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的歌曲中很多都帶有強烈的幻想感,而其中最出名的應該當屬《愛在西元前》了吧。《愛在西元前》是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並演唱,收錄於專輯《範特西》中。周杰倫憑藉此曲獲得2002年第13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
《愛在西元前》讓周杰倫的音樂脫離了第一張專輯的青澀,創出自己的風格。這首歌當年單單憑藉旋律就已經徵服了眾多的歌迷,並且在看懂了歌詞之後更是能夠了解周杰倫在這首歌中描述的場景。
「古巴比倫王頒布了
漢摩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巖
距今已經三千七百多年
你在櫥窗前
凝視碑文的字眼
我卻在旁靜靜欣賞
你那張我深愛的臉」
這首歌創作的契機是,周杰倫逛完博物館後有感而發,所以歌曲的開頭其實開始在博物館的場景,而所謂的石板,是因為當時的巴比倫文明的記錄都是用楔形文字的石板來進行的,所以在看當時的文獻的時候只能看石板了。歌曲開頭輕鬆簡單的旋律非常抓耳,緊接著旋律的變化,也一下子有了「穿越感」。
在這首歌中,方文山將獨闢蹊徑,用古典的情愫來表達現代愛情吉爾伽美史融入歌曲之中,並且寫出了一個極度浪漫的愛情故事。故事原型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Ⅱ)和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的故事,傳說巴比倫的空中花園就是他為她妻子而建造的,現已不存。
整首歌渲染著一種濃濃的幻想氣質,周杰倫把異域的風情、西方的潮流和東方的含蓄融合在了一起,獨特的想像空間把亞洲的歷史文明融入其中,是音符下流淌出的幻想,相當有創意,完全不一樣的RB,讓人回味無窮。
方文山的詞更是將歌曲的幻想意味極大豐富,美索不達米亞美麗的傳奇,在歌詞中還出現了「古巴比倫王」「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蘇美女神」「底格裡斯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等等字眼,創意極大豐富的同時,更是將歷史的模樣以這種方式呈現出來,而且歌曲中對於這些的描述幾乎全是正確的,所以《愛在西元前》甚至成為臺灣地區高中歷史考試考題。有多少的歌迷因為這首歌專門去查找過這段歷史故事呢?
「經過蘇美女神身邊
我以女神之名許願
思念像底格裡斯河般的蔓延
當古文明只剩下難解的預言
傳說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詩篇」
《愛在西元前》最開始小聲的編曲是周杰倫自己做的DEMO小樣裡的,然後正式的編曲才進來,第二遍副歌后的C段是錄音時突然想到的旋律加進去的。這首歌的旋律、編曲、和聲、副歌也都是周杰倫自己完成,而且仔細聽就會發現,雖然歌詞有重複,但是每段都有獨特的變化,更是營造出了獨特的「穿越感」,而且《愛在西元前》也讓很多人開始愛上了周杰倫「吐字不清」的哼唱一般的演唱方式。而且,歌曲最後結尾,杰倫的最後一句哼唱「愛在西元前」給整首歌一個驚豔的結尾,仿佛又讓故事重新飄散在歷史的長河中。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