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e財經》:新發展格局,是歷史的必然

2020-12-23 華聲在線

「新發展格局」系列大家談

《人民e財經》:新發展格局,是歷史的必然

——專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人民e財經》專訪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大家好!這裡是由人民網強國論壇、人民日報麻辣財經工作室和全國黨媒平臺聯合推出的新媒體訪談節目——《人民e財經》。本期我們的主題是「新發展格局」,首期出場的訪談嘉賓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

林毅夫院長因為工作繁忙沒有來演播室,我們的記者在北京大學校園裡對林毅夫院長進行了面對面採訪。林毅夫認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歷史的必然。

1、新發展格局,為什麼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提出來?

林毅夫:我想有短期的原因,但也有根本的原因。

短期的原因,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每個國家的經濟都受到相當大的衝擊,並且國際貿易受到了影響。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的預測,可能今年國際貿易會下滑13個百分點到32個百分點。如果國際那一塊的需求少了,我們國內的生產還在發展,那就更多的要在國內消化掉。生產出來以後,消化無非就靠投資跟消費,就會在國內有投資跟消費來把它吸收掉,完成一個循環。

我想這是一個短期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有根本的原因。過去老是把中國的發展模式稱為出口導向型,好像出口減少了,對我們的經濟的影響就會很大。 可是如果我們看具體的數字,2019年的時候,出口只佔我們國內生產總值的17.4%,也就是說,我們82.6%的國民經濟,實際上是在我們經濟體內部已經消化掉了,已經在國內循環了。

而且展望未來,出口在我們經濟當中的比重一定會越來越少,會越來越多的是由我們國內自己來消化。從數字上也可以看得出來,2006年的時候,出口在我們國內生產總值是最高的年份。2006年,當時佔到35.4%,超過1/3。國內生產進入到國際循環了。然後到2019年降為17.4,已經減了一半了。

為什麼要這個變化呢?其實有變化的道理,一個我們從國際比較來看,越大的經濟體,它的國內生產總值當中會有更多的是在國內消費。比較小的經濟體,像新加坡,還有我們的臺灣,這些小經濟體,它們的出口可以佔GDP的比重超過50%。另一方面,隨著我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那麼我們的產業結構會變化,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就會越來越高,而服務業當中有很多是不可貿易的,所以導致的結果出口佔GDP的比重已經下降。

在2006年的時候,第三產業服務業佔我們GDP的比重41.8%,在2019年的時候,就提高到53.9%了。 所以這兩個加起來的話,出口佔GDP的比重也就會越來越低,也就是說,我們國民經濟就會越來越靠國內的循環。

我想總書記在這時候提出,中國的經濟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是正本清源、與時俱進的論斷。我們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必然地會走這樣的一條路。所以我想這是一個必然的選擇,而且也很必要對中國的發展模式重新認識,避免因為簡單把中國的發展描述為出口導向,然後看出口減少了,心裡就開始不託底。在這個時候做陳述也非常必要,也可以講說中國經濟發展越來越靠國內的循環,這也是歷史的必然。

2、新發展格局,會給中國經濟帶來什麼?

林毅夫:首先來講的話,我們還是要抓住我們的機遇,不斷地發展深化改革,我們當然也要不斷的繼續擴大開放。

我前面已經講了,服務業大部分是不可貿易的,我們服務業的比重佔比提高從2006年41.8%到現在53.9%,提高了12.1個百分點。我們也知道高收入國家服務業的比重會達到80%甚至更高,而我們將來變成高收入國家,這也是必然的規律。

所以說,過去那種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這種循環模式是不太適合我們現在所處的這種發展階段。因為經濟要發展好,總是要每個國家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然後優勢互補,這樣子的話效率會更高。

