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症狀大便出血只是其中之一,還會出現腫物脫出,學會預防復發

2021-01-11 李學長講養生

導言:在日常生活中,便秘可以說得上是非常常見的了,但是便秘過多,有時還會有痔瘡的出現。在一開始很多人都會不重視,但是後來病情逐漸地嚴重,痛苦的還是自己。那麼這篇文章就來帶大家了解痔瘡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得了痔瘡,大便會出現異常嗎?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01痔瘡的形成原因,很多人還不知道,關鍵在於這3點

1、不良的大便習慣

在上廁所時,很多人會有看手機或者看報的習慣,長時間地下蹲和排洩時間的延長非常容易導致肛門盲腸內出現淤血的情況。在上廁所的時候抽菸也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在抽菸的過程中會緩衝大腦對於排便的反射,長時間如此,很容易造成便秘的情況。

有的人在上廁所的時候,明明排便的感覺不是很強烈,卻還要不停地盲目用力,這樣做是沒有好處的,還會損傷盲腸肛門,為盆底肌肉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如果過於嚴重的話,還會導致局部雨雪的出現,從而使疾病發生蔓延的機率增大。

2、慢性疾病

對於長時間營養不佳,身體虛弱人來說,肛門附近的肌肉是比較無力的。如果長時間地不進行幹預的話,不僅會誘發肺氣腫、肝硬變,盆腔淤血,還會有一些列的肛腸疾病的發生。所以在預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好自身的狀況,就是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經常走動,改變不良的坐姿習慣。

3、不良飲食習慣

在平常的生活中,飲食的規律以及每次厭食的品種是非常容易發生改變的。比如說對於食品的精細程度、蔬菜種類數量的增減、蛋白質,脂肪,澱粉等含量的增減、水分的攝入變化,都會對糞便起到一系列的影響。

對於日常生活中飲食不規律或者喜歡暴飲暴食,長期飲酒後,喜歡吃辛辣食品的人來說,這種飲食是非常錯誤的。酒以及辛辣食物。不僅會對消化道黏膜產生刺激了長時間,如此還會使身體的血管擴張。以及結腸功能出現紊亂,久而久之對於肛腸類疾病的出現率是非常高的。

02痔瘡的症狀有這3點,看看你中招了沒

1、大便出血

大便出血是痔瘡最常見的一個症狀之一。其出血一般是發生在便前或者便後,一旦發現自己出現大便出血這樣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進行排查,積極配合治療,不然病情一旦嚴重,治療更加困難。

2、直腸墜痛

直腸墜痛這種症狀是內痔瘡的主要症狀,如果患者是內痔瘡,並且沒有炎症的話,那麼基本上是不會產生很強的疼痛的,但是如果一直有炎症被感染或者是出現壞死的話,這樣會出現非常劇烈的墜痛感。如果是輕者的話直腸墜痛感會比較輕,如果是重者的話,疼痛感就會非常地強烈,一定要及時注意。

3、肛周疼痛

在痔瘡的所有症狀表現之中,除了便血之外,還會出現肛周疼痛感。一般是在便後出現疼痛。主要是由於我們的肛周神經系統比較發達。而且敏銳的是受到刺激之後,疼痛感會比身體其他部分要更加敏感。疼痛一般分為三種,有刺疼、灼痛、脹痛。

4、腫物脫出

痔瘡患者一旦出現腫物脫出的情況,那麼基本上可以斷定是痔瘡的中晚期了。因為腫物脫出屬於內痔瘡中晚期比較常見的一種症狀。主要的原因在於內痔瘡的痔核在不斷地增大,從而導致黏膜下層和肛管出現分離的症狀,在這種情況下排便會使內痔瘡的節節降低到了齒狀線之下,也就是游離在了肛管的外面,從而脫離肛門。如果是輕者的話,那麼只會在排便的時候出現腫物脫出,嚴重的患者還在咳嗽、下蹲、以及用力時脫出。

