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蘇荇
2020賽季湯尤杯將於10月3日在丹麥奧胡斯舉行。中國羽毛球隊會否參賽,成為近期熱議的話題。國羽究竟該不該去參賽?
國羽仍在觀望
世界羽聯最近陷入較為尷尬的境地,世界羽聯雖然支持各站比賽正常舉行,但各個主辦地均因各種原因取消賽事,導致世界羽聯賽歷重啟日期一推再推。此次湯尤杯也一度因為丹麥羽協的財政問題面臨取消,最終堅持辦賽,與世界羽聯主席、丹麥人拉爾森的全力支持不無關係。
如今湯尤杯如期舉行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除的情況下,有多少球隊參賽將影響賽事的含金量。中國臺北、澳大利亞和泰國三隊已經宣布退賽,世界羽聯和丹麥羽協擔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兩天前迫不及待公布了截至目前為止報名參賽的十五支球隊名單,其中便包含了中國隊。
之所以說迫不及待,是因為報名截止日期為9月18日,在此日期前,各隊均有更改名單甚至取消報名的權力。丹麥羽協提早公布這份名單,或是希望給參賽隊吃下一顆定心丸,讓仍在觀望的球隊早下決定。
不過,國羽至今未回應是否參賽的問題。據了解,國羽已經按流程擬好了參賽名單,但並未提交,是否參賽球隊仍處於待命狀態。另外,日、韓等隊也還在猶豫中,日本羽協只是表示,將在考慮安全優先的前提下派隊參賽。印度隊頭號女單辛杜此前通知印度羽協,她不會參加尤伯杯,但最新消息指,在印度羽協主席的勸說下,辛杜已經同意回歸參賽。
參賽有三大風險
各隊猶豫的原因還是安全問題。
湯尤杯舉辦地丹麥最近一天新增病例超過兩百人,但按照世界羽聯的防疫規定,所有參賽球隊抵達丹麥後並不需要進行隔離,只需提交核酸檢測呈陰性的報告即可。另外,球館允許觀眾進場,甚至會將米其林餐廳搬到球館內,這些都增加了防疫的難度。
自從今年3月全英賽結束以來,國羽一直在成都封閉集訓,球隊確實需要比賽來檢驗集訓成果,羽超聯賽重開,比賽強度、效果也並非國際比賽可比。只不過,國羽選擇冒險參賽帶來的風險也不可謂不大:一來有球員感染的風險,尤其目前國內並沒有飛往丹麥的直航航班,前往奧胡斯至少要轉機兩到三次,無形中增加了感染的風險;二來在存在疫情風險的環境下作賽,將給運動員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此前全英賽中國隊戰績不佳,就有部分此類原因;第三是比賽結束後,國羽回國又將面臨14天隔離期,訓練節奏將再度被打斷。這些都不是羽協願意看到的。
湯尤杯過往是中國隊參賽的重點賽事,國羽曾十次奪得湯姆斯杯,十四次奪得尤伯杯。不過,目前對國羽來說,一切的備戰都是為了明年的東京奧運會。在今年湯尤杯並不被列入奧運積分賽的前提下,放棄參賽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