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到蘇州,從黃浦江到金雞湖,雖然換了一座城市,但申城德比的魅力從來不會淡去。10月18日,中超聯賽第二階段的重頭戲——上港與申花的同城德比,也是今年中超聯賽的第一場德比,必然會再一次引起全國球迷的關注。
交手記錄:上港優勢明顯
在中超賽場上港與申花的14次同城德比中,上海上港對陣申花8勝3平3負,共計取得20個淨勝球。但上港輸掉的3場比賽,分別是2013賽季兩場,2016賽季一場。其餘比賽,上港隊戰績明顯佔優,特別是最近3個賽季,上港完成了對申花的6連勝。
但在杯賽當中,申花在歷史交鋒紀錄上並不遜色於上港。2017賽季的足協杯決賽,申花正是擊敗了上海上港捧起了闊別19年之久的足協杯冠軍。再往前的2015賽季,申花也是在足協杯8強戰中通過點球決勝,淘汰上海上港,並最終殺入決賽拿到了當年的足協杯亞軍。
除此之外,2019賽季的足協杯決賽,申花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第二回合3比0擊敗魯能奪冠。可以說,在足協杯的賽場,申花隊很有心得,現任主教練崔康熙的經驗也很豐富,兩次帶領全北現代奪得亞冠冠軍。
今年的中超聯賽就像是聯賽和杯賽的疊加,特別是即將開始的第二階段,更像是一個壓縮版的足協杯。兩回合的淘汰賽賽制,杯賽專家更為適應,隊中也擁有曾誠、馮瀟霆、秦升等經驗豐富的老將,實力佔優的上港隊,未必就能輕鬆拿下。
戰術變化:上港7次頭球破門
在之前的第一階段當中,兩支上海球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特別是上海上港隊,14輪比賽10勝2平2負積32分,位列蘇州賽區第一名,更是對賽區最大對手北京國安完成「雙殺」。
上港進攻火力兇猛,26個進球排名全中超第三,射門次數與射正次數均排在中超前2。在控球率以及搶斷成功率等數據方面,均排在全中超前3。同時,上港以11個失球,與山東魯能一起,成為第一階段防守最好的球隊。可以說,上港在第一階段做到了攻防俱佳。
在球員方面,奧斯卡是上港中前場的大腦。第一階段奧斯卡打入5球,貢獻11次助攻,直接參與了上港16個進球,佔據全隊總進球數的61.5%,並以3274次觸球排名該項數據統計的榜首。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更加強調地面進攻,並不善於頭球的上港隊,今年在頭球方面有了顯著提升。在中超第一階段攻進的50粒頭球中,上海上港以7次通過頭球破門排在榜首,而上賽季30輪聯賽,上港也僅打進5粒頭球。球員方面,身高1米92的阿瑙託維奇一個人就進了4個。
儘管目前只有顏駿凌、王燊超兩名國腳,但上港隊整體實力雄厚,此前從英超布萊頓引進的澳大利亞國腳穆伊,也已經與球隊完成了磨合。加上原有的外援奧斯卡、胡爾克、阿瑙託維奇、洛佩斯以及呂文君、賀慣、石柯、買提江、楊世元等實力派球員,上港陣容齊整,留給主教練佩雷拉調配和變換人員組合的空間不小。
人員搭配:申花更換外援躲在暗處
與之相對應,申花雖然最後時刻才搭上爭冠組的末班車,但技戰術方面,卻與上港有著相互克制的特點。上賽季常常「高空轟炸」的申花隊,在韓國中鋒金信煜受傷、莫雷諾受傷病困擾的情況下,本賽季竟然是16支中超球隊中唯一沒有完成頭球破門的球隊。
但申花偏弱的後防線,卻在本賽季有了較大進步,14輪比賽當中只有15個失球。同時,申花隊在第一階段完成了7場零封,成為零封場次最多的球隊。申花還是唯一一支沒有被對手頭球破門的球隊。
這與申花隊引入曾誠、馮瀟霆兩名恆大舊將有相當功勞。兩人對陣恆大迴避的兩場比賽,申花一下子就有6個丟球,可見兩人的重要性。曾誠也憑藉著第一階段的出色表現,得以重返國家隊。
隨著身高1米90的畢津浩在尾聲階段改踢中鋒,莫雷諾的傷勢和狀態也徹底恢復,申花隊重新擁有了空中優勢。屆時,究竟兩邊哪一邊頭球更好,哪一邊的防守韌度更強,將決定比賽走向。
此外,申花第一階段戰績似乎並未達到全隊預期,他們調整了2名外援,撤銷馬丁斯、沙拉維,引進了馬丁內斯、博拉尼奧斯。這兩名外援來自厄瓜多,南美外援速度快、技術好,並且躲在暗處,上港無從研究他們的技術特點,這也為兩回合的德比大戰增加了不確定性。 (勞動報記者 王衛朋)
編輯:王丹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