03預防痔瘡復發的方法,告訴你這4點

1、注意規律排便,不要強忍

對於痔瘡患者來說,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每天有一個良好的排便習慣,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想要排便時一定不要強忍,這樣會導致慣性便秘的出現。對於時常便秘的患者來說,建議在早晨起床時,喝一杯溫水泡的蜂蜜水,同時在排便的過程中儘量不要使用蹲便,要使用坐便,當便意不是很強的時候,千萬不要過度用力,還有要注意的一點就是時間要控制好不要看書,玩手機。

2、注意肛周衛生清潔

對於痔瘡患者來說,一定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排便結束後一定要使用溫水來對肛周進行清理,保持肛周清潔,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預防痔瘡復發的辦法。對於復發的痔瘡患者來說,洗澡時可以採用溫水坐浴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地促進肛門局部的血液循環情況對於恢復有非常不錯的幫助。

3、注意飲食規律,遠離刺激食物

痔瘡患者一定要管住嘴,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安排好日常的飲食,對於辣椒、大蒜、生薑等一系列辛辣刺激的食物一定要遠離,除此之外,酒精也要遠離,千萬不可以貪杯。對於一些涼飲,冰激凌也要少吃。正確的做法是多吃一些新鮮的瓜果蔬菜,多補充膳食纖維及其維生素,這樣對於病情有非常不錯的幫助作用。

4、注意坐姿,避免久坐

對於普遍的痔瘡患者而言,長時間的久坐不動是誘發痔瘡復發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長時間不坐在凳子上不運動不僅會使臀部一直要補的血液循環出現問題,還會使肛周的血液出現循環不暢的情況,久而久之痔瘡自然就會復發。所以如果不想讓這種再次復發,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每天適當地做一些運動,在久坐1小時之後一定要起來活動1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這對於預防痔瘡再次復發有非常不錯的效果。

結束語:通過這篇文章,大家應該都對痔瘡有了基本的了解,痔瘡的成因以及它的一些症狀和預防復發的方法大家一定要牢記,身體的健康是屬於自己的,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可以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狀態變得更好,工作更加順心,一定要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多做運動,身體會感激你的。