所以總書記的論斷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那麼尤其在這一點上,我們要認識到,固然美國現在在全世界還是最大經濟體,但是美國經濟佔全世界的比重也只有22%,我前面已經談到了,還有將近80%是美國之外的,當然我們有的資源,我們有的技術,我們有的市場也會跟他們共享。這樣的話,中國的經濟發展會有利於中國,也會有利於全世界跟我們一起擁抱全球化的國家。

3、怎麼來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

林毅夫:如果要更好的釋放內需潛力的話,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所提出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當中起決定性作用。在這樣的一個政策指導之下,原來漸進雙軌的這種轉型當中遺留下來的一些政策扭曲,或者是一些市場的不健全,把它完善。這樣就能夠更好地釋放我們的經濟增長的潛力,更好地維持高質量的發展,不斷提高我們的收入水平,以及不斷積累資本來進行投資。

所以我覺得重要的還是深化改革,充分利用我們的發展潛力,取得高質量的增長,不斷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期望,然後不斷來抓住我們的發展機遇,產業不斷升級,技術不斷創新,經濟可以不斷地良性循環。

4、國民經濟循環中,還存在哪些堵點和淤點?

林毅夫:我們現在市場目前說到兩方面的流動的阻礙,一個是戶口制度,你要到北京落戶,要到上海要到一線城市落戶,那是受到戶口制度的障礙。

二方面是受到房價的障礙。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他要到一線城市工作,房價高也不利於人才跨地區的流動,房價基本上對年輕人來講就很難適應,所以我們也必須解決這個問題,使我們的發展那麼對於戶口制度,對於戶籍制度就要適時的改進。房子應該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那麼這樣的房價才能夠回歸於他應該有的屬性,這樣才會有利於人口的流動。

像土地市場,我們知道農村集體土地要入市,這幾年政策上面有些放開也在探索,但實際上這個市場也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所以土地它的功能的發揮,隨著我們結構的調整,那麼怎麼樣來支持我們的經濟的發展,這方面也還要繼續完善。

構建我們新的發展的格局,最終是通過改革的手段,一方面是發揮市場的作用,要有效的市場;二方面也要有為的政府。這些淤點堵點,是我們經濟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坎。要解決坎的話,目標是有效的市場,但是要構建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來抓住痛點難點在什麼地方,有些是需要政府來制定政策,落實這些政策。

所以,深化改革是大的方向,同時有為政府跟有效市場這兩隻手缺一不可。其實,就是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兩隻手要共同發力,共同來推動。

總的來講,我覺得當前這樣的論斷,跟這些改革是與時俱進的,是可以穩定我們的信心的,可以更好地釋放我們的發展權利,提高我們的發展質量。

5、追趕發達國家,我們的優勢在哪裡?

林毅夫:要擴大開放,讓中國的發展不僅有利於中國,也有利於世界。而且在擴大過程當中,我們也可以提高發展的質量,降低發展的成本。同時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卡脖子的技術上面,牽涉到我們的國防安全跟經濟安全的,那就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依靠我們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來攻關。我相信我們有能力攻克難題,而且這個時間也許也不會太長。從超級計算機來看,無非就兩年我們就攻克了。

那麼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要避免一個誤區,我們還是要儘可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繼續開放我們的經濟,我們的發展可以帶動其他國家的發展,國際循環對每個國家發展都很重要。

對中國來講,有些產業已經在世界最前沿的,像家電產業、5G通信,這裡現在是最前沿的,那麼如果要繼續發展,就必須自己不斷地自主技術創新,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引領世界市場,這是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新的機會,是新的產業革命所帶來的新機遇。因為我們是人口大國,我們高人力資本的人多,我們受訓練的工程師多,我們的企業家多。而且我們很大的國內市場,開發出一個新的軟體和一個新的平臺,在中國很快的就鋪開了,那就會在全世界有競爭力。比如像阿里巴巴、微信、抖音,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它是硬體,中國有全世界唯一完整的產業體系,中國有全世界最好的這些各種部件的供應,所以這種硬體從想法到產品,可能幾天就能夠組成起來了。所以在這種新產業革命上面,我們有彎道超車的優勢,在抓住這兩個優勢,我相信我們就能夠實現對發達國家的追趕。

6、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從哪些環節入手?

