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個月內8位上市公司高管離世 健康和事業該如何平衡
摘要
近日,54歲的東莞證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張運勇因病去世的消息,引發了外界一片惋惜之聲,這並不僅僅是因為東莞證券正在IPO的關頭,其實從上市公司的角度看,企業高管們的健康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近日,54歲的東莞證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張運勇因病去世的消息,引發了外界一片惋惜之聲,這並不僅僅是因為東莞證券正在IPO的關頭,其實從上市公司的角度看,企業高管們的健康問題同樣不容忽視。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在最近3個月,至少有8位上市公司高管離世。比如,2月16日晚,大禹節水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棟因突發心臟病醫治無效於2月15日晚逝世,享年53歲。
上市公司高管在巨大工作量前,該如何平衡好事業和健康的關係,引人深思。
多數因健康問題去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以來多位上市公司高管的離世多是因為健康問題,其中最為年輕的是萬和電氣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盧宇陽,生於1985年8月的他,年僅32歲。
萬和電氣1月18日公告,盧宇陽因病於1月18日去世。公開資料顯示,盧宇陽可謂是年少有為,他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之後在美國約翰韋爾斯大學研究生畢業並獲碩士學位,曾獲「2013中國中小板上市公司百佳董秘」、「2014中國中小板上市公司百佳董秘」等多個獎項。
就在昨日(2月27日),飛凱材料公告稱,董事會收到公司獨立董事姜繼森家屬通知,姜繼森已於2月26日因病逝世。飛凱材料在公告中表示,姜繼森的去世導致公司董事會獨立董事成員減少至2人,低於公司章程相關要求,公司本屆董事會任期將於2017年3月屆滿,目前正在籌備換屆選舉事宜。
大禹節水董事長王棟同樣是因病逝世,該公司稱,作為開創者,王棟為公司的創立、成長和發展鞠躬盡瘁,傾其畢生精力為公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顯然,作為公司的靈魂人物,其逝去必然會對公司相關業務造成一定影響。
2月23日,大禹節水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逝世,對擬與南非碩豐集團合作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拓非洲灌溉市場等投資事宜的談判磋商計劃和進程具有一定影響。
此外,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以來還有多位高管離世。2月3日,中元股份公告,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監事會主席陳西平不幸因病逝世;2月9日,生益科技公告,2月5日晚公司總工程師(兼任國家電子電路基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蘇曉聲在出差地突發疾病,送往醫院搶救無效逝世;1月26日,中山公用公告,公司監事會主席、職工代表監事林燦華於2017年1月24日休假期間意外身亡;1月17日,思維列控公告稱,監事範新近日因病去世;1月13日,盤江股份公告,監事劉明近日因病去世。
上市公司高管壓力大
公眾多數只是看到了上市公司高管光鮮亮麗的一面,出入高檔場所、出席各種會議,拿著比普通人多得多的高薪,但實際上,他們的辛苦程度遠非普通人想像。尤其是董事長等作為一家公司的核心,工作更是一點也不輕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曾在一上市公司董事長的辦公室進行當面採訪時,採訪中途不斷有人來進行請示相關工作,同時日程表上從早到晚的會客安排已經精確到分鐘。在向記者致歉的同時,他也坦言,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一把手,手底下管著幾萬人的生計,哪是那麼容易的事。
一位上市公司的董秘則告訴記者,他們的工作強度是非常大的:「平時工作安排很滿,很辛苦。董秘這個職位的壓力還是蠻大的,要幹的工作還包括信息披露等內容,而且相關法律法規是不斷變化的,你的知識結構需要不斷更新,除了要協調內部各部門的關係之外,外部還要處理投資者關係,確實壓力比較大。」
對於自身的健康問題,上述董秘表示其實自己也十分關注,但由於工作原因,經常不得不忽略掉這些問題:「對健康肯定有關注,但是因為工作強度這麼大,平時也沒有時間去健健身、跑跑步。」
顯然,如何平衡事業工作與自身健康或是上市公司高管的一項重大命題。此外,不少上市公司高管在高強度壓力還易患有心理疾病。
比如2014年,銅陵有色董事長韋江宏去世後,銅陵市公安局判斷韋江宏系工作壓力大、長期失眠、精神負擔過重導致墜樓自殺。此外,2011年萬昌科技董事長高慶昌也系自殺,其家屬對外表示,高慶昌患有抑鬱症,長期服藥。
(責任編輯:DF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