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都是坑。臺灣「行政院長」蘇貞昌現在成為「全臺最不受歡迎的政治人物」,隨時可能下臺。而背後原因,有他自己挖下的坑,也有蔡英文給他挖下的坑。
說蘇貞昌自己給自己挖坑,主要是他的政治野心太大,權力欲望太強,引起民進黨黨內各方疑慮,使他成為眾矢之的,也成為民怨的最大宣洩口。
首先,蘇貞昌並不滿足於兩度擔任「行政院長」,更不甘於曾經參選過臺灣地區副領導人,73歲高齡的他還想在政治上賭一把,還在卯足勁「往前衝」,圖謀「更上一層樓」進攻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大位。面對外界詢問是否參選2024,蘇貞昌並不否認,僅說「謝謝關心指教」;立場偏藍的中天新聞臺被撤照,臺媒披露根本是由蘇貞昌主導,並早已屬意由其「盟友」、新潮流系的「寰宇新聞臺」進駐中天撤照後的52頻道黃金區塊,為自己攻取「大位」作媒體擴張鋪墊。這些都顯示蘇貞昌對2024年「大選」的企圖心。
可是,面對2024接班,目前民進黨內已有桃園市長鄭文燦、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競爭態勢,「老咖」蘇貞昌在年齡上不佔優勢,卻利用「行政院長」的位置積極布局卡位,自然會引起鄭、賴及相關派系警惕。而且,蔡英文和民進黨也並不樂見由蘇貞昌來選2024,為了整個黨的利益與未來,撤換蘇貞昌,為「世代交替」騰挪空間、掃清道路成為必然。
其次,蘇貞昌2019年初接手「行政院長」後,確實為蔡英文爭取連任製造了不少「虛假繁榮」的政績,但其為人強勢,自視甚高,用人方面籬笆扎得甚緊,除了不得不做的政治妥協外,多是任人唯親,得罪了不少人。再加上2022年「九合一」選舉即將來臨,為資源爭奪,各派系與縣市長參選人很難接受蘇貞昌這麼獨斷與強勢之人坐在「行政院長」位置進行資源的全盤分配。
第三,按照臺灣所謂「雙首長制」的政治體制,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蔡英文,更多的是專注於防務、外事以及兩岸相關事務;作為最高行政官員的蘇貞昌,主要負責「內政」。事實上,以蘇貞昌個性,他一直也是緊捂自己權力地盤,並不希望蔡英文過多插手內部事務。可問題在於,像「中天新聞臺換照」事件,以及前段時間「流感疫苗」施打亂象,都引起極大民怨,蘇貞昌自己的黑鍋只能自己背。
至於說蔡英文給蘇貞昌「挖坑」,最大的莫過於「開放含有瘦肉精的美豬牛進口」。這其實又得說到臺灣「雙首長制」權責不清問題,開放瘦肉精美豬,蔡英文是想從美國換得其他方向在政治私益,這看似象「外事」問題,屬蔡英文的決策權力範圍。可消費這些進口瘦肉精美豬的,是臺灣民眾;如何管理標示,如何確保食安,作為臺灣最高行政官員,蘇貞昌不得不全權負責。眾所周知,瘦肉精對人體健康有害,這是為何從陳水扁到馬英九都不敢開放瘦肉精美豬的原因。如今蔡英文冒天下之大不韙開放美豬進口,民怨壓力排山倒海,為了所謂「政治承擔」或者說向民眾有所交待,蔡英文拿蘇貞昌祭旗不失為一個選擇的辦法。如此,蘇貞昌就成為倒黴蛋,變成蔡英文的防火牆與犧牲品。
此外,從權力角度說,蔡英文畢竟是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進黨主席,是蘇貞昌的長官,掌握著黨內權力的「最終裁判權」。蔡英文為了自己掌權,為了黨內平衡,為了民進黨整體布局,犧牲蘇貞昌也不過只是一種權力手段而已。當然,政治是妥協的藝術,蔡英文要蘇貞昌下臺,那多少也會給他相應的補償。接下來,就看蔡蘇怎麼談「交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