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混檢」方法可靠嗎?國家衛健委回應

2020-12-14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6月24日,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的醫務人員在北京市西城區手帕口南街核酸檢測集中採樣點進行核酸檢測採樣。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中新網6月28日電近期,在為民眾做核酸檢測時,武漢和北京都採用了所謂的混檢方法。這種方法可靠嗎?國家衛健委28日在官方微博回應稱,「混檢」有兩種模式,「混合採樣」不會影響核酸檢測的敏感性;「樣本混合」對檢測敏感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是已知的。

據介紹,「混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採樣時,將幾個人如3人或5人分別採樣後,放至同一採樣管中,這種模式也叫做「混合採樣」或稱「混採」,北京多數情況下採用這種模式;另一種則是在實驗室檢測時,將3人或5人的樣本取相同體積混合在一起,也稱「樣本混合」。從科學角度講,第一種「混採」模式,不會影響核酸檢測的敏感性,後一種將樣本混合檢測的模式,則對檢測敏感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是已知的。

國家衛健委指出,在現場採樣中,如採用「混採」,要注意的是有序安排,如5人一組,每人持各自的條碼,採樣時每採一人,將該人條碼貼至採樣管上,這樣就可有效地避免採樣可能弄混的問題。分析過程中,如採用「樣本混合」的混檢方案,在混合5人樣本時,也要注意樣本混合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樣本弄混問題。

國家衛健委表示,混檢大幅提升了核酸檢測能力,比如,現在北京的日檢測能力是20多萬,使用這種結合模式,可使日檢測能力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情況下,就可以達到200多萬。需要強調的是,對於發熱門診有症狀患者、密切接觸者等高風險人群檢測,還是應該採用單採單檢。對於低風險人群的篩查,則可以優先選擇「混檢」。