林毅夫:如果說我們把這兩個優勢用好,中國發展快了,市場擴大就快了。

你看從2008年以後,全世界每年30%的增長來自中國,經濟要發展,要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其他國家它要發展,也要靠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有更好的技術,他就樂於用;我們市場不斷在擴大,他也希望把他的產品賣到中國來,利用中國的市場,這樣我們就能夠更好的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入手,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在生產上面要強化產業鏈、供應鏈,要強化區域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的長三角一體化,京津冀經濟協同發展,大灣區經濟的這種協同發展,還有成渝雙城經濟區的發展,來構建足夠大的區域的一體化,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產業跟技術的水平。

在發展過程當中收入分配不斷改善,這應該是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特性。我們知道資本主義國家它的發展,帶來的總是兩極的分化,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他有很詳細的資料統計。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在發展過程當中不斷縮小貧富差距,怎麼樣來實現這個目標?也就是我們現在提出的,在一次分配要實現公平跟效率的統一。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能夠創造最多的就業機會,然後能夠讓最多人來分享增長的果實。

但同時,經濟發展是一個結構變遷的過程,經濟發展過程當中難免也會有一些外在的衝擊,當外在的衝擊的時候,短期的失業等也必然會出現。在這個時候,就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來給受到衝擊的人提供必要的幫助,幫助我們的勞動者在產業結構轉型的時候,有辦法適應新的產業的需要。

在流通領域,最重要的就是要降低交易費用,減少流通環節,提高流通的效率。目前我們國內生產的效率相對比較高,流通的效率相對比較低。當然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這些也有不少改善,尤其像國內快遞產業,其實現在效率是相當高的。但是總的來講,這是一個不斷優化的過程。所以我們在流通領域總的是要降低交易費用,降低交易費用,很重要的是提高審批效率,消除跨地區的障礙。這樣的流動更有效,那麼生產的潛力發揮出來後,就會變成真正的價值。

消費方面,總的來講是提高收入水平。如果不提高收入水平,就很難讓消費持續的增長。如果能夠按照我們的比較優勢,形成區域一體的競爭優勢或全國一體的競爭優勢,我們經濟就可以快速地發展,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消費能力就會不斷提高。

關鍵在於要同時利用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這兩隻手都不缺位。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把市場存在的一些靠市場解決不了的,靠企業家自己解決不了的,由有為政府來創造有利的條件,克服那些不足,讓市場真正有效起來。在百年不遇的大變局當中,我們也要發揮有為政府的作用,發揮我們舉國體制的優勢,來攻克那些技術難關。

