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車國家隊合影,第二排右五為杜佳妮。
德國當地時間1月11日下午,在溫特貝格進行的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以下簡稱十四冬)雪車項目賽場傳來喜訊——浙江隊吳志濤、杜佳妮分別獲得男子雙人車和女子雙人車冠軍,陳天宏獲得男子雙人車季軍。截至目前,來自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的健兒,已在本屆冬運會上收穫三金一銀三銅,實現歷史性突破!與此同時,在冬運會國內賽場也發來喜報——浙江在群眾項目冰上龍舟比賽中實現獎牌零突破。十四冬還未正式開幕,浙江以競技、群眾兩開花的勢頭,在冰天雪地中寫下傳奇。
田徑跨項冰雪拼得兩金
1998年出生的吳志濤、1999年出生的杜佳妮,1993年出生的陳天宏,早先都是浙江田徑隊隊員。
吳志濤原來主攻男子200米、400米兩個項目,在2018年4月初舉行的全國田徑大獎賽上表現優異,被場邊觀看的雪車部專家團隊相中,隨後通過了雪車國家隊的試訓,同年5月正式成為一名冰雪運動員。
轉戰冰雪兩年不到,他已經獲得了該項目世界級比賽的冠軍。去年2月的雪車世界青年錦標賽上,吳志濤和隊友完美配合,戰勝羅馬尼亞名將組合,奪得了U23級別的冠軍。「就是要拼!我們雪車隊雖然『年輕』,但我們不怕任何強隊,我們以零為突破,不斷超越自己!」面對以高危著稱的雪車項目,吳志濤全然不懼。
左一為吳志濤,右一為陳天宏。
杜佳妮進入雪車國家隊的時間更短,2019年4月22日才加入這個大家庭。跨界跨項前1個月的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總決賽上,她以4033分的總成績奪得女子五項全能冠軍。作為原本國內數一數二的田徑名將,轉身加入從未接觸過的雪車項目,杜佳妮有煎熬,有不舍。如今,一枚冬運會金牌如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夢想也越來越近。
「加上去年10月底林回央奪得女子鋼架雪車項目金牌,浙江田徑隊跨界跨項運動員已經在十四冬賽場上收穫3金1銅,這是一個改寫歷史的成績,意義重大甚至影響深遠。」浙江體育職業技術學院田徑系主任王孺牛表示,目前,田徑系共有8名運動員、1名教練員在冬季項目國家隊,此番出色的成績,必將給其餘冰雪運動員來帶極大的鼓舞,也給田徑運動員鼓舞了士氣,激勵他們在2021年陝西全運會上勇創佳績。
「雜牌軍」實現零突破
1月10日,是十四冬冰上龍舟項目的第三個比賽日,20支龍舟代表隊共500多名運動員在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一較高下。浙江健兒在女子組5人龍舟200米項目中拿下第三名,與第二名東道主內蒙古隊僅相差0.13秒。至此,浙江參加冰上龍舟的6個單項比賽全部結束,共獲得1個第三、2個第四、2個第五、1個第八的優異成績。
省體育局群體處副處長徐傑感嘆:「在北方隊伍常年佔領的冰上龍舟項目中,南方隊伍想能跟他們一較高下,真的很不容易。」
據悉,我省參加十四冬的這支龍舟隊為臨時組建,主要由省水上運動管理中心、嘉善縣水上訓練中心、金華市龍舟協會組隊。徐傑介紹,滿打滿算,隊伍組建才剛剛1個月,而隊員們真正在冰上訓練的時間,只有比賽前集訓的10天。
這支隊伍由3名教練員和16名運動員組成,最大54歲,最小也有36歲。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老師、公務員、民營企業家、健身教練、家庭婦女等,所有人有一個共同點——之前從未接觸過冰上龍舟。但就是這樣一支新兵,在十四冬賽場上賽出了風採,靠的是隊員們多年運動經歷帶來的良好身體素質,也靠著一股奮勇拼搏的龍舟精神。
徐傑介紹,隊員們提前10天到比賽地,冒著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嚴寒進行適應性訓練,不可謂不苦。「期間,有隊員考上教師資格證,中途回去辦理手續又立馬趕回訓練地;還有隊員手受傷了,但依然堅持訓練。」徐傑說,「下一步,浙江要在冰上龍舟項目上再下功夫,加強系統化訓練;同時繼續大力推動全民健身和冰雪運動,構築良好的群眾基礎。」
記者 俞吉吉 通訊員 梅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