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國內最早的商標是「一隻兔子」。
早在8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就出現了我國最早的商標圖形——白兔。這是山東「濟南劉家工夫針鋪」的銅版標誌,商標中「玉兔搗藥」的畫面承載了當時人們對「長生成仙」的渴望。
不過那個時候,沒有「商標保護」也沒有「商標註冊」意識,所以後來找的中國第一枚註冊商標,則是「兵船」,這是江蘇無錫茂新麵粉廠申請的受法律保護的商標,時間是1923年5月。
一年後的8月,中國酒業第一枚註冊商標誕生,高粱穗牌汾酒商標。
1804年,法國頒布法典,首次規定商標權受保護,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建立起商標註冊制度的國家。而中國的商標「註冊制」則是在近100年後。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7月,政府才開始設立專門分管社會商務活動的機構,即清末政府商務部(簡稱商部)並設立商標註冊局。
1922年7月,北洋政府決定在農商部內重新設立商標登錄籌備處,並負責商標局的籌備工作。
1923年4月初,當時新任農商部總長的李根源先生向北洋政府提交頒布商標法、成立商標局議案。經北洋政府國會表決、國會通過後,商標局隨之宣告成立,這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商標局。
中國最早的註冊商標出現於1923年5月,北洋政府農商部商標局成立不久後,江蘇無錫茂新麵粉廠就向商標局提出了商標申請,決定將自己從1910年就開始使用的「兵船牌」商標正式以法律手段保護起來。「兵船」牌也成為了按照當時頒布的《商標法》辦理註冊的第一號商標。
▲「兵船牌」商標(來源:中華古玩網)
彼時,晉裕汾酒公司的市場已經分布在全國。而且,由於1915年巴拿馬賽會的「世界影響力」,汾酒產品開始在海外暢銷。於是晉裕汾酒公司經理楊得齡率先將已使用多年的高粱穗牌汾酒商標提請商標局,申請註冊。
1924年8月5日,高粱穗牌汾酒商標獲準註冊,這枚高粱穗牌汾酒商標,正式成為了中國第一枚白酒註冊商標。
在今天的汾酒博物館裡,存有一張商標註冊登記證,距今已有96年。
註冊證上這樣寫著:「據晉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楊得齡呈請,以高粱穗商標專用,於商標法施行細則第36條第38類之,汾酒商品業經本局依法審定核准註冊取得專用權……」
▲晉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標註冊證
商標註冊證上,還有當時的商標局局長李澄籤發時的籤名,註冊證號是828號。
「高粱穗」商標圖案由五株豐碩的高粱穗,23顆紅色的飽滿的紅高粱以及一株綠色的高粱枝葉組成。
用飽滿的高粱作點綴的設計理念,源於《禮記·月令篇》「秫稻必齊」及「糧必得其實」汾酒釀造之秘籍。據悉,點綴的高粱數偏偏是「23」顆的原因在於,《商標法》頒布年代和「高粱穗」商標申請註冊年代均為「1923」年。
高粱穗商標圖案周邊有「註冊商標TRADEMARK」中英文對照字樣,正下方有「汾酒FENWINE」中英文對照字樣,為高粱穗晉裕汾酒走出國門、對外出口提供了標識,體現晉裕公司的奮鬥目標和遠見卓識。
商標不僅是一個標識,更是一種文化。
最初的「高粱穗」商標圖案,寓意「晉裕汾酒乃純高粱釀造之酒」。高粱只長一穗,本不孽生,而設計「五株」高粱穗取意汾酒釀造源自古法之「法酒正五齊之式」,併兼有「五穀豐登、五子登科」之雅意。
這枚中國白酒最早的商標,見證了汾酒「百年老號」的傳奇故事。
晉裕汾酒公司於1919年在山西省城太原橋頭街70號創立,是民國至今有序傳承時間最長的白酒老字號,也是中國第一個白酒股份制企業。無疑,它也是中國白酒走向世界的開拓者。
1997年,「杏花村」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正式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6年,「竹葉青」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正式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12年,「汾」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正式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至此,汾酒集團已擁有「杏花村」「竹葉青」和「汾」三個中國馳名商標。
▲晉裕汾酒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粱穗」汾酒商標
汾酒的三個中國馳名商標,均是由原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今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正式直接認定的。按照國際和國內的智慧財產權法律法規,馳名商標制度是為充分保護知名商標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而創設的,其宗旨是合理保護相關的商標所有權,維護公平競爭,制止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在汾酒黨委書記、董事長李秋喜看來,「文化汾酒」至少已經有了100多年的歷史積澱,而有6000年歷史的杏花村遺址,則是「汾酒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李秋喜認為,作為一個民族品牌,汾酒最難能可貴的有三方面——悠久的釀造歷史、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卓越的清香品質。「汾酒發展的願景是打造成世界第一文化名酒,把竹葉青打造成世界第一養生名酒,把杏花村酒打造成老百姓喝得起的『民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