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了,別再把哥哥架在火上烤了。」
10月7日的一次摩託車賽事撞車事件,讓王一博和胡通明在熱搜上待了三天。流量粉絲罵車手手段下作,車圈粉絲罵明星破壞規則。最後雙方都累了,只想讓對方高抬貴手,「別再消費」。
好在官方仲裁結果也沒讓大家等得太久:胡通明的超車是正常行為,而胡通明在超車時與王一博撞車,並導致後者被迫退賽的結果屬於賽場意外。因此,所有運動員的成績有效,無人因摔車事件遭到處罰。
而王一博有關摔車事件的最新微博,態度也還算理智:「我的粉絲不要幫我罵,有些事情我自己說。摔車是不幸,但這是每一個運動員要去用正常心態面對的事情。可是丟失了體育精神就不對了」。
看得出,他仍然堅持認為對方「丟失了體育精神」,但摩託車圈內人卻並不作如是觀。這種分歧,看來也只能這樣了。作為社會公眾和「吃瓜者」,不妨站隊,卻都必須尊重專業的仲裁。
顯而易見,許多人都對王一博的這次破圈之旅充滿了期待——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那個不知趣的胡通明,那麼王一博至少能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績,一個「被演藝耽誤的摩託車手」的新人設就會橫空出世,對於王一博的粉絲來說,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而對於摩託車運動來說,藉助流量明星提高其賽事影響力,似乎也是機會難得。可惜的是,王一博還是摔了,它讓人看清了摩託車運動的殘酷真相,當然也讓人感受到了飯圈對愛豆的滿腔熱愛,同時還讓人感嘆,一些明星粉絲們有多麼缺乏基本的體育專業知識。
是飯圈應該學會融入體育圈,還是體育圈應該包容飯圈?或許,二者兼而有之吧。
俗話說,文體不分家,但那只是指雙方互動較多。其實,家還是各自的家,所謂跨界、破圈,哪有那麼容易。有哪個娛樂明星在體育界取得了佳績?又有幾個體育明星能成為娛樂大咖?究其實,還是文體各有各的專業要求,術業有專攻,不是說破就破,想跨就跨的。這種壁壘,看似無情,卻又何嘗不是對於各自領域專業性的尊重。
跨界和破圈,在今天似乎都是很風雅的事情,但太刻意,也未必好。王一博熱衷賽車,一定會讓粉絲們關注摩託車項目嗎?未必如此;流量明星跨界,會因此帶動更多普通人參與該項運動嗎?恐怕也難。體育項目群眾基礎的夯實和塑造,同樣有其基本規律,靠忽悠解決不了問題。
而作為流量明星,抱著玩票心態,參與體育比賽,固然無妨,但若以為自己一定能文體通吃,跨界自如,那也未免過於天真。競技體育的成功,還是基於日復一日、艱苦嚴苛的訓練。你要是玩票,也能玩出個冠軍來,那無論是對於其他選手,還是該項運動,都太不公平了。
所以,跨界也好,破圈也罷,關鍵還是要看心態。心態好了,有些美好事情的發生就會水到渠成。譬如中國女排從來只專注做自己,但她們始終能破圈,原因無它——她們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好到極致。
一句話,界可跨,圈可破,但平常心不可無。否則用力過猛,不小心拉了胯,就不夠風雅了。(劉穎餘)
責任編輯:曹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