相關焦點

  • 新發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贏的戰略選擇
    新發展格局是必然和共贏的戰略選擇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林毅夫  2020-10-12 短期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當今世界經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變化
  • 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
    央廣網消息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公報、大公網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 12月29日在深圳舉行。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本次論壇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邀請多位內地和香港嘉賓,採用兩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共同探討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經濟新優勢、推動新發展,以及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推進新發展、爭創新優勢。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向論壇發來視頻致辭。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也通過視頻為論壇致辭。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正成為人們理解中國當下與未來的關鍵詞。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表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邏輯主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要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 聚焦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舉行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財經節目中心、大公報、大公網共同主辦的第十一屆央視財經香港論壇,12月29日在深圳舉行。△論壇現場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本次論壇圍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邀請多位內地和香港嘉賓,採用兩地視頻連線的方式,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新經濟」,共同探討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經濟新優勢、推動新發展,以及香港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推進新發展、爭創新優勢。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向論壇發來視頻致辭。
  • 把握新發展格局歷史機遇 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與會同志審議討論建議稿、謀劃天津未來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也是深入學習領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化對新發展格局和天津發展歷史方位方向認識的過程。
  • 回應人民群眾期盼 築牢新發展格局——對話中國老齡協會政策研究部...
    編者按:今年是我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大勢和發展規律,客觀分析我國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著眼我國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
  •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新金融助力地方經濟協同發展
    來源:新浪財經導讀: 12月1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IMI)承辦的「區域經濟金融發展論壇暨『2020天府金融指數』 發布會」採用線上會議+線下同步直播的形式隆重舉行。
  • 2020央視財經論壇舉辦 聚焦新發展格局下實業與金融使命
    本屆論壇以「新發展格局下實業與金融使命」為主題,邀請部委領導、經濟學家、企業家等重量級嘉賓出席,深入宣傳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更好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他強調,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建設現代化國家的重要戰略。實業和金融的新使命,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斷改革創新,為實現「十四五」規劃,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做出更大貢獻。上市公司要更加成熟穩健,企業家要堅守定力,政治上更加成熟;遵循規範,管理上更加科學;守牢底線,安全上更加可控。
  • 新發展格局十問
    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國內循環越順暢,越能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越有利於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越有利於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歷史溯源、邏輯闡釋與政策導向
    中國發展格局的確定是國內經濟條件和國際經濟環境共同決定的,是中國尋求實現工業化過程中基於國內發展需要和國際形勢變化作出的戰略選擇。更好理解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將其放在中國工業化的歷史進程中,充分認識這一選擇的自主性和必然性,才能更好把握「雙循環」的內涵,保持戰略定力,加快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真正形成新發展格局。
  • 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譜寫中國經濟奇蹟新篇章
    在這一重要歷史關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部署,這是新發展階段把握髮展主動權的先手棋,是奪取經濟發展新勝利的關鍵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務必深刻領會、堅決貫徹。
  • 收藏| 新發展格局十問
    2020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國內循環越順暢,越能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越有利於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越有利於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這篇重要講話以《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為題發表在2020年第21期《求是》雜誌。
  • ...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暨第20屆中國國有經濟發展...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有經濟研究智庫學術委員會主任彭華崗出席「新發展格局與國有企業」學術論壇,並作了題為「國有企業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擔當、做出新作為」主旨發言。劉國躍說,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一項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戰略舉措,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理論創新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既切中當下,又謀劃長遠,為新時代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世界發展現實相結合的產物,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國民經濟循環理論、經濟發展理論以及經濟全球化理論
  • 【銳評】把握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著力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發展問題,也是改革問題,涉及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必須抓住主要矛盾,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握好工作著力點,從持久戰總體戰的角度系統謀劃、全面推動。  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 新時代新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勢所必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發展問題上作出的重要論斷。新時代新階段,我們必須深刻認識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 張禮卿: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幾點認識
    自5月14日以來,中央多次強調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促進」(以下簡稱「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新提法引發了國內外的關注和熱議。以下擬就相關問題談點個人的理解。一、為什麼需要加快形成「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過去40多年,我國的發展格局經歷了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改革開放初期,受到亞洲 「四小龍」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的啟發,從深圳特區到其他沿海開放地區,「三來一補」的加工貿易頗為流行。
  • 趙洋:構建新發展格局需發揮好資本市場戰略作用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1日電 題:《趙洋:構建新發展格局需發揮好資本市場戰略作用》作者 趙洋(西南財經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生)當前,中國發展面臨的內外部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和歷史時期。
  • 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成功舉辦 聚焦「新階段 新理念 新格局」
    他表示,清華大學舉辦第二屆中國發展規劃論壇,解讀「十四五」、宣傳「十四五」、認識「十四五」,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他指出,解讀和落實「十四五」規劃《建議》,要把握好邏輯主線,就是要在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思想,在《建議》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要深刻領會,把握好科學內涵。
  • 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將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的全過程和全領域,以新發展格局重塑經濟新優勢,書寫更加美好的發展藍圖。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任務要求「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面臨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