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期我們講講日本薩摩燒先給大家看張圖,我估計有密集恐怖症的人不能看這個。(圖1.2 )
一個喜歡清淨和寂的日本人怎麼會做這麼花俏的東西。首先說薩摩,了解日本歷史的朋友都會聯想到,四強藩分別指日本近代明治維新運動中倒幕派的主要力量。分別是長州藩 薩摩藩 土佐藩 肥前藩 。這個薩摩藩也就是當今的鹿兒島縣。日本海軍主要來自薩摩藩。而且明治維新的幾個主要人物也是來自薩摩藩。薩摩燒一詞就是來源於此。(詳細內容請百度搜索 -「小關說視頻」或者點擊文章最下方視頻)
其實 薩摩燒主要是為了出口,由於日本不斷的參加各種博覽會,知名度日漸提高。我們以前講過日本是一個特別善於學習的民族,他們把中國的外銷瓷上所有歐洲人喜歡的特點一一找出來,全部集聚到一起。先給大家看一張中國外銷瓷的圖片(中國外銷瓷)
歐洲人喜歡東方人的人物,比如康熙的刀馬人 花卉,花鳥。而且喜歡開窗,尤其喜歡黃金色,所以就產生了薩摩燒現在的樣子。後來東印度公司在日本大量訂貨,這也是薩默燒在日本崛起的主要原因。後來出口量大道什麼程度呢,就連其他的窯口包括大名鼎鼎的九穀燒也都參加了薩默燒這個產業分工裡。
-為什麼薩摩燒會在歐洲流行?
首先、當時繪圖工匠出類拔萃的技術、有一位歐洲人去拜訪薩摩燒的工房、匠人讓這個歐洲人用放大鏡看薩摩燒的繪畫、這個歐美人用放大鏡仔細一看、一個2釐米左右的人物!(人物細節圖)從臉到穿著都畫的非常細!歐洲人看後目瞪口呆、非常驚訝薩摩燒金彩之輝煌、色彩鮮豔都是薩摩燒的特長!金的價值標準是世界共通的、所以蒔繪的金一樣薩摩燒的金也在歐美流行。為了更好的出口、薩摩燒的畫片大多是按照歐洲人的審美來製作!從這兒可以看出明治期的時代背景。(金薩摩圖1,2)
薩摩燒還分本薩摩與京薩摩 ,明治~大正期間在京都製作的薩摩金襴lan手樣式的陶器叫京薩摩。 薩摩金襴手是 在用傳統製作的方法澆灌釉藥是略發黃色的白薩摩胎上畫金彩色繪輝煌.豪華的作風。由於是在京都製作的、所以被稱為 京薩摩。日語發音是 サツマ、在歐美國家叫做 SATSUMA。在幕末的巴黎萬國博覽會、接著在明治6年(1873)的維也納萬國博覽會都受到好評、在歐美人之間形成了品牌!
江戶時期就開始製造傳統薩摩燒的 粟田口到了明治初也開始學習薩摩金襴手樣式、大量生產金襴手樣式的薩摩燒、出口歐洲!他們把匠人的技術和西洋的審美結合、經過釉藥的改革製造出獨一無二的有高級感的作品。由於當時歐洲開始有了百貨公司和圖錄。薩摩燒開始大賣。出口人氣提高、京都以外的其他地區也大量的生產薩摩金襴手樣式的陶器。這樣就把明治的薩摩燒的概念的秩序擾亂了。
分別被稱為 京薩摩、大阪薩摩、神戶薩摩、橫濱薩摩、東京薩摩、金澤薩摩等。
薩摩燒在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異軍突起。在這裡主要介紹為薩摩燒有貢獻的 錦光山宗兵衛,錦光山家的崛起是6代到7代(6代到7代圖)。
他們從1811年開始擴大規模,當時就有陶工250人。到了1907年,只是畫工就有400多人。當時的年營業額已經達到了47萬日元,那個時候的日元給大家做個比較,一個小學老師的月薪是10元。這是相當大的一筆錢。給大家看看當時的生產情況。
工匠們把製作瓷器流程做的也是更利於產量提高,廢品率下降。而其在細節處也是精耕細作,每天十二小時工作有好多工匠,由於非常精細 眼睛過度。好多工匠視力下降。
薩摩燒的工藝流程給大家一張圖片作為參考
就這樣薩摩燒的 瓷器就被製作出來,金光閃閃
(詳細內容請百度搜索 -「小關說視頻」或者點擊文章最下方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