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正在為應氏杯創下歷年世界賽四強最低均齡記錄而驚嘆的同時,卻忽略了今年四大賽(含尚未開打的三星杯)本賽最低齡參賽者是寶島01的許皓鋐,其實19歲對圍棋來說根本稱不上年輕,史上出類拔萃者在此年齡前早已奪得首冠甚至多冠,更遑論只是參賽而已。
今年已先後舉辦了LG杯、春蘭杯、應氏杯三項世界大賽,緊接著三星杯中國區預選正進行中。受疫情影響,LG杯與三星杯公開預選改為各區按主辦單位分配名額自行選拔。但四大賽無論本賽或預選完全看不到中國棋院01後新秀的蹤跡。
在進入主題之前得先認識各個世界大賽的參賽者結構。近年來LG杯與三星杯最為近似,本賽32人中包含免選與預選兩種類型,免選包括上屆優勝、各區種子、外卡、特邀;預選則為公開統合預選,一般包括普通組、女子組、年長組、業餘組、世界組,每屆不盡相同。
中國舉辦的賽事目前除了夢百合採取公開預選制外,其餘皆為邀請賽。進行中的春蘭杯、應氏杯,本該今年舉辦的百靈杯、天府杯盡皆如此。邀請賽參賽者結構較為簡單,沒有預選,全為免選,差別只在上屆優勝的名額不同,如春蘭杯是上屆前三,應氏杯是上屆冠亞軍。
中國棋院種子選手主要透過&34;取得參賽資格,但也有例外。2012年範廷鈺參賽應氏杯、羋昱廷參賽春蘭杯就是特案處理,2018年謝科參賽春蘭杯、廖元赫參賽天府杯亦復如是,範廷鈺至終奪得應氏杯冠軍一時傳為佳話。今年應氏杯估計馬氏積分已不敷使用,故而有6個選拔名額。
今年四大賽中國棋院參賽名單:(粉色為上屆優勝、黃色為種子、藍色為內部選拔)
備註:三星杯連笑取得種子資格,亦是透過選拔,另外六名預選及女子組名額尚未揭曉。
中國棋院內部選拔都是由等級分前列者經過兩輪單淘汰賽後脫穎而出,與農心杯選拔機制一樣。以今年三次的選拔賽而論,基本都在等級分前30方有機會參與選拔。
如此可確保沒有&34;,保持較高的出賽水平,對照韓國棋院採開放式選拔結果即可明白。
今年韓國棋院LG杯、三星杯預選出線名單:
金旻奭排名從未在百名以內
韓國雖採開放式預選,但一樣沒有00後的出線者,甚至充斥著近半80後。韓國棋手老化嚴重,青黃不接的現象由來已久,AI也幫不了新一代的年輕棋手崛起。
但中國&34;的選拔賽,雖確保了一定的參賽水平,卻無法確保參賽成果,年來各大賽成績實在難言優於韓國(LG杯八強2:6、春蘭杯八強4:3、應氏杯四強2:1)。沒有了預選機會,去年01呂立言、03屠曉宇雙雙打入LG杯與夢百合本賽的事跡今年已不復見,那明年呢?01後原本銳度、厚度就難以為繼,如今被完全阻絕於世界大賽之外,將來的窘境只有每況愈下。
疫情以來中國厚度明顯不振,圍甲第一階段之後雖有好轉,但應氏杯八強戰,世冠們再度熄火,幸而尚有99趙晨宇、00謝科挑起大梁。
棋手除了自身平日的訓練外,以正式賽事保持狀態、積累經驗尤顯重要,缺乏大賽歷練是99-00年的痛處,01後更不用說了。
今年成績不理想只能讓疫情來背鍋,但首爾的疫情其實遠甚於北京,年輕新秀只能自求多福了!