相關焦點

  • 大便出血屁眼刺痛 大便出血屁眼刺痛是上火嗎
    尤其要注意的是,最好是選擇較硬的凳子來坐,不要選擇很軟的,否則寶寶坐在裡面,其血液循環會更差,導致得痔瘡的機率增加。以上分享了寶寶屁股長痔瘡怎麼辦。很少的寶寶會長痔瘡,如果有的話也是因為大便乾燥引起的,所以家長要給寶寶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以上也分享了如何預防痔瘡,希望可以對有痔瘡的寶寶加以提醒,對沒有痔瘡的寶寶早日預防。
  • 大便拉出血,是痔瘡,還是直腸癌?醫生:要學會正確區分才行
    在衝馬桶的時候,一下子看到血,相信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開始驚慌,怎麼辦,自己是不是快要死了,出現癌症了?其實大便拉出血,不一定就是患有直腸癌,也有可能是出現了痔瘡,不過直腸癌在早期的時候,有很多症狀跟痔瘡還是比較相似的,大家也要學會正確的區分方法,避免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期。
  • 【健康知識】痔瘡十問
    得了痔瘡最主要表現是大便出血,排便過程中滴血或排便結束時手紙染血,如果出血呈噴射狀,則基本可以確定是痔出血。血色鮮血,有一定周期性,出血日久可引起貧血,出現頭暈、氣短、疲乏無力、精神差等症狀。痔瘡發展到中期,除出血外,大便時會有柔軟的腫物(痔核)脫出肛門外,便後這種腫物可自行恢復原位。
  • 大便出血了,是痔瘡還是大腸出了問題?四個方法分辨最簡單!
    上廁所時發現大便見紅,有人滿不在乎認為這是痔瘡發作了,也有人會很擔心,生怕是腸道的惡性疾病,比如大腸癌,其實大便有血確實是大腸癌和痔瘡都可能有的症狀之一,很容易讓人混淆,有些人會因此驚慌失措,也有些人掉以輕心,結果延誤疾病治療。
  • 大便出血了,是痔瘡還是大腸出問題?這麼分辨最簡單!
    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有著這樣一個誤解,每當有大便出血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會不會得了痔瘡,而不會去想到其他的疾病,其實痔瘡出血和大腸疾病出血兩種病症是非常相似的,都是大便帶血的情況,雖然症狀相似,但是兩種病的嚴重程度是天差地別,那麼這兩種病應該怎麼去區分呢?
  • 大便帶血但是不疼暗紅 大便帶血但是不疼暗紅經常拉肚子
    「美克爾憩室」:一種名為「美克爾憩室」的先天性腸道畸形疾病也會出現暗紅色便血。「美克爾憩室」大多位於迴腸末端,以幼年男童多見。憩室通常可無症狀,但若有併發症發生,往往比較嚴重,血便就是兒童期憩室的常見症狀之一。「美克爾憩室」引起的血便表現往往多樣化,起初量不多,顏色暗紅,不伴有腹痛;也可能突然大量血便,先黑後紅,伴有嘔吐及腹痛。
  • 大便拉出血,不一定是痔瘡,常暗示這3種疾病
    比較常見的肛腸病有痔瘡,而如果當你大便完發現紙巾上帶有血,可能以為只是肛周皮膚被擦破了或者是痔瘡又發作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大便帶血都是由於痔瘡而又引起的,其實也可能是以下3種疾病導致。1、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大便是柏油樣黑便,則說明上消化道發生出血。因出血點位置較高,到達腸內的血液較為陳舊,和糞便混合後呈現黑色。多可見於胃出血和十二指腸出血。
  • 如何判斷是否有痔瘡?3個早期信號,提醒你該注意了
    1、便血當大便帶血時,我們能想到最多的可能就是痔瘡導致的。如果本身沒有腸道腫瘤或腸息肉等腸道疾病時,又有痔瘡的典型症狀,那麼判斷為痔瘡,那也是八九不離十。便血就是糞便和血液發生了混合,出血量有大有小。痔瘡分為內痔和外痔。
  • 痔瘡讓人坐立難安 做手術就能和它說拜拜?
    很多人的想法是一旦發現痔瘡,就應該儘快手術治療。其實這種做法並不正確。痔瘡不疼不出血,沒有其他症狀,則不需醫治。對於痔瘡症狀較輕的患者,如只有肛門周圍部分隆起,平時沒有疼痛、水腫、出血等情況,可以採用藥物保守治療。一般來說痔瘡的症狀不會繼續加重,也不會對生活有較大影響。但在保守治療的同時,要注意飲食,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
  • 大便時不疼出血怎麼辦?痔瘡出血不適,請學會幾招自愈很簡單