相關焦點

  • 核酸檢測混檢是什麼意思?北京日檢測能力是20多萬,採用混檢模式可...
    核酸檢測混檢模式是什麼意思?這種模式有什麼利弊?據國家衛健委官方微博,「混檢」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採樣時,將幾個人如3人或5人分別採樣後,放至同一採樣管中,這種模式也叫做「混合採樣」或稱「混採」,北京多數情況下採用這種模式;另一種則是在實驗室檢測時,將3人或5人的樣本取相同體積混合在一起,也稱「樣本混合「。從科學角度講,第一種「混採」模式,不會影響核酸檢測的敏感性,後一種將樣本混合檢測的模式,則對檢測敏感性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程度是已知的。
  • 烏魯木齊全市範圍開展免費核酸檢測,十省市兩百餘人馳援新疆
    會上,烏魯木齊市衛健委主任張衛表示,烏魯木齊將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核酸檢測工作。烏魯木齊市衛健委主任張衛:為做好新冠疫情精準防控工作,按照自治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部署,烏魯木齊市按照「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原則,突出重點,分級實施,在全市範圍內分批有序開展免費核酸檢測工作。
  • 什麼是核酸混採檢測技術?老人孩子的檢測結果怎麼查?這些問題的...
    >有什麼好處呢在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核酸混採檢測技術十合一混採檢測技術就是將採集自10個人的10支拭子樣本集合於1個採集管中進行核酸檢測。如果檢測結果是陰性,意味著這十份樣本全部都是陰性,混檢的十個人都是安全的;如果混檢篩查中一旦發現陽性,將會立即通知相關部門對該混採管的10個受試者暫時單獨隔離,並重新採集單管拭子進行覆核,再確定這十個人當中到底哪一個是陽性。核酸混採檢測技術的好處這樣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檢測效率,是符合規定的,結果也是準確的,不會出現漏檢、錯檢等問題。
  • 成都市日核酸檢測能力可達290萬人份
    根據12月12日晚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內容,截至12日18點,成都全市已經有超過217萬人次完成核酸檢測。目前成都市核酸檢測能力如何?12月13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所副所長研究員潘明介紹,目前成都市的核酸檢測能力已經大大提升,可以達到每天「單檢」新冠肺炎核酸樣本29萬人次,「混檢」290萬人次。什麼是單檢?專家介紹單檢即為一次只做一個人的標本檢測;而混檢則可以十份樣本混在一起做核酸檢測,如果十個人裡面有陽性結果,再去核實具體是哪一份樣本。
  • 國家衛健委:日均能檢測150萬份
    國家衛健委:日均能檢測150萬份 2020-05-17 16: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核酸檢測存在不準確性?專家回應有2個原因
    針對核酸試劑不穩定的情況,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今日在發布會上表示,核酸檢測本身的穩定性是好的,出現所謂檢不出或者假陰性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任何檢測方法都有一個敏感性的問題。從病程方面,可能是病毒量很少,檢測不出來。
  • ...人士核酸檢測費用由政府承擔;2人篡改核酸檢測報告從菲律賓回國
    【國家衛健委:9月16日新增確診病例9例 均為境外輸入病例】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9月16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9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4例,陝西2例,河南1例,廣東1例,雲南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在上海)。
  • 國家衛健委:發熱患者需全部進行核酸檢測和血常規檢查
    12月7日,國家衛健委基層衛生健康司發布《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熱診室設置的通知》。 為加強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國家衛健委要求在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發熱診室。
  • 北京核酸檢測費用誰來出?官方最新回應!(附249例確診情況匯總)
    對於核酸檢測的費用標準、費用到底應由誰來出?記者從北京市醫保局得到了回應。一、「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項目價格180元,為最高指導價格,不得上浮,下浮幅度不限。相關部門將綜合考慮檢驗技術發展進步和相關成本變化等因素,對項目價格進行動態調整。各有關醫療機構應當嚴格按照規定向患者提供服務並收取費用,規範自身價格行為,及時做好信息系統更新維護和價格公示等相關工作。
  • 國家衛健委:春節返鄉人員須持有7日內核酸陰性檢測證明才能返鄉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介紹情況1 月 20 日,國家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表示春節返鄉需持有7日內核酸陰性證明
  • CT替代核酸檢測?中南醫院專家首次回應:非常時期就得用「非常手段」
    2月4日,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將「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作為湖北省臨床診斷病例標準。「我前幾天在朋友圈中分享的觀點,是根據科學依據及臨床經驗所得。」 2月5日下午,張笑春就自己日前的言論,首次進行公開說明。
  • 教育部與衛健委正聯合制定教育系統核酸檢測人員範圍和技術辦法
    就無症狀感染者本身來講,可能目前各地都在採取不同措施,最近教育部也正在跟衛健委聯合制定關於教育系統核酸檢測人員範圍和技術辦法。目前各地根據各地的情況,也都採取了不同措施,比如有的地方,所有返校的師生員工都要進行核酸和抗體的檢測。有的地方是對部分來自高風險地區和海外回來的,以及有過跨境、跨省旅行史的人進行核酸檢測。
  • 視頻|實地探訪核酸檢測機構 最快3小時出結果
    王晉朝 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王國平 韋維郫都區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後,採集的樣本被送去了哪裡?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出具?12月12日下午3點左右,四川在線記者來到了位於成都醫學城內的成都博奧獨立醫學實驗室有限公司,該公司是承擔了本次核酸檢測任務的機構之一。
  • 上海市衛健委:進博會參會人員全量進行新冠肺炎核酸檢測
    對於秋冬季常見的傳染病,主要是加強檢測預警以及對於重點人群執行免疫,比如老年人肺炎等等。同時要特別重視多病共防,加強規範處置、落實醫療救治。此外,特別注重宣傳教育對於市民健康的促進作用。到目前為止,從整個上海全市層面常見秋冬季傳染病的監測情況來看,總體是非常平穩的,和去年相比,發病數量還略有下降。後續將繼續做好監測和防範。
  • 武漢989萬人做核酸檢測,查出了什麼?
    武漢檢測989萬人,查出了什麼?會上通報,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排查工作已經順利完成。檢測成本:這次集中核酸檢測費用由政府承擔,總支出9億元左右。檢測人數: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9899828人。檢測結果: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出無症狀感染者300名、檢出率為0.303 /萬,追蹤密切接觸者1174名,其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無症狀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均進行了醫學隔離觀察。
  • 國家衛健委回應
    新型肺炎的檢測方法是否要改進?疫情拐點什麼時候到來?2月4日,國家衛健委就進一步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醫療救治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回應公眾關切。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新聞發布會。按國家出院標準要求,臨床症狀消失之後進行兩次核酸檢測,中間要間隔24小時;而武漢市在完成檢測、達標後還需再觀察10-12天,所以導致了湖北省和武漢市的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時間比較長。資料圖:2月3日,武警湖北省總隊醫院醫院隔離病房內,一名護士在為患者打針。中新社記者 張暢 攝如何解決武漢一床難求現象?
  • 「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來了!已在北京投入使用,每天檢測三萬人份!
    ,今天(23日),北京首個氣膜版「火眼」核酸檢測實驗室投入使用,可滿足每天三萬人份的核酸檢測需求。名為「火眼」的這座可移動充氣式核酸檢測實驗室位於北京市大興區的大興體育中心內,總共9個白色拱形氣膜艙,三個為一組,可以提供從樣本接收、試劑調配、核酸提取,再到最終檢測的全套核酸篩查確診解決方案。
  • 衛健委回應
    衛健委回應加大邊境城市在防控人員、物資方面的支持保障力度,做好相關的實驗室檢測、隔離以及救治的應急準備,加快補齊整個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關於下一步將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當前複雜的防控形勢?4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周宇輝表示,要加大重點邊境省份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導邊境省份制定有針對性的防控方案,要做到「一市一策」。
  • 國家衛健委:進口肉類食品具備《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方可入廠
    近期,德國、英國等歐美國家肉類加工企業相繼出現了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屠宰、分割、存儲、包裝等工作場所多為人員密集的低溫封閉環境,存在較大的病毒傳播風險。要開展環境樣品的定期核酸監測。指南要求,要做好源頭管控。肉類加工企業應當把好禽畜肉類來源的「追溯關」「自查關」「檢測關」「貯存關」,建立健全全程追溯機制,嚴禁加工不符合動物檢疫規定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畜禽肉。除了索票索證和進貨查驗記錄外,進口畜禽肉類食品應當具備《核酸檢測合格證明》方可入廠生產。做好畜禽肉類食品轉運存放區域、運輸工具、貨物外包裝及其他相關用品用具的清潔和消毒。
  • 專家: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肺炎金標準
    對於目前核酸檢測試劑檢測率不穩定的問題,北大一院主任醫師王貴強解釋,核酸檢測本身的穩定性是很好的。出現一些所謂檢不出的情況或者假陰性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任何檢測方法都有一個敏感性的問題。   從病程方面,可能是病毒量很少,在上呼吸道可能檢測不出來,當然還有取樣方法問題,比如現在強調咽拭子,當然我們鼓勵痰的標本或者下呼吸道的一些肺泡灌洗液,它的診斷陽性率會大幅度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