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ews 12月24日評測(記者 劉文軒)蘋果終於忍不住推出一款平價智能音箱 HomePod mini,雖然和亞馬遜 Echo Dot、Google Home 相比,這款音箱的價格似乎並沒有很「平價」,但和它的老前輩 HomePod 相比,可以說是大幅降低了購買門檻。DoNews 也拿到了這款只要 749 元的智能音箱,看看它的表現怎麼樣。
設計
拿到 HomePod mini 的第一感受就是它比我預期的還要小,放在手裡真的就像拿著一顆蘋果。與之前推出的 HomePod 一樣,HomePod mini 外表採用織物材質,頂部一個觸控屏幕,以不同顏色的燈光顯示音箱的狀態。
音箱底部有一個防滑的矽膠墊,電源線從旁邊的圓孔中延伸出來,與 HomePod 一樣,沒有其他接口。
HomePod mini 的電源線是一條 USB-C 插頭的線纜,黑色音箱為黑色線纜,白色音箱則是白色線纜。比較突兀的是,附送的 20W 電源適配器,即便購買黑色音箱,適配器也是白色的。
至於這個 20W 適配器,由於 iPhone 不再附送電源適配器,HomePod mini 附送的適配器就顯得沒那麼「平衡」。幾千塊購買 iPhone 12 需要額外花費 149 元購買電源適配器,700 多塊的 HomePod mini 居然直接附送了充電器?
從蘋果官網的描述來看,如果使用的電源適配器功率不夠,HomePod mini 將顯示為黃燈,無法使用。也就是說,HomePod mini 至少需要 20W(9V 2.22A)的電源才能正常運行,不要以為購買 HomePod mini 就相當於「薅」了一個 20W 適配器。
音質怎麼樣?
過去曾經看到 Hi-Fi 圈對 HomePod 的評價是勉強算「入門級」產品,所以更不要對 HomePod mini 的音質抱有太高期望。蘋果在宣傳文案中稱 HomePod mini「簡直就像個大音箱」,實際體驗過後,你會清楚它指的一定不是 HomePod。
與 HomePod 相比,HomePod mini 的聲音的確單薄許多,畢竟配置也縮水不少,光是缺乏空間感知能力這一點,就已經限制了它的使用範圍。不過在同級別的智能音箱產品中,HomePod mini 的表現還是相當出色的,比如和亞馬遜的 Echo Dot 相比,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簡單來說,HomePod 更適合擺在你的客廳,HomePod mini 則更適合作為臥室或工作室這種小空間的音響設備。
Siri 還智障嗎?
亞馬遜 Alexa、Google Assistant 和 Siri 是目前最流行的三大虛擬助理服務,其中 Siri 應該是表現最差的,但也是目前對中文支持最好的,蘋果正通過各種辦法改善它的體驗,目前不論是在 iPhone 還是 HomePod 上,至少在智能家居、基礎娛樂與問答方面,Siri 不會讓人太失望。
另外,相比國內某些廠商推出的虛擬助理服務,Siri 的廢話比較少,不會在不適合的時候刻意賣萌,效率很高,但是和 Alexa 相比,它還無法完全使用提示音反饋。
在問答方面,一些簡單的算術題或是百科資料,Siri 也能直接查詢並通過語音回答,不過一些稍微複雜或敏感的問題,Siri 會丟給你一個搜索結果,搜索結果發送到你的 iPhone,你需要拿起手機查看。
除此之外,這個搜索結果似乎會根據你的所在地使用不同的搜尋引擎,即便你使用美國 Apple ID,但你在中國詢問,它就會給你百度搜索的結果,而不是 Google。
相比之下,Google 依靠大量的數據支持,Google Assistant 這方面的表現尤為出色,我們在使用 Google 搜索的時候也常常看到它會抓取網頁的關鍵內容,直接展示在搜索結果中,雖然我不太認同 Google 這樣的做法,但把它用在智能音箱上還是非常方便的。
智能家居
與 HomePod 一樣,HomePod mini 可以作為 HomeKit 的「中樞」設備,利用 Siri 或手機內置的「家庭」應用可以完成對 HomePod 和其他智能家居產品的控制與聯動。雖然最近幾年已經有 Aqara、小燕這樣價格相對低廉的 HomeKit 產品出現,小米的部分產品也加入 HomeKit 支持,但大部分 HomeKit 設備價格依然較高,這也是一大門檻。
