,2021年-2022年雷射電視可能會和傳統液晶電視分庭抗禮,現在重力布局可謂時機正好。
3、其實是出發點決定目的地
雷射電視的更新與迭代已經持續多年,早期像暴風、神畫等一眾品牌也曾有過不俗的戰績,但最終都湮滅在了時間長河中,這些品牌有個共同特點即「唯賣貨論」,就是只關心銷量數據,顯然這一模式已被驗證走不通。
那雷射電視到底需要什麼模式?這也是行業現階段的一個重點問題。其實所謂「殊途同歸」,行業模式在其它領域都能借鑑,比如阿里如何從一個十幾人的小團隊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這與馬雲的眼光有著決定性關係,目光有多遠企業才能走多遠。
可以看到,現在即便是海信這樣的巨頭玩家,在談論雷射電視產品時,也是在不斷強調「年輕化、實用化」、「改變產品定位」這些隱性特徵,而不只是一味去強調賣得有多好。
堅果投影在這方面還要更加堅決,他們擯棄「唯賣貨論」,「唯用戶論」及「唯技術論」成為他們的基本方針,無論是堅果U2 Pro秉持「未來感」的初衷還是在發布會上CEO胡震宇的發言「擁抱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都能明顯感受到行業眼界正在擴寬。
有著足夠的消費需求,行業發展也迎來爆點,再加上一批堅持不懈的企業,雷射電視走向「大眾化」已是眾望所歸。
總結
據奧維雲網的預到2022年,雷射電視在中國市場上的銷量將突破100萬臺,銷售額達到118億。別看現階段可能部分消費者會覺得產品價格偏高,但這或許只是一時,大量玩家的湧入加上技術成熟,最終都會集中在萬元級別的價格段競爭,彼時雷射電視註定將實現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