    關於痔瘡在臨床上主要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肛墊是痔瘡疾病發作的本源,由於其主要成分是血管,因此痔瘡發作時出血是其最為常見的症狀表現。而對於內痔患者而言,其發生在齒狀線以上,該部位具有豐富的血管,但是罕有感覺器官,因此在發作時就容易有出血但是不疼的情況存在。
  • 大便時有肉球脫出是內痔還是外痔?也有可能是它在搞怪
    大便時有肉球脫出是內痔還是外痔?痔瘡的一些症狀非常明顯,比如說大便時肛門露出一團肉來,絕大多數人發現這種情況第一時間就會想到痔瘡,也有不少網友會斬釘截鐵的說這就是內痔。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
  • 如何判斷自己患上了痔瘡?身體有4個異常,那麼就需要注意了!
    日常生活中,痔瘡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我們經常聽說「十人九痔」,可見痔瘡的普遍性。其實它的出現,主要是經常吃辛辣油膩的食物,排便不順暢所導致的。痔瘡因為在身體較為隱秘的位置,很少有人會談論,所以這就導致很多人對痔瘡的初發症狀並不是很了解,當出現一些表現時,並沒有及時發現自己患上了痔瘡。
  • 大便常出血,以為是痔瘡,廈門30歲女子被確診結腸癌!醫生說法來了解...
    那麼有預防方法嗎?一起來了解一下病例大便出血以為是痔瘡一查卻是結腸直腸癌前陣子30歲的黃女士突然發現大便時經常出血進一步檢查發現,劉女士肛門口右後側有菜花狀腫物,表面凹凸不平,邊界不清楚,且推不動。經腸鏡和組織病理學檢查,劉女士被確診為直腸中分化腺癌。
  • 痔瘡具體會出現什麼症狀?
    痔瘡的誘發因素很多,其中便秘、長期飲酒、多吃刺激性食物、久坐是主要誘因,這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那我怎麼知道痔瘡呢?有什麼症狀? 痔瘡具體會出現什麼症狀? 1.大便血:早期的主要表現形式,噴髮型或滴滴出血,血色鮮紅,可在變異前或後發作。
  • 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大便出血不當回事,腸鏡檢查竟是息肉,還有癌變的...
    近期,因為便血來我院檢查的患者有很多,南昌豐益肛腸醫院吳紅春主任在這裡提醒大家,出現便血,千萬不要不當回事,很有可能是息肉、甚至是腸道腫瘤在作怪。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近期的豐益案例,希望能夠敲響警鐘,給大家一些啟發。
  • 軟椅坐太久,更易得痔瘡!預防痔瘡,換把硬椅子
    久坐對人體的危害較大,其中的一個危害就是容易誘發痔瘡。 很多人認為,相對於坐軟椅而言,坐硬椅子更易得痔瘡。實際上,事實剛好相反,軟椅坐太久,痔瘡發生的風險越高。 為什麼軟椅坐久了更易得痔瘡?首先我們要明白痔瘡形成的原理:在某些原因的作用下,肛墊會向外逐漸移位,從而導致肛墊中纖維間隔斷裂,致使間隙中的靜脈叢淤血、擴張、融合,甚至出現小的靜脈交通,局部形成團塊、出血和脫出,導致痔瘡的發生。 當我們久坐在軟椅上,腹部、下肢血流會減慢、受阻,直腸靜脈易曲張,導致淤血、靜脈團,最終形成痔瘡。 如果久坐避免不了,建議選擇硬座。
  • 偷偷告訴你:痔瘡是什麼樣子的?痔瘡能不能自己慢慢好了?別再自欺欺人了!
    痔瘡是再常見不過的一種肛腸疾病了,一想起痔瘡發作起來的痛、癢,相信很多人都不想再嘗試第二次。但就在痔瘡發作時,有的人認為忍一忍過兩天症狀就消退了,也有人隨意用了藥膏,或是服點口服藥,待症狀消失後就認為痔瘡好了,然而不久後卻又復發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痔瘡出血怎麼治療?簡單5步徹底消除痔瘡肉球!一定要看最後1點
    痔瘡出血怎麼治療?簡單5步徹底消除痔瘡肉球!一定要看最後1點便血是痔瘡的一個主要症狀之一,然而很多人發現便後出血特別害怕,總擔心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惡性疾病!事實上,無論出血多少,如果便血呈現鮮紅色,那麼完全基本可以確定是痔瘡出血。
  • 出現便血即是直腸疾病?提醒:大便帶血的原因,不只是直腸病
    腸癌是近些年高發的癌症種類之一,特別是中老年人患腸癌機率逐年增長,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對癌症也逐漸重視了起來,生活中樂於了解一些關於癌症的知識和症狀。由於是發生在腸道內的癌變,所以大部分文章都介紹稱直腸癌最大的症狀是「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