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一名14歲男孩身高221釐米,引發網友關注,他有望打破最高青少年金氏世界紀錄。
據報導,這名男孩名叫小宇,目前是一名初中生,10月18日剛過14周歲生日。
據了解,小宇上幼兒園時身高就有130釐米,最初醫生也懷疑過是巨人症,但是他的生長激素、腦垂體等各項檢查結果又都是正常的。
其身高應該與遺傳有很大關係,小宇的外公和小宇的媽媽身高超過一米九,小宇的爸爸身高超過一米八。
18日當天,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對小宇現場挑戰「最高的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稱號進行認證。
根據「最高的青少年(男性)」金氏世界紀錄稱號挑戰的基本規則,挑戰方需是13歲到18歲男性,挑戰者不能超過18歲。
此項紀錄的原紀錄保持者是美國少年Kevin Bradford(出生於1998年10月27日),2015年4月30日測得身高為215.9釐米,目前已超過了18歲。
在測量認證完畢並經吉尼斯倫敦總部審核後,小宇將有可能成為新的紀錄保持者。
01
孩子身高是每一位媽媽心中的大事,儘管家長非常關心自家孩子的身高增長問題,但還是有很多兒童目前連遺傳身高都沒達到,而且家長對此渾然不知,甚至盲目樂觀。
長高有早有晚,我家孩子應該是「晚長」的,過兩年還能躥一躥。孩子要是長不高,實在不行的話,到時候給他打生長激素,總會長高的。......
兒童身高增長有律可循
注重身高管理,抓住2大黃金期
兒童期
第二年孩子平均能長10-12釐米,2歲以後一直到青春期前,生長速度比較平穩,每年平均約長6-7釐米。2-12歲兒童平均身高,可以用年齡身高的公式來計算:身高=年齡×7+70(釐米)。
兒童期,營養對孩子也是很重要的,當然這時生長激素和生長因子軸的作用就更重要了。其次,就是甲狀腺激素對兒童身高的影響,發育期兒童的身高、體重、肌肉和骨骼的增長,都必須有甲狀腺激素的參與。
青春期
青春期前身高的增長佔成人身高的85%,青春期再長15%左右。男孩青春期在12-18歲,最快時每年增長7-12釐米,男孩在15歲後生長速度會逐漸放緩,青春期增長25-30釐米。女孩青春期在10-16歲,最快時每年增長6-11釐米,女孩在13歲後生長速度會逐漸放緩,青春期增長20-25釐米。
在青春期,除了營養、生長激素、生長因子、甲狀腺激素的調節以外,性激素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管是雌激素還是雄激素,對身高的增長都有促進的作用。
兒童身高增長出現異常
不忽略疾病因素,不盲目等待晚長
都知道影響身高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遺傳,佔身高決定因素的70%-80%。但是,身高除了受遺傳因素的影響之外,還受營養、運動、睡眠、心理、疾病等很多因素的綜合影響,無論哪方面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所以,在兒童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對身高、體重及相關指標進行定期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異常情況。
一般可以根據《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曲線》來判斷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這是跟同年齡、同性別、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來比較,有兩種操作方法,一種是標準差法,一種是百分位法,這是很多家長已經掌握的方法了。再介紹2種方法,幫助你預測孩子的身高。
遺傳靶身高
遺傳靶身高的計算公式:
男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7釐米)
女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6釐米)
通過遺傳靶身高可以預測孩子未來的身高,首先根據公式計算出孩子的遺傳靶身高,然後在《0-18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曲線》圖上找到孩子遺傳靶身高相對應的位置,之後根據他目前的身高水平,來跟他自己的遺傳靶身高比較。
如果目前身高水平接近遺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境因素對孩子身高起正常作用;如果目前身高水平大於遺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境因素對孩子身高起促進作用;如果超過2個檔次,就要注意有骨齡提前或者性早熟的可能;如果目前身高水平低於遺傳靶身高水平,說明環境因素對孩子身高起阻礙作用;如果低於2個檔次,要注意是否受各種疾病的影響。
科學進行身高管理
助孩子達到理想的身高,不留遺憾
如果已經排除了疾病因素的影響,還要考慮孩子的營養、運動、睡眠、情緒等方面有沒有做到位。營養對孩子身高發育至關重要,每天要吃肉蛋奶,補充鈣和維生素D,家長還可按照需要額外給孩子補充添加維生素D和鈣劑。
有些孩子睡眠不規律,晚上入睡晚,甚至熬夜,這些都可能影響身高增長。因為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最多,建議孩子10點以前儘量入睡,小孩子最好能在9點前入睡。夜裡不要起夜,尤其在半夜時分要保證安穩的睡眠。
運動可以刺激生長激素分泌,促進骨骼生長,每天堅持跳躍類運動30分鐘以上,可促進孩子身高和骨密度的增加。要想長得高,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情,心情舒暢有利於生長激素分泌,心情壓抑則會抑制生長激素分泌,可能導致「社會心理性侏儒」。所以,要儘量讓孩子保持愉悅、輕鬆的良好情緒。
其他孩子身高管理小貼士
沉迷電子產品也會影響長個子
「剛出生的小寶寶平均身高50釐米,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7米,女性1.6米,這期間有兩個生長高峰期:出生第一年一般會長25釐米,青春期3-5年時間身高長25~28釐米。這些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還以為孩子只是『晚長』」。
陳曉波教授指出,兒童生長發育受遺傳、疾病、營養和生活方式等多個因素影響,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過去很多人認為晚長是正常現象,但是近幾年由於生活方式的改善,從全球來看,生長發育普遍提前,孩子骨骼閉合得也早。」陳曉波指出,現在兒童的營養狀況普遍變好,但是缺少戶外活動,沉迷電子產品,身體素質下降,也影響了生長發育。
多跳繩肯定會幫助孩子長個子
「戶外運動很重要。但現在的兒童運動量和運動時間都不夠,家長總認為學習是第一位的,沒有時間運動。一、二年級小朋友來門診,我們囑咐每天跳繩五到十分鐘,因為縱向運動對生長發育很重要,但家長卻說沒有時間。」陳曉波指出,改善生長發育情況需要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學校不能怕受傷和意外就杜絕小朋友戶外活動。
另外,給孩子買補品也要慎重,有些補品可能含有性激素。可能造成孩子早熟或造成生長發育緩慢。
想長個就要讓孩子睡得早、睡得深、睡得足
生活方式對生長發育的影響也很大。陳曉波舉例說,現在孩子睡眠都比較少,睡得很晚,這肯定會影響生長發育。生長激素在晚上10點~12點左右分泌最多,這時候如果孩子沒有進入睡眠,或者沒有深度睡眠,激素分泌自然達不到應有的水平,生長發育肯定就不好。
所以說,睡得足、睡得好、睡得深,肯定會對孩子長高有幫助。陳曉波提醒家長說,在各個方面都要密切注意,要做好孩子身高管理,定期記錄孩子的身高和生長速率。
最後優媽想說,家長千萬不要因為疏於管理或者完全沒有身高管理的概念,而影響孩子身高的增長,造成自己和孩子的終身遺憾。從現在起,幫助你的孩子管理好身高,幫助他達到理想的終身高。
#孩子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