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佔21%,氮氣的體積分數佔78%,中學化學可以用紅磷燃燒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1、實驗原理
紅磷在密封的集氣瓶中燃燒生成固體的五氧化二磷,將集氣瓶中,空氣中的氧氣消耗掉,集氣瓶中的氣壓下降,燒杯中的水壓入集氣瓶中,壓人水的體積剛好等於消耗的氧氣體積,最終所測的氧氣體積約佔整個集氣瓶中空氣的1/5。
注意:在做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時,最終的燃燒反應產物一定是固體,不可是氣體。如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碳不可以用於氧氣的體積分數測定。
2、實驗儀器與藥品
集氣瓶、導管、止水夾、燒杯、燃燒匙、紅磷、酒精燈
3、實驗步驟
3.1、組裝實驗設備
3.2、檢查裝置的氣密性(使用熱脹冷縮的方法,也叫微熱法)
組裝好設備,裝置內部與外界空氣隔絕,構成密閉系統,用手捂住集氣瓶,若燒杯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且鬆手後,導管中會出現一段水柱,說明氣密性良好。反之,氣密性不好。
檢驗氣密性原理:用手將集氣瓶中的空氣加熱,集氣瓶中的空氣受熱膨脹,氣壓升高,瓶內氣體從導管中冒出,鬆手後瓶內空氣溫度降低,氣壓降低,外界氣壓高,將燒杯中的水壓入導管形成水柱。
注意:室溫較高的情況下,手捂不明顯,可換用熱毛巾或酒精燈微熱,加熱溫度不能太高,防止集氣瓶內壓力過低,水倒吸到瓶中。
3.3、組裝設備註意事項:
導管要事先注滿水(防止導管中的空氣對實驗產生影響),關緊止水夾;
把集氣瓶等分成05份,並做好標記,
3.4、將紅磷放人燃燒匙中用酒精燈點燃,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塞緊瓶塞,防止裝置漏氣;
燃燒匙迅速伸入集氣瓶中,防止集氣瓶內的空氣受熱膨脹,從瓶口跑出,導致瓶內空氣總量減少,造成瓶中的氧氣的體積比例偏高,影響實驗結果。
3.5、紅磷在集氣瓶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五氧化磷固體小顆粒);
3.6、等反應結束後,集氣瓶的溫度冷卻至室溫後,將導管另一端放入液面以下,才可打開止水夾;
如果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因瓶內溫度較高,氣壓較大,燒杯中水壓入集氣瓶中的量減少,導致測得的氧氣體積偏小。
3.7、觀察到燒杯中的水在大氣壓作用下壓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等於減少的氧氣的體積,約佔總體積的1/5。
實驗結論:
1、空氣中氧氣約佔空氣總體積的1/5。
2、空氣中除去氧氣,其他4/5的氣體(主要是氮氣)不支持燃燒,不溶於水,也不於水反應。
實驗觀察的現象:紅磷在集氣瓶內燃燒,發出黃白色火焰,並生成大量白煙(五氧化磷固體小顆粒),冷卻至室溫後打開止水夾,水經導管進入集氣瓶,進入水的體積約佔集氣瓶內空氣總體積的1/5。
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的原因:
1、紅磷的量不足,集氣瓶中的氧氣沒有完全被消耗完。
2、裝置氣密性不好,漏氣。
3、導管未事先注入水。
4、裝置未冷卻至室溫,就打開彈簧夾。
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大的原因:
1、燃燒匙伸入集氣瓶的速度過慢。導致集氣瓶中空氣受熱膨脹逸出,造成瓶內總氣量減少,引起集氣瓶內氣壓減少,壓入瓶內的水量偏大,導致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大。
2、止水夾沒有夾緊,導致紅磷在燃燒時,集氣瓶內空氣受熱膨脹從止水夾經導管跑出。造成成瓶內總氣量減少。引起集氣瓶內氣壓減少,壓入瓶內的水量偏大。導致測得的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大。
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與化學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