小米的「米家」是在中國比較流行的智能家居產品之一,雖然米家的大部分產品並沒有直接支持 HomeKit,但通過 iPhone 的「捷徑」應用,用戶可以通過綁定同一 iCloud 帳號的 HomePod 來控制米家設備。不過實現的前提是 iPhone 也要在家,如果有一直放在家裡的 iPhone 或 iPad,也可以讓它作為一種「橋接器」,這樣家人也能在家通過 HomePod 上的 Siri 控制這些設備。
當然,這是最簡單的辦法,它的弊端是無法與其他 HomeKit 設備聯動,也無法在「家庭」應用中設定自動化操作,除此之外,通過 Siri 控制設備時,你必須說出自己設定好的短語,非常不靈活,比如你設定的短語是「關閉檯燈」,那麼你說「關燈」時,Siri 會提示你找不到綁定的設備。如果是正常接入 HomeKit 的智能檯燈,Siri 會直接關閉檯燈,如果接入了多盞燈,Siri 會先詢問你要關閉哪一盞燈。
不過這不意味著使用 HomeKit 就一定要徹底換掉所有米家產品,還有一種通過「樹莓派」(Raspberry Pi)把米家所有設備強行接入 HomeKit 的方案,這種辦法可以得到更完整的 HomeKit 體驗,但需要一點技術知識,而且隨著系統升級和設備的迭代,它的表現可能會不太穩定。
除了控制各種設備,隨著 HomePod mini 的推出,蘋果還帶來了「廣播」功能,你只需要對著手機或 HomePod 說「Hey!Siri 廣播……」,它就能在你家中的音箱中回放你剛剛說的話,在家中的用戶也能直接通過聲音回復同樣的消息給對方。
雖然蘋果這幾年的品控越來越差,但在產品設計上,依然能看到它的用心,比如初次設定時,和 AirPods 一樣,只要把手機靠近設備就能開始進行初始設定。對於不同的 Wi-Fi 熱點,蘋果也能讓用戶「無痛」切換。具體來說,當我把這臺 HomePod mini 帶到辦公室,手機接上公司的 Wi-Fi 熱點後,音箱也會跟著連接到公司 Wi-Fi,沒有重置、輸入 Wi-Fi 密碼或是其他額外操作。
音樂體驗
在中國,你可以讓 Siri 幫你播放 Apple Music 和 iCloud 音樂資料庫的內容,如果你沒有訂閱 Apple Music,你也可以讓它播放 iTunes 資料庫中的曲目,除了音樂,你也能用它播放 Podcast 節目。這些操作只要一聲「Hey!Siri」就能實現。
如果你使用第三方音樂服務,目前 HomePod 沒有支持中國的 QQ 音樂、網易雲音樂這些本土音樂平臺,在國外也只有 Pandora 等部分平臺得到了支持,正與蘋果對抗中的 Spotify 同樣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支持。使用這些服務,你需要先將手機播放的音頻 AirPlay 到 HomePod,之後就能用 Siri 控制音頻的播放、暫停和音量調整了。
另外,如果你使用 iPhone,那麼你可以直接把手機放到 HomePod 旁邊,手機中播放的內容會直接變成由 HomePod 播放,讓音頻無縫銜接。不過從實際體驗來看,這項功能似乎還不是很穩定,有的時候需要多等一會兒才能成功轉換過去,如果把 HomePod mini 作為桌面音箱使用,在旁邊使用手機也可能不小心把聲音傳回手機裡面。
我們的觀點
首先,對於想要在家裡部署 HomeKit 智能家居的用戶來說,HomePod、iPad 至少都要花費兩千多,Apple TV 也要一千多,只要 749 元的 HomePod mini 也是價格非常親民的控制中樞設備。
作為一款平價智能音箱,和同類產品相比,HomePod mini 擁有相當過人的優勢,以這種尺寸的小音箱來說,HomePod mini 的聲音更加渾厚,但千萬不要期待它的表現真的能「像個大音箱」。
和 HomePod 相比,不論在技術規格還是實際體驗上,HomePod mini 都比較像 HomePod 的精簡版,它在音質方面依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音源方面,單以中國來看,你如果不想用 AirPlay,那麼你可能需要訂閱個 Apple Music,或是在 iTunes Store 裡面購買音樂。如果想要更多國內的第三方音樂服務,其他國產智能音箱或是 SONOS 在這方面會做得更好一些。
目前 HomePod 在美國已經可以支持 Pandora,也不排除未來接入更多第三方服務的可能性。但是從蘋果的角度來看,它應該更希望通過這樣一款平價產品,吸引更多用戶來訂閱 Apple Music 吧。
本